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构建探析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ggio_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正积极实施“2011计划”,构建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是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界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的有效保障。以管理协同理论为依据,文章从沟通协调机制、开放共享机制、整合支配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等角度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优化配置机制进行了探索,并根据四大机制的内容与特点,对其实现路径做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构建;管理协同理论
  作为“2011计划”机制体制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资源配置”已成为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与运行的重要目标,以此开拓各协同单位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新型资源配置之路。由于“2011计划”实施才刚刚起步,关于资源合作共享的实践还处在研究与探索中,在共享的内容、层次、效果、效益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提高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共享资源的质量成为我国当前实施“2011计划”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依据管理协同理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探索,就是为了调动各方积极性,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规模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资源共享质量,探索资源优化配置的长效机制,使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源配置由各自为主的无序状态走向协同配合的有序状态。
  一、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源及其优化配置
  资源的配置问题是任何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都面临的重大问题,协同创新中心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而优化资源配置无疑是中心资源配置的最佳途径。
  (一)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们从事社会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资源。资源是一种多角度、多层面、多类别、多形态、多形式的广泛存在,它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社会等诸多领域的概念。杨秀苔和蒲勇健在其合著的《资源经济学——资源最优配置的经济学分析》中给出资源的定义:“在一定时期、一定地点所具有的资源概念,指的是根据该时期人民大众消费偏好及科学技术水平,那些存在于该地点可以作为经济活动的投入或潜在投入的因素综合。” [1]一般来说,资源是指对人有用或有使用价值的某种东西,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各种资源。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和不均衡性,从而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获取最佳的效益。
  同样,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也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三大部分。人力资源主要为协同创新中心以任务为牵引所聘的国内外优秀人才;物力资源包括实物性资源和非实物性资源,实物性资源主要指仪器设备、科研设施、图书文献等,非实物性资源主要指管理和文化等“软资源”;财力资源的来源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各协同单位的投入;二是国家或地方专项资金的投入;三是行业、企业、社会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
  (二)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源优化配置
  美国学者格林沃尔德在《现代经济词典》中认为,资源配置是指资源在不同用途和不同的使用者之间的分配,是对稀缺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用途之间进行选择、安排、搭配以获得最佳效率的过程。[2]协同创新中心一般是由多个单位协同组建的,这里的资源配置就是指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创新活动和各个创新主体之间进行的选择、安排、分配和组合的过程。资源优化配置则是指对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其关键在于“优化”,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使用和安排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指在中心内充分协调人力、财力、物力各类资源在科研活动中的分配,科学实现协同单位间的有限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协同创新中心资源配置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是指资源如何配置于不同协同单位、地区、行业等,其优化性反映于如何使每一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领域;微观层面是指在资源分配为既定的条件下,不同协同体如何组织并利用这些资源,其优化性反映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使之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
  二、当前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优化配置存在的弊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注重教育投资的增加,从而在保证教育发展,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但是,通观当前教育领域尤其是资源配置,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从运行机制来看,缺乏统一规划和制度安排。条块分割的体制难以建立有效的开放共享体系,“别人有不如自己有”、“自己有不如独自有”的心态相当普遍。机制体制的不完善,造成资源分散、力量分散,导致能力不强、效率不高、研究效果不佳,年年增长的资源投入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浪费惊人,弊病丛生。其次,从协同创新体来看,协同单位之间界限分明,行业与高校之间、企业与高校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等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支撑。第三,从资源配置环境来看,缺乏有效整合科研力量的资源配置平台。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科研人员和团队无法充分共享资源、展开合作,一些重大、前沿科技问题往往出现恶性竞争,难以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最后,从资源发挥整体效益来看,由于激励机制匮乏,评价机制较为单一,资源被分割在一个个独立的封闭区域内,难以发挥集成优势,出大成果。
