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业这一年,对于我来说很有戏剧性:从坚定考研方向,到临时换专业;从考研失败惨烈上岸,到最终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这份经历,不仅“戏剧”,而且“折磨”;但回头想想,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一门心思想考研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是没有做任何“毕业就工作”的准备的,当时只是一门心思想考研。
定下考研的目标,大致是在去年的四月份。大学四年,我学习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此外还辅修了金融学。工科 金融的双重背景,加上希望继续在北京工作和生活,我决定试一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金融学专业。
众所周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全国财经类的顶尖院校,考研难度非同一般,报考人数也是非常多。可我考研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有一个硕士研究生学位,而是希望通过考研更上一层台阶,为以后找工作或者继续深造提供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平台。不过,计划还是赶不上变化:虽然做足了准备,但我在平衡复习、课业和考试以及其他事情上面做得不是很好,导致我的复习进程时快时慢,难以达到预期。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大四上学期。
学期伊始,学院通知我们可以报名中外合办的读研项目,以及开展优秀学生的保研工作。这些“诱惑”其实离我没有那么近,但却让我的考研决心有些动摇了。我开始尝试保研以及出国的事情。
然而事与愿违:因为大一的成绩不理想,最后我与保研名额失之交臂;出国读研的事,也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遗憾放弃。当时的心情,算是跌入到了低谷。也正是这个时候,我接受了身边过来人的建议,调整了金融学的专业方向,换了专业课的参考书,以降低难度,争取一次考上。
大约考完后一个多月,成绩出来了,我的成绩高于去年的录取分数线15分。
按照专业方向往年报考的情况来看,这个成绩是100%可以进入复试的;可19年考研的同学都知道,报考人数大涨50万人,国家线大涨15分,这意味着各个名校的分数线都会不可避免地“水涨船高”。
于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之下,我以仅高于国家线5分的成绩,未能进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的复试。悲痛之余,我不得不开始着手调剂,希望其他学校可以“收留”我。
调剂系统开启前,我和许多学校的招生办老师联系过,老师均表示“有希望录取”的意向。可调剂系统开启后,却又是另一番光景:我先后填写了大约20余所学校的志愿,和经济学相关的基本都填过了,可谓“饥不择食”。然而,我的“殷勤”所换来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拒绝:
“370分以下的不要。”
“400多分的都被刷下来了。”
“我們只要本科是985院校的。”
……
正如网上的段子所言:“曾经的你我爱理不理,现在的你我高攀不起。”
幸好,我凭借着还算不错的英语六级成绩,收到了一所靠近边境的高校复试通知。
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有着和我一样,甚至比我还要“惨烈”的考研经历的同路人。他们有的人是第一志愿进入复试,但不幸复试被刷;有的人志考名牌大学,但初试失利;还有的人是已经考研两三年,却每次都和目标学校擦肩而过……
在回北京的动车上,我收到了对方学校发来的拟录取通知。望着这条录取通知,我竟不知所措: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结果吗?在和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促膝长谈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决定。
意料之外的offer
我在四处寻找调剂的同时,也在不停投递简历,只为不让自己“毕业就失业”。
同样考虑到自己工科 金融的双重背景,我的简历投向了各大银行以及与计算机相关的部门(包括但不限于“码农”的工作)。也是在那天回北京的动车上,当我觉得自己要去边疆上学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了的时候,我居然收到了工商银行简历审核通过,让我参加上机笔试的通知。
工商银行,大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世界500强,全中国乃至全球第一大商业银行(你没看错,真的是“全球第一”)……总而言之,江湖人称之为“宇宙行”。投简历的时候,只要是我能去的岗位,我都报上了。虽然还不知道进去之后会做些什么,但工行既然已经通过了我的简历,“那要不……我先去试试?”抱着这种心态,我顶着一个发烧39度的脑袋,拖着行李回到了北京,并且在两天之后完成了上机笔试。
或许是因为之前考研复习的状态还在,虽然笔试考了很多金融、英语和公务员考试题,我依然在几乎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顺利通关了。接下来是第一次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
我继续维持了之前的好运气:我这组抽到的是关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讨论题目,这完全就是我之前考研准备过的东西啊!考研的知识点都熟稔于心,再加上我在回答问题时比较积极主动,最后顺利地被面试官选中了。
之后,还有我没有想到的第二次面试。这一次面试的问题主要围绕个人未来的发展规划展开,整个面试大约只有一首歌的时间。后来,在和银行负责招聘的领导聊天时我才了解到,我报的这个岗位,之前已经淘汰了几千人,真正签约的人不过两位数。自认为运气好的我,居然没有意识到竞争是如此激烈。对方还透露,虽然我不算名校出身,但因为扎实的金融功底以及对现实问题有关注,有思考,这才对我青眼有加。另外,我的双重专业背景也是加分项,它意味着以后我有更多发展的可能性,这也跟企业未来需要更多交叉型、复合型高端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
最终,考虑到目前逐年增高的就业难度以及未来的个人发展,结合我的家庭情况、师友的建议等,经过反复且极为慎重的考虑,我申请放弃了之前的研究生录取资格,与工商银行签了约。
