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
读罢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这些句子是必定会留存于心里了。好一个“编织”啊!这是对那激动人心的时代最有力的呼应——生逢其时,青春就要蓬勃绽放。
作品描写的是新中国成立不久,1952年至1953年北京女七中高三毕业班同学的成长故事,而这部小说的创作就开始于1953年。当时作者王蒙19岁,他已经感觉到“胜利的高潮,红旗与秧歌、腰鼓的高潮不可能成为日常与永远”,于是觉得“自己有一个使命,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少年——青年的心史记录下来”。可以说,小说中讲述的,便是在中学生活中陪伴了王蒙的那些人,甚至包括他自己。因此,他当然是把所有情感都鲜明地放入其中了。1956年,王蒙发表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引起热烈反响,这时,《青春万岁》改完交稿。年方22岁的他,以天才般的写作实践着打造经典的理想。这部小说后来改编为电影作品搬上银幕,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这部作品贯穿着对青春的阐释与思考,进行着异彩纷呈的刻画与表达。你不由得为这青春形象及内涵淋漓尽致的显现而赞叹:青春啊青春!你究竟能附着多少美妙的语言啊!究竟几多描摹,才能将你的奇幻说出啊!
小说从始至终,都是王蒙诗意盎然的讲述。细细体味,可以从中找到他编织这部青春历史的五条金线,分别对应关于青春的五个命题。
之一:青春的“坐标”——一代人的底色
作家王蒙对青春生命的描写有个扎实的基础,这就是对时代特征的精准把握。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们是在1947年下半年进入初中,新中国成立的第三个年头升入高三。“她们的中学时期,开始于新中国成立前最黑暗的年代,也是人民的斗争最英勇,最伟大,和终于获得胜利的年代。那时,她们虽然幼小无知,但是,残酷的生活和激烈的斗争,整个旧社会崩溃前夕的动荡与革命风暴的雄威,远远胜过童年的欢乐和漫不经心,在她们的心上刻下了严峻的痕迹。”这种社会更迭的巨大反差,深刻影响了这一代中学生的心理基调。
“一九五〇年,学校生活刚刚开始正常,人们瞻望和平幸福的明天,喘出了一口气。这时,朝鲜战争的炮火又惊动了她们……接着是‘三反’运动……”而当“社会民主改革运动已经基本上完成,朝鲜战场上也取得了伟大胜利,建设任务日益提在首位”时,大规模的、有计划的、全面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高潮即将到来。在这种快速前进的时代,“人们来不及去欢迎、吟味和欣赏生活的变化,就被卷到生活的变化中去了”。这火热的时代、浓缩的生活,锻造着别样的青春,构成经典人生。正如小说中班主任袁先生所言:“从来没有一班,像你们这一班这样幸福。在你们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在你们自己身心迅速成长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国家发生大风暴、大变革的时候……”
当“这一年,团中央在纪念五四的指示中号召中学毕业生积极准备考入高等学校”时,当“这一年的五一节,北京的女学生第一次普遍穿上花衣服、花裙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时,这些中学生们是无比幸运地站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门槛上了。她们需要从这里迈出关键的一步,走入广阔的时代社会中。
如此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语境,赋予了她们这一代人专属的青春坐标。
对于这样的一代中学生,作家王蒙抓住了他们共同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概括,那就是“我们”——“每一天都是青春的无价的节日。所有的一切,都是新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归我们所有。蓝天是为了覆盖我们,云霞是为了炫惑我们,大地是为了给我们奔跑,湖河是为了容我们游水,昆虫雀鸟更是为了和我们共享生命的欢欣。……明天还不快来,时间过得真慢!”这是获得解放的生命对他们共有的时代的抒情,他们是这个新的国家的主人翁。
