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s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走城镇化道路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西方国家的城镇化已经走过较长的历程,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形成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规律性的特点。本文针对国外城镇化演变历程、发展特点等的分析,结合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和实际,得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若干启示,为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城镇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国外城镇化;发展;经验
  【中图分类号】 C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04-01
  一 国外城镇化演变历程
  从世界各国城镇化的进程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的城镇化和近代城镇的兴起。从18世纪后半期开始,由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成为第一个走向城镇化的国家,到1850年,城镇化比重超过了50%,而当时整个世界城镇化水平大约是6.4%。此后,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从英国扩散到欧洲大陆、北美、大洋洲和亚洲的日本等地,到1900年,世界城镇化人口的百分比上升到12.6%。这一阶段兴起的城镇可视为典型的近代城镇,其主要特征是以工业为主要产业,劳动力和产值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但贫富差距增大,犯罪等社会问题严重,市政系统和城镇规划均不完备。
  第二阶段是晚进的城镇化和现代城镇的形成。这一阶段从本世纪开始到40年代末,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其主要特征是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到1950年,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达28.4%,超过50%的国家有法国、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在这一阶段,城镇已由近代城镇发展为现代城镇,其主要标志是城镇的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城镇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大为改观,使得城镇规模的扩大和新兴城镇的崛起成为可能。
  第三阶段是城镇现代化与后起城镇化并行的阶段。一方面,发达国家在城镇化水平很高的情况下走向城镇现代化,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劳动力和产值开始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社区服务和社会综合治理大大加强,出现了像“卫星城”或“大都市带”这样的衍射现象。另一方面,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则处于 “追赶城镇化”的行列。当1950年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已达53.6%时,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却只占15.8%,到198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比50年代前翻了一番,达到30%左右,从而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1.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综观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它不仅仅是人口的简单聚集,而且是整个社会基本形态由农业型社会向更高一级城市型社会的转型,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它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其进程一般沿着起步--快速发展--高位趋缓的轨迹来发展,体现出鲜明的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三个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阶段。该阶段农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比重较大,农业人口比重占绝对优势,农业所能提供的生活资料不够丰富,国民经济总体实力薄弱,第二产业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本短缺,城镇对农村人口的“拉力”还不够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较为缓慢,所以城镇化的速度比较缓慢。
  30%-70%为中期阶段,该阶段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期。现代工业基础初步确立,工业规模和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市的就业岗位增多,对劳动力的“拉力”增大,人口和经济活动迅速向城市集聚,城镇化水平大约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从30%上升到70%以上。70%以上为后期阶段,该阶段是城镇化发展进入的高级阶段,城镇化进入平稳阶段,发展速度趋于缓慢。随着工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增强和资本与劳动力比例的提高,主要城市的功能逐渐由产品加工和低层次服务向信息处理和高层次服务转变。农业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经济和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动力较小。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都取向均衡,城乡间人口转移达到动态平衡,城镇化进程趋于停滞,部分城市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2.城镇发展需要一定的动力来推动。
  从各国的城镇建设的过程看,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城镇化每前进一步,往往离不开工业化的推动。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崛起、成长。德国的鲁尔地区、法国北部地区、美国的大西洋沿岸等地区都是在工业革命中随着资本、工厂、人口向城市的迅速集中,形成的城市密集地区。从发展的速度看,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一般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即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的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同步城市化”。工业化及所带来的资本扩张成为城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第一动力,可以说整个城镇化过程就是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在城市地域的体现。
  3.小城镇与大都市的发展要同步进行。
  在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历史上,人们最先注意的是要优先发展大城市。从这一思路延伸下去,城镇化基本经历了从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到都市区、大都市区的发展过程。例如在1800年世界著名城市中,多数城市人口规模都比较小。但到2000年,世界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迅速增加到162座。但由于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带来一系列的弊端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城市发展的问题,小城镇的建设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于是人们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出现了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趋势,也就是所谓的“逆城市化”。逆城市化的倾向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 70年代城镇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实际上,逆城镇化不是城镇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对小城镇重新审视的结果。
  三 走符合中国实际的城镇化道路
  目前,世界城镇化平均水平为50%左右。在欧洲,这个比例约为90%。在美国,则超出了90%。“如果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现有水平,将意味着13亿人口中至少有10亿~11亿人要进城。”厉以宁表示,
  这对中国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如此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会带来管理无序、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就业情况恶化等问题。再看现代西欧,城市化已失去工业革命早期刺激经济发展的意义,它的作用逐渐被新兴工业园区取代。对新一代西欧人而言,进城打工只不过是祖辈、父辈的生存特征,对他们来说,城镇化意味着城乡公民权利的平等。“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不能片面追求城镇化率。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居民权利平等、社会保障一体化、公共服务到位。”鉴于我国的具体国情,笔者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应具体包括三部分:其一是城市老城区改造,通过工厂外迁形成商业区、服务区;其二是工业新区,通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将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三是农村新社区,指靠近城镇的农村社区建设。这样做,才不会重复西方的老路,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新路。
其他文献
农历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来陕调研,几乎同一时刻,微信朋友圈里已在同步更新现场的“即时”消息,让人先睹为快.当然,媒体随后更把习近平在梁家河村访问的许多细节,详详细细呈
期刊
建筑工程涉及业务多、范围广、规模大,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建筑工程监理对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受到了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建
本文阐述了当今信息化大潮中的电力企业发展特点.笔者通过分析当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力不足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工作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江泽民同志最近在中国人民大学关于要重视社会科学的讲话,其核心实质是提升全民族的人文素养,而大学教育则是提升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前沿阵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如果想要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就要加强创新型管理模式在企业内的深入贯彻,摒弃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逐步落实战略成本管理模
有位企业管理者说:“要让员工干起来,先让员工乐起来。”此言深含管理要义。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岗位都有纪律性和岗位要求,任何人都不得以个人情绪好坏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
期刊
除文中情节令人回味之外,若设下悬念犹如钟声不绝于耳,不绝于脑的思考会给课文以生命的延续,也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思维.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了多么重要的作用啊!我们在
煤炭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煤矿行业的发展能够有力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推进煤巷快速掘进技术是实现煤矿安全形势根本好转、促进煤矿安全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