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服务型制造进行界定,分析制造与服务关联性,研究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若干阶段。分析江苏省制造业和服务业现状,提出江苏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的对策在于:树立融合的产业发展观;准确把握产业转型的方向;确保服务型制造在企业中的应用;有重点地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制造企业进一步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政府培育和创造有利于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型制造模式的环境等。
  关键词:服务型制造;产品服务系统;制造业;服务业;江苏省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在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服务型制造是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促进升级的新途径。国内外学者对服务型制造及其宏观和微观价值进行了初步研究。但是已有研究的具体建议措施偏宏观产业角度,过于笼统,对制造企业或服务企业缺乏具体操作层面指导;在具体产业政策研究中,对于如何打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分界,促使两者融合发展,则缺乏足够的对策研究。因此,本文将进一步对如何发展服务型制造展开研究。
  
  一、 服务型制造的界定
  
  1. 服务型制造的概念和特点。服务型制造是为了实现制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增值,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客户全程参与、企业相互提供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实现分散化制造资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同,达到高效创新的一种制造模式。它是基于制造的服务,是为服务的制造。
  生产性服务、服务性生产,以及顾客的全程参与构成服务型制造的三个“基石”,三者协同创造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服务型制造具有和以往各类制造方式显著不同的特点:
  从商业模式上说:服务型制造表现为制造企业之间的生产过程服务协作、服务企业针对制造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以及制造和服务企业交叉融合,为最终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和客户全程参与设计。
  从生产组织方式上说:顾客、制造企业、服务企业相互通过价值感知,在互利协作中涌现出具有动态稳定结构的服务型制造系统。动态稳定结构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产品服务系统供应商模式,中小企业通过为大企业提供配套的制造过程及业务流程服务,和大企业实现协作;另一种是“专、精、新、特”的中小型制造及服务企业聚集形成的企业群团,相互之间通过平等、细致的业务分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制造及服务流程分散化协作模式。
  在运作模式上,服务型制造更关注客户价值的实现,将客户引入到产品制造和服务提供及消费过程中,主动感之和发现顾客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和客户进行合作制造,满足顾客的效用需求,实现企业和客户价值的双赢。
  从实施模式上,实施服务型制造需要首先建立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制造系统和基于现代信息和知识管理技术的先进管理系统,形成以面向市场的需求管理和面向生产运作的能力管理为核心、基于企业网络合作过程、实现不同类型主体的协作的服务型制造群体,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使处于传统价值链不同阶段的企业升级成为服务型制造企业。
  2. 制造与服务关联性。服务型制造是制造服务化和服务工业化发展的结果,是制造价值链与服务价值链的相互支持和渗透。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制造与服务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会逐步加深,服务渗透到制造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制造业日益变得“服务密集”,任何制造产品的生产都会融入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与服务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如下:
  (1)企业的发展战略要顺应制造与服务的融合趋势。制造企业需要围绕顾客的需求,结合企业的制造优势和服务资源,有针对性的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服务系统,并在随后的过程中,不断管理和更新企业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保持战略的先进性。
  (2)保持服务的标准化和灵活化。服务型制造企业将其业务向服务领域延伸,通过服务的标准化,企业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和日常管理难度。同时,由于各个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制造能力和所面对的目标市场等方面的差异,服务又要保持一定的灵活化。
  (3)面向产品服务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管理和创新。随着制造与服务的不断融合,产品增值中最显著的部分已由制造活动逐渐转向研发设计、广告营销等价值链上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服务也存在于产品服务系统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过程,通过向顾客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够形成产品的差异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定价策略。服务型制造企业最终为顾客提供的是整体解决方案,因此,企业的收益来自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相比于一次性交易,将服务整合到其核心产品中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交易方式的转变将带来全新的产品服务系统定价策略。而且,在产品服务系统的模式下,顾客获得的是产品与服务所提供的效用,其全生命周期中形成了顾客价值感知的生命周期链。只有正确理解了顾客的价值感知过程和机理,才能制定有效的产品服务系统定价策略。
  
