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B型和C型冠状面失平衡的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截骨矫形术后临床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伴有B型和C型冠状面失平衡的退变性脊柱侧凸(DS)患者行后路截骨矫形术后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7年8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行脊柱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术的伴有冠状面失平衡DS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主弯Cobb角、冠状面躯干偏移(CI)、腰椎前凸角(LL)、最大后凸角(GK)、矢状面平衡(SVA)。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填写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健康调查问卷简表(SF-36)。组间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共38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平均年龄(60±6)岁,平均随访(31±10)个月。其中B型24例,C型1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截骨方式、随访时间、术前CI、LL、GK、SVA等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B型组术前主弯Cobb角平均44°±19°,术后降至19°±7°(t=8.496,P<0.001),末次随访时为19°±6°,未见明显矫正丢失(t=-0.657,P=0.518);C型组术前主弯Cobb角平均43°±9°,术后降至21°±4°(t=13.537,P<0.001),末次随访时为21°±5°,亦未见明显矫正丢失(t=-0.186,P=0.856)。两组间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冠状面躯干偏移均较术前显著下降,末次随访时维持良好。B型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冠状面平衡恢复优于C型组(t=-2.401、-2.659,均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生活质量SF-36量表的生理功能总分、心理功能总分、ODI和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

结论

伴B型和C型冠状面失衡的DS患者行后路截骨矫形术后可获得满意疗效,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伴B型冠状面失平衡的DS患者术后冠状面平衡改善更好。

其他文献
心力衰竭(心衰)发病率、病死率高,是21世纪备受关注的心血管疾病。关于心衰的药物和器械治疗近年来推陈出新。新型口服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不仅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预后,而且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其均可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关于急性失代偿心衰患者的研究显示,在院内开始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较使用依那普利更早、更显著的降低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心肌病,特
目的探讨BridgePoint系统支持下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技术(ADR)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预后。方法连续入选自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西京医院接受BridgePoint系统开通CTO病变的患者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CTO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术中相关参数。观察入选患者的短期预后,包括技术成功(达TIMI 3级血流及残余狭窄<30
精准治疗离不开精准诊断,现代影像学技术已经不仅只限于诊断,而且还能够在疾病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中发挥重要作用。新技术更是层出不穷,基于分子影像学靶向治疗更是独树一帜、前景无限。现阶段了解心血管影像学基本特点、应用价值和检查适应证,是每一个心血管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常识。
炎症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或重要病理特征,对其进行精准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18F-FDG PET/CT)作为功能性影像技术,能特异地显示炎症活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18F-FDG PET/CT在动脉粥样硬化、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结节病、急性心肌梗死和血管炎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决策制定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随着PET/
影像学检查通过人体脏器的扫查,提供重要的解剖学信息,而超声心动图能够实时评价心脏解剖结构、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信息。三维超声心动图、应变成像等定量评估方法以及超声增强显影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为患者的诊断和预后提供了丰富信息。本文主要通过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在心脏移植等新领域的应用来阐述其重要性,从而指导治疗。
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心血管事件(CV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CVE对患者入院后30 d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山东省和云南省的5家教学医院住院的所有CAP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将入选患者按是否发生CVE分为CVE组和无CVE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院当天肺炎严重性指
目的调查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利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和疾病负担。主要指标包括死亡人数、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同时使用2000—202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人口作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DALY率、YLL率和YLD率。结果2016年,
为应对在湖北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125位心血管和感染控制领域专家,经充分讨论,完成此共识。共识的主要观点及原则:(1)强调疫情防治为压倒一切的第一要务,尽快提高心血管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避免院内交叉感染;(2)提出疫情期间对心血管危重症救治的"十六字"指导原则,为"疫情第一、风险评估、首选保守、确保防护";(3)强调要遵照医疗机构的感控部门及医疗行政管理部
目的从细胞能量代谢的角度评价缺血性心脏病(IHD)患者左心室功能受损与脑葡萄糖代谢水平之间的关系,探索心功能受损患者脑葡萄糖代谢减低的功能区。方法入选于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CT(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18F-脱氧葡萄糖(FDG)门控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CT(PET/CT)心肌葡萄糖代谢
目的探讨心肺耦合(CPC)分析技术在慢性失眠(CI)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睡眠障碍科就诊患者221例,夜间同步行多导睡眠图(PSG)和CPC监测。根据临床症状和PSG结果,CI及OSA患者168例(男88例,女80例),其中单纯CI(CI组)93例,单纯OSA(OSA组)36例,CI和OSA共病(COI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