  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迫切需要打破资源分散零乱局面,能够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乃至跨国界整合资源,推动科学研究由“单点”式向“线”式和“面”式转变。从目前已成立的中心来看,各协同单位之间大多签订了资源共享的协议,这些为中心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绝佳的平台。
  三、基于管理协同理论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探索 (一)管理协同理论
  管理协同是指运用协同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实施管理的一种理论体系,其目的是更加有效地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效应,主要包括管理互动原理和管理协同倍增原理。管理互动原理是指各高校等协同单位系统及内部子系统或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部分要素的作用能够激发或补充其它要素的潜在能力的发挥,从而促成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管理协同倍增原理主要强调系统实现整体性协同后,由于中心内部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协同合作,相互配合,克服或明显减少了在非协同状态下出现的一系列负面效果,从而减少或避免内耗,提高资源要素在协同工作中的工作效能,产生互补效应而使系统功能放大,实现“2+2>4”的效应。[3]   与传统的管理理论相比,管理协同理论更加适应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源配置。一是协同创新中心的多元主体决定了其资源共享的内外协同,其不仅包括中心内部的纵向协同,也包括高校与企业、行业及政府等的外部横向协同,而管理协同具有非线性相干性,较为“强调要素间协同、配合的思想”[4]。二是协同创新中心是打破了学科、地域、行业等的界限,基于共同的研究目标培育组建的,其共享资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而管理协同就重在强调各系统不断的物质、信息等交流,实现资源的有序开放。三是协同创新中心资源整合强调优势集合效应,注重资源的累积优化配置,而管理协同强调资源整体功能大于要素之和,实现功能倍增。
  (二)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构建及其实现路径选择
  基于对效益的追求,调整优化资源的投入组合结构,最终建立起适应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资源配置体系,是优化配置资源的核心问题。因而,资源优化配置即指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和不同创新活动主体(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的效益实现最大化,实现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最优。由此,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优化配置应基于两大目标:一是资源效益最大化。因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源配置效果涉及不同协同单位的效益,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要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这些效益,同时充分利用资源的“可再生性”,实现资源配置的生长功能,产出最大的成果。二是资源结构最优化。资源结构与资源优化配置有着直接的关系,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就是结构不断调整、组合、优化的过程。因此,资源结构最优化也就成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包括所聘人员的专业、学历、学缘、职称、年龄等结构以及团队的工作能力与管理效率的最优化,财务来源、分配最优化,设备、图书资料的整合配置最优化,等等。
  基于这样的目标,我们认为将管理协同理论引入资源优化配置领域,就是运用管理协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针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源优化配置进行的一种理论探索,从而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与资源结构最优化。结合管理协同理论的内容,笔者认为该机制构建主要包括沟通协调机制、开放共享机制、整合支配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四方面内容。其中,沟通协调机制是前提,开放共享机制是内容,整合支配机制是关键,评价反馈机制是保障。前两者主要体现了管理协同的管理互动原理,后两者更多体现了管理协同倍增原理,四者互为补充和完善,共同构成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优化配置的形成机制。
  1.沟通协调机制
  管理协同理论非常重视系统的有序性,注重每个子系统在整体目标的指引下,减少分歧与重复,实现有序的集体变化行为。因此,有序的沟通与协调机制构建显得尤为必要。只有对各协同单位资源有着清晰、系统的了解与掌握,才能科学调配,提高效率。
  沟通协调机制主要是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包括高校及各协同单位之间为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功能所采取的一切交流与沟通协调方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是管理协同的前提,只有在对资源的详细交流沟通基础上,才能推动实质性的科研合作,才能实现中心资源使用“一盘棋”。要实现这一机制的科学有效运行,需要两方面的实现路径保障。
  第一,设立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信息部,专门负责中心内部资源的整合、共享与优化。该机构主要负责:按照中心科研实际及有关管理办法,对资源统筹规划;制定关于资源共享的具体管理办法以及资源有偿使用的具体标准;统计各协同单位资源情况,根据人力、物力和财力分门别类,编入中心资源查询系统。
  第二,搭建资源信息平台,实现人员、经费和仪器设备等的信息公开。将中心内部人员的职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主要功能、所在地点、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等,经费的来源、使用办法、报销程序等相关信息通过网络手段全面公开,实行网络化管理,让中心教师、科研人员及学生掌握资源的全部信息。
