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作物生产潜力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地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ong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非常严重、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以及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特点,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几年来王家沟流域不同种类和不同年份作物生产力变化的特征,然后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基于土壤侵蚀条件下的YIELD作物生产力模型并结合各作物的实际观测资料,从降雨量、气温等气象因素以及地膜覆盖、施肥、梯田等耕作措施两方面分析了该小流域作物生产力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气象因素(大气降水)和土壤侵蚀的共同影响下,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变化是影响该区域作物生产力变化的主要制约因素.
其他文献
通过对澜沧江源头地区的水文、气候、地貌及河流特征等实地考察后确认,澜沧江正源应为扎阿曲,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阿青乡拉赛贡玛山南面的冰川末端。
本文提出了江汉平原的渍害标准,并从地表水动态,地下水动态、微地貌及垦殖与耕作等主导因子分析入手,探讨了江汉平原渍害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为渍害的诊断改造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利用160个站1951—1988年的气温资料,本文对近四十年来我国气温变化过程和时空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十年平均气温从50年代至今一直在升温,80年代较50年代升高0.2℃。一般升温随纬度的增高而加强,冬秋季全国普遍增温,且升温幅度最大,夏季一般降温或升温幅度很小。总的趋势是近4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冬暖夏凉的变化。
区域干预包括区域分工与协作受阻和区域差异扩大两个方面。发达国家主要面临的是空间差异扩大的区域均衡问题,其区域政策都是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人均GDP达500多美元(二、三年代当年价)]时制定和实施的,中央财政用于区域均衡政策的经费一般占到10─30%。我国区域政策面临区域发展和区域均衡双重任务。“九五”及到2010年期间,我国区域政策的总原则应该是效率优先、兼顾均衡。主要措施是加快空间一体化市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这里所要谈的是目前正在争论和我认为是重要的问题.一般情况且不去叙述,简单说一点我对这些问题的粗浅看法.第一个是中国近代史始于何时的问题.资本主义社会与资产阶级统治形成及其开始没落、消灭的时代,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近代.中国没有独立的资本主义时代,有一个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我们通常说的中国近代史就是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历史.因此,历来
报导了高周疲劳零件过早失效的某些事例,对延长高周次机器零件使用寿命的某些途径进行讨论。
通过对澜沧江下游地区交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国际交通经济运量及运输物资构成的全面分析,认为澜沧江下游作为重要的水电、旅游、森林、热作资源开发基地和大西南走向东南亚
本文对高速钢(W_6M_(05)Cr_4V_2)用氧化法、氯化法及还原法脱磷进行了试验和探索,着重讨论了高速钢氧化脱磷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本文论述了高炉中心加焦的一般原理,着重介绍了塔拉索夫钟式炉顶中心加焦技术和扎波罗什钢厂高炉中心加焦的生产实践。
在城市土地类别基准地价测算基础上,依据土地最高收益原则和最佳利用原则,并借用阿朗索竞租理论和边际分析法,可评估出城市土地的综合基准地价。本文概略说明了上述理论和方法,并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对苏南某一城市的综合基准地价进行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