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狗阿柴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i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柴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接到父亲的电话后,我匆忙结束行程,从杭州赶回了家。打开屋门的那一刻,阿柴的眼睛里闪动着惊喜,它想站起身,却已经无能为力。我蹲在它跟前,忧心忡忡地抚摸着它的头,它仰起鼻子,轻嗅着我的气息,神色亲近而又疲惫。我端过食盆,在它面前放下,它缓缓地吃了两口后,用前腿将食盆扒到了一边。父亲说,这是三天来,它吃得最多的一次,它理解了我的心意,只是再也无法顺从,从它欣喜却黯淡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全部的答案。
  12年前,在城西农贸市场外,我们第一次相遇。阿柴蜷缩在男人脚边的竹篮里,黑色的皮毛熠熠生辉,当我路过时,它蹒跚着步子朝我跑来。我花了二十块钱,将两个月大的它带回了家。对于阿柴的到来,父亲并未感到意外,他在院子的一角,为阿柴安下一个家。在这片宁静的天地里,阿柴成了我的伙伴,从四肢柔弱的小狗,走到了垂垂暮年。
  阿柴乖巧伶俐,当我吼电话或大声说话时,它会站在房间门口,转动着脑袋,仔细观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值不值得它挺身而出。当我做作业时,虚掩的门缝里露出一双乌黑的眼睛,它在窥视,好像对人类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母亲做饭时,阿柴喜欢趴在厨房外等待,它从不主动讨要,对于欲望,总是尽力压制,它明白,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尊。前门的秀阿婆喜欢逗它,每次路过,阿柴都会欢快地在她门口转几圈,这是一种报答,是对于善意的回应。当遇到其他狗时,它会保持克制,在无法分辨敌友的情况下,它只观望,从不结群或参与。阿柴的记忆力也不错,上大学时我每半年才回来一次,一见面它就会从书柜里翻出网球,推到我跟前,抛球是我们最爱玩的游戏。它的领悟力也很高,甚至能从我与客人谈话的语气里,判断出我们的亲密程度,从而决定是否发出警示性的吠叫。
  我一度认为,阿柴是条完美的狗,在它身上,没有明显的缺点,我们以诚相待,亲密如一家人。如今,在陪伴了我十二年之后,它老了,以疲惫之躯,将伤感与无奈推到了我跟前。我不甘心眼睁睁地看它离去,所有的可能都想尝试一下。父亲发动了摩托车,我坐在后座,将阿柴抱在怀里,奔往了畜牧站。后街很静,经过市河边的道场山时,阿柴突然抬起了头。
  这是我们常去的一条河,清澈的河水里装满了美好的回忆。周末是我们难得的休闲时刻,圈禁于都市中的两颗灵魂,犹如岩缝里的松树,尽情享受着这短暂的放纵之乐。阿柴熟悉这里,犹如熟悉我们的小区和屋子,它兴奋地低叫着,一只蟋蟀都能让它开心半天。这同样也是我的自由时光,憔悴的精神与疲倦的心力,在玩耍之中得以缓慢恢复。
  阿柴欢快地奔跑着,沿市河一直爬到了山顶。累了,就将两条后腿着地,蹲坐在草丛里向山下眺望。我将它抱回时,曾从山脚下的木材厂边走过,也许,在它的记忆里仍保留着一些影子。阿柴的目光深沉而安宁,我坐在它身边,与它说着话,说着千里之外的我的故乡。我们有着相似的背景,故乡都只存在于思念与幻想中。星光泛起,我们该走了,它站起身,不再理会身边的事物,包括那些在我看来应该让它有所警觉的声响。山下灯光闪烁,木材厂里传出嘈杂的轰鸣声,阿柴顿了顿,沿着崎岖的小路,快速朝前奔去。阿柴是单纯的,它心无旁骛地沉浸在自己选定的景致中,极少妄想,也不痴狂。
