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永远追求更大贡献

来源 :报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与香港的李嘉诚、马来西亚的陈必新齐名,被称为世界华人最著名的三大巨富;他曾买100平方公里美国的土地赠送给家乡;他让邓小平发出感慨:“如果多来两、三个王永庆,两岸事情就好办多了。”
  


  
  有着“经营之神”和“塑胶大王”之称的台湾企业家王永庆,2008年10月16日与世长辞。人们用最美的语言来赞誉他,向这位白手起家、凭借惊人的毅力书写了一段传奇人生、缔造了一个产业王国、诠释了一种不朽精神的老人作最后的告别。
  
  勤奋刻苦 积累原始资金
  
  王永庆15岁那年只身一人来到台湾南部的嘉义县县城,为了能挣到钱,帮助母亲养活一家人,他在一家米店当上了小工。除了完成送米的本职工作以外,他处处留心老板经营米店的诀窍,学习做生意的本领。第二年,他觉得自己对米店这一行有了充分的了解,而且有把握做好米店的生意,就请求父亲帮他借了一些钱做本钱,在嘉义开了家小小的米店。
  但是城里居民都有自己固定光顾的店铺,而那些米店也总是紧紧的拴住老顾客。他的米店开业之初总是冷冷清清,无人问津。17岁的他只好一家家走访附近的居民,费好大劲儿才说动一些居民试用他的米。为了更好的打开销路,王永庆主动送米上门。他还注意收集居民家用米的情况,比如:家里有几口人,每天吃多少米等,且24小时免费为顾客淘陈米、清洗米缸。他的米店开门早,关门晚,比其它米店每天要多营业4个小时以上,随时买随时送。有时顾客半夜里敲门,他也总是热情地把米送到顾客家中。通过艰苦的努力,他的为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米店营业额也大大超过了同行,越来越兴旺。
  后来,他又开了一家碾米厂,自己买进稻子碾米出售,这样不但利润高,而且米的质量也更有保证。
  
  铤而走险 闯出新天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经济也开始发展,建筑业发展得最快。王永庆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他抓住时机,抢先转向经营木材,获利颇丰。王永庆逐渐成了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商人。
  就在他顺风顺水时,经营木材业的商家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王永庆看到这一点,便毅然决定退出木材行业。干什么好呢?50年代初的台湾急需发展几大行业——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当时台湾的化学工业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企业家是何义,但何义到国外考察后认为台湾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的产品,所以不愿向台湾的塑胶工业投资。
  出人意料的是,王永庆却主动表示愿意投资塑胶业。消息传出,王永庆的朋友都认为他是想发财想昏了头,纷纷劝他放弃这种异想天开的决定。当地一个有名的化学家,公然嘲笑王永庆根本不知道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
  


  其实,王永庆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他事先进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虽然他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他向许多专家、学者去讨教,还拜访了不少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甚至私下还去日本考察过。他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是发展塑胶工业的一个大好条件。
  王永庆没有被别人的冷嘲热讽吓倒。1954年,他和商人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的资金,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3年以后建成投产。但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立刻就遇到了销售问题。因为供大于求,首批产品100吨,在台湾只销出了20吨。按照生意场上的常规,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可王永庆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扩大生产!这一来他当初争取到的合伙人,也不敢再跟着他冒险了,纷纷要求退出。王永庆竟背水一战,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使台塑公司成为他独资经营的产业。
  他研究过日本的塑胶生产与销售情况,当时日本的PVC塑胶粉产量是3000吨,而日本的人口不过是台湾的10倍,所以,他相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去,并不是真的供过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就只有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
  第二年,他又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塑胶产品加工厂——南亚塑胶工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供应市场。
  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永庆的计算是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自然打开了。台塑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大获其利。从那以后,王永庆塑胶粉的产量持续上升,从最初的年产1200吨,发展到现在100万吨,他的公司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
  
