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早和寒春的红色传奇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70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2月14日下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一号报告厅,一位鼻梁高耸的“洋人”,操着很溜很溜的京腔,向听众介绍他的父母——阳早、寒春的故事。
  演讲人阳和平教授,一位出生、成长在中国的“洋红二代”。
  阳早与寒春是谁?2009年CCTV感动中国组委会在网上推出“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在30位候选人事迹中有他们的名字。
  阳早,寒春夫妇是美国人,长期在中国的外国专家。他们在上世纪40年代先后来到中国延安,后来在中国养了一辈子的牛。他们兢兢业业,为自己的信仰,也为中国的奶牛事业奉献了自己所有的热情与智慧。如今夫妻二人都已作古,他们的故事已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红色传奇。
  为什么到中国来?
  ——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阳早(SidEngst),出生在美国纽约州一个农民家庭,后来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农牧系。受美国三十年代经济萧条的影响,他关心政治,倾向共产主义。上大学时,他通过同学,也就是寒春的哥哥韩丁,介绍《红星照耀的中国》,进一步的了解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了解了毛泽东的八路军是如何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的,酷爱养牛的他立志要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自己的贡献。1946年,阳早刚从大学毕业,辗转半年来到了中国延安,从事解放区畜牧业工作。
  阳早到陕北后不久,就亲身经历了1947年毛泽东领导的2.5万解放军如何在一年一月零一周的时间内,把胡宗南进攻延安的24万军队由胖拖瘦、由瘦拖死的过程。
  阳早随着农场的30头奶牛周转,每到一村,地方的党组织就会告诉他们国民党的军队在哪里,但是国民党就是找不到共产党的军队。陕北老百姓的人心所向注定了国民党的失败。此经历坚定了阳早投入中国革命的决心。
  寒春(JoanHinton),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她是一位曾参加美国原子弹“曼哈顿计划”研究的芝加哥大学女核物理研究员。
  一个是养牛的农夫,一个是核物理学家,共同的信仰最终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用他们儿子阳和平现在的话来说,“是美国的原子弹,投放在日本无辜老百姓的头上,摧毁了我母亲纯科学的梦想”。对杀人武器的厌恶,使她断然放弃了核物理研究。后来寒春偶然看到了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她的心越来越倾向于旨在“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运动。由于男友阳早从中国讲述延安信件的召唤,寒春在1948年来到了中国延安,经宋庆龄安排到延安从事农牧业技术工作。第二年,这对美国青年在延安窑洞里结为夫妻。
  延安浓郁的革命气息、质朴的生活氛围,让寒春和阳早十分陶醉——多年之后,寒春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谈到,她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正是在陕西的那段时间——因为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是真正平等的,上级可以批评下级,下级可以批评上级。
  他们为延安“小米加步枪”的精神而感动,深信得到百姓拥护和支持的中国共产党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一定能实现“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每当人们问及他们为何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时,他们会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为信仰而来。”
  他们在中国工作初期,吸取了理论脱离实践的教训,懂得了先当学生,后当先生的道理,更多的是一种实干精神。
  父母为何留恋在中国?阳和平认为,他们在那个时代找到了一条通过解放全人类来解放自己的道路。他们离开了资本主义那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个人奋斗的小世界,跳出了个人得失的小圈子。他们走进了那种互相帮助、共同奋斗的人类解放大事业中,融入了一个平等的,不为争当人上人而忙碌的社会,投入到改造世界的洪流中去。他们可以把个人的爱好和人民的需要融为一体,喜欢研究问题,觉得行行有学问,行行有乐趣,克服困难的过程本身就给生活带来了意义。因此他们能够把自己的全身精力投入到工作上去,和周边的同志们都为着一个共同的宏伟目标一起奋斗。
  兢兢业业养了一辈子牛
  ——追求信仰、实现理想的非凡历程
  半个世纪中,两人可谓夫唱妇随。阳早负责奶牛品种改良,而曾从事核物理研究的寒春则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中国的农业机械化贡献力量。
  1948年春,阳早和寒春带着党交予的任务,赶着83头荷兰奶牛落户陕北定远县三边牧场。他们在这里工作了3、4年,帮助当地进行牛、羊、马、驴的品种改良和疾病预防,并向农民传授机械化养牛的知识。1955年,他们又带着1000多头牛落户西安草滩农场。阳早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响应是:“让贫奶的中国人都喝上新鲜牛奶,不坏一斤奶!”。这一年,新中国的第一代儿童喝上了他们生产的牛奶。
  在西北一干就是13年。他们与工人师傅、技术人员们摸爬滚打、同甘共苦。在3年困难时期,他们也放弃本来可以享受的一点“权利”。其间,他们研发、改进的奶牛青饲料铡草机销售近100万台,至今仍是草滩农场乳品机械厂的主导产品之一。