正是这样一代人,当他们夜里看到天安门前为国庆阅兵而练习的大炮、坦克,会情不自禁地说:都是我们的!这样一句简单的话,会引起他们深深的共鸣,这是因为他们这“受尽苦难的贫弱国家的新一代,想起祖国正渐渐富强起来,因而十分感动”。这种对“我们”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会成就一代青年的“大我”情怀,而这正是迈向崇高的起点。
之二:青春的绽放——燃烧生命的激情
作家王蒙善于刻画不同人物的青春特质,写出青春的不同类型,不同状态,由此呈现了青春的绚丽绽放。
郑波的青春绽放于与黑暗的斗争中,“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她已经会唱《跌倒算什么,我们骨头硬》”,当她升入女七中后,在十四岁的年纪便参加了北平地下党组织所领导的民主青年联盟,并经历了国民党抓捕学校自治会活动分子、学生中的地下党员被迫转移、进步同学被严密监视的考验。“有一个短时期,能和北平地下党取得联系的,只剩下了初一的盟员郑波……”北平解放,生活沸腾了。郑波加入了党组织,狂热地激动地工作着,并且,她“似乎没想到自己要按部就班地读下书去,而是‘时刻准备着’听候组织的调动。当干部,参军,下江南或者去朝鲜”。
李春的青春曾经是那么绚烂地绽放。她是升高一年级时,从天津考入北京女七中,加入郑波、杨蔷云中间。她的“帅”劲使杨蔷云欢喜,她在新生联欢会上“唱了一个维吾尔文歌、一段京韵大鼓、一首民谣,这一切使同学们——特别是杨蔷云欣赏得要命”。当大家得知李春功课棒,1949年就入了团、当过团总支委员,在《天津日报》上发表过文章……便毫不犹豫选她当学生会执委,李春在全校出了名。
杨蔷云身上体现着生命热情的自然流淌,可谓青春原生态的代言人。她热情、友善——“没有通常的所谓‘美’……但是在她的脸上,目光里,却像是拥有照耀一切人的光亮”;她单纯、快乐——“你尽情地享受生活,就像大小姐享受她家里无尽的财富似的……”;她敏感、外向——“当我看着睡下了的帐篷,还有这清明的天空和满池的荷叶,我想起我们的暑假,想起你的已经过去了的,和我的正在其中的中学时代,幸福就好像从四面八方飞来,而我禁不住流泪……”她积极、乐观——“我觉得一切都近极了,生活就像缚在喷气式飞机上,一日万里。……明年就实行五年计划,说不定,不久,一觉醒来,周围已经是社会主义——乡村里的发电站也建立起来了。”在王蒙笔下,杨蔷云是一个描写得非常丰满的形象,“她勇敢,所以容易正确,当然也容易错,但错了也容易改”,与此同时,在全班五十二名同学中,她是最有朋友缘的人,她像自然舒展地绽放着的清香花朵,释放着感染力、亲和力。另一方面,她知无不言,爱憎分明,比如,在发现李春自私、骄傲、自高自大等缺点后,杨蔷云将对李春的批評记在日记本上:“我算认识李春的‘真面目’了,她骗取了我的友谊!”而那之后,她与郑波并肩负起了纠正、帮助李春的责任。 在小说中,这三个人物的友谊和斗争形成了起伏,演绎着甜甜涩涩的青春故事。
之三:青春的淬炼——踏过“痛点”与“拐点”
如前所指,残酷的生活和激烈的斗争,在这些女中学生的心上刻下了严峻的痕迹,小说中,郑波、李春、苏宁、呼玛丽都是受过精神伤痛的青年。
郑波十一岁时,她的小职员父亲被“盟军”的吉普车撞死在雪地里,“喝醉了酒驾车逆行的美国司机,转了个弯,喊了声‘OK’跑掉了……”母亲带着她寄人篱下,受气挨饿,苦苦挣扎,直到她结识了女七中高中学生黄丽程,开始接触进步活动,在斗争中成长起来。在她身上,直接体现着时代和社会前进对青年生命的锻造。正是在参加反抗黑暗、建设光明的革命斗争中,郑波发现了生活的希望、生命的价值,她的目光超越了自我,超越了家庭局限,将热情的生命投入到为国家、为大众的事业中。
少年时代的伤痛刺激了郑波的成长,然而,一个新的矛盾也必然地出现了,成为她青春的“痛点”。因为在解放之初,“在接连紧张的运动里,郑波和其他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习惯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生活:晚上不自习而去听大报告,课外活动时间召开各种会议”,而当中学生们“站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门槛上”时,郑波发现,正如校长所言,“今后的要求不同了,不学好功课,那么一切都谈不到……问题就是这样尖锐地摆着;或者大家赶上去,把政治工作和精通科学结合起来,或者落在后边,变成空头政治家……”为鼓励广大同学努力学习,校务委员会决定为上学期成绩优秀的同学颁发奖章,作为“功课差劲的‘先进同学’”,郑波落榜了,她在反思——“这次,在平凡的和主要的学习任务面前,没有保持住光荣,没有尽到责任。作为一个团分支书记、共产党员,往后,她怎么‘动员’别人努力学习呢?会不会被看作说空话的‘先进分子’呢?”