  二、 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若干阶段的研究
  
  1. 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表现形式。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它在不同的层面上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企业从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随着服务与制造相互渗透和融合,产品价值的重要来源是研发、采购、储存、物流、营销、服务、融资和技术支持服务等,而不是传统的单纯制造过程。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服务在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制造业加速服务化。
  在产业层面上表现为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在制造业中,服务业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如航空和国防领域、汽车制造领域、消费品领域、工业自动化领域、高科技和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生命科学和医药设备领域等服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服务型经济的形成,制造业工作的特性发生了变化,制造业中越来越多的工人进入与服务相关的岗位,例如:科技专业人员、会计师、律师、管理人员、办事员或者其他服务岗位。
  2. 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演变的渐进阶段。在服务型制造模式下,企业从传统的为顾客提供产品的模式,向为顾客提供产品服务系统的模式转变。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 service system,PSS)成为服务型制造模式的新型产品模式,依附于产品的服务成为企业主要利润来源。制造业的生产过程由原来的“独立生产”变成顾客积极参与到产品服务系统的生产。实施服务型制造战略,生产型制造商转型为服务型制造商是分阶段的渐进过程。
  第一阶段:形成面向产品的产品服务系统。
  生产者将实物产品的所有权转移给顾客,同时为顾客提供相应的服务协议,以保证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的效用。识别和确认顾客围绕产品所需要的服务内容。对服务业务单独定价,售后服务成为企业收入的有效组成部分。当服务开展达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就完成了从生产的单一产品提供商向面向产品的PSS系统供应商的转变。
  第二阶段:包括两个并行的策略。
  (1)产品服务化,提供面向应用的PSS。为了在特定时间段、特定地点以更低的财务成本和风险获取产品的使用权和相关服务,推动了面向产品的PSS向面向应用的PSS转移。产品服务系统提供者拥有实物产品的产权,顾客购买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及相关支持服务,从而实现其效用。由于产品品质和成本直接影响着客户的使用体验和价格,因此实物产品仍然是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带时间条款的租赁和约是此种产品服务系统的典型方式。
  (2)开发面向方案的PSS。由于传统的单一产品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整套的、定制化的产品系统和相应的服务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客户价值,企业需要向客户提供集产品与服务为一体的全面解决方案,促使面向产品的PSS向面向方案的PSS转移。服务成为满足客户需求、赢得竞争市场、获取销售收入和利润的主要因素。当服务高度依赖相关产品时,生产者会以低价格产品开发并锁定用户,而采用高价格服务实现盈利。
  第三阶段:形成面向效用的PSS。
  产品的使用往往需要专业技能,学习这些技能占用顾客的时间和资源,为了获得自身的高效率,顾客希望企业直接提供效用。产品服务系统进一步增加服务所占比重,顾客并不直接使用“产品”,而是以产出的形式直接获得某种效用,实物产品的产权仍然由服务提供者所有,产生面向效用的PSS。面向效用的PSS将客户从使用复杂产品的冗繁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增加效率、提高质量和节约时间。
  第四阶段:构建服务型制造网络。
  制造企业进行制造业价值链分解,将核心资源与服务能力通过自己研发或并购方式整合在企业内部,将非核心加工制造等生产环节外置与服务外包,构建成以自身为核心节点的、由众多企业聚集形成的服务制造网络。供应商、服务商、制造商、分销商、客户在内的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提供零部件和生产性服务,实现能力提升和快速应变,从而获得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完成自身在产业价值链的升级。
   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的演化转移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类型的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选择发展服务型制造的路径。制造企业会因其制造能力的增强,将目标客户转向层次不同的高端。
  