  我有些羡慕阿柴,我愿意与它一起分享我的时光。每日晚饭后,是我们固定的散步时间,越过那座简陋的花圃,阿柴在昏暗的灯影下穿行,步伐很快,好像是心怀期许,要去探寻远方的未知世界,又好像是想逃避现实,对于眼前的生活,决心一走了之。每到路口,它都要回头观望,仿佛在寻觅自己的足迹,又好像在等我赶上。它就那样时快时慢地前进着,如同一个即将远行的人,回望自己的家乡。我注视着它的影子,心里升起了一丝期待,期待它能在这段转瞬即逝的光影中,找到一个全新的自己。阿柴是快乐的,我能感受到它的欣喜,而这欣喜,就建立在我们的互信与分享之上。
  饱满的回忆,终究抵不过苍白的现实。畜牧站的老刘看过化验单后,摇了摇头,阿柴虚弱的身体已经无法再承受任何药物,它的生命路走到了尽头。十二年的狗,相当于人类的七八十岁,我没有办法再留住它,它的生命,不由自己掌握,也不在医生手里,操控这一切的,好像是某种我们所不能理解的力量。
  我凝望着眼前的阿柴,心里酸楚而又无助。我由衷地觉得,生命的本质其实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被赋予的角色,作为一条狗,它成了我的玩伴,并遵照这一角色的要求,尽职尽责地走完了一生。这期间,它既无刻意排斥,也无随意气馁,而是坦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这似乎与人类的性格截然相反,当我们呱呱坠地时,生命直白且真实,其间没有任何差异,啼声一样响亮,肌肤一样红润,但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不为所见的因子,却将我们塑造得千差万别。有人站在了高处,他们的低语,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更甚于雷声,而这雷声,很多时候,还会被肆意放大;而更多的人,则固化成了瘦弱的标签,犹如荒郊的樹木,或小径边的野草,直至离去,都不曾发出一声,他们的痛痒,无人在意,也包括他们自己;还有一些人,在不停抗争,努力想撕去被“赠予”的脸谱,却终其一生也未能成功,反而要承受偏私者的冷嘲热讽。与我们相比,阿柴顺从了自己的角色,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和玩耍外,再无他求,在相似的生命形式下,它的生活更加轻松,或者说更加成熟。
  老刘的话语为我与阿柴的这场相逢做了最后的总结,筵席终归要散去,我不得不放下紧攥的双手了。阿柴躺在我怀里,两眼望着我,没有丝毫恐惧,对于眼前的世界和那个将往的别世,它并不认为两者有什么不同。我们该与阿柴道别了,在最后的记忆里,它收下了我全部的爱,可以安心地去往自己的永生之地了,那里山林葱郁,湖水澄净,只要一颗星星,就能照亮整个夜空。
  “我们喝一杯吧,为踏上新旅程的阿柴祝福!”我提议道。父亲点点头,也举起了酒杯。对于苦难的容忍程度,父亲一直在我之上,对于幸福的感受,也是如此。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我是1984年9月参加工作的。10月,在村里当书记多年的父亲查出了重病,虽经济南、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多方治疗,不到花甲之年的父亲,还是于1985年中秋节永远离开了我们。家里,留下了一病不起的母亲,正在上学的11岁的弟弟、17岁的妹妹,三间土房,几千元的债务。  这个时期,正是我欲成家立业的年龄。不断有领导和同事给介绍对象,谈过两个,但都是在正式确定关系前,看看我“家”,跟我提出分手的。其中有一位我
期刊
疯子都说花美,况且正常人乎?  他好有才华,有才华才能在南桥河发现花美,但是有才华的人也有点古怪。这回,他不古怪了,一点也不古怪,或许他的心中,此刻盛开着花一样的爱情。  花为什么这么美?花有缤纷的色彩,姹紫嫣红——压海棠的梨花也有颜色。花有线条黄金分割,花有花瓣花蕊花心,搭配自然,美艳无比,假如再衬上几片绿叶,就更加完美了。  花长在自由的天地里,有甘露甘霖,白天有阳光,夜晚有月光。花开得很纯粹
期刊