虽然道路曲折,但最后的结果还算不错,我已经很满足了。谢谢面试过我的老师和领导,谢谢帮助过我的人们,更重要的是谢谢那个认真的自己。
最后要对我自己说一句,毕业快乐。
责任编辑:曹晓晨
一门心思想考研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是没有做任何“毕业就工作”的准备的,当时只是一门心思想考研。
定下考研的目标,大致是在去年的四月份。大学四年,我学习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此外还辅修了金融学。工科 金融的双重背景,加上希望继续在北京工作和生活,我决定试一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金融学专业。
众所周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全国财经类的顶尖院校,考研难度非同一般,报考人数也是非常多。可我考研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有一个硕士研究生学位,而是希望通过考研更上一层台阶,为以后找工作或者继续深造提供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平台。不过,计划还是赶不上变化:虽然做足了准备,但我在平衡复习、课业和考试以及其他事情上面做得不是很好,导致我的复习进程时快时慢,难以达到预期。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大四上学期。
学期伊始,学院通知我们可以报名中外合办的读研项目,以及开展优秀学生的保研工作。这些“诱惑”其实离我没有那么近,但却让我的考研决心有些动摇了。我开始尝试保研以及出国的事情。
然而事与愿违:因为大一的成绩不理想,最后我与保研名额失之交臂;出国读研的事,也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遗憾放弃。当时的心情,算是跌入到了低谷。也正是这个时候,我接受了身边过来人的建议,调整了金融学的专业方向,换了专业课的参考书,以降低难度,争取一次考上。
大约考完后一个多月,成绩出来了,我的成绩高于去年的录取分数线15分。
按照专业方向往年报考的情况来看,这个成绩是100%可以进入复试的;可19年考研的同学都知道,报考人数大涨50万人,国家线大涨15分,这意味着各个名校的分数线都会不可避免地“水涨船高”。
于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之下,我以仅高于国家线5分的成绩,未能进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的复试。悲痛之余,我不得不开始着手调剂,希望其他学校可以“收留”我。
调剂系统开启前,我和许多学校的招生办老师联系过,老师均表示“有希望录取”的意向。可调剂系统开启后,却又是另一番光景:我先后填写了大约20余所学校的志愿,和经济学相关的基本都填过了,可谓“饥不择食”。然而,我的“殷勤”所换来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拒绝:
“370分以下的不要。”
“400多分的都被刷下来了。”
“我們只要本科是985院校的。”
……
正如网上的段子所言:“曾经的你我爱理不理,现在的你我高攀不起。”
幸好,我凭借着还算不错的英语六级成绩,收到了一所靠近边境的高校复试通知。
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有着和我一样,甚至比我还要“惨烈”的考研经历的同路人。他们有的人是第一志愿进入复试,但不幸复试被刷;有的人志考名牌大学,但初试失利;还有的人是已经考研两三年,却每次都和目标学校擦肩而过……
在回北京的动车上,我收到了对方学校发来的拟录取通知。望着这条录取通知,我竟不知所措: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结果吗?在和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促膝长谈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决定。
意料之外的offer
我在四处寻找调剂的同时,也在不停投递简历,只为不让自己“毕业就失业”。
同样考虑到自己工科 金融的双重背景,我的简历投向了各大银行以及与计算机相关的部门(包括但不限于“码农”的工作)。也是在那天回北京的动车上,当我觉得自己要去边疆上学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了的时候,我居然收到了工商银行简历审核通过,让我参加上机笔试的通知。
工商银行,大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世界500强,全中国乃至全球第一大商业银行(你没看错,真的是“全球第一”)……总而言之,江湖人称之为“宇宙行”。投简历的时候,只要是我能去的岗位,我都报上了。虽然还不知道进去之后会做些什么,但工行既然已经通过了我的简历,“那要不……我先去试试?”抱着这种心态,我顶着一个发烧39度的脑袋,拖着行李回到了北京,并且在两天之后完成了上机笔试。
或许是因为之前考研复习的状态还在,虽然笔试考了很多金融、英语和公务员考试题,我依然在几乎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顺利通关了。接下来是第一次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
我继续维持了之前的好运气:我这组抽到的是关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讨论题目,这完全就是我之前考研准备过的东西啊!考研的知识点都熟稔于心,再加上我在回答问题时比较积极主动,最后顺利地被面试官选中了。
之后,还有我没有想到的第二次面试。这一次面试的问题主要围绕个人未来的发展规划展开,整个面试大约只有一首歌的时间。后来,在和银行负责招聘的领导聊天时我才了解到,我报的这个岗位,之前已经淘汰了几千人,真正签约的人不过两位数。自认为运气好的我,居然没有意识到竞争是如此激烈。对方还透露,虽然我不算名校出身,但因为扎实的金融功底以及对现实问题有关注,有思考,这才对我青眼有加。另外,我的双重专业背景也是加分项,它意味着以后我有更多发展的可能性,这也跟企业未来需要更多交叉型、复合型高端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
最终,考虑到目前逐年增高的就业难度以及未来的个人发展,结合我的家庭情况、师友的建议等,经过反复且极为慎重的考虑,我申请放弃了之前的研究生录取资格,与工商银行签了约。
虽然道路曲折,但最后的结果还算不错,我已经很满足了。谢谢面试过我的老师和领导,谢谢帮助过我的人们,更重要的是谢谢那个认真的自己。
最后要对我自己说一句,毕业快乐。
责任编辑:曹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