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安东尼奥·萨列里的角色塑造分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echao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剧是一种由多种艺术元素相结合的舞台表演形式。通过对于舞台、台词、演唱、舞蹈等艺术元素的设计,它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活立体,将观众的情感带入到剧情中并与人物角色产生共鸣。音乐剧《摇滚莫扎特》自2009年在法国演出以来受到世界范围内众多音乐剧爱好者以及专家的高度认可。其采用极具突破性的法式摇滚乐与莫扎特的古典乐相融合的方式,以凸显人物性格以及内在情感变化。此剧虽然讲述了音乐家莫扎特的人生历程,但本剧最有名的歌曲是剧中男二号安东尼奥·萨列里演唱的《杀人交响曲》,同时此角色作为剧中的反派,在历史上与莫扎特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微妙并存在争议的。如何通过舞台以及音乐来塑造此角色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萨列里性格发展历程以及音乐角度,分析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对于安东尼奥·萨列里的角色塑造。
  一、安东尼奥·萨列里性格成长之路
  一部优秀的戏剧能够做到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其主要原因便来自创作者对于剧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只有拥有鲜明个性的角色才可被观众所牢记并与其产生共鸣。萨列里作为与莫扎特同时代的音乐家,在维也纳音乐界享有盛誉,其为奥地利王室服务长达半世纪之久并且担任宫廷乐长职务36年,是当时当之无愧的音乐权威。但在其死后关于他的谣言四起,有不少人将莫扎特之死与其相联系,认为是他雇人让莫扎特写安魂曲并毒杀莫扎特。由此开始,许多关于莫扎特的影视作品以及书籍都把萨列里描述成十恶不赦的坏人。笔者认为,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对于萨列里角色塑造的成功之处便是体现出其人物所具有的复杂性。其并没有片面地依据谣传或一部分历史内容将萨列里描述成一个单纯的坏人,而是将其描述为莫扎特的朋友、对手和知音。
  在剧中,萨列里首次出现是在宫廷中,皇帝向萨列里询问对于选择莫扎特作为歌剧《后宫诱逃》作曲者的意见,萨列里思考后说莫扎特“莽撞是有,但才华横溢”。伯爵罗森伯格听后立即打断了他的讲话,他随即又说“不可否认他年轻且缺乏经验”。从这一小段中便可以看出,萨列里内心是认可莫扎特的才华的,但是迫于其身份以及宫中显要对其的施压,无奈否认了莫扎特具有的艺术价值。从这短短一幕中,观众便可看出萨列里内心的矛盾之处,萨列里在舞台上始终屈身并低垂着眼帘,而在其夸奖莫扎特时,罗森伯格伯爵立即举起手杖对着他并予以喝止,而萨列里改口批评莫扎特时,伯爵则扶着手杖面露满意之色。通过萨列里的动作语气以及其他角色的衬托,观众可以立即了解其内心想法以及所处境遇,为之后关于此角色的剧情发展做铺垫。
  萨列里第二次出现是莫扎特准备表演他的歌剧,在其兴致勃勃地准备演出时,萨列里打断了他并说“莫扎特,主管大人罗森伯格和我受皇帝命令来评估您的作品”。此时,萨列里将手背在身后,头略微扬起表露出其作为宫廷乐长的权威性。在罗森伯格尚未等演出开始便用毫无理据的理由批评莫扎特后,莫扎特愤怒地反驳了伯爵。待伯爵走后,萨列里笑着拍着手走到莫扎特面前,说“很好,我的朋友,很好,但愿您的音乐匹配得上您的抱负”。在他说完准备离开时,莫扎特叫住了他并让他看他的乐谱然后开始了演出。演出结束时,萨列里感到极为震惊并演唱了他在剧中的第一首歌曲《美好的痛苦》。通过此曲,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萨列里被莫扎特的才华所折服,在被其才华所裹挟中,虽然仍带有因身份立场而产生的痛苦,但是更多的是对莫扎特作品的享受。这一幕可以说是对于之前萨列里出现一幕的深入,其通过歌曲的形式将萨列里对于莫扎特的认同直接表现出来,与此同时也表现出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萨列里第三次出现是皇帝观看莫扎特作品《费加罗的婚礼》排演,演到最后一幕时演出突然没有音乐伴奏,皇帝因此感到恼怒,莫扎特向皇帝解释说其原因为主管罗森伯格下令撤除其终曲里的舞蹈因为皇帝不能忍受戏剧里出现芭蕾舞。萨列里之后同意莫扎特加入芭蕾舞并让其将终曲重演。待演出结束后,他向伯爵解释其行为是想保护自己和伯爵,由于《费加罗的婚礼》是对于贵族的侮辱,其演出成功后会惹来贵族们对莫扎特的公愤。萨列里于是建议伯爵运用一切手段挑起莫扎特与贵族们的争端。在其建议完后,萨列里开始进行一段内心独白,“不可否认的是,他的音乐无上崇高”,之后便演唱了萨列里角色在剧中的第二首歌曲《杀人交响曲》。在演唱歌曲时,无论是台词还是人物动作以及舞台效果的渲染,都体现出萨列里内心的纠结以致使其近乎癫狂,他不断挥舞着手中的刀表达着对自己行为的愤怒以及无奈之情。