  2.开放共享机制
  管理协同理论的自组织原理告诉我们,管理系统是一个具有复杂性的开放系统,任何系统如果缺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其本身就会处于孤立或封闭状态,都将呈现出一片“死寂”的景象。管理系统就是在不断地接收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过程中向有序化方向完善和发展。
  开放共享机制就是要摒弃单位所有制,改变各单位小而全的状况,减少重复购置,打破过去封闭的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开放共享机制有以下三方面的实现路径。
  第一,建成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资源开放共享系统。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会要加强调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打破单位、学科、行业、区域等的界限,根据科研任务,将各类资源进行分类、合并、重新组合,实现对共享资源的充分利用。
  第二,建立物力资源开放共享激励制度。对各协同单位利用自有资金开放共享的资源,实行双向补助制度,对由中心财政投资形成的利用率较高、使用效益好的资源,给予奖励。
  第三,构建开放资源共享监督办法。制定《协同创新中心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等规定,增加对资源共享监督方面的职能,不断完善标准,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3.整合支配机制
  管理协同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协同效应,是各协同要素在共享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整合、支配,产生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从而使整个系统向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作为管理主体,需要了解与控制各种内外序参量,促使各子系统围绕主系统目标有序化的发展。
  整合支配机制是在沟通协调、开放共享机制的基础上,对协同要素资源进行的选择、分配与利用,包括协同中心内部各协同单位的资源整合与配置。整合支配机制突破了资源条块分割、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的瓶颈,可以使协同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使中心内各种资源产生由静到动,由无序到有序,由个体效应到整体效应的转变。这个机制的实现路径主要侧重人、财、物三方面。
  首先,中心人员实行聘用制,按需配备。中心在人才配置时,一方面要遵循科研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要遵循人力资源配置的有关理论与方法,遵循“个人—岗位”匹配方式,使每个岗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都符合优化配置原则,尽量做到事适其人,人尽其才。人员有效配置后,还必须通过调配、嘉奖、解雇等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动态地优化与配置。   其次,建立经费竞争性申报制度。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科研经费的成功做法,采用非均衡性资源配置模式,打破主体限制,对于中心的专项资金引入竞争机制,采取经费竞争性申报制度,以便于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第三,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模式。改变以往计划分配资源的单一模式,实行计划与市场手段相结合模式,以达到资源的“非均衡”配置。对于大型仪器设备等实物性资源,使用时应按规定交纳一定的资源使用费,这样可以做到规范使用,发挥效益。资源的各个要素,如人才的流动、学科方向的设立、科研人员的薪酬及激励机制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否则资源配置难以顺利运行,尤其是对于产学研结合密切的协同创新中心,市场更应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引导作用。
  4.评价反馈机制
  管理协同理论强化管理主体对系统及其运行的评价与反馈,以便对其所采取的方针、政策、措施等进行全面评价,找出与实现目标的差距,及时改善、调整,使管理不偏离主系统的整体协同目标。
  评价反馈机制就是要对中心内资源协同的机制与过程进行评价反馈,既包括各协同高校等子系统的资源共享与支配的评价反馈,也包括整个中心资源制度环境、硬件平台、机制体制的评价反馈,随时对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内外环境的良性循环。这里的实现路径包括建立综合评价制度、完善人员及团队考核评价办法、落实奖惩办法等三方面。
  第一,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综合评价制度。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模式,注重原始创新,强化解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
  第二,完善人员及团队考核评价办法。凡是隶属于中心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实验人员,都要考核评价。中心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水平三个维度;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主要参考指标为工作实效、工作技能、工作态度及合作精神等。同时,完善以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制为核心的团队评价机制,深入开展分层分类评价。
  第三,落实奖惩办法。要用奖先惩后的思想将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作为一个系统来通盘考虑,根据协同创新中心各类资源的特点和优势统筹规划,合理组合,制定奖惩的具体规则。奖惩办法实施后,首先是将评价结果作为评先续签的主要依据,以便于调动各方积极性;其次是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挂钩,实行多劳多酬,奖优罚劣。
  四、结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已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不仅是适应国家建设节约型高校的目标,也是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时代要求。协同创新中心的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特点,决定了资源优化配置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以管理协同理论为依据,本文构建了“沟通协调机制——开放共享机制——整合支配机制——评价反馈机制”的完整体系,并结合各机制的特点对其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以最终保证资源优化配置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杨秀苔,蒲勇健.资源经济学 资源最优配置的经济分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2-6.
