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萝卜新品种天正萝卜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k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天正萝卜11号是由9189-11(自交系)和2001-14(自交系)雜交而成。生长期约80天。板叶型一代杂种,叶簇直立,叶色深绿,单株叶片8~10片。肉质根短圆柱形,皮绿色,主根细长,肉质致密,脆嫩,辣味极轻,味甜多汁,风味好,适于生食。肉色鲜艳,血红瓤比率100%。单根重0.5~0.7 kg,根叶比为3左右,耐贮藏。每666.7m2产量在2 700 kg左右。抗霜霉病和病毒病,适宜中国北方与中南部秋季种植。
  关键词:水果萝卜;天正萝卜11号;选育
  中图分类号:S631.1 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1-4942(2012)10-0126-02
  1 选育过程
  天正萝卜11号是由9189-11(自交系)和2001-14(自交系)杂交而成。母本9189-11是由北京心里美经提纯复壮而成的高代自交系,生长期75~80天,叶深绿色,叶柄浅绿色,板叶。肉质根短圆筒形,皮绿色,入土部分为黄白色,肉质根长约12 cm,横径11 cm左右。肉紫红色,单根重量0.6 kg左右,田间性状表现好,抗病性强;父本2001-14是由青岛心里美经提纯复壮而成的高代自交系,生长期75~80天,叶深绿色,叶柄绿色,板叶。肉质根圆筒形,皮绿色,入土部分为白色,肉质根长约15 cm左右,横径7 cm左右。肉浅绿色,单根重0.5 kg左右。经济性状优良,田间表现高抗霜霉病和软腐病。
  2004年秋进行组合一般配合力测定及综合性状比较分析,9189-11×2001-14表现突出。2005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6年参加山东省秋萝卜新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山东省秋萝卜新品种生产试验。2008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天正萝卜11号。2 选育结果
  2.1 品种特性
  天正萝卜11号为板叶型秋萝卜一代杂种,叶簇直立,叶色深绿,单株叶片8~10片。肉质根短圆柱形,皮绿色,主根细长,肉质致密,脆嫩,辣味极轻,味甜多汁,风味好,适于生食。肉色鲜艳,血红瓤比率100%。单株肉质根重0.5~0.7 kg,根叶比为3左右,耐贮藏。播种后80天左右收获,每666.7m2产量在2 700 kg左右。山东地区于8月15~20日起垄直播,行株距35 cm×30 cm。田间表现高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的病株率为0.2%,适宜中国北方与中南部秋季种植。
  2.2 丰产性
  2.2.1 品种比较试验 2005年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满堂红为对照,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14.8 m2,行距0.35 m,株距0.3 m。于2005年8月20日播种,田间管理同其他秋萝卜。试验结果表明,鲁萝卜11号生育期73~78天,比对照早熟3~5天,每666.7m2产量3 210.3 kg,较对照增产18.0%。
  2.2.2 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2006年参加山东省秋萝卜新品种区域试验,以鲁萝卜6号为对照,8月20日播种,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18 m2。试验结果表明,天正萝卜11号生长期80天左右,肉质根重量0.67 kg,平均每666.7m2产量2 468.1 kg,较对照增产6.3%。2007年在山东省济南、潍坊、莱州、泰安、济宁进行秋萝卜新品种生产试验,8月15~20日播种,小区面积666.7m2,以鲁
  2.3 抗病性
  2006~2007年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同时进行田间抗病性调查。天正萝卜11号霜霉病病株率33.1%、病情指数3.2,病毒病病株率21.8%、病情指数1.8,软腐病病株率0.2%。抗性明显优于对照鲁萝卜6号。
  2.4 品质特性
  2007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品质检验:粗纤维含量0.6%,干物质8.5%,每100 g鲜重维生素C 29.4 mg,可溶性总糖3.98%,品质佳。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土壤选择及茬口安排
  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肥力好的砂壤土。应避免用十字花科蔬菜作为前茬。
  3.2 整地
  需要深翻土地,耕翻土地时结合铺施有机肥作基肥。施肥后深翻、耙平,起垄或做畦。山东多采用宽垄双行栽培。垄宽66 cm,垄高10~15 cm,垄面宽36~40 cm,垄沟宽26~30 cm,每垄播种两行。在干旱少雨地区,可用平畦栽培。
  3.3 播种
  黄淮海地区以8月上、中旬为播种适期。采用直播法,点播的666.7m2用种量为0.15~0.25 kg,条播为0.4~0.5 kg。播种后若天气干旱,应立即浇水。播种后4~5天,应查苗一次,发现缺苗断垄,应及时补种。
  3.4 间苗
  以出现两片基生叶时间苗为好。
  3.5 水肥管理
  播种后立即浇水一次。幼苗大部分出土时,需再浇小水一次。定苗后浇小水一次。肉质根迅速膨大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必须保持土壤湿润,直到采收前7天左右为止。萝卜整个生长期至少应追肥3次。第一次在定苗之后,灌水之前;第二次在第一次追肥半个月左右进行;第三次在第二次追肥后20天。
  3.6 收获
  黄淮海地区多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收获。
  参考文献:
  [1]李炳华,罗汉民,陈 军,等.南瓜新品种绿蜜栗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10,12:112-113.