面对青春的痛点,郑波的态度是迎难而上,主动克服。于是她经常成为教室里唯一的留守者,可以坚持九个钟头攻下一道难题……
与郑波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李春。
李春出身小地主家庭,但父亲早亡、随母亲寄人篱下的经历与郑波相似。在母亲也弃她而去后,只有四岁年纪的她,受着伯父怜爱与伯母虐待的双重待遇,然而,环境历练出她过人的生存能力。她悟出了讨好伯父和尽量躲开伯母的生存秘诀,靠着自己的聪明,在无父无母的困难情况下站住了脚。而这种经历造就了李春“什么都不怕,一切靠自己闯”的观念,于是她“在冷酷的命运面前,自小东冲西闯,一日不敢稍懈,受过别人没受过的苦,用过别人没用过的心机,居然,自己变成了个‘出类拔萃’的学生。五年上学免费,三次得奖”。“新中国成立后,她毫不犹豫地从解放头一天起就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很快就入了团,她相信像她这样聪明、积极,过去又是‘受压迫者’,现在前途真的‘无限’了。”
然而,李春内心深处的自私和个人奋斗的想法,让她在已成为女七中风云人物的时候栽了跟头。原本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成为积极分子的她,在1950年12月军事干部学校向高中学生招生时,却反复斟酌着自己的前途,内心冲突起来,最终称病回避了。但是李春不报名真是太扎眼了,大家由此看到了真实的李春——“嚷嚷的时候比谁都积极,干真事就缩回去了”。李春的青春由此出现“拐点”,她觉察到别人的冷淡,便离开了集体,并且将原本还有的羞耻心转成了一种怒意,甚至退出了学生会工作。这之后的李春将个人学习的“出类拔萃”当作了最高追求,“李春鼓起劲,埋头读书,她想,咱们赛吧,现在叽叽喳喳你们棒,总有一天,你们会羡慕我的!”
小说中,郑波、李春、杨蔷云,这三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构成了“青春的金线”,精妙地诠释着那个时代的青春状态。因为李春疏远集体、转入狭隘的“个人奋斗”,她们三人的关系出现了大拐点。凭着成绩优秀拿到校务委员会颁发的奖章后,李春不仅得意,而且有意对郑波、杨蔷云挑衅、讥讽,以成功者姿态劝郑波“先自己念好书吧”,劝杨蔷云“有工夫多制几个图好不好!”告诫全班“什么你选我、我选你呀,谈谈思想情况呀,你批评我、我批评你呀,申请入党呀——还远着呢,——往后搁一搁,不碍事。”她甚至公开以一种个人功利主义的思想,议论人民英雄是幸运还是倒霉。直至有一次,她把同学吴长福打扮起来逗乐取笑,并大声宣布是“肥猪舞”,由此暴露了对同学的轻视与冷漠,再一次成为集体的对立面,遭到大家批评,在这场风波中,李春与郑波、杨蔷云形成尖锐对立,冲突达到最高级。
小说于冲突的发展中,完成了对李春青春问题的诊断,找到了她内心远离同学、远离集体的症结——“终日沉浸在冷静的计算和个人的进取中,……甚至于,她很少自己对自己讲讲知心话……”经历了这样的“痛点”与“拐点”,李春开始走出小我,走向宽阔——而只有这时,她才与郑波、杨蔷云真正地相遇,真正地开始她们的友谊了。
作家王蒙由此写出了青春的复杂,也写出了青春的伟大。
之四:青春的秘语——编织你的心灵
青春像燃烧的一团火,也像飘忽的一片云,变幻不定的面容下,是一颗颗驿动的心。而正是在这种心绪的起伏波动中,完成着一丝一缕的沉淀,完成着青春的自省。
对于这驿动的心情状态,作家王蒙当年怀着燃烧着的青春之火,作了感同身受的探秘:“新学年把升级的喜悦带给孩子们,她们高兴:仿佛不是由于长大而升了级,倒是由于升级而突然长大了,同时聪明和有力得多了。除了学生,谁能这样稳如泰山地意识到自己的上升,意识到自己正在逐日地接近那光明闪耀的未来呢?”
