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表达是语文课教学的崇高目标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sq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长此以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阅读偏重研究文章内容的误区,本文试从 “为表达而指导阅读”、“单元课的举一反三”、“举一反三的‘三’里有表达”和“阅读要重在表达技法(文章形式)的探寻”等方面着手,经过理论上的研究和教学实际的提纯得出,语文教学中的阅读,除了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吸收信息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为表达做准备,累经验,打基础。换句话说,就是说语文表达才是语文课教学所追求的崇高目标。
  【关键词】语文表达;表达技法;举一反三;教材;例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阅读与表达严重脱节的误区。这一误区的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阅读课和作文课各自为政;二是阅读课上重内容指导而忽视文章形式的研究。这两个语文课教学的弊端,必然会导致学生在使用语文上的低能,亦如学生“怕写作文”,即便硬着头皮写了,也多陷入概念化、程式化、雷同化的陷阱。面对这一严重的教学问题,我从五年前开始关注,并且查找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一有机会就到各类小学去听课,针对弊端自己做了好多改革尝试,体会颇深。我把我的这项研究称作“语文表达是语文课教学的崇高目标研究”。现将其分而论述之。
  一、为表达而指导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读书。的确,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会读”是关键所在。
  二、单元课的举一反三
  这里所谓的单元课,指的是以往语文课本中以某一规则编组的一组课文。一般一个单元所编课文4—6篇(首),单元末有单元练习题或表达实践训练题。而我们这里所指的“举一反三”,是指每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其教学实质的比重是不尽相同的,其中有1—2篇是讲读课文,其他或自读或略读。这样,单元里的讲读课就成了“举一反三”中的“举一”例文,而自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自然就成了学生用来“反三”的阅读课文。由概念解释所反映出来的“讲读”,指的是教师在该篇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把阅读这类文章的方法讲解明白。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授之以渔”。那么这里的“反三”自然就成了学生用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去自行解决同一单元里其他文章中的问题。
  三、“举一反三”的“三”里有表达
  我们前面所说的是仅就阅读而言的“举一反三”,这一章要强调的是,学生在阅读中吸纳的表达方法,用在阅读同类作品上,是阅读上的“反三”。这种“反三”是为了验证讲读课上的吸纳是否到位,是否把别人的手法创造掌握住了。阅读的“反三”验证无误,指导教师就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表达的“反三”中去。
  四、阅读要重在表达技法(文章形式)的探寻
  2001年12月第1版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有一篇精读课文叫《清澈的湖水》,讲的是游玩中的小洁,被周边美景所吸引,竟情不自禁地把吃剩的面包纸一直攥到游玩结束,表现他自觉爱护环境的美德。如果作者如实地把这件事记下来,那一定是又干瘪又缺少可读性。所以作者采用了含蓄的笔法,把这件小事写得情趣盎然,耐人寻味。对这样的课文,我们重点要启发学生什么呢?一定是表现内容的技法。试分析如下(其中楷体字为原文):
  2005年10月第2版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讲读课文题目叫《白杨》。这篇课文同前边的《清澈的湖水》一样,指导阅读时如果把启发的重点放在文章的内容上,一定是索然寡味的。所以,教师的阅读指导一定是借助内容引导学生探讨技法。此文的技法就是用之极广的象征。那么,象征是怎么一回事呢?象征是在于利用象征物和被象征物在人们特定的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某种联系,使一定的思想感情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它具有一定的比喻性,但又比一般的比喻内容更深广,更有概括性。在有些作品中,它甚至是构成艺术形象的最主要方法。
  这篇文章的象征描写是由四个补助手段完成的,它们是:环境渲染、自然引入、穿针引线、技巧点化。试分析如下(其中楷体字为原文):
  环境渲染: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渲染的目的重在提示——这荒凉的环境需要人来改造。
  自然引入: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引入特定环境;“这不是伞,是白杨树”——以话题引入象征物;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以人物背景交代引入被象征的人。
  技巧点化:这儿需要它们,他们就在这儿生根了——这是在铺垫的基础上所总结出来的议论,这议论,明的是说白杨树,暗里是在隐喻“爸爸”们;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这微笑是当事者对喻体的醒悟;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既是在说白杨树,更是为了说新疆的兵团人。这象征的被共鸣,是靠暗示事物的接近性暗示出来的结果。
  这里的象征,象征得丝丝入扣,形神兼备,而又惟妙惟肖。
  通过以上所举的课文实例,对有关语文阅读课重点要研究什么的问题,已经是不言而喻了。阅读课只研究内容,只能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只有把关注点转移到研究表达好内容的表达形式上来,学生才会掌握语文的表达方法,语文课的课标也才会真正达到,同时也解决了阅读课、作文课割裂、分治的弊端。
  综上所述,只有在语文课教学中把研究表达设为追求目标,学生才能在语文课上真正获得语文能力。
  (编辑:李敏)
其他文献
【摘要】人教版和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入选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桂花雨》,但呈现方式却不一样,笔者从单元的角度、插图的选配、文本的删选三个角度来比较两个版本的《桂花雨》。最后给出教学建议,并感知琦君散文的特色,体悟琦君散文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桂花雨》;比较研究;琦君散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桂花雨》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散文,这篇文章和琦君的大部分回忆性散文一样,文字
Action Plan to Save Water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and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released an action plan on April 15 to tighten wate
本文阐述了太阳能电源系统的设计和维护,介绍了该系统在长输管道阴极保护中的应用实例。
悉复欢治疗急性淋病98例疗效观察吕淑波我院自1990年以来应用悉复欢(环丙氟哌酸)治疗急性淋病9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98例均为我院门诊就诊的急性淋病患者。其中
盐酸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目前除用于吗啡类药物中毒及阿片依赖者的诊断外,还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多种急重症的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本文结合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自从兰老师开专栏以来,估计全国的读者都知道他是个难缠的'怪老头'——无论他问你什么话,威逼或者利诱,抑或假装不经意地'搭话',只要你接了话茬,哪怕吐出来
夜总是深邃而温柔的,躺上床,闭上眼,在温润的空气中,我就像被拥入星空的怀抱,一个人沉入那无垠的梦境中。从很小开始,我就一个人睡。从第一天的瑟缩到现在的自得,我已经很久
管道金属蚀失量评价技术基于脉冲瞬变(TEM)法原理。文中简述了近几年来该方法在地下管道腐蚀检测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对此项技术的检测精度、出报下限、
液氮超低温冷冻治疗复发性单疮病毒角膜炎14例傅汛安,居东彬单疱性角膜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临床上常见而严重的眼病,有些病例病程长,并且反复发作,其致盲率较高,由于抗药性毒株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