中医学术客观化、智能化传承的思考及初步实现

来源 :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传承名老中医经验工作势在必行。针对中医经验传承非确定因素和主观成分多、客观化和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从解决名老中医传承客观化、智能化、可扩展普及等实际需求出发,以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为核心,将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融合至中医传承典型应用过程中。提出客观化人工智能传承系统的初步实现过程:1)在医生诊疗时,同步采集患者脉搏波信息和舌象等原始信息以及医生给出的处方;2)人工智能学习中医处方,通过端到端的深度学习方法,得到该医生对应的人工智能模型;3)作为医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南板蓝根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与其中靛蓝、靛玉红和色胺酮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ECOSIL 120-5-C18柱(4.6×250 mm,5.0μm),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柱温25℃,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89 nm。测定南板蓝根不同提取物中靛蓝、靛玉红和色胺酮对应的生药材得率,并采用微孔稀释法测定南板蓝根不同提取物对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南板蓝根乙酸乙酯提取物中靛蓝
目的:观察夏荔芪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符合标准的ⅢB型CP/CPPS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100例给予夏荔芪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疗程4 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评估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疼痛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二至丸治疗糖尿病脱发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平台搜寻筛选二至丸的活性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过Genecards、TTD、OMIM数据库预测疾病靶点,二者构建韦恩图获取共同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Cytoscape3.7.1软件构建PPI图,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生物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用Cytoscape3.7.1进行可视化,构建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收集并筛选到二至丸活性成分167个、靶点76
总结肖承惊教授治疗产后缺乳的临证经验及用药特色.认为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肝郁气滞为产后缺乳的主要病机,“虚”与“郁”常相兼并见;临证治疗重视脾、胃、肝三脏,以“补化
中医学对糖尿病心脏病病机的认识在不断发展与变化。在梳理糖尿病心脏病中医病机认识的历史源流和现代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认为糖尿病“虚”“热”“瘀”的病变特点是糖尿病心脏病的病机基础;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心络痹阻是基本病机,其中气阴两虚是形成糖尿病心脏病的始动因素,痰瘀互结是糖尿病心脏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心络痹阻是糖尿病心脏病的表现形式;阴火病机、少阴枢机病机、伏邪病机、浊邪病机等经典病机理论对糖尿病心脏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医病机从发,糖尿病心脏病防治关口前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病证结合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特点,借鉴高仲山广义伏邪与体质结合防治疫病理论,认为新冠肺炎属中医学“湿毒疫”范畴,新冠肺炎疫毒往往与湿、热、瘀搏结难解,故治疗提倡高仲山“孤邪”论,并为重型患者疫毒闭肺、肺肠同病者和闭窍、动风患者提供系列治疗方案;同时总结高仲山饮食宜忌相关论述,优化新冠肺炎患者治疗和“瘥后防复”的饮食策略,以期为疫病防控提供思路。
肩周炎是一种以肩周软组织发生病理改变为主要特征的骨科常见疾病,临床中多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法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肩周炎的治疗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在传统推拿手法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些融入解剖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理念的新兴手法。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不同类型手法干预肩周炎均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有利于肩周炎患者康复。本文从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机理、不同手法以及手法结合其它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目的:评估经络刮疗联合关节操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6例处于活动期且基线一致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以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经络刮疗和关节操,共治疗12 w,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HAQ)、病情控制评价(ACR20)、安全性评价。结果:在减少HAQ评分和晨僵时间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 w后ACR20达标率
基因编辑技术是功能基因研究和生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第三代人工核酸内切酶编辑技术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系统(CRISPR/Cas)为主,以鳞翅目模式生物——家蚕为例,简要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及研究成果,总结了开展柞蚕基因编辑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策略,展望了基因编辑技术在柞蚕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柞蚕后基因组时代的基因功能分析、突变模型建立、品种遗传改良等研究提供参考。
总结李士懋教授运用新加升降散治疗火郁型心悸的经验。在平脉辨证思辨体系的指导下,认为火郁型心悸(心肌炎)的病因病机为气机郁滞,火郁不发;火郁型心悸的临床表现当是内呈热象、外呈寒象,诊断火郁型心悸的诸多因素中当以脉沉而躁数为主;火郁型心悸治疗宜清透郁热,临床常以新加升降散为基础方随证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