是的,享受着这黄金年华的青年们,他们不是从时间本身感受变化,而是在生活的前进变化中感知时间,他们对一切新鲜与陌生抱着迎接的期待,因为他们随着年龄而上升,实现着“聪明和有力”的过程,一切未知的都是光明闪耀的。这是多么稳如泰山般的富有啊!而正是在这种上升的过程中,甜酸苦辣,五味杂陈,欢乐与伤感,捉摸不定。这是对年轻的心灵的编织,也是对青春的经验的充实。
爱情是青春的助燃剂,最能激发心灵的感悟。小说中,当杨蔷云朦胧地感触到张世群送来的感情的丝线时,内心翻出从未有过的复杂:“平常,她对周围的感受是那么多,那么奇妙,那么动人心弦,就像今夜飞跑时闪过的诸种景象,拂过的甜蜜的晚风,和不知从哪儿来的友情,像海水击打岩石一样,轻轻敲打着她的心房。但是蔷云不知道这究竟是些什么,一切都难以述说和难以形容,当蔷云去努力捕捉那些曾经万分实在地激动了她的秘密的时候,一切却又像雾一样地飘走了。”这些文字,将那种初次体验时兴奋而又陌生的感觉完全展开了,明明是真实地触到了心弦,却又因未曾尝试而无从梳理。内心无法平息,而身体的剧烈动荡恰能冲淡对焦躁的品尝,正如作家王蒙对杨蔷云“青春之跑”的描摹——“她觉得自己那小小的身躯,装不下那颗不安分的心、那股烧不完的火。于是她往往激动、焦灼,永远不满足。而现在的这种超乎寻常的拼命飞跑,却使她得到片刻的适意和平静了。”讀着这样的文字,似乎还能感觉到天才作家王蒙身上散发的青春气息。关于“青春秘语”的体察,这短短几句话,胜过一万句隔靴搔痒的文字。 在这特殊的人生年龄,热情、友善、助人为乐的杨蔷云,开始发生少女情感需求带来的变化,“不知从哪儿来的一种寂寞感觉压在蔷云心上……她的难过,她的快活,她的热情比谁都高……她有时候觉得自己对别人的爱简直多得容不下。她总是瞎操心,穷受累。她整天帮助这个,帮助那个……但是,她告诉自己说:‘我也需要抚爱,需要关切,我也是软弱的啊。’”读到这里,我们与杨蔷云这个人物心灵相通了——她一定是意识到了,热情以及助人本身并不代表全部的自己,她开始从女性特有的細腻出发,进一步地思考自己人生的价值了。
再如郑波,在新中国成立后,她入了党,她激动地工作着,“一边忙碌,一边还幻想自己被派到台湾做地下工作,年龄小好掩护。”然而,这个花季少女身上,青春的甜蜜、浪漫和缤纷色彩似乎无所附着了,随着和平生活的展开,这种缺失感带来的烦恼便扰上了她的心头,她的少女世界需要多加几条彩线,好好地编织一下了。
在丰富了对生活的感受之后,郑波意识到了自己青春的不完整。“这些年,我亲近了一切人,却没有好好地亲近自己的妈妈。”她在日记里对自己说:“生活多么美呀,我好像最近才在女七中过活似的。许多东西,也许是小事情,过去从来没发现过,现在却特别引起我的兴趣。”“白天匆匆地过去了,我觉得自己仿佛比前一天长得高大了些。又微微有些惧怕:难道这一天这样简简单单地过去了吗?”
青春的秘语虽然无声,但却是最深刻地烙上了成长的痕迹。
之五:青春的灵魂——追问崇高与永恒
在郑波与同学们临近毕业之际,学姐黄丽程受邀返回母校参加活动,并与当年由她带入革命斗争中的郑波做了心灵共鸣,她指着花朵一样的少先队员说:“她们梦想着各种美好的事情,她们很幸福。可我也不羡慕,我们在她们这种年纪的时候,已经尝够了生活的苦味儿,已经经受了一些风霜。严酷的斗争使一个人精神上升得很高,虽然我们只做了一点点事情,但是它给我们许多考验和锻炼。……要永远记住我们最初走向革命的时候所受到的教育,使我们不仅是在战斗中,而且要在和平建设中,不仅在冲突宪兵包围的时候,而且在烫着头发的时候,(她撩一撩头发)都有一样的火热的斗志。”
在大学考试结束,人生抉择摆在眼前时,郑波告诉好友杨蔷云,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学生数量增长了好几倍,教员太少了,教育局决定留下少数高中毕业生做初中教师。为此,她放弃大学,同意留下。杨蔷云非常吃惊,也为她可惜:“你报的志愿可是桥梁建筑呀!”这时,郑波给出了振聋发聩的答案:“新中国成立前,我失过学,我知道想念书而没能念书的孩子听到学校的钟声是什么滋味,我应该去建筑另一种桥梁,孩子们通过它走向文化、科学和觉悟……”
而对于杨蔷云的人格成长,小说中同样有深入灵魂的笔触,她在爱情失败的同时,实现着精神的提升——“在张世群告诉她他爱着什么人之后,他们的友谊变得更无私,更纯洁,也更美丽了,虽然这种骄傲是以隐约的创痛做代价的;当人们收起了眼泪,灵魂就会变得崇高。”
《青春万岁》中的女主人公们是楚楚动人的,她们都找到了青春的灵魂,这就是“大我”,就是崇高!而伴着这样的灵魂,友谊也自会地久天长——“如果幸运地邂逅的那个人恰恰和自己有着同样的心境、同样的爱,有着同样为朋友鞠躬尽瘁的愿望,那么这一切就会成为长久不灭的纪念。”
在故事末尾,郑波找回了缺失的青春色彩,第一次把留长了的头发梳成短短的两个小辫,她的由蓝、黄、赭石三种颜色构成的小碎花图案的衬衫,看来也非常悦目。而杨蔷云则宣布:“誓言不改变,实现誓言的人却要变,她将不再依赖一时的热情了”,“最主要的是实际干!”
