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夏日

来源 :翠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沈成嵩,中国作协会员,曾任金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金坛市文联主席、金坛日报总编辑、常州市民俗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农时记忆》《乡贤记忆》《稼禾记忆》《江南乡村民俗》《记住乡愁》《农耕年华》等系列农耕文化作品,约200多万字。
  蝉  鸣
  又到了蝉歌柳月、蛙鼓荷风的夏季,在夏秋季节的虫吟中,我最喜爱迎风高唱、清亮声远的蝉鸣。
  20多年前,我在水乡的一个小集镇上居住,一条大河就在屋后五六米处拐弯,河边上竹枝轻摇,绿树葱茏。午后,我躺在大河旁树荫下的竹椅上休息,河风一阵阵吹来,这时候不用挥扇,闭了眼睛,只听蝉声“叽……叽……叽”地传来,那声音忽高忽低,忽近忽远,忽停忽续,此唱彼和,这是一种生命的合奏,是激越的情歌,是高旷清远的乐曲,听来使人产生一种幽静、轻快的美感。听着这样的曲调,使人心也定了,神也安了,炎热似乎也减少了。然后便在朦胧中安然入睡,什么都不觉得,仿佛又回到了儿时母亲的摇篮,一觉醒来时,又是满耳的蝉鸣。
  听蝉鸣使人舒适、欢乐,它绝不像秋虫那样无病呻吟,那样哀怨凄迷,使人愁肠百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越是蝉声喧聒的地方,就越能显示出一种林密树幽的清静。听蝉鸣如闻空谷泉声,使人忘却烦恼,摆脱世俗的浮躁,产生一种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蝉,在枝头高歌,陪伴着人们熬过炎热的苦夏,那一声接一声轻吟,仿佛是在和热浪抗衡,而这种抗衡不是声嘶力竭的,是一种幽默式的,那“知了,知了”的虫语,好像在说:“不热不热”“凉快凉快”“好哉妙哉!”蝉真有点像越是热浪越欢畅,越是困难越高歌。
  我喜欢蝉鸣,更喜欢它那种在地下深藏两年,不吃不喝,养精积锐,只是为了在有限的两三周的生命中一展歌喉,将美好的乐曲献给人类,献给夏日的绿色世界。蝉“饮露而不食”,索取微而奉献大。为了传宗接代,雄蝉在枝头放歌,雌蝉产卵后即死,雄蝉在交尾后亦亡,它们并不因为生命的短促,而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如此忠诚地对待爱情,这对于我们万物之灵的人类,不也能从中受到一点启迪吗?
  蛙  鼓
  “青草池塘处处蛙”,在夏夜昆虫世界的大合唱中,青蛙那“咕咕咕咕”的叫声,是最为出色的鼓点,这“丰收使者”的歌喉清脆、嘹亮、穿透力强,有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特别是这声浪是从池塘、稻田、水渠中传出,更显得水灵灵、湿漉漉、凉晶晶,将人带入了一个清凉的世界。
  20多年前,我在乡村驻队,每当“仲夏苦夜短,蛙声作管弦”的夜晚,我躺在打谷场的竹床上纳凉,就能听到这高一阵、低一阵的蛙鼓,这声音绝不像如雨的虫声那样杂乱无章,那样使人烦躁,而是主题突出,催人奋进的唱和、问答,有时这边“咕咕咕咕”刚刚叫完,那边就立即响起了“咕咕咕咕”的回应,像情侣在对歌,又像大合唱中的二重唱,个中有高音、有中音、也有低音,极富音乐感,能调动人的音乐细胞,引起胸中旋律的共鸣,难怪古人将蛙声比作管弦。我不会破译蛙语,但这声音分明是一首首赞美田园、赞美稼禾、歌颂农人的诗歌,它们好像在说“伏天不热”“五谷不结”“谷谷谷”“熟熟熟”。蛙声为“稻花香里话丰年”做了最好的注解,听到这希望的鼓点,每一位挥汗耕耘的农民,此刻都能带着丰收的憧憬进入梦乡。
