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型本科必须通过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来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科要为专业建设提供支撑,专业发展要对学科提出明确的要求。学科以发展科学研究为目标,而专业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两者侧重点不同,因为两者的构成要素、设立原则以及划分方法不同,英语专业学科建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英语专业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1-0008-02
一、现状分析
第一,近年来,高等学校外语专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新的外语专业特别是英语专业不断增加,英语专业学生人数骤增,教学规模急剧扩大,几乎形成了“校校办外语专业”、“人人懂英语”的局面。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戴炜栋教授在英语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上强调“抓住机遇,促进英语专业健康、稳定发展”。他分析了英语专业的现状——成绩大、问题多,如部分学校英语专业招生失控、人才培养缺少特色、毕业生就业前景堪忧等。随着外语学科战略发展报告的完成、英语专业规范的制定和英语专业评估方案的研制,英语专业的学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戴教授呼吁要改变各校英语专业千人一面的状况,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学校要办出特色,理性分析地方经济和市场需求,化解英语专业被边缘化的危险。
第二,英语专业发展和面临的挑战,我国英语专业应从规模发展转变为内涵发展,而要实现这一转变,英语专业发展必须具有四个适应:①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②适应所在学校的需要;③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④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重要方面。英语专业的本科教育要有四个转变:①在课程设置上,从以语言形式为主到以课程内容统领的转变;②从以精读为核心到以写作为核心的转变;③从学习和理解英美文化到综合分析和理解英汉文化的转变;④从培养语言能力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转变。
第三,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学位点建设的问题。英语专业发展的水平与专业学位点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英语专业不单纯只是一个教授语言的专业(不只是一个language center),而是一个教授语言和研究语言并重的专业。目前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诟病是缺少思辨能力,而这种缺失已在硕士阶段明显地表现出来。目前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是:①发表论文的场所有限;②许多教师不搞科研,缺少学术视野开阔的学术带头人。一位优秀的英语专业的教师应具有两种能力:一是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二是不断探索专业奥秘和学术思辨的能力。
第四,英语专业发展的状况:一是表面红火(教材发行量大,涉及面广,教师人数众多),二是潜藏着危机(其他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挑战,教师科研压力大,英语教师出现过剩现象,毕业生就业难,就好业更难等等)。目前英语专业发展的障碍是专业建设的趋同化。要克服专业建设的趋同化必须以人为本、进行“分层次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批评意识,提倡多文化的培养模式。科学研究要有国际意识和前瞻性。
二、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建设
1.英语教育应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许多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计已从原来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要目标转变为以培养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为主要目标。比如,根据安徽大学外语学院网站介绍,该院英语专业商务方向主要培养能够“适合在跨国公司从事商务管理实践”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其办学特点是实施“英语+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其培养目标是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将有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扎实的商务理论基础,较强的商务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实现两种能力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听、说、读、写、译等专业基础课以外,增加了涉及管理、经济、贸易、金融、会计、营销等方面的“主干方向课程”,最重要的变化在于原来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概论”等高年级核心课程被列入“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复合型人才较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然而,这种培养模式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矛盾。李赋宁教授在他的自传中说:“我国的外语系首先要满足国家对于各方面外语人才的需要。最重要的一点是打好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这虽是老生常谈,但一定要保证做到。课程设置应是多方面的,但不可能很深,因为不可能使外语教师专业化。”当然,许多综合性大学可以通过整合多学科教育资源优势来解决外语教师专业化问题,但是如何保证外语专业的教学质量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院是三本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入学总成绩不是很好,且英语单科成绩总体偏低。显然,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能够享受一个英语专业学生所应享受的高等教育学习过程。
2.理论联系实践,目前在英语专业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英语专业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理论与实践基本脱节,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较弱,不能体现应用性教育的特点。第二,重语言能力轻素质培养。教学方法较陈旧,以传授语言知识为重点,忽视创新素质、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足够的锻炼。第三,学习方法陈旧。在学习上主要是被动地接收知识,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资源,开拓第二课堂进行个性化自主式学习,学生的知识面窄,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第四,专业特色不明显。大部分课程仍以语言技能为主,虽然在高年级开设了商务谈判技能类课程,但没有形成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以上不足,本着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原则,实施外语+专业方向(语言文学、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学、国际经贸等)、辅修相关专业或第二学位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规范建设,拓宽专业方向,突出教学特色。我们在专业建设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积极拓展校外就业实习基地,增强学生接触与服务社会的机会,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先后与多家用人单位签订校外实训基地。第二,狠抓教学六个基本环节:朗读、课外阅读、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考试,保证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三,增强素质教育意识,强调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挖掘英语语言外壳之下的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语言世界观。第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学习方法,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实践活动,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我们提出了建设“以英语语言文学为基础、商务技能谈判为特色教育”的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的设想,并且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目前,安徽三联学院英语系教师不但能够注意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而且能自觉地将文化意识融入应用型英语学科和专业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教学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社会需要,为创建一个适应培养安徽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高级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院校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Mel Fugate and Blake E. Ashforth. Employability: The Construct, 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4:14~38