她们的青春日渐丰满起来,向着崇高,向着永恒。
责任编辑 杨睿姝
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
读罢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这些句子是必定会留存于心里了。好一个“编织”啊!这是对那激动人心的时代最有力的呼应——生逢其时,青春就要蓬勃绽放。
作品描写的是新中国成立不久,1952年至1953年北京女七中高三毕业班同学的成长故事,而这部小说的创作就开始于1953年。当时作者王蒙19岁,他已经感觉到“胜利的高潮,红旗与秧歌、腰鼓的高潮不可能成为日常与永远”,于是觉得“自己有一个使命,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少年——青年的心史记录下来”。可以说,小说中讲述的,便是在中学生活中陪伴了王蒙的那些人,甚至包括他自己。因此,他当然是把所有情感都鲜明地放入其中了。1956年,王蒙发表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引起热烈反响,这时,《青春万岁》改完交稿。年方22岁的他,以天才般的写作实践着打造经典的理想。这部小说后来改编为电影作品搬上银幕,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这部作品贯穿着对青春的阐释与思考,进行着异彩纷呈的刻画与表达。你不由得为这青春形象及内涵淋漓尽致的显现而赞叹:青春啊青春!你究竟能附着多少美妙的语言啊!究竟几多描摹,才能将你的奇幻说出啊!
小说从始至终,都是王蒙诗意盎然的讲述。细细体味,可以从中找到他编织这部青春历史的五条金线,分别对应关于青春的五个命题。
之一:青春的“坐标”——一代人的底色
作家王蒙对青春生命的描写有个扎实的基础,这就是对时代特征的精准把握。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们是在1947年下半年进入初中,新中国成立的第三个年头升入高三。“她们的中学时期,开始于新中国成立前最黑暗的年代,也是人民的斗争最英勇,最伟大,和终于获得胜利的年代。那时,她们虽然幼小无知,但是,残酷的生活和激烈的斗争,整个旧社会崩溃前夕的动荡与革命风暴的雄威,远远胜过童年的欢乐和漫不经心,在她们的心上刻下了严峻的痕迹。”这种社会更迭的巨大反差,深刻影响了这一代中学生的心理基调。
“一九五〇年,学校生活刚刚开始正常,人们瞻望和平幸福的明天,喘出了一口气。这时,朝鲜战争的炮火又惊动了她们……接着是‘三反’运动……”而当“社会民主改革运动已经基本上完成,朝鲜战场上也取得了伟大胜利,建设任务日益提在首位”时,大规模的、有计划的、全面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高潮即将到来。在这种快速前进的时代,“人们来不及去欢迎、吟味和欣赏生活的变化,就被卷到生活的变化中去了”。这火热的时代、浓缩的生活,锻造着别样的青春,构成经典人生。正如小说中班主任袁先生所言:“从来没有一班,像你们这一班这样幸福。在你们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在你们自己身心迅速成长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国家发生大风暴、大变革的时候……”
当“这一年,团中央在纪念五四的指示中号召中学毕业生积极准备考入高等学校”时,当“这一年的五一节,北京的女学生第一次普遍穿上花衣服、花裙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时,这些中学生们是无比幸运地站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门槛上了。她们需要从这里迈出关键的一步,走入广阔的时代社会中。
如此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语境,赋予了她们这一代人专属的青春坐标。
对于这样的一代中学生,作家王蒙抓住了他们共同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概括,那就是“我们”——“每一天都是青春的无价的节日。所有的一切,都是新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归我们所有。蓝天是为了覆盖我们,云霞是为了炫惑我们,大地是为了给我们奔跑,湖河是为了容我们游水,昆虫雀鸟更是为了和我们共享生命的欢欣。……明天还不快来,时间过得真慢!”这是获得解放的生命对他们共有的时代的抒情,他们是这个新的国家的主人翁。
