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性腰椎侧凸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persk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发生冠状面失平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研究2011年8月-2016年7月行后路选择性经腰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结合Ponte截骨矫形长节段固定手术的41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临床资料,按末次随访时是否出现冠状面失平衡分为失平衡组(A组,11例)和平衡组(B组,30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测量以下影像学参数:冠状面Cobb角、冠状面平衡距离(coronal balance distance,CBD)、顶椎偏距(apical vertebra translation,AVT)、顶椎旋转(apical vertebra rotation,AVR)、腰骶弯(lumbar sacral curve,LSC)Cobb角和L5倾斜角(Ls tilt angle,LTA),计算术前与末次随访时上述影像学参数变化值.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骨密度T值、固定椎体数、上端固定椎、下端固定椎、TLIF椎间融合器植入节段数、减压节段数、Ponte截骨节段数,以及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术前影像学参数连续变量转换为二分类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影响因素.再将上述初步筛选的影响因素和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像学参数变化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A、B组随访时间分别为(3.76±1.02)年和(3.56±1.03)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7,P=0.587).A组患者术前冠状面Cobb角、AVT、LSC Cobb角、L5TA显著大于B组(P<0.05);末次随访时,A组各影像学参数均显著大于B组(P<0.05).手术前后冠状面Cobb角、AVT、LSC Cobb角变化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D、L5TA和AVR变化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L5TA是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L5TA≥15°是术后冠状面失平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前后AVR变化值是冠状面失平衡的保护因素.结论 术前L5TA≥15°是退变性腰椎侧凸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发生冠状面失平衡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1 病例介绍rn患者女,59岁.因“摔伤致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1d”于2019年11月入院.查体:左下肢屈曲外旋畸形约40°,左髋部疼痛且活动时增加,活动受限;大转子下1 cm处以及腹股
目的 介绍骨盆骨折闭合复位智能监视系统辅助闭合复位微创治疗复杂骨盆骨折的经验.方法 2019年12月收治1例高处坠落伤致复杂骨盆骨折的30岁男性患者.X线片及CT三维重建诊断为
目的 探讨带肌腹血供的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对止点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8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n=40),制备ACL损伤模型
他,犹如一峰负重穿行大漠的骆驼,年年月月,风风雨雨,为人民生活幸福,默默地奉献自己的一切。他,就是闻名遐迩的独臂功臣、山东省人大代表——徐启顺。为了祖国的花朵健康成
目的:研究评价导管电凝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性溃疡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我们自2000年8月开始在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性溃疡时,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主干剥脱基础上,在静脉造影
会议
本文对猪2型链球菌病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猪链球菌病病原、致病因子、动物试验、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进行了论述。
本文对四川省资阳、内江等地猪群和人暴发的急性败血型链球菌感染进行了分析,确诊为猪链球菌2型感染,菌株命名为SSsc0501。对分离的菌株SSsc0501进行了药物敏感性实验,为该病的
本文建立了检测链球菌抗体的Dot-PPA-ELISA,用于链球菌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免疫监测,以期达到有助于控制链球菌病的目的。
跨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汽车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相伴而生的汽车后市场呈井喷式的发展,传统的经营模式正面临巨大冲击。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以信息化
本文对应用RNA干扰技术阻断PRRSV感染进行了研究。文章利用RNA干扰来调节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并获得成功。短DNA发夹结构转录后形成shRNA,这种RNA发夹结构前体经Dicre酶切割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