  独辟蹊径 不走寻常路
  
  当台湾企业界一轰而上角逐于木材行业时,王永庆果断地转向了塑胶行业;当他在塑胶行业站稳脚跟之后,却又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去关注他当初借以发家致富的木材行业。这一看,又让他看出了新的发财途径。
  王永庆看到台湾木材销路好,商家大量砍伐,可是他们要的只是树干部分,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树枝丫都被白白地抛弃而浪费了。王永庆想,台湾的棉花产量严重不足,一直靠进口来补充,如果利用废弃在山上的树枝丫制造人造纤维,以替代天然纤维,一定会有发展前途。
  经过考察论证,1964年10月,王永庆开始创办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两年半以后,台南新化八卦山下矗立起了一座新型的工业城,成为当时世界首创的连贯作业的人造纤维工厂。它使大量过去被抛弃的木材废料变成了纺织纤维,既节省了外汇,又降低了成本,为台湾纤维工业发展史写下了崭新的一页。而台塑、南亚、台化三大企业,使王永庆在当时台湾50家大厂商中名列第三。进入90年代,王永庆的产业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包括16家大型企业公司,拥有员工4万多人,股东10万人,每年的营业额高达1650万新台币。
  再也没有人敢小看王永庆,连一贯以经营业绩傲视世界的日本企业家,也对王永庆衷心钦佩,把他与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的创始人相比,称他为台湾的“经营之神”。王永庆的许多经营管理思想,都已成为企业家们信奉的至理名言。
  王永庆自己总结成功的经验,他认为最有效同时也最有意义的做法,是选择“永远追求更大贡献”作为企业的目标。为了对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企业就会鼓舞斗志,继续不断地扩充事业规模,经常保持迎接新挑战的热情和对至善境界的追求。他说:“我不但与别人竞争,也对自己严格要求!”
  
  最“抠门”的富豪
  
  在生活上,身为亿万富翁的王永庆,同样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他对于吃的原则是“简便”,最爱吃的是家常的卤肉饭;对于穿的原则是整洁,每天早上跑步穿的运动鞋,一双总要穿上好几年,而一条运动时用的毛巾据说用了近30年。
  王永庆常常用“富不过三代”的古话告诫自己的子女,要他们自己创业,不要依赖上辈的基业而坐享其成。他的儿子王文祥17岁考入英国伦敦帝国大学,24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国外找了个专业对口的工作苦干了3年。后来回到自己家的企业中,王永庆同样要求他从最基层干起,经过课长、组长、厂长、副经理的逐级锻炼,数年之后,才让他担任一个部门的负责人。王永庆最疼爱的女儿王雪龄结婚,他陪送的嫁妆,除了一张无限期提供学习费用的凭据外,就是一把刮胡子刀,好让女儿自己替丈夫刮胡子。王雪龄的婚礼比一般老百姓家的还简单,连她手上的新娘捧花,也是跑到许多花店比较后才选购的最便宜的一种。
  当然,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王永庆从不小气。四川地震后的5月14日,王永庆捐赠1亿元人民币,支援灾区,创下台湾企业捐款之最。他说,“吃东西是为了营养,喝东西是为了止渴,钱留下来是回馈给需要的人。有了财富如果不会使用,是种负担”。
  
  特约撰稿/海菲图片提供/CFP
  编辑/拜湃
其他文献
  Relevant international protocols and HCFCs accelerated phase-out proposal have become effective,which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whole refrigeration an
会议
  目前的冷媒充注机采用单流量计进行计量,设备的多种原因引起充注景出现误差时,需要通过测试空调性能才能发现,成批的制冷机返工,造成经济损失,影响生产。串联一台不同特性的流
  为研究以R410A为工质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性能,模拟计算出两级压缩制冷循环制冷系数随工况和高低压容积比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工况下容积比与中间温度变化的关系。得出结论,
  电子膨胀阀的爪极式步进电机是调节制冷剂流量的核心驱动控制元件,步进电机的力矩特性决定了电子膨胀阀工作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针对力矩性能对步进电机的爪极形状及关键尺
  针对目前微通道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不足,研究一种用于液体与制冷工质换热的集成式微通道换热器。该集成式微通道换热器在满足压力损失、结构强度、刚度条件下,经测试具有总传
  采用有限差分法对脉冲电压驱动下的瞬态热电效应及其动态特性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探索了非稳态工况下帕尔帖效应、焦耳热效应与傅立叶导热效应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关键制约
会议
  本文主要介绍了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特点,从实际的加工性、防腐性和成本方面进行分析,并以某款家用空调器电机支架为例使用屈服强度在350MPa级的低合金高强度钢进行试验验证,结
  热管与蒸气压缩复合空调机组是适用于基站等高发热空间的全年冷却解决方案,在能效、成本和维护上均具有良好的优势。建立了普通空调和复合空调在基站应用的能耗模型,模拟了
公元1923年某一天的清晨,在中国台湾省台北县新店的一条阡陌小道上,一个叫做王永庆的儿童,正在匆匆赶路。每天,他都要在黎明晨曦中赤足步行去10公里外的小学上学。之后,他的
高炉喷煤可以降低焦比,但同时加剧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近年来人们开始探索可以替代煤粉的新型燃料,如生物炭、兰炭、城市有机废物等,其中生物质因其来源丰富、环境友好而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