正是这样一代人,当他们夜里看到天安门前为国庆阅兵而练习的大炮、坦克,会情不自禁地说:都是我们的!这样一句简单的话,会引起他们深深的共鸣,这是因为他们这“受尽苦难的贫弱国家的新一代,想起祖国正渐渐富强起来,因而十分感动”。这种对“我们”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会成就一代青年的“大我”情怀,而这正是迈向崇高的起点。
之二:青春的绽放——燃烧生命的激情
作家王蒙善于刻画不同人物的青春特质,写出青春的不同类型,不同状态,由此呈现了青春的绚丽绽放。
郑波的青春绽放于与黑暗的斗争中,“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她已经会唱《跌倒算什么,我们骨头硬》”,当她升入女七中后,在十四岁的年纪便参加了北平地下党组织所领导的民主青年联盟,并经历了国民党抓捕学校自治会活动分子、学生中的地下党员被迫转移、进步同学被严密监视的考验。“有一个短时期,能和北平地下党取得联系的,只剩下了初一的盟员郑波……”北平解放,生活沸腾了。郑波加入了党组织,狂热地激动地工作着,并且,她“似乎没想到自己要按部就班地读下书去,而是‘时刻准备着’听候组织的调动。当干部,参军,下江南或者去朝鲜”。
李春的青春曾经是那么绚烂地绽放。她是升高一年级时,从天津考入北京女七中,加入郑波、杨蔷云中间。她的“帅”劲使杨蔷云欢喜,她在新生联欢会上“唱了一个维吾尔文歌、一段京韵大鼓、一首民谣,这一切使同学们——特别是杨蔷云欣赏得要命”。当大家得知李春功课棒,1949年就入了团、当过团总支委员,在《天津日报》上发表过文章……便毫不犹豫选她当学生会执委,李春在全校出了名。
杨蔷云身上体现着生命热情的自然流淌,可谓青春原生态的代言人。她热情、友善——“没有通常的所谓‘美’……但是在她的脸上,目光里,却像是拥有照耀一切人的光亮”;她单纯、快乐——“你尽情地享受生活,就像大小姐享受她家里无尽的财富似的……”;她敏感、外向——“当我看着睡下了的帐篷,还有这清明的天空和满池的荷叶,我想起我们的暑假,想起你的已经过去了的,和我的正在其中的中学时代,幸福就好像从四面八方飞来,而我禁不住流泪……”她积极、乐观——“我觉得一切都近极了,生活就像缚在喷气式飞机上,一日万里。……明年就实行五年计划,说不定,不久,一觉醒来,周围已经是社会主义——乡村里的发电站也建立起来了。”在王蒙笔下,杨蔷云是一个描写得非常丰满的形象,“她勇敢,所以容易正确,当然也容易错,但错了也容易改”,与此同时,在全班五十二名同学中,她是最有朋友缘的人,她像自然舒展地绽放着的清香花朵,释放着感染力、亲和力。另一方面,她知无不言,爱憎分明,比如,在发现李春自私、骄傲、自高自大等缺点后,杨蔷云将对李春的批評记在日记本上:“我算认识李春的‘真面目’了,她骗取了我的友谊!”而那之后,她与郑波并肩负起了纠正、帮助李春的责任。 在小说中,这三个人物的友谊和斗争形成了起伏,演绎着甜甜涩涩的青春故事。
之三:青春的淬炼——踏过“痛点”与“拐点”
如前所指,残酷的生活和激烈的斗争,在这些女中学生的心上刻下了严峻的痕迹,小说中,郑波、李春、苏宁、呼玛丽都是受过精神伤痛的青年。
郑波十一岁时,她的小职员父亲被“盟军”的吉普车撞死在雪地里,“喝醉了酒驾车逆行的美国司机,转了个弯,喊了声‘OK’跑掉了……”母亲带着她寄人篱下,受气挨饿,苦苦挣扎,直到她结识了女七中高中学生黄丽程,开始接触进步活动,在斗争中成长起来。在她身上,直接体现着时代和社会前进对青年生命的锻造。正是在参加反抗黑暗、建设光明的革命斗争中,郑波发现了生活的希望、生命的价值,她的目光超越了自我,超越了家庭局限,将热情的生命投入到为国家、为大众的事业中。
少年时代的伤痛刺激了郑波的成长,然而,一个新的矛盾也必然地出现了,成为她青春的“痛点”。因为在解放之初,“在接连紧张的运动里,郑波和其他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习惯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生活:晚上不自习而去听大报告,课外活动时间召开各种会议”,而当中学生们“站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门槛上”时,郑波发现,正如校长所言,“今后的要求不同了,不学好功课,那么一切都谈不到……问题就是这样尖锐地摆着;或者大家赶上去,把政治工作和精通科学结合起来,或者落在后边,变成空头政治家……”为鼓励广大同学努力学习,校务委员会决定为上学期成绩优秀的同学颁发奖章,作为“功课差劲的‘先进同学’”,郑波落榜了,她在反思——“这次,在平凡的和主要的学习任务面前,没有保持住光荣,没有尽到责任。作为一个团分支书记、共产党员,往后,她怎么‘动员’别人努力学习呢?会不会被看作说空话的‘先进分子’呢?”
