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典型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影响因素评价

来源 :水土保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不同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差异性及各因素对其的影响程度,选取汶川县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地4种不同植被覆盖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制取16种优势植物根-土复合体和无根裸土原状试样并开展室内快剪试验.分析了汶川县典型植物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和抗变形能力的增强作用,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影响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因素.结果 表明:(1)16种植物根系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体抗剪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且主要通过提高土体黏聚力增强其抗剪强度;根-土复合体黏聚力均大于裸土,其增幅为6.09%~153.27%,不同根系对增强土体黏聚力有明显差异,但内摩擦角变化不显著,且大多略小于裸土;(2)各因素与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灰色关联度均较大,其中黏聚力与干密度的关联度最高(0.803),根重密度次之(0.793)、塑性指数最低(0.626);内摩擦角与塑性指数、干密度的关联度均较高(0.789,0.700),Dc最低(0.567),且根系特征参数对内摩擦角的影响程度不显著.
其他文献
2005—2020年期间采集了云南省文山州5176个烟田土壤样品,测定分析了其pH及有机质(SOM)、碱解氮(A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以及各级别分配比例及其年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5—2020年期间,研究区土壤pH及SOM、AN、AP含量平均分别为6.40、25.65 g/kg、102.25 mg/kg、18.84 mg/kg,均为植烟适宜水平;但AK含量平均为164.33 mg/kg,为偏高水平.AK含量随年份呈现显著的升高趋势(y=96.13e0.0615x,R2=0.847
探寻旱区适宜的水氮配置对地下渗灌枣树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8年成龄枣树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灌溉定额(W1:2250 m3/hm2、W2:3000 m3/hm2、W3:3750 m3/hm2)+施氮量(N1:240 kg/hm2、N2:300 kg/hm2、N3:360 kg/hm2)的2因素3水平试验.分析不同配置对枣树叶片光合特性(Pn、Tr、Gs、Ci)、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和叶片氮含量(N)、水分利用效率(WUE)、氮肥偏生产力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显示,不同水氮配置处理间Pn、Tr、Gs、
通过剖析不同氮肥施用方式下,玉米根系统随生育进程在0~ 60 cm不同土层内分布特征及地上部产量和氮累积量的变化,以期为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进行了4年田间定位试验.设3个处理:无氮区(N0);氮肥一次性基施200kg/hm2 (N1);氮肥分次施用(N2),基肥50 kg/hm2,拔节期150 kg/hm2.于试验起始后第3和第4年测定了0~ 60 cm土层根系干重、根长、根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等指标动态变化及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并于成熟期测定籽粒产量.增施氮肥显著提高玉
于2019年和2020年在苏南某区污染耕地采集了302份水稻和97份蔬菜样本,评估了农作物可食部分镉(Cd)和汞(Hg)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水稻籽粒中Cd和Hg含量均高于蔬菜,水稻籽粒和蔬菜Cd含量分别为59.5和50.7μg/kg,超标率为4.6% 和4.1%;水稻和蔬菜Hg含量分别为4.7和0.7μg/kg,其中仅水稻籽粒Hg超标,超标率为3.3%;水稻和蔬菜Cd和Hg日摄入量分别为0.371和0.239μg/(kg·d);整体危害指数为0.680(<1).食用研究区域水稻和蔬菜的重金属健康风险较低
解决砒砂岩区坡面的产流产沙问题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砒砂岩裸露坡面为研究对象,在自然降雨条件下采用野外径流小区实测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分析13次有效降雨过程砒砂岩坡面微地貌的变化过程及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径流小区内坡面土壤平均侵蚀深度为26 mm,侵蚀区占径流小区总面积的95.27%,单位面积上侵蚀导致土壤流失体积为0.019 m3/m2.砒砂岩坡面产流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呈较好的对应关系,降雨强度和降雨量是影响坡面产流产沙的主要因素.受降雨强度变化的影响,地表粗糙度、地表起伏度、地表切割
为研究不同区域磷钾养分对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as L.)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为紫云英的高产栽培措施提供参考,在安徽合肥和广西南宁分别设置了不同磷钾养分添加的盆栽试验,测定了紫云英产量及养分累积量,并分析了土壤理化性状、胞外酶[α-葡萄糖苷酶(AG)、β-葡萄糖苷酶(BG)、磷酸酶(PHO)、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β-木糖苷酶(XYL)]活性对磷钾养分的响应.结果 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磷钾配施显著提升了安徽合肥紫云英鲜草产量和磷积累量,提升幅度分别
埂坎裂隙发育危害埂坎稳定性,进而影响埂坎水土保持作用的发挥.为揭示失水过程埂坎裂隙发育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紫色土坡耕地埂坎为样地,采用模拟埂坎试验,研究不同初始含水率(25%,30%,35%)、干密度(1.3,1.4,1.5 g/cm3)和加筋量(0.05%,0.15%,0.25%)下裂隙发育过程,通过图像分析方法获取裂隙发育强度和复杂度指标,分析了裂隙发育与(初始)含水率、干密度、加筋量的关系.结果 表明:水分耗散下裂隙开裂可分为起始阶段、迅速扩展和基本稳定3个阶段.不同初始含水率下各试样裂隙开裂强
以“国家潮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站”的定位试验为平台,选取试验中的5个处理,即1)NK(不施磷肥);2)NPK(施氮磷钾化肥);3)MNPK(NPK化肥+有机肥);4)1.SMNPK(MNPK处理施肥量的1.5倍);5)SNPK(NPK化肥+秸秆还田),分析不同施肥下土壤全磷(TP)和有效磷(Olsen-P)的演变规律,探讨土壤全磷增量、有效磷增量与土壤磷盈亏的关系.结果 表明,NK处理土壤磷素一直处于亏缺状态,施磷处理土壤磷素均有盈余,其中1.5MNPK处理作物磷素盈余量最高;MNPK、SNPK处
为了明确氮肥类型和种植密度对辽河三角洲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选择典型稻田,以不施肥+稀植和不施肥+密植为对照,在氮肥施用量相同的基础上,设置了普通尿素+稀植、普通尿素+密植、控失尿素+稀植、控失尿素+密植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水稻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差异.结果 表明: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受到氮肥类型的显著影响,而种植密度以及氮肥类型×种植密度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不管是稀植还是密植,施用控失尿素均能够提高水稻产量(6.6%~13.8%)和氮素利用率
当前设施葡萄栽培中水肥盲目投入问题严重,因为缺乏灌溉决策标准导致农户实际生产中难以合理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利用基于NB-IoT网络传输的固态电阻传感器设备对设施葡萄根系土壤水分进行实时监测,建立了基于土壤水分张力的设施葡萄灌溉决策指标,并依托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自动灌溉.研究结果表明:智能灌溉与施肥结合的综合管理比农户常规管理单穗重提高161 g,产量提高20.2 t/h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31.1%,含酸量降低21.9%,维生素C含量增加4.13 mg/100 g,用水量下降至2016 t/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