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有效管理和角色改变研究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87z654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做班主任并不难,难就难在做一名既让学生爱戴又称职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当今社会的新变化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实现从传统角色向新角色的转换与改变。在初中阶段,学生正是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初级阶段,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更注重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在此,我根据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从中学生德育的培养方面,谈一下对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角色改变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关键词:班主任 德育 有效管理 角色改变
  
  班级是学校的个体,对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各方面的优劣。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工作尤显重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做班主任并不难,难就难在做一名既让学生爱戴又称职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注重实践,努力探索和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才能把班级建设成为文明、守纪、勤奋、进取的集体。
  班主任在履行班级管理职责时,旧的观念与方式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表现出来的角色应是不完全相同的。当今社会的新变化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实现从传统角色向新角色的转换与改变。
  在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我确定了这样一个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无论学生具备怎样的聪明与智慧,首先要树立健全的人格。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正是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初级阶段,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更注重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在此,我根据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从中学生德育的培养方面,谈一下对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角色改变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由德育权威者变为德育成长者
  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可是目前现实德育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完全是泾渭分明的关系。从道德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只不过学生由于阅历、经验的欠缺,由于年少气盛,才会犯下他们有时自己也始料未及的错误。对此,大可不必马上以教育者自居去训斥、征服、惩罚,年轻的心是脆弱的,需要引导、唤起、商讨,从而培养德性。即使是惩罚也要与耐心的说理相结合,并辅之以行为指导,学生绝不欢迎那种盛气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师,学生欢迎的是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没有台阶的平等的对话与沟通,即“润物细无声”。
  作为主要教育者的班主任,必须改变自己的德育观和学生观,即从德育权威者向德育成长者转变。观念的改变会带来对自身角色定位的转变,班主任不再以一个道德先知者、一个道德完善者出现在学生面前,我们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们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互换的,彼此的心灵是开放的。班主任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稳定的道德观感化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实现品德的自我建构。同时,学生质朴、率真的个性,拥有的新观念也将影响教师的人格发展。在一种平等、对话、互相尊重、互相补充的关系中,实现德性的共进。这时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不再是泾渭分明、格格不入的了,他们将带着深情走进对方的世界,走向更高的境界。
  二、“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由严师到益友
  当前,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管”多于“导”,“不该……”多于“应该……”,即以告诉学生“不许”、“不准”、“不能”怎样做的条例居多,接着再规定犯规后的处罚措施,缺少人性化的管理策略。在德育过程中,一些班主任说,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自尊心和逆反心理都特别强,说深了不是,说浅了也不是,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也特别多。其实,思想道德教育重在于“导”,让学生明理,多让学生反思错误,帮助他认识犯错的原因,寻找改正的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有问题的学生,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班主任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不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师生之间有太多的隔阂,关系僵硬,这种师生关系将是很紧张的,常常导致德育工作无法全方位开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因此,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就备受关注。调查研究表明,无论是学生、老师和家长,大家认为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能成为朋友,课堂上是师生,平时是朋友,需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生应当尊敬老师,老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德育中一旦学生出现了问题,班主任更要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不仅是和问题学生沟通,也要和每一名学生进行沟通,因为德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如果没有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教育的实质就缺乏了。同时,老师在和同学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
  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由班级活动的外在控制者转变为共同参与者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常常是以控制者的角色出现。这种控制有效地达到了对学生的一致性要求,但也抹杀了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新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理念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使自己从班级外的控制者走向班级活动中,成为班级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在与学生的平等相互作用中实现班级管理的多样性,通过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参与热情与行动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德育的目的。
  作为班主任的我在每次全班扫除中,都和大家一起共同完成;每次集体活动中,都把自己做为一员来参加。实践表明,那些不关心集体的同学,正在一点点改变,思想认识正在一步步提高,思想境界逐步升华。班主任成为了班级中的一员,在与学生的平等相互作用中实现了班级管理的多样性,创建出学生发展的宽松的班级环境。
  四、“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由师长到父母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唯一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一些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这与学校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作为班主任的我们首先要像孩子的父母一样关心爱戴每一位学生,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老师的爱,进而体会到父母的爱和同学之间的爱。
  教育的宗旨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懂得做人的道理,是任何一个社会对人才规格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培养人才的核心内容。作为班主任的我尤感责任之重,班主任工作是在学生成长中具有非常重要影响的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只有跟上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趋势,不断地改革自己的工作方式,才能取得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应有成效。为此,在社会趋于多元的背景下,班主任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适时地改变自己的班级管理角色,正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对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刘晓明,《初中班主任专业成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其他文献
英语教学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努力探索,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结合多年来积累的教学实践,笔者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谈一谈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气氛。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谓英语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此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高中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要求: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政治作为高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与希望,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们共同的愿望。然而,这种迫切的愿望,往往会使家庭教育走入误区,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下面我就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做一些粗浅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供家长们参考。    问题1:愿望的迁移    现象表现: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孩子的活动,并不考虑孩子自己的意愿。比如我曾经教过的
深入细致的德育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完善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保障;帮助学生树立和实现
<正> 杂交水稻是我省水稻生产的一大优势。推广杂交水稻是粮食产量跨上一个新台阶的重大决策。但是,杂交水稻生育期长,长势好,病虫草害种类多,危害严重。几年来,信阳地区在与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民族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具有民族文化凝聚的特点。语文教材始终保持着特有的民族素质标志的思想道德积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既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需要,也符合语文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新课程下,我们应抛弃以往那种过分注重知识体系的教学形式,给学生营造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教育氛围。  一、感悟作品,陶冶情操  新課程下的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大多文质兼美、脍炙人口,文章题材广泛,从
益农肥药颗粒剂系徐州益农肥药厂生产的新型除草复合肥。它既可提供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还能防除田间稗草等多种杂草。为探索该肥药颗粒剂在稻田的除草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PV)是指在急性低氧时,肺泡氧分压降到某一临界值,肺血管发生的快速、可逆的收缩反应,以纠正肺泡通气/灌流的不匹配。HPV的发生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上K^+、Ca^2
作为新闻专业必修课程的《中国新闻史》在教学过程中常遭到冷遇,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尝试和探索: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新闻史的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史实联系现实.融合
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stC)是近年发现的一种重要内源性保护机制,即长时间缺血后再灌注前短时间内反复短暂再缺血处理,可明显减轻缺血组织的缺血一再灌注(i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