  三、 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的对策研究
  
  1. 江苏省制造业和服务业现状。近年来,江苏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投入不断加大,服务业得以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断上升。1990年,制造业增加值占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比重为44.77%,服务业总增加值占江苏省GDP的比重为26.03%,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12.30%。到了2007年,制造业比重上升为50.57%,服务业也有所增长,比重为37.37%,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17.37%。到了2009年,全省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 5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GDP的比重为39.8%。数据表明,江苏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虽然在不断扩大,但由于基数较低,总体上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依然偏低。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工业化程度已经进入中后期,按照工业化的规律,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将进一步加快增长。江苏省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已经确定服务业占GDP比重在2015年要达到48%以上。
  江苏是中国制造业重要基地之一,占全国和全球制造业比重约为13%和1%,尤其是苏州、昆山和吴江是我国IT制造业重要基地,也是全球IT制造业集聚的重要地区。从地域布局上看,江苏制造业主要集中在苏、锡、常、宁、镇、扬及南通、徐州等地,其中,苏州、无锡、南京三地的制造业占了全省制造业的80%以上。江苏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特征明显,南京的石油化工产品、昆山的电子产品、苏州的丝绸、常熟的服装、江阴的纺织面料、丹阳的眼镜等。全省也已初步形成了若干与上述制造业集聚相配套服务业的集聚区,如在苏州和上海接壤处,昆山花桥国际商务中心已初见雏形;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也已初具规模;连云港国际商务中心逐步发挥其会展、港口服务等功能;苏州电子信息产品交易中心、南京龙潭物流基地、无锡东方国际轻纺城等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无锡工业设计园、苏州科技园、南京软件园等服务业集聚区运作良好。
  综上所述,虽然江苏省无论服务业还是制造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二者仍然都存在不少问题,如与现代工业国家的差距大,主导产业大部分集中在产业低端,服务业增加值占本省GDP的比重偏低,生产性服务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服务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江苏制造业的增长主要靠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来推动,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底端;江苏区域经济不平衡,无论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呈现出从南到北阶梯分布的特点。
  2. 江苏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的对策研究。本文结合前面对服务型制造的研究,提出关于江苏省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的政策建议如下:
  (1)树立融合的产业发展观是实践服务型制造的重要保障。发展服务型制造业需要树立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发展观。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大背景下,对于制造业发展的问题的判断、趋势的分析、规律的把握,以及政策的出台、规划的制定,需要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准确把握产业转型的方向。信息化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推进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重要手段,也是“两化融合”的战略重点。信息技术与制造环节的融合日益深化,呈现出设计信息化、装备智能化、流程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制造业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过程,只有把握这一产业转型的方向,才能寻求到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突破口。
  (3)确保服务型制造在企业中的应用。实现企业由原先以产品输出为导向的盈利模式向以拥有更高附加值的服务输出为导向的盈利模式转变是服务型制造在具体企业中应用的最终目标,企业应确保服务型制造的应用。
  (4)发挥区位优势,有重点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结合江苏省地域特点,有重点地发展金融服务业、物流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剥离制造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并组建一批独立运作的生产性服务业机构,可以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港口和航线发展滞后等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为江苏省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制造企业进一步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真正具备国际化性质。这可以从两方面着眼:一是把握住国际服务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跨国公司外包的业务流程,与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二是结合“走出去”战略,将一些业务流程转移到海外,借此获取关键知识、技术和专业人才,提升制造业的素质。
  (6)政府培育和创造有利于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型制造模式的环境。服务型制造业乃至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网络和供需关系基本上靠合约维系,因此需要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以及高效率的民事司法制度(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作保证。这些制度条件的生成一方面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是一个改革深化及制度建设过程。政府应致力于制度条件的培育,并运用公共政策推进服务型制造战略的实施。
  
  四、 结束语
  
  本文研究服务型制造模式对制造业的提升作用和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剖析江苏省制造业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出江苏省只有实施服务型制造战略,大力推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才能破解江苏省制造业竞争力不强服务业滞后的困境,推动经济沿产业价值链向高端转移,并研究提出了在服务型制造模式产业实践中所采取的具体对策。
  
