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一片听雨中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cylove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季羡林在语言学、佛学、史学等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在散文领域也自成一家,他曾说:“一篇好的散文,读起来虽然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实际上其背后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下面,一起来赏读《听雨》,感受季羡林先生的“匠心”。
  【美文在线】
  听 雨
  季羡林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感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
  在中國,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代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
  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我最爱的二月兰正在开着花。它们拼命从泥土中挣扎出来,顶住了干旱,开出了红色的白色的小花,颜色如故,而鲜亮无踪,看了给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觉。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
  (选自《阅读》2020年第24期,有删减)
  【品读鉴赏】
  作者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顶上有块大铁皮的阳台上听雨,按常理说,做学问需要极静的环境,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本应该是极为令人讨厌的,但是从全文来看,作者的心情是欣喜愉快的,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作者在文中用一连串的比喻、排比句细致描写“雨敲铁皮”声音的美妙,既表现了听雨时“心花怒放”的心情,也展示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思想之光】
  学生甲:读《听雨》,我读出了季羡林先生的圣者情怀,看到了他对农民和农村的深厚感情,感受到了他细腻的心思和博大的情怀。
  学生乙:季羡林先生不仅学问精深,而且为人朴实,虽然贵为国宝级的人物,他却始终认为自己“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并且“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这样接地气的文化人着实令人钦佩敬仰!
  学生丙: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我们不仅能欣赏文章语言的魅力,还能领略他谦虚的品格和博大的胸怀。
  学生丁:好文章需要用“匠心”去打造。季羡林先生从平常的雨声中听出了美和情怀,可见写文章贵在一个“情”字,用心去抒写,文字才会有灵性。
其他文献
小题在线  例(2020·北京)某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 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 最终量筒中的液面降至约40 mL刻度线处  答案:D  搶分宝典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装置:如图2所示。  2.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集气瓶内气压减小,水进
期刊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飞机、汽车、轮船等都用到了热机。热机就是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而且这些热机工作时都是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叫内燃机。内燃机常用的燃料有汽油和柴油两种,下面介绍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一、汽油机的介绍  1. 构造:如图1,常见四冲程汽油机的构造有火花塞、汽缸、排气门、进气門、活塞、连杆、曲轴,需要注意的是,柴油机中没有火花塞。  2. 工
期刊
能量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结合例题介绍如何以关键词为切入点,解决热学中有关能量转化效率的计算问题。  例1(2020·广西·贵港)利用燃烧酒精给水加热,使质量为2 kg的水温度升高30 ℃,酒精的热值q = 3×107 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若完全燃烧酒精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酒精?  分析:(1)根据Q吸 = cmΔt计算即可;(2
期刊
1. (2021·陕西·西安)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木炭 B. 红磷  C. 铁丝 D. 镁带  2. (2020·天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3. (2020·广东·东莞)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下面对实验基本操作加以归纳。   [实验要点]   一、化学药品的取用  1. 取用规则  (1)“三不”原则:不用手摸药品、不凑近闻药品的气味、不尝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取用,即液体取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处理”原则:实验剩
期刊
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是初中化学第一个制备气体的实验,掌握好此实验可为以后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氫气等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一起透视下该实验的相关要点。   [实验要点]   1. 药品: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 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氯酸钾 [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 + 氧气。 
期刊
“纯净物和混合物”“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催化剂”是同学们初学化学时容易混淆的三组概念。下面让我们一起对这三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  一、混合物和纯净物  1. 易错指数:★★★  2. 易错点辨析:  [分类 混合物 纯净物  区别 概念 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特性 (1)无固定组成;(2)无固定性质(如熔点、沸点等),各成分仍保持原有的性质 (1)具有固定组成;
期刊
【名家小传】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南饶北季”。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長。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堪称学界泰斗。  
期刊
名著,是文化的瑰宝。近年来,中考语文对名著的考查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灵活。同学们在备考中,如果能够把握名著考查的常见题型和考点,掌握答题规律,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常见题型和考点  名著考查常见题型有填空、选择、表格填充、简答、评价和简述等,涉及主题把握、内容综合、情节概括、情节关联、人物性格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等内容。2020年辽宁省各市中考题涉及的考点如下:  1. 主题把握。
期刊
鲁迅说:“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人不能没有希望,否则会像失去控制的小船,随波浮沉。希望使屡遭挫折的人看到希望,使身处绝境的人看到力挽狂澜的可能。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就是,种下希望,静待花开。  素材快递  扎根大山,播种希望  2009年,为了圆自己的支教梦,杨明辞去月收入过万的工作,随爱心支教团队来到贵州省黔西县金碧镇瓦厂小学支教。当时的学校,校舍是简陋的水泥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