  寒春在牛场设计中导入人性化养牛的理念,改造铺满了鹅卵石的牛棚地面;在挤奶时,尽量让牛少走动,减少牛消耗的能量。与他们当年共同在这个农场工作的技术人员说:在上世纪90年代,西安、北京、上海的奶牛养殖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阳早、寒春功不可没。
  1966年中国“文革”开始,寒春和阳早调到北京搞翻译工作,被安排在专家楼里,享受较好的待遇。而这种特殊照顾显然不适合寒春和阳早,他们心情郁闷:“我们现在过的是上层建筑的日子,养牛的人怎么能住楼房!”他们多次打报告要求重返农场。
  1972年,阳早、寒春主动提出调到北京市红星公社,后又到了昌平区沙河小王庄的农机院农机试验站,从事农业机械改良和奶牛饲养机械化工作。在这里,阳早设计安装的管道式挤奶设备,寒春涉及的直冷式奶罐在中国率先实现了奶牛饲养机械化。
  他们先后担任了农机部顾问、中国农机院畜禽机械研究所副所长、机械部顾问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顾问。   “用智慧和心养牛。”阳早、寒春这么说,而这种做法也使得昌平区沙河小王庄在“白色革命”中立于不败之地。经过20年的经营,小王庄以优质、纯净、高产、低耗的奶牛闻名全国。2003年,每头牛的牛奶产量位居全国之首。他们先后获得北京市和当时的机械工业部的科技进步奖、农业部国际合作奖和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2003年1月,中国农机院授予阳早、寒春“个人贡献奖(金牛奖)”。
  2003年12月圣诞节这一天,85岁的阳早“停止了革命的脚步”。阳早去世第二天,当时好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去看望和慰问寒春,而寒春只字不提阳早,话题只是关心牛和农场。后来有人就此问起寒春,她笑了,“人活的时间长短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活着的时候都干了什么事。”
  在丈夫的讣告上,寒春执意要加上一句“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评语,她对此的解释是,“我们在中国呆了一辈子,是为了信仰而来的。”
  信仰深嵌于心
  ——世界上也有这样纯粹的幸福
  为了追求一种信仰,他们先后从美国来到中国,并选择一生留在中国。他们在中国一生的事业,都是围绕着养殖奶牛,但却是在“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
  这是他们的幸福所在。
  阳和平说,我父母那一代人经历了世界大战对人类的摧残,目睹了帝国主义对人类生存的威胁。认识到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人类解放的道路。通过参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他们既实现了从事自己本来就喜欢做的工作,又达到了以自己的行动反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目的。
  “父母的一生是令人向往的一生”。阳和平认为,正像毛泽东所说的,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幸福在改造自然和改造世界的斗争中。他们信仰的不是拜物教,崇拜的不是物质上的享受,追求的不是名和利,他们信仰的是共产主义,崇拜的是毛泽东,追求的是人人平等的全人类的解放。
  阳早去世后,在寒春的坚持下,丈夫的骨灰埋在了“牛场能看见牛的地方”。寒春说阳早一生干的事情就是——养牛,一辈子矢志不渝追求的理想就是——解放全人类。
  后来寒春一个人仍然守着她的两百多头牛,居住在北京郊区的牛场那二十多年的旧平房里。
  这一对老革命对物质生活有一种近乎偏执的敏感。尽管寒春和阳早享受的是副部级待遇,但每次到北京城里会客,寒春都是骑着自行车过去的。政府分配的大房子,他们从来没有去住过。吃饭的时候,这对外国专家都是和大家在一个食堂吃,也没有特殊待遇,每天都排队打饭。
  在农机院农机实验站工作后,阳早和寒春还是始终保持着延安的生活作风,住所和家具陈设都十分简朴陈旧,过着中国普通农民的简单生活,多次拒绝农机实验站领导为他们装修小平房的好意。改革开放初期,他们一出国就住朋友家,把省下来的补助费等用来购买国外先进零部件或是上缴,用自己的外汇购买国内暂时没有研制成功的自动化监测、计量设备。
  2010年6月8日,寒春因病去世,享年89岁。
  他们养育了3个孩子,分别叫做阳和平(FredEngst)、建平(Bill)、及平(Karen,女)。阳和平三兄妹在1976年前后先后去了美国。对此,寒春的解释是,孩子们受不了被当作外国人对待。但阳和平却把赴美的动力归结为“好奇”,“想看看资本主义到底是什么样子”。
  看过之后,他们发现,“资本主义的经历和社会主义的经历一样长”。最终,选择了留在美国的阳建平把自己称为“父母的右派朋友”,阳及平则与丈夫定居法国——只有在美当过工人,后又上大学、读研的阳和平回到中国定居,现在一所高校教书,守护父母的精神家园。
  对中国现实的看法,阳和平谈到,贫富差别、城乡差别、贪污腐败、环境污染……,“这些都是资本主义的癌,父母怕癌才来到社会主义中国。”然而,现在中国的这些问题却曾让阳早和寒春在追求的道路上感到痛心。
  2010年6月21日,在中国陕北三边牧场旧址,一对美国夫妇的骨灰撒到了这片他们曾工作和生活过的土地上,上空响起了孙女用小提琴演奏的爷爷奶奶生前爱听的《东方红》……
  阳早和寒春,从稚嫩青年走到耄耋晚年,找到并实践人生意义和安身立命之所在。他们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不仅仅来源于为中国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留给人们的深深感动,以及由这种感动带来的责任。
  对那些有真诚信仰并且心甘情愿为信仰付出一切的人,是值得大家尊敬的。
  如果有人问“现在还有那种为信仰而活的人吗”,“现在还有那种真心奉献的人吗”,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阳早和寒春就是最好的回答。
其他文献
在刚刚过去的省“两会”中,老区继续成为了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的对象。政府报告提到,要继续大力支持革命老区的经济建设,这无疑给老区人民打了一针强心剂。对于政府总揽全局、着眼长远的决策,老区人民是怎样看待的?日前,记者采访了省人大代表、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马山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饶富强。  “第一次当选为省人大代表,非常高兴。”谈到自己参加“两会”的感受,饶富强说:“‘两会’又一次提到,要继续加大力度支