  参考文献:
  1. 何哲,孙林岩,高杰等.服务型制造在大型制造企业的应用实践.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9):106-108.
  2. 邹健.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管理探索,2009,(4):38-40.
  3. 孙林岩,李刚,江志斌等.21世纪的先进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中国机械工程,2007,18(19):2307- 2312.
  4. 孙林岩.服务型制造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 冯泰文,孙林岩,何哲等.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服务型制造.科学学研究,2009,27(6):837-844.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号:200804410 10);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号:08JC630038)。
  作者简介:孟秀丽,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
  收稿日期:2011-04-13。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基于市场知识能力的最新观点,分析了企业社会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作用。分析指出企业社会资本从结构、关系和认知三维度上对市场知识能力和经营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文章不仅探明了企业社会资本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还弥补了企业市场知识能力前置因素研究的不足,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了理论启示和实践参考。关键词:企业社会资本;市场知识能力;经营绩效一、 引言在新古典主义的经济理论中,生产中最重要的
摘要:文章结合中国企业实践,采用了管理语义学研究工具,从案例分析角度选取中国国有银行为样本,细读了年报中的董事长和行长致辞,考察其中修辞手法的作用。致辞一方面体现出国有银行强调国家利益、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越发重视经营业绩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试图通过修辞手法管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于经营业绩的预期。本文在引入语义学分析工具研究中国企业领导人致辞这一类管理文件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尝试,以期引起更多学者对于管理
摘要:综合交易成本理论和关系交换理论,文章重点研究了两种主要的契约(正式契约和关系契约)对单边专用性投资与机会主义行为、信任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正式契约或关系契约保障下,供应商单边专用性投资有利于改善零供关系;(2)同时使用两种契约时零供关系的改善程度大于单独使用一种契约时的改善程度;(3)正式契约对供应商的单边专用性投资与零售商机会主义行为关系的影响程度更大;(4)关系契约对供应商的单
摘要: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AMT)的应用正逐渐成为一种战略行为,而其战略意义在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文章通过理论和文献回顾,认为AMT应用水平对于企业的创新能力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而组织学习在AMT应用水平对创新能力提升影响的作用不可或缺,并通过实证对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进行研究,得到了一些推进AMT应用和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意义的结论。关键
摘要:组织双元性的研究正处于范式形成阶段,大量的理论基础构建工作有待进行。文章综述了组织双元性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组织双元性的前因和后果等方面的文献,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组织双元性;双元型组织;理论框架;前因;后果一、 引言组织双元性(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或双元型组织(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
摘要:文章使用面板数据方法,以73家发达国家和71家新兴市场跨国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对国际化程度与绩效的关系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跨过公司国际化程度和财务绩效之间存在M型相关关系。在整合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四阶段模型,国际化程度与绩效的相关性问题做出了统一的解释。关键词: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绩效;四阶段模型一、 样本选择和统计描述 为了对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程度与其财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出现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跨国并购方式占据了主导地位,对于支持对外直接投资的金融体系的机构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需要调整开发性金融的传统理念,赋予其新的内涵,优化其体系结构。以对外直接投资的视角审视开发性金融,要求其成为由不同金融机构按照相同或同类的金融功能构建的金融支持体系,成为通过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协调发展产生出的一种金融形态。以金
摘要:金融危机后,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极其必要。为了对上市公司当前股东权益保护的现状有着更客观、更深入的了解,文章以广东省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股东权益保护状况进行分析,分别从知情权、参与决策权和资产收益权三大范畴来考察股东权益的保护和落实情况,并针对投资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关键词:股东权益;知情权;参与决策权;资产收益权一、 引言金融危机暴发后,经济环境增加了不确定性,
摘要:文章以网络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品牌资产测量中的认知方法与关系方法来探讨网络品牌资产的测量模型。基于对312份问卷进行实证后发现,品牌认知、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品牌个性联想和品牌关系是网络品牌资产测量模型的四个维度,其中品牌关系是高阶维度;塑造网络品牌时,感知质量/感知价值的作用十分明显,质量——关系路径居于主导地位。关键词:网络品牌资产;测量模型;认知方法;关系方法一、 引言作为网络发展最快的
摘要:心理契约是当代分析员工与组织间雇佣关系的重要理论框架。心理契约破裂感是员工感知组织未充分履行其心理契约中组织应负有的责任,会引发负面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文章从心理契约和心理契约破裂感的认知图式属性出发,结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分析了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员工群体心理契约破裂感知差异,并据此提出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关键词:心理契约;心理契约破裂;职业生涯阶段;图式本文拟以心理契约为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