  [2]侯丽霞,何启伟,王施慧,等.番茄一代杂交种“天正粉秀”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J].山东农业科学,2011,9:114-115.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2012,44(10):128~129
其他文献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ehw.) Wolf的干燥菌核,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
期刊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是一种分布于世界各温带、亚热带地区的害螨,在果树、蔬菜上危害严重,其寄主植物多达800余种,在北方每年发生12~15代。据报道,在19~31℃范围内,二斑叶螨的发育历期、雌成螨寿命和产卵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期刊
摘要:为筛选能够有效降解苹果主要自毒物质——根皮苷的降解菌,采用分光光度法选取对根皮苷具有较高降解效果的菌株,并进行盆栽试验以验证其实际生产效果。结果表明,筛选到的菌株6-3属于粘质沙雷菌属,能够有效降解根皮苷,且对平邑甜茶的根系及地上部无明显负面作用,对其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摘要:通过对等量肥效的控释肥和普通化肥处理的“全明星”草莓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肥料利用效率的研究发现,控释肥处理草莓的茎粗、株高及叶面积显著高于普通化肥处理;控释肥处理草莓的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索含量、根系活力显著高于普通化肥处理,并一直维持较高水平;与对照相比,各肥料处理草莓的品质有所下降,但控释肥处理的下降幅度较小,对品质的影响低于普通化肥处理;在氮磷钾的农学利用效率方面,控释肥处理始终高于普
期刊
摘要:选择适宜的通用型电子测控仪表,经电路改进后研制成甜樱桃设施栽培温度测控系统,替代传统的水银柱、红汞柱、煤油柱玻璃棒温度计和机械感应式温度计等测温装置,用于甜樱桃栽培大棚和温室的棚温遥测,取得预期效果。与传统的测温方式相比,避免了频繁进出大棚观看温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棚温测控精度,特别是在夜间或雨雪天气,也能及时准确地观测棚温,适于甜樱桃设施栽培应用。
期刊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严重,不利气象因素较多,北方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干旱化趋势严重。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呈加重趋势。
期刊
摘要: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试材,研究了当地常规施肥条件下重茬烤烟根茎叶干物质积累及产值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重茬烤烟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期延后呈现出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于17周达到最高值,随着重茬年数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呈现出降低的变化趋势,3个重茬处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重茬栽培对下部叶干物质积累影响最小,上部叶最大;重茬栽培会显著降低烟叶产值,重茬年数越多降低越明显。综合分析认为,重茬栽培不
期刊
摘 要:随机选取相同环境下饲养的90日龄汶上芦花鸡和寿光鸡各30只,测定其肉用性能,并进行品种间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90日龄的活体重汶上芦花鸡为939.35 g,寿光鸡为1 504 g;寿光鸡在活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和翅比率性状上极显著高于芦花鸡(P宰后24 h的变化规律。  3 讨论与结论  从试验结果看,寿光鸡在活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性状上极显著高于芦花鸡。表明90日龄寿光鸡平均体型远远
期刊
摘 要:以辽杂12和豫粱8号两个品种和辛硫磷、乐果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施药方式进行了田间裂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粟穗螟数、株高、穗粒重、千粒重之间差异极显著,籽粒产量差异显著,而穗长差异不显著。不同药剂处理对高粱粟穗螟都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以大喇叭口期投放0.1%辛硫磷颗粒剂、盛花末期再用40%乐果乳剂2 000倍喷施穗部,效果最好。同样处理对松散长筒形穗豫粱8号的防治效果优于中紧棒形
期刊
摘 要:金玉甜瓜是山东省农業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一代杂交种,2010年获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CNA20060409.0)。该品种植株长势强,易坐瓜,黄皮白肉,适于北方设施栽培。  关键词:厚皮甜瓜;金玉;选育  中图分类号:S652.9 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1-4942(2012)10-0124-02  厚皮甜瓜 (Cucumis melo L.)属于葫芦科黄瓜属甜瓜种,是深受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