  我曾仔细观察过青蛙捕食蚱蜢,在荷塘中,蛙端坐在荷叶上,鼓着两只金鱼眼,盯着一张风吹的苇叶,在叶片上停了一只蚱蜢,这青蛙和蚱蜢的颜色极相似,而荷叶和苇叶也差不多,这是一场以快速对快速,以隐蔽对隐蔽的战斗。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青蛙鼓着腮帮,一个快速的跳跃,直向蚱蜢扑去,待到蚱蜢发现,已慢了三拍。它虽然绰号叫“弹雀”,但当它弹起时,正好落入青蛙的口中,这一切仅仅发生在几秒钟之内。
  青蛙是庄稼的卫士,一只青蛙在一年中要捕获一万五千多只害虫,农民叫它为“田鸡”,说是“土地公公派出来保护庄稼的”。这在小学教科书上就有保护益虫青蛙的课文,连幼儿园的课外读物上也有“小蝌蚪找妈妈”。“不准捕杀青蛙”的公告、宣传品更是到处都有张贴。但说归说,吃归吃。每到夏季,在大、中、小城市的街头巷尾,就有捕蛙者在悄悄兜售蛙肉。至于在餐馆、酒楼的宴席上,那一盘盘蛙肉、蛙腿更是令食客垂涎欲滴。可怜如今的“田头卫士”,在田间既要遭农药的扑杀,在池塘、水田又要遭捉蛙者的捕杀,真个是“九死一生”的了。难怪如今的夏夜既不闻蝉吟,又很少见蛙鼓。为此我曾向一农民请教,他说,它敢鼓吗,不叫还藏不住,再一鼓不是去找死吗?此话虽幽默,可我笑不出来。
  流  萤
  “萤火虫,夜夜红,飞到西来飞到东,照见哥哥读诗文,照见妈妈把衣缝。”每当夏日的夜晚,听到和见到“月下草虫鸣,萤飞入烟流”的景象时,我就会想起这首儿歌。
  儿时,记忆中我家老屋前有三亩荷塘和一方稻田,每当夜幕降临,村里人在场头上纳凉时,从荷塘、草丝和稻田,就飞起一闪一闪的流萤,从单个看,这萤光是一明一灭、一点一点的,像是慢慢地在那里移动,但数以百千计的萤火连在一起,就成了闪闪烁烁的满地繁星。特别是一队队流萤相互追逐,十分有趣。前面的一队闪着光领路,后面的队认准目标,跟踪前行。但有时前面的忽地飞入池塘的荷叶、苇叶丛中,躲藏起来,后面的像是突然失去了目标,萤光上下飞绕,显得六神无主。但渐渐地便习惯了独立飞行,此刻,跟踪的也就变成了领队的,而它们却又成了另一队萤火虫追踪的目标。如此上上下下,你追我赶,萤火绕绕,蔚为壮观。特别是一队队萤火在池塘的水面上飞舞,和水中的繁星交相辉映,组成了“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成了夏日夜晚最为美丽的风景,难怪《词源》上把萤火解释为:耀夜、景天和熠耀。
  根据历史记载,晋代的车胤家贫,常不得灯油,夏日则囊萤照书,成了我国穷书生勤奋苦读的典范。“萤窗十载,一举成名”,连读书人的书房,也冠以“萤窗”的雅号,可见萤火虽似“晨露之微,萤烛之光”,但在中国古代的教育史上却也是功不可没的。“萤光”到底能不能读书,我是对它持怀疑态度的。儿时,过了端午,我们就选择洞口开得很小的鸭蛋壳,捕捉来几十只萤火虫,放在蛋壳内闪闪发光,提在手上玩,挂在蚊帐内观赏,倒还不错,说是能映照来读书写字,未免有一点“夸大其词”。这萤火照在书上,昏昏暗暗,明明灭灭,只片刻就会令人头昏目眩,对保护儿童视力是绝对没有好处的。不过,我们所取的是那种“萤窗夜读”的精神,而不是真地用萤火虫来代替照明。   夏夜乘凉
  “白天西南风,夜晚进蒸笼。”太阳已经搁在大茅峰的背后,映得滿天通红。此刻停风歇浪,树不动,枝不摇,连炊烟也弥漫在空中不易散去。知了已经嘶叫得有气无力,狗吐着舌头在树荫下一下接一下地喘气。农家开晚饭的时候到了,家家都把门口的场地扫净,用井水浇湿,然后把屋里的凉床、方桌、竹椅、躺椅、短凳搬上场。
  农家讲究消夏的晚餐,或是一盆冷饭,或是一缸盆炒米茶、焦黄香锅巴的冷泡饭,菜嘛,大都是中饭吃剩的:拌黄瓜、蒸茄子、炒豇豆,或是炖螺蛳,或是盐爆蚕豆,考究的还有香干、猪头肉、咸鸭蛋之类的下酒菜。