  萨列里第四次出现是在一场宴会上,伯爵将《费加罗婚礼》的作曲家定为萨列里。萨列里在此演唱了他的第三首歌曲《自己胜利的牺牲品》,唱此曲时人物的动作和声音都略带浮夸,他高举着手臂在人群里游走体现出萨列里认为自己获取成功的不正当性以及对于自身道德原则的背叛。从上一首歌曲《杀人交响曲》到《自己胜利的牺牲品》,萨列里的形象开始显现出一种较为疯狂的状态,这也体现出他开始逐步认同和接受莫扎特的音乐并由此愈发厌恶自己的行为和人格。
  萨列里最后一次在剧中出现是在莫扎特临死之时前来探望。莫扎特此时身体极为虚弱,但看到萨列里时仍激动地从床上爬起并快步走到萨列里面前,莫扎特焦急地告诉他《安魂曲》他恐怕已无法写完,萨列里尝试去安慰他但他已认为自己将死。莫扎特最后从桌上拿来《安魂曲》初稿并央求萨列里将其写完,萨列里同意了。之后便是由莫扎特与萨列里共同演唱的歌曲《纵情生活》。在这首歌曲里,他们都表达出对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于光阴逝去和自己被欲望束缚的惋惜。最后,舞台上呈现出点点星光,剧中女演员运用美声唱法不断高歌,令观众动容。
  从上述对于萨列里性格发展历程的阐释可以体会到人物角色所蕴含的复杂立体特点以及与主角莫扎特的复杂关系和情感。此角色之所以能打动人心便在于音乐剧通过对于舞台、台词以及演唱的设计成功体现了其内心的矛盾并反映出其内心矛盾的不断激化,使观众能够通过戏剧的艺术表现来与角色发生共情。
  二、用摇滚乐渲染人物情感
  法国音乐剧可以说是最适合举办演唱会的剧种,其选择使用流行音乐作为本国创作音乐剧的突破口,采用先出概念,再结合概念创作歌曲,最后编写剧本将歌曲组装成音乐剧的方式使其区别于英美音乐剧风格而独树一帜。
  《摇滚莫扎特》作为用摇滚乐来创作的音乐剧,体现出其代表着最新潮、现代的法语音乐剧风貌。其启用意大利摇滚歌手米开朗琪罗来饰演莫扎特開始,就创造出史上最具有青春活力和高昂激情的莫扎特形象。作为每一部有关莫扎特的作品都会提到的他的宿敌萨列里,其在剧中演唱歌剧也是极具摇滚乐风格。摇滚乐具有简单、直白且带有强烈节奏的特点并能体现出逆反心理,而摇滚乐的内核便是反抗,萨列里在此剧中处处体现出人物内在心理的矛盾性,其矛盾之处便是内心想法与自身行为的严重不一致,其不一致性是由外部环境所造成的。因此,萨列里的内心是存在对于现世、对于自身境遇的不满,而使用摇滚乐来创作和演唱歌曲能充分宣泄出他自身的情感,达到歌曲所展现出的张力和震撼力。
  萨列里的演唱歌曲《杀人交响曲》以及《美好的痛苦》,两首风格几近重金属摇滚的歌曲,直白且大胆地体现出萨列里与莫扎特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以及萨列里对于莫扎特难以言状的感情。与此同时,它也没有遗漏对于萨列里的传统解读,如有关嫉妒、有关庸人看待天才的读解,使得萨列里的道德界限变得模糊,也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立体。
  (天津科技大学)
其他文献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强调了文学中“对话”的重要意义。“对话”离不开人的精神、情感。在作者、角色、读者的“对话”互动中,动态的情感交流逐渐产生,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心理疗愈效果。本文从小说的不同对话关系入手,分析《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对话疗愈”,其主要体现在消解隔阂、疏导情感、完满愿望三方面。  巴赫金提出“对话交际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强调了“对话”的重要作用。对话文体是小说叙事中重要的组成部
期刊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制度、意识观念等的不同,中国和美国在工作观、家庭观、教育观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电影《喜福会》是据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改编拍摄而成,电影通过四对母女之间微妙的关系向观者揭示出中美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亲人与亲人之间心理隔膜和情感冲突。  《喜福会》以母女关系为主线,描写了出生在中国大陆而后移民到美国的母亲形象,同时也对出生在美国本土的女儿的形象进行塑造。由于受中国教育和美
期刊