期刊
南雄是原中央苏区县,又是全国和广东省商品粮基地县。全面加快南雄农业提质升级,促进南雄农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2013年南雄市农业生产要以创建现代农业强县为目标,始终抓住“一条主线”,大力抓好“两个促进”,着力实施“五个加强”,奋力开创农业工作跨越发展新局面,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  “一条主线”  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工作的主线。要紧
期刊
一个古老的小镇,一块背山面水人杰地灵的沃土,风从这里起,浪从这里拍,记载着无尽的历史记忆和历史沧桑。这就是位于南海之滨的广东江门新会崖门镇。  在崖门这个小镇上游走,触摸的每一寸土地都彷佛隐藏着一个历史故事,观赏的每一幅山水彷佛都蕴含着一段深刻哲理,教人沉思催人奋进。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崖门人,但是家乡的山水百看不厌。每一次走进崖门这个小镇,我和许多的游人一样,依旧被她的厚重、悠久、质朴、秀美的气质
期刊
怀集县诗洞镇万诗村委会干部吴兆图,积极种植沙糖桔和发展养猪业,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道路,被誉为怀集“建贤式”农村党员创业的好村官。  日前,记者走进地处诗洞镇与永固镇交界的双洛化山冲口的种养场,只见山脚下树绿柑黄,挂果累累,猪欢鱼跃,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单沙糖桔的产量可达十万斤,还有肉猪呢……”见到我们来访,吴兆图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开门见山就介绍起种养场的情况。他由衷地
期刊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关注“三农”问题。今年的一号文件有如下几个新亮点:  把“信息化”列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抓手之一  2013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简称“四化同步”。而在2012年的“一号文件”中,提出的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可简称为“三化同步”,说明了“信息化”并未作为2012年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
期刊
2月19日,肇庆市农业良种示范推广中心在怀集县岗坪镇兴义村举行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种子派发活动,数百农户免费领到了现场派发的超级稻品种“深优9516”种子。这是该中心今年首次在怀集免费派发水稻种子。  水稻“三控”技术是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特色的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是一项高产稳产、节本增效、增进稻米安全的新型施肥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悉,该项目今年将在肇庆市粮
期刊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三大任务,即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罗定市把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宜居村庄等一系列工作紧紧结合在一起,通过抓点带面的方式,创出一条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的新路子。重点是围绕加快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建设,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着力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以深化“公司+理事会+农户”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途径,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
期刊
黄昏,华灯初上,霎那间点亮了平远热柘镇圩镇,灯光泛影为老街添上了几分安定,给小镇增添了几分城镇化气息。其实,这只是热柘圩镇改造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热柘镇按照县委、县政府主攻“一城两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决策部署,以及倾力打造精致休闲山水城镇、建设宜居城乡的要求,积极推进圩镇改造。  2012年,该镇主要抓好“四项工程”:一是亮化工程。投入65万元用于改造原有圩镇亮化设施,在圩镇、大外环七里滩电
期刊
走进封开县平凤镇古石村党员练木杨的金银花种植场,一簇簇金银花长势喜人,在阳光下摇曳生姿。练木杨欣喜地说:“‘红色贷款’圆了我的创业致富梦。”  “红色贷款”指的是“农村党员创业贷款”,因为利率相对优惠,又有贴息扶持,许多农村党员亲切地称其为“红色贷款”。  封开县平凤镇古石、范村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村,资金短缺一直是村民们创业的“瓶颈”。近年来,封开县利用“红色贷款”实行以点带面,营造党员良好创业
期刊
日前,笔者从兴宁市农业局了解到,该市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40个产粮大县之一,历来重视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促进农业发展。2012年,该市全面落实好种粮补贴、良种补贴、沼气补贴、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公开以及一事一议奖补项目等强农惠农政策,有力地推进了“三农”工作。  在种粮直补和良种补贴方面,兴宁市按照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12年中央财政农作物良种补贴面积统计上报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