  这时满村成了现时的“大排档”,一家挨着一家,坐满了人,大家一边摇着扇子,悠悠然地品味饭菜的滋味,一边在说着家长里短,品评着禾苗长势、干部作风,好一幅“绿树村边农家乐,把酒临风话桑麻”的写意画。我在乡村驻队时,曾和农民一起在场头消夏纳凉,躺在瓜棚豆架下,听村老说稗闻,听老妪话童话,消受着田野的蛙鼓、虫吟、蝉唱,消受着蒲之风、竹之影、萤之光、荷之香,直至月到中天,感到凉飕飕、影悠悠、芬菲菲、馥并流,此刻以耳受,以目受,以鼻受,全身心地感受,仿佛进入了幽静的世界,整个身心都被这绿蒙蒙、雾蒙蒙的大自然过滤着、浸染着、包围着。这比如今坐在空调房间里看电视不知要舒服多少,这大概就是乡村生活的况味,这就是美好家园的乡情乐趣。我不会吟诗,但在记忆中也写下了古诗两首:“葵扇摇风绕溪行,晚凉新浴布衣轻,一弯曲水凉荫绿,人立桥头观月明。”“水牛入汪闹前塘,低吟浅唱纺织娘,放眼银河占丰歉,仰卧竹床月意凉。”
  “六月溽暑,七月流火”,古时吴地文人曾写过不少避暑的诗文,读来如诗如画,李笠翁《闲情偶寄》云:“酷暑暑毒可畏,最宜息机养生,否则神耗气索,力难支体……余常林居避世,夏不谒客,或袒处于乱荷之中,或偃卧于长松之下……”这当然是文人雅士的避暑消夏方法,对于广大劳动者,则不可能有这个条件。尽管“赤日炎炎似火烧”,但农人还是要“锄禾日当午”,一则《田家夏日》的诗写道:“满村凉露树烟青,早作田家望晓星,妪起晨炊翁出户,牵牛前向牛车亭”“当午耘苗汗雨蒸,夏畦无处觅凉冰。田中粒米皆辛苦,寄语官家莫浪征。”可见在古时,在炎热的夏天,农人也呼吁“减轻农民负担”,这沉重的负担,恐怕比酷暑更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大麦粥
   夏日炎炎,连日气温高达38℃,整天里大汗淋漓,喝什么都不解渴,吃什么都不开胃,这时结了一层膜的凉大麦粥,就成了一家老小最喜爱的饮食。
  下班归来,脸晒得通红,脚热得烫人,冲冲凉,擦把脸,坐在电风扇下捧起大麦粥碗,就两根酱瓜,都不要用筷子,就这么咕噜、咕噜一顿喝,顿时汗水净了,心火消了,浑身上下凉晶晶,真是两碗大麦粥下肚,比做神仙都快活。大麦粥防暑、降温、爽胃、熬饥、解渴,是任何美味佳肴和冷饮食品所不能替代的。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吃了农家的大麦粥,曾御封为“珍珠汤”,可回宫后任御膳房专做,再也做不出当初在又饥又渴的情况下喝农家大麦粥的那种滋味来。
  新中国成立前江南农民吃大麦粥,主要是为了熬饥,而不是为什么爽胃、解渴。那辰光,整年整月地看不见肉星子、油星子,是饥肠而不是什么肥肠,大麦粥喝多了就刮油,就燥心,就反胃,还吐酸水,但不吃又无法度命,是不得已而食之。在饥饿线上挣扎的农民最难过的是熬春荒,“桃红李白食无粥,蜂飞蝶舞炊无煮”,风景虽美,春光虽好,可不能拿来当饭吃。但穷人有穷办法,清明吃红花草,谷雨吃莴笋,立夏吃青蚕豆,小满开镰就吃大麦饼、喝大麦粥了,这是江南农家从春荒到夏熟的“四级跳”。有一首江南民歌唱得好:“清明时节红花开,鲜炒的秧草赛瓜菜;蜂飞舞、笋抽薹,凉拌莴笋能填饥怀,采完蚕豆大麦熟,百日春荒熬过来。”当然了,一个“熬”字,就包含了个中的千辛万苦。
  提起大麦粥,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1945年新四军北撤了,但在茅山老区留下了一些革命的后代,他们有的是“奶花花”,有的是“两三岁的娃”,都留在贫苦农民家中寄养。开始江南留守处还能送一点伙食费来,到后来,随着国民党的围剿,日子越来越艰苦了。有些农民就自己吃糠、吃菜、吃无米的大麦粥,将仅有的一点大米用毛巾包扎起来放在大麦粥锅里煮“代浆”的“饭团团”,给革命的后代吃。在1948年的熬春荒、夏荒时,有一位革命的老大娘,把仅有的几斗米全下了“寄娃”的肚,而自己的小儿子却因营养不良给活活饿死了。新中国成立后,这位寄娃的父亲在上海当上了司令员,那用农民家的“代浆”喂大的孩子进大学时就改名为“代江”,并和农村那位大娘结下了亲戚,两家子一直往来不断,那位将军把农民送来的“大麦粥”视为最好的礼品,赠东家,送西家,后来那位老将军西去了,临终前留下遗嘱:逢他的祭日,只要一碗大麦粥足矣!