那年,我背井离乡,到两千多里外打工。  独在异乡为异客,我如林黛玉进贾府般小心翼翼。异乡的方言,比外语还难懂,这更增加了我的孤独感。  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倒也不觉得什么。下班后,连个能用乡音聊天的人也没有。离群索居,我如一只受伤落单的兽,暗想着自己流落异乡种种成立或不成立的理由,委屈、报怨、愤懑……独自舔着伤口,在孤独中瑟瑟发抖。  这让我更加惦念遥远的故乡了。想起故乡故人,如同闻见自家厨房飘出的味
期刊
1975年9月23日上午9点30分,我们这群刚步出校门不久的高中生响应祖国的号召,泪别亲人,来到粤西最偏僻的原廉江县青年水果场插队落户。  我是家里的男丁,也是年龄最小的一个,父母爱子心切,不忍心我熬苦,不让我上山下乡,用那年代的话说,就叫拖后腿,百般无奈,在被耽误了一年时间后,我才自己到知青办和派出所办理了上山下乡的相关手续。  刚到农场不满一周,全场就开展了轰轰烈烈为期十五天的挖橙穴劳动大会战
期刊
最初见到忍冬,是在中药方子里。  老中医的蝇头小楷,清秀如女子的眉眼。忍冬这几个字,更是美得盈盈可掬。我忍不住在老中医用那个方方的小黄纸包药的时候问:“哪个是忍冬?”  多么素淡干净的小花,长长的、小小的、柔柔的。它蜷缩着身子,正甜甜地睡着。  从此,这美美的花儿,一直睡在我的记忆里。  几年后,我在同事家的院子里见到了一墙的葳蕤。茂盛的枝叶,或白或黄的小花儿,浅浅地笑着。满院子的香气似乎凝结成了
期刊
自从父亲离开我,总想写点文字纪念父亲。可迟迟动不了笔,这一等,就是七年。  今晚临睡前,我在《散文选刊》上看了高建新老师《天亮后,他醒来了》,他的文字像洪水一样冲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父亲1926年出生在陕西礼泉县城关公社黄埔大队,因为家里穷养活不起,一岁时送给了赵家庄一户没有生养的老夫妻。1941年父亲高小毕业受进步思想影响,独自离家到西安,成为黄埔军校西安分校18期炮兵连的一名学生,改名何复兴
期刊
冬天很冷,我没有能够亲睹柳在冬眠的阳光里谢幕,但我知道,冬的尽头就是春天。  当枯黄的柳叶,飘落江中,揉碎一冬的落寞与惆怅,春天的鸟儿,已经把爽朗的笑声荡漾在辽阔的江岸。  轻风吹拂,春的信息迅速在江的两岸传递,一江春水,处处都是柳的倒影。  我承认,今年春天我还是第一次来到江边,和流淌的江水一起,分享阳光,分享春风,分享快乐。虽然我知道,在我来之前,绝对已经有很多人沿河看柳,踏春寻绿。他们宁可省
期刊
多媒体上放着我精心制作的课件,孩子们正讨论得热烈,我也参与了其中一组的讨论。在所有小组都讨论好,整个教室安静下来的时候,那个小女孩消失不见了。  这是一个又矮又瘦的孩子,扎着一对冲天辫,双眼不是那么的对称。“周周呢,周周去哪儿了?”在我失声喊出来的时候,孩子们却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她钻课桌底下了。”我气急败坏地过去,把她从课桌底下拽了起来。她没有惊恐,没有羞怯,不看我一眼,低眉顺眼地就那样坐着
期刊
不经意间,秋就飄落枝头,感伤一首诗。谁,抽取了叶子的精髓,酥脆如一片妈妈抽的旱烟叶,一揉就碎?  揉进岁月,揉出秋的醉人风景。叶子的美丽,就是因为它的返璞归真,拥有了生命的色彩,让人叫绝,称奇。一叶的飘零,告知秋的即将结束,刺耳的哗啦啦声,摩擦着空气远去,远去。  想看的风景,不想看的感伤,纠结秋的风景胜过二月花。走进秋的童话世界,看不够的深秋风景线,是叶的海洋,我的目光在叶尖上起起伏伏,望断家乡
期刊
父亲和房子纠结了一辈子。  在二叔结婚之前,我家共十二口人,可是房子只有一处。好在那时爷爷在微山县上班,二叔在部队上,三叔和二姑在郭里上高中,家里才不显得那么拥挤。最难的是睡觉,家里只有三张床。每逢周末,三叔和二姑都要去邻居家找地方睡觉。但我对此并不奢望什么,因为当时极困难,住的改善还不是最迫切的。  等到三叔和二姑高中毕业,回到了生产队里,住就成了必须面对的问题,父亲就不能不考虑盖房子的事了。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