2 孙建京.应用型大学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基地研究[M].北京:中国电力大学出版社,2007
3 徐品中.复合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英语专业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1-0008-02
一、现状分析
第一,近年来,高等学校外语专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新的外语专业特别是英语专业不断增加,英语专业学生人数骤增,教学规模急剧扩大,几乎形成了“校校办外语专业”、“人人懂英语”的局面。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戴炜栋教授在英语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上强调“抓住机遇,促进英语专业健康、稳定发展”。他分析了英语专业的现状——成绩大、问题多,如部分学校英语专业招生失控、人才培养缺少特色、毕业生就业前景堪忧等。随着外语学科战略发展报告的完成、英语专业规范的制定和英语专业评估方案的研制,英语专业的学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戴教授呼吁要改变各校英语专业千人一面的状况,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学校要办出特色,理性分析地方经济和市场需求,化解英语专业被边缘化的危险。
第二,英语专业发展和面临的挑战,我国英语专业应从规模发展转变为内涵发展,而要实现这一转变,英语专业发展必须具有四个适应:①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②适应所在学校的需要;③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④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重要方面。英语专业的本科教育要有四个转变:①在课程设置上,从以语言形式为主到以课程内容统领的转变;②从以精读为核心到以写作为核心的转变;③从学习和理解英美文化到综合分析和理解英汉文化的转变;④从培养语言能力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转变。
第三,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学位点建设的问题。英语专业发展的水平与专业学位点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英语专业不单纯只是一个教授语言的专业(不只是一个language center),而是一个教授语言和研究语言并重的专业。目前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诟病是缺少思辨能力,而这种缺失已在硕士阶段明显地表现出来。目前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是:①发表论文的场所有限;②许多教师不搞科研,缺少学术视野开阔的学术带头人。一位优秀的英语专业的教师应具有两种能力:一是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二是不断探索专业奥秘和学术思辨的能力。
第四,英语专业发展的状况:一是表面红火(教材发行量大,涉及面广,教师人数众多),二是潜藏着危机(其他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挑战,教师科研压力大,英语教师出现过剩现象,毕业生就业难,就好业更难等等)。目前英语专业发展的障碍是专业建设的趋同化。要克服专业建设的趋同化必须以人为本、进行“分层次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批评意识,提倡多文化的培养模式。科学研究要有国际意识和前瞻性。
二、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建设
1.英语教育应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许多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计已从原来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要目标转变为以培养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为主要目标。比如,根据安徽大学外语学院网站介绍,该院英语专业商务方向主要培养能够“适合在跨国公司从事商务管理实践”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其办学特点是实施“英语+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其培养目标是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将有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扎实的商务理论基础,较强的商务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实现两种能力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听、说、读、写、译等专业基础课以外,增加了涉及管理、经济、贸易、金融、会计、营销等方面的“主干方向课程”,最重要的变化在于原来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概论”等高年级核心课程被列入“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复合型人才较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然而,这种培养模式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矛盾。李赋宁教授在他的自传中说:“我国的外语系首先要满足国家对于各方面外语人才的需要。最重要的一点是打好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这虽是老生常谈,但一定要保证做到。课程设置应是多方面的,但不可能很深,因为不可能使外语教师专业化。”当然,许多综合性大学可以通过整合多学科教育资源优势来解决外语教师专业化问题,但是如何保证外语专业的教学质量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院是三本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入学总成绩不是很好,且英语单科成绩总体偏低。显然,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能够享受一个英语专业学生所应享受的高等教育学习过程。
2.理论联系实践,目前在英语专业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英语专业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理论与实践基本脱节,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较弱,不能体现应用性教育的特点。第二,重语言能力轻素质培养。教学方法较陈旧,以传授语言知识为重点,忽视创新素质、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足够的锻炼。第三,学习方法陈旧。在学习上主要是被动地接收知识,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资源,开拓第二课堂进行个性化自主式学习,学生的知识面窄,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第四,专业特色不明显。大部分课程仍以语言技能为主,虽然在高年级开设了商务谈判技能类课程,但没有形成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以上不足,本着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原则,实施外语+专业方向(语言文学、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学、国际经贸等)、辅修相关专业或第二学位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规范建设,拓宽专业方向,突出教学特色。我们在专业建设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积极拓展校外就业实习基地,增强学生接触与服务社会的机会,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先后与多家用人单位签订校外实训基地。第二,狠抓教学六个基本环节:朗读、课外阅读、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考试,保证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三,增强素质教育意识,强调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挖掘英语语言外壳之下的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语言世界观。第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学习方法,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实践活动,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我们提出了建设“以英语语言文学为基础、商务技能谈判为特色教育”的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的设想,并且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目前,安徽三联学院英语系教师不但能够注意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而且能自觉地将文化意识融入应用型英语学科和专业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教学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社会需要,为创建一个适应培养安徽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高级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院校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Mel Fugate and Blake E. Ashforth. Employability: The Construct, 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4:14~38
2 孙建京.应用型大学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基地研究[M].北京:中国电力大学出版社,2007
3 徐品中.复合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