面对青春的痛点,郑波的态度是迎难而上,主动克服。于是她经常成为教室里唯一的留守者,可以坚持九个钟头攻下一道难题……
与郑波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李春。
李春出身小地主家庭,但父亲早亡、随母亲寄人篱下的经历与郑波相似。在母亲也弃她而去后,只有四岁年纪的她,受着伯父怜爱与伯母虐待的双重待遇,然而,环境历练出她过人的生存能力。她悟出了讨好伯父和尽量躲开伯母的生存秘诀,靠着自己的聪明,在无父无母的困难情况下站住了脚。而这种经历造就了李春“什么都不怕,一切靠自己闯”的观念,于是她“在冷酷的命运面前,自小东冲西闯,一日不敢稍懈,受过别人没受过的苦,用过别人没用过的心机,居然,自己变成了个‘出类拔萃’的学生。五年上学免费,三次得奖”。“新中国成立后,她毫不犹豫地从解放头一天起就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很快就入了团,她相信像她这样聪明、积极,过去又是‘受压迫者’,现在前途真的‘无限’了。”
然而,李春内心深处的自私和个人奋斗的想法,让她在已成为女七中风云人物的时候栽了跟头。原本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成为积极分子的她,在1950年12月军事干部学校向高中学生招生时,却反复斟酌着自己的前途,内心冲突起来,最终称病回避了。但是李春不报名真是太扎眼了,大家由此看到了真实的李春——“嚷嚷的时候比谁都积极,干真事就缩回去了”。李春的青春由此出现“拐点”,她觉察到别人的冷淡,便离开了集体,并且将原本还有的羞耻心转成了一种怒意,甚至退出了学生会工作。这之后的李春将个人学习的“出类拔萃”当作了最高追求,“李春鼓起劲,埋头读书,她想,咱们赛吧,现在叽叽喳喳你们棒,总有一天,你们会羡慕我的!”
小说中,郑波、李春、杨蔷云,这三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构成了“青春的金线”,精妙地诠释着那个时代的青春状态。因为李春疏远集体、转入狭隘的“个人奋斗”,她们三人的关系出现了大拐点。凭着成绩优秀拿到校务委员会颁发的奖章后,李春不仅得意,而且有意对郑波、杨蔷云挑衅、讥讽,以成功者姿态劝郑波“先自己念好书吧”,劝杨蔷云“有工夫多制几个图好不好!”告诫全班“什么你选我、我选你呀,谈谈思想情况呀,你批评我、我批评你呀,申请入党呀——还远着呢,——往后搁一搁,不碍事。”她甚至公开以一种个人功利主义的思想,议论人民英雄是幸运还是倒霉。直至有一次,她把同学吴长福打扮起来逗乐取笑,并大声宣布是“肥猪舞”,由此暴露了对同学的轻视与冷漠,再一次成为集体的对立面,遭到大家批评,在这场风波中,李春与郑波、杨蔷云形成尖锐对立,冲突达到最高级。
小说于冲突的发展中,完成了对李春青春问题的诊断,找到了她内心远离同学、远离集体的症结——“终日沉浸在冷静的计算和个人的进取中,……甚至于,她很少自己对自己讲讲知心话……”经历了这样的“痛点”与“拐点”,李春开始走出小我,走向宽阔——而只有这时,她才与郑波、杨蔷云真正地相遇,真正地开始她们的友谊了。
作家王蒙由此写出了青春的复杂,也写出了青春的伟大。
之四:青春的秘语——编织你的心灵
青春像燃烧的一团火,也像飘忽的一片云,变幻不定的面容下,是一颗颗驿动的心。而正是在这种心绪的起伏波动中,完成着一丝一缕的沉淀,完成着青春的自省。
对于这驿动的心情状态,作家王蒙当年怀着燃烧着的青春之火,作了感同身受的探秘:“新学年把升级的喜悦带给孩子们,她们高兴:仿佛不是由于长大而升了级,倒是由于升级而突然长大了,同时聪明和有力得多了。除了学生,谁能这样稳如泰山地意识到自己的上升,意识到自己正在逐日地接近那光明闪耀的未来呢?”
