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文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p5c115f6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其自身的文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成败。
  2004年9月,我接任分流班班主任工作,学生是由高中培养班筛选后组成的,厌学、逃学、打架斗殴、赌博泡网吧等恶习无一不有,任课教师也有两个是聘任落选后重新上岗的,班主任工作难度很大。
  一天,我正在备课时,一位任课老师气冲冲来到我面前,“啪”地一声扔下教本,向我嚷道:“胡老师,你们班课我不上了!一群什么东西!”我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一边安慰他一边询问事情的经过,他喋喋不休的说了一连串。也许是气愤,说话中夹七夹八的带了一些脏话。
  班上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我盘算着走向教室。
  我先找到与老师直接发生冲突的那位学生了解情况,又调查了解了十多位学生,总算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上课时老师让该生演板,他由于不会做而拒绝了。于是老师便勃然大怒,骂道:“你他妈的什么东西!给老子滚出去!……”此时该生也顶撞起来:“在课堂上骂人,你算是什么老师?要出去也是你出去我凭什么出去!”僵持了近五分钟,老师愤然离开了教室。教室里一片哗然。
  事情的真相让我十分震惊。由于老师不文明的言行,使本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由此也让我产生了深深地思索。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应“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名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为人师表的状况,见诸于衣、食、住、行、言以及社交、家庭、娱乐等各个方面,但最明显最直接的外在表现是是否举止文明、语言文明、礼貌待人。“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作为“为人正礼”的教师决不能轻礼、怠礼、歪礼甚至不讲礼。古往今来,人们认为“教师是文明礼仪的化身”。无庸讳言,至今在极少数学校和极个别教师存在着文明礼仪程度低下的表现。诸如:对待家长的冷冰冰,不请坐,不搭话,更不送客;与同事及相识人员相遇,视若路人,爱理不理,漫不经心,“说上一句不耐烦,两句未完向后转”;对同事说话粗俗,对学生说话刻薄,对待不同见解或不同意见的人说话尖刻;经常拖鞋披衣,以不修边幅为潇洒,以不拘小节为清高等等。上述表现决不是一名教师应有的形象。因此规范教师仪表,加强礼仪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应该“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
  教师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
  仪表衣着文明。一个人的仪态仪表是其修养和文明程度的外在标志。教师的衣着整洁、典雅、合群,对学生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夫容貌者,人之符表也。符表正,故情性治;情性治,故仁义存;仁义存,故胜德著。”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对仪表衣着,集古今之约成,大体要求是:个人外在的仪表仪态,要以内在的德行为本,“心诚则色恭”,否则有虚伪之嫌;外在的仪表与内在的素质要配合得恰到好处;讲仪表仪态,不可孤芳自赏,以致失去生活中的亲密融洽。
  言行举止文雅。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庄重文雅,语言可亲,进退有礼,执事谨敬,不仅受人尊敬,而且有助于进德修业,也蕴涵着一种对自己、对他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倡举止庄重,言谈有度,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举止轻浮、装腔作势、放肆说笑、喜怒无常等,都应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彻底清除。
  “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情达意的工具。语言的完美与否。直接关系到思想感情的表达、交流的完美与否。当文雅、和气、谦逊作为它优美的主旋律的时候,它是迈向相互挚爱与尊重的桥梁;而当它被粗俗和污秽的噪音所污染时,则就成为冲突和辱骂的导火索。“忍一言,息一怒,退一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说得好,叫人笑;说得不好,叫人跳。”等等,这些言简意深的话语都可为今天的为师者借鉴。
  待人礼貌文明。这是待人接物最起码的要求。待人以礼,可以拉进彼此的陌生感和疏远感。经常发生的争吵斗殴,许多是由于“待人无礼”而萌发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与人交,久而能敬”;“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等经验之谈,都是待人处事的至理名言,我们可当作座佑铭,特别是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
  从这件小事上,我想说,为人师者,一定要从严要求自己,规范自身行为,说文明话,行文明事,要身体力行,不要只喊在自己嘴上,落到学生身上。否则,你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教育。你就永远不可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与尊重。
  
  胡正汉,陈胜华,教师,现居湖北郧县。
其他文献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有一种令我们尴尬的情况:学生对教师批阅的作文,只看分数,不看评语,更谈不上对自己的作文再次修改了。这种情况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如何打破这一尴尬局面,使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够稳步提升?我做了一点尝试,把批改作文的权力交给学生,引领学生进行评点式批阅作文。  我之所以这样做,首先,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是作文的主体,他们用文字表答对生活的感受、感知、认识,教师不能取代之。教师在整个作