  [2] [美]格林沃尔德.现代经济词典[M].《现代经济词典》翻译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1.
  [3] [4] 潘开灵,白列湖.管理协同机制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06(1):45-48.
  (责任编辑 陈志萍)
其他文献
收稿日期:2014-09-30  作者简介:胡子祥,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成都/611756)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主动离职的行为动机、影响因素及干预机制研究”(批准号13CJY023),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行为科学视阈中的大学生学业参与机制实证研究”(CSZ12002)的成果之一。  摘 要:
期刊
摘要:本研究基于2013年宁波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数据,运用Stata计量软件,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意愿、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重要但是缺乏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近一半的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大学生有无明显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有年级、身份、学科、专业选择依据、专业满意度、职业规划认知。这些结论对于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期刊
摘 要:人才培养是中医教育的根本,培养“厚基础、重经典、强临床、有特长”的中医人才是中医高等院校教学的目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通过高标准高要求的名师带徒、走出去请进来的跨地域培养途径、一代带二代连动式点面结合的培养方式,实施师承教育的创新与高校现代规范教育相结合的中医教育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果。  关键词:中医;师承教育;新模式  中医是一门独特的实践医学,几千年来一直沿袭着师父带徒弟的方
期刊
摘 要:将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高校管理人员存在“职业倦怠”,而且严重程度高于教师。管理人员自认为在地位、薪酬、发展空间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对待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应改变过于强调管理人员的作用和给予管理人员相对过高待遇的高校生态,实行包括取消“双肩挑”岗位在内的系统改革,逐步实现对管理人员由身份管理到岗位合同管理的转变,从而实现高校公平价值观的重构。  关键词: 管理人员;职业倦怠
期刊
摘要:因应学习理论的发展和时代的诉求,当前大学生学习方式孕育出从知识习得学习和社会参与学习向知识创造学习的发展路径。知识习得学习是认知主义视角下“独白” 式的学习,强调的是知识的一般性和规范性。社会参与学习是情境主义视角下“对话”式的学习,关注的是活动的设计和社会参与水平。知识创造学习则是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交互”式的学习,倡导的是协同创新。高校应该通过转变学生学习观念、优化课程内容和形式、创新教
期刊
摘 要:英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先后建立了教师发展中心,至今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本研究从目标、职能、活动、机构设置、特色项目以及中心优势六大方面对英国三所大学的教师发展中心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笔者概括了英国教师发展中心具有的特点,即组织机构完善,成员分工明确;服务针对性强,满足不同需求;强调跨学科、跨学院交流,拓宽教师国际学术视野;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教师广阔的交流平台;提供各种奖助支持,
期刊
摘 要: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被认为是高等教育领域一部经典之作。在谈及大学如何保持本真秉性和服务社会之间寻找平衡的问题上,布鲁贝克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大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应该是推动这种服务,而不必提供这种服务。这种平衡论较好地疏解了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教育哲学的冲突,正是现代大学经营应有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守望;担当;大学经营;价值取向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经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政府高等教育问责为命题,基于中美两国政府和高校问责报告案例的对比与分析,发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政府年度问责报告存在四点缺位。它们分别是问责主体、客体不明确,问责程序不完善,问责法律依据不完整;忽视财政投入、教育公平、大学生就业等社会关注度较高问题的回应,问责数据陈述性多而可比性不足;中央与地方问责权责体系不清晰,中央政府问责过多,地方政府问责特色不明显;同体问责多而异体问责少,绩效问责
期刊
摘 要: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当务之急。防灾科技学院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综合了学院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力量及各个部门实行系统化的质量管理,构建了由组织系统、信息体统、督导系统、反馈系统、支持系统、外部监控系统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培育防灾减灾特色的教学质量文化、建立以系部为中心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完善教学质量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保障机制
期刊
摘要: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特区是大学的一项制度改革。组织理论的新制度主义在分析、解释组织变革现象时引入了“合法性”逻辑。如何让外界认同与接受这一制度安排,就是制度的合法化过程。从萌芽时期改革精英的设想与政府官员的积极行动,到局部探索时期市场经济的压力与国家政策与法律的激励,最后到全面扩散时期多重力量的综合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特区的合法化过程是一个最初由自上而下的改革,到如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