是的,享受着这黄金年华的青年们,他们不是从时间本身感受变化,而是在生活的前进变化中感知时间,他们对一切新鲜与陌生抱着迎接的期待,因为他们随着年龄而上升,实现着“聪明和有力”的过程,一切未知的都是光明闪耀的。这是多么稳如泰山般的富有啊!而正是在这种上升的过程中,甜酸苦辣,五味杂陈,欢乐与伤感,捉摸不定。这是对年轻的心灵的编织,也是对青春的经验的充实。
爱情是青春的助燃剂,最能激发心灵的感悟。小说中,当杨蔷云朦胧地感触到张世群送来的感情的丝线时,内心翻出从未有过的复杂:“平常,她对周围的感受是那么多,那么奇妙,那么动人心弦,就像今夜飞跑时闪过的诸种景象,拂过的甜蜜的晚风,和不知从哪儿来的友情,像海水击打岩石一样,轻轻敲打着她的心房。但是蔷云不知道这究竟是些什么,一切都难以述说和难以形容,当蔷云去努力捕捉那些曾经万分实在地激动了她的秘密的时候,一切却又像雾一样地飘走了。”这些文字,将那种初次体验时兴奋而又陌生的感觉完全展开了,明明是真实地触到了心弦,却又因未曾尝试而无从梳理。内心无法平息,而身体的剧烈动荡恰能冲淡对焦躁的品尝,正如作家王蒙对杨蔷云“青春之跑”的描摹——“她觉得自己那小小的身躯,装不下那颗不安分的心、那股烧不完的火。于是她往往激动、焦灼,永远不满足。而现在的这种超乎寻常的拼命飞跑,却使她得到片刻的适意和平静了。”讀着这样的文字,似乎还能感觉到天才作家王蒙身上散发的青春气息。关于“青春秘语”的体察,这短短几句话,胜过一万句隔靴搔痒的文字。 在这特殊的人生年龄,热情、友善、助人为乐的杨蔷云,开始发生少女情感需求带来的变化,“不知从哪儿来的一种寂寞感觉压在蔷云心上……她的难过,她的快活,她的热情比谁都高……她有时候觉得自己对别人的爱简直多得容不下。她总是瞎操心,穷受累。她整天帮助这个,帮助那个……但是,她告诉自己说:‘我也需要抚爱,需要关切,我也是软弱的啊。’”读到这里,我们与杨蔷云这个人物心灵相通了——她一定是意识到了,热情以及助人本身并不代表全部的自己,她开始从女性特有的細腻出发,进一步地思考自己人生的价值了。
再如郑波,在新中国成立后,她入了党,她激动地工作着,“一边忙碌,一边还幻想自己被派到台湾做地下工作,年龄小好掩护。”然而,这个花季少女身上,青春的甜蜜、浪漫和缤纷色彩似乎无所附着了,随着和平生活的展开,这种缺失感带来的烦恼便扰上了她的心头,她的少女世界需要多加几条彩线,好好地编织一下了。
在丰富了对生活的感受之后,郑波意识到了自己青春的不完整。“这些年,我亲近了一切人,却没有好好地亲近自己的妈妈。”她在日记里对自己说:“生活多么美呀,我好像最近才在女七中过活似的。许多东西,也许是小事情,过去从来没发现过,现在却特别引起我的兴趣。”“白天匆匆地过去了,我觉得自己仿佛比前一天长得高大了些。又微微有些惧怕:难道这一天这样简简单单地过去了吗?”
青春的秘语虽然无声,但却是最深刻地烙上了成长的痕迹。
之五:青春的灵魂——追问崇高与永恒
在郑波与同学们临近毕业之际,学姐黄丽程受邀返回母校参加活动,并与当年由她带入革命斗争中的郑波做了心灵共鸣,她指着花朵一样的少先队员说:“她们梦想着各种美好的事情,她们很幸福。可我也不羡慕,我们在她们这种年纪的时候,已经尝够了生活的苦味儿,已经经受了一些风霜。严酷的斗争使一个人精神上升得很高,虽然我们只做了一点点事情,但是它给我们许多考验和锻炼。……要永远记住我们最初走向革命的时候所受到的教育,使我们不仅是在战斗中,而且要在和平建设中,不仅在冲突宪兵包围的时候,而且在烫着头发的时候,(她撩一撩头发)都有一样的火热的斗志。”
在大学考试结束,人生抉择摆在眼前时,郑波告诉好友杨蔷云,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学生数量增长了好几倍,教员太少了,教育局决定留下少数高中毕业生做初中教师。为此,她放弃大学,同意留下。杨蔷云非常吃惊,也为她可惜:“你报的志愿可是桥梁建筑呀!”这时,郑波给出了振聋发聩的答案:“新中国成立前,我失过学,我知道想念书而没能念书的孩子听到学校的钟声是什么滋味,我应该去建筑另一种桥梁,孩子们通过它走向文化、科学和觉悟……”
而对于杨蔷云的人格成长,小说中同样有深入灵魂的笔触,她在爱情失败的同时,实现着精神的提升——“在张世群告诉她他爱着什么人之后,他们的友谊变得更无私,更纯洁,也更美丽了,虽然这种骄傲是以隐约的创痛做代价的;当人们收起了眼泪,灵魂就会变得崇高。”
《青春万岁》中的女主人公们是楚楚动人的,她们都找到了青春的灵魂,这就是“大我”,就是崇高!而伴着这样的灵魂,友谊也自会地久天长——“如果幸运地邂逅的那个人恰恰和自己有着同样的心境、同样的爱,有着同样为朋友鞠躬尽瘁的愿望,那么这一切就会成为长久不灭的纪念。”
在故事末尾,郑波找回了缺失的青春色彩,第一次把留长了的头发梳成短短的两个小辫,她的由蓝、黄、赭石三种颜色构成的小碎花图案的衬衫,看来也非常悦目。而杨蔷云则宣布:“誓言不改变,实现誓言的人却要变,她将不再依赖一时的热情了”,“最主要的是实际干!”
她们的青春日渐丰满起来,向着崇高,向着永恒。
责任编辑 杨睿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