新课程标准规定:“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新课标已在农村实施四年,农村初中生现有的口语交际水平如何呢?笔者对此作了一番调查。    一、口语交际现状    前不久,笔者参加全县初中生演讲大赛,参赛选手来自全县各中学。比赛结果,前三个等级奖的分布为:县城8名选手有5人获奖,其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和三等奖各2人;农村
中考临近,初三学年将进入一个最紧张、最繁忙的时期,如何搞好初三的复习工作,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几个月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校、家长、自己满意的答卷,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课程实施以来的四年初三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探索积极有效的复习方法。下面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要提前做好合理的计划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复习开始,
徐常耘,男,安陆市第二高级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安陆市十佳教育工作者、孝感市名教师、孝感市中学地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湖北省骨干教师、有五十余篇地理论文、管理文章等在全国各级获奖、交流和发表,主编和参编了《高中地理教学与评价》、《高中地理会考指导与评估》、《高中地理快速记忆法》、《思维大革命——高考地理第一轮全程总复习》、《学会感恩》、《安陆二中文化手册》等书。    碧山隐诗仙,灵水育英才。1987
初中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让学生、老师都头疼的部分:学生怕背,老师怕批默写;让学生自己学,学生往往无从下手,由老师来讲,学生往往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就特别需要摆正“扶”和“放”的关系。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学环节中,我积累了如下一些做法。  一.诵读环节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起始步骤,也是关键的步骤之一。在开始一篇新的文言文教学之初,我让学生使用字典,自己解决读音的问题。然后要求他们慢读,每字每句都要
文本解读越来越受到重视,文本解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我认为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应该抱有一种包容的心态,秉承多元的价值观,把它当作自己成长的一次历程。  奈何“假做真是真亦假”  文本的解读应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文本的思想内涵,一是文本的表达方式。两者在具体的文章中各有侧重。正如钱正权先生所说:“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内容包括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形式两方面,不能偏废。”但是,无可否认,当下对文本解读的
初一学生上语文课了,有13名老师听课。  师:同学们,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每个人的一生必须学习的一课。  板书——听话  生:面面相觑  师:有谁能说一下“听话”是什么意思吗?  生:(1),听话就是要听大人的话。  生:(2),听话就是要听老师的话。  生:(3),听话就是乖。  生:(4),听话就是听别人讲话。  生:(5),听话就是要听懂别人讲话的意思。  师:有点意思了,同学们,老师今天要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高效率,应当有一定的结构形式做保证。教无定法,不等于教学无法。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抓好课堂教学的起承转合,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减少无效损耗,有着积极的意义。  上一堂好课,就如同写一篇好文章,贵在谋求用最少的付出,获取最丰硕的效果。古人说到文章结构时,有一个形象的比方:风头、猪肚、豹尾。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亮丽,主体部分容量要大,收束全文时要干脆有力。假如语文课堂也套用这个比喻的
听了几位特级教师的课感触很多,收获也很多。特别是听着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特级教师王君老师的展示课《我的叔叔于勒》,会让你忘了她的年龄,心中觉得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充满快乐。  作为一篇经典小说,这篇课文且不说已经听过多少次,光自己上就已经上过好几轮,一直的上法就是像教参上分析的那样,把文章的重点定位在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和感受文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上,通过分析菲利普夫妇的形象感受资本主义社会亲情的冷漠
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的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它既是一种不用意志控制的定型的并自动完成的一系列动作,又是具有完成某种自动化动作的心理需要。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语文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积极性和自觉性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特别是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今天,要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就需要努力培养学生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