《追风筝的人》作为一部世界级名著,在世界文坛上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地位都很高。作为卡勒德·胡赛尼的代表作,自发表之日起,就引起了世界文坛的轰动,得到了众多读者的一致好评。在《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极富象征意义,作为贯穿全书的重要意象,对于推动整部作品情节的发展有其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拟从整部作品出发,围绕风筝这一意象深入展开,进行深度的意象分析和解剖,以探索风筝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提高大家对风筝的理解和认
期刊
楚人“信鬼好祠”,祭祀活动不论对于“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都有着重要意义。《楚辞》作为楚地文化特产,“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自然有不少对祭祀活动的描述,本文将根据《楚辞》分析楚地的祭祀风俗,主要方面有祭祀内容、祭祀形式、现代传承。  楚人以巫觋扮神的形式祭神祀神,在他们的思维里,神人同欲同好,有普遍的生活要求,因而从人的需要来揣测神灵的需要,与希腊神话将神人化,赋予神人的情感欲望,有
期刊
《沙女》是安部公房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小说通过描述将现实的世界缩影到一个封闭、狭窄的沙坑里,表达了作者对时代问题的思索。作品的独特之处是,借助匠心独运的创作手法,巧妙地体现了作者对立统一的思想观。本文力图从对立统一思想这一角度解读《沙女》的创作手法。  安部公房是日本存在主义、超现实派大师,也是“第二次战后派”的代表作家。1924年,他生于东京府北丰岛郡泷野川町的一个医生家庭。他因父亲工作的原因
期刊
《兰陵王入阵曲》是日本著名的雅乐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在日本雅乐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同时被视为日本国粹“能剧”的始祖。面目凶煞,气质缓沉是它的特色。本文通过现今遗存的视频资料以及河北磁县文物考古专家马忠理提供的资料,加上现今书籍报刊上的记载等,对日本《兰陵王入阵曲》的舞蹈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主要着手于它的艺术特征方向,并且以它的历史背景、道具设置和舞蹈的风格特征作为线索,步步深入。其间也叙
期刊
《解忧杂货店》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其有温度的治愈感区别于他的推理小说,但是该小说中的叙事手法、故事情节以及其中的人物又如同推理小说一样具有复杂的关联性。笔者认为,这部小说重要的精神价值在于它对今天处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精神生活匮乏,自我空虚,冷漠且浮躁的人们的大众治愈性以及对自我罪行进行救赎。  《解忧杂货店》是东野圭吾重要的转型作品,于2012年获得第七届中央公论文艺奖。书中不
期刊
东北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中的音乐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们有的是由二人转曲牌及民歌小调改编的;有的是由二人转曲牌及民歌小调嫁接组合的;有的是以二人转曲牌及民歌小调的材料为主题进行创作的;有的是既有二人转曲牌及民歌小调因素又有创作因素;有的是具有东北音乐风格特色的……总之,它们都与东北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关联,都有二人转曲牌及民歌小调的印记。  《一壶老酒》是根据《红月娥做梦》中的《红柳子》曲牌主题句改编
期刊
春分时节,又逢雨天。远方的山,近处的水,脚下的路,一切都笼罩在蒙蒙的雾霭里,就连人的心绪也像这天气一样,变得潮湿了。  这里是洛阳,一个年降雨量600多毫米的千年帝都。無论岁月怎么更迭,这座古城对于甘霖的期盼,都常年存在。  我看了天气预报,这两日会有降水,我心里装满了喜悦。  而此刻,风无声,雨在悄悄滑落。久违的雨,细腻而多情,温润着我生活的这座城市。  雨丝轻柔,我漫步在烟雨蒙蒙的洛水岸边,远
期刊
徽州体育素材图像是传统社会下的各种民俗活动的主要视觉表现形式。它的产生离不开古徽州村落民众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村落民众各种农耕生产、会社活动、节日庆典、宗族祭祀等活动。换言之,极具地方文化特质与丰富图像内涵的徽州民俗体育在流传演变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图像形式。古徽州留下了富饒的动态或静态的民俗体育视觉图像文化遗产,这既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也是契合文化发展所必需的。本文以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