  炒米茶
  炎热的大伏天,气温高达38℃以上,室内桌子、椅子、床等等都超过了人体的温度,连空气都热烘烘、火辣辣的。这时风不动、树不摇、蝉不鸣、狗不吠,连一向神气活现的大公鸡都掠起了翅膀。
  种田人、上班族中午火爆爆地跑到家,到井台上打盆水冲冲凉,然后端起凉晶晶、黄澄澄似焦非焦、似苦非苦的炒米茶,一口气“咕嘟、咕嘟”喝上三大碗,那简直就是神仙过的日子。
  夏天,出汗多,常常因为“白天西南风,夜晚进蒸笼”,睡眠不好,整天昏头耷脑,吃什么都不香,唯有大麦粥和炒米茶是消夏的主食,特别是炒米茶,它清淡、清香、打滞、消食、解渴、熬饥,是江南水乡呱呱叫的一副药膳。
  炒米茶,又名粳米茶,大都是用陈粳米经淘洗干净晾干后,下锅用大米炒,要一铲连着一铲,一铲快似一铲,不停地烤,不停地炒,一直要炒到黄而不焦,脆而不爆为止,好的炒米茶放在小缸里,能吃一个夏天。新中国成立前,江南人出外旅行,常将炒米茶磨成粉,制作成炒米屑,带在路上当干粮,它不霉、不蛀、不变质,可以一路吃到头,要吃了,只要抓几把放在碗内,用开水一冲,放一点盐花,就能有滋有味地当一饱。当然了,炒米屑也可以用大麦粉炒制,那是“大麦焦屑”,吃起来更香。
  炒米茶,兼有米和茶的双重作用,说它是茶,它十分解渴,进嘴就降温了,三碗炒米茶下肚,火也退了,汗也停了,心也定了,比如今吃冷饮不知要舒服、凉爽多少。说它是米,那的确是米炒出来的,但吃进嘴里,却不是米粥、米饭的味道,到嘴就化,吃不到一点点米渣渣,特别是那一份淡雅雅、香喷喷的苦焦味,更加令人开胃、神往。我儿时曾害过三个月的伤寒病,就是靠炒米茶度的命,如今,我儿子、孙女只要伤风、感冒,耳畔就会响起我母亲的话语:“不要紧,炒米茶里有三分药,那是吃不坏的”,仿佛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深情地看着母亲一茶匙、一茶匙地喂我炒米茶……
  泡  饭
  大麦粥、炒米茶、泡饭,是江南城乡夏日早晚餐的主食,特别是泡饭以方便、爽口、熬饥而深受人们青睐。
  每当夏夜来临,人们坐在场头、街头、巷头小餐,伴随着阵阵凉风和声声蝉鸣,不用烧热灶,不要飘炊烟,只需用凉开水泡一下中午吃剩的饭,就成了吃在嘴里滑溜溜、韧绉绉的泡饭,这种饮食比大麦粥、炒米茶熬饥,比粘稠稠的白粥爽口,它一粒一粒,微微有一点锅巴的香味,吃在嘴里很爽滑,再伴以咸鸭蛋、甜酱菜或凉拌黄瓜、凉拌海蜇等助餐,那这顿饭一定吃得有滋有味。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有一年夏天我出差到北方去,那喝的白粥只能说是“稀溜汤”,用筷子捞也捞不到几粒米,当然它是用来就白面馒头当饮料喝的。当我们在北方灌了一个月的“粘不粘、稠不稠”的“稀米汤”后,就特别想念家乡的泡饭,想念那名副其实的“方便稀饭”。
  泡饭茶、泡饭茶,可见泡饭也是当作饮料喝的,它一半是为了解渴,一半用来熬饥。特别到了夏季,中午煮一锅白米饭,可以吃一整天,中餐吃米饭,剩下的晚餐和隔日的早餐用作当泡饭,它大大方便了家庭主妇。
  “不吃三年泡饭萝卜干,就不知道怎么做生意”,这是旧社会年轻人到店铺学生意,到作坊学手艺的经验之谈,泡饭萝卜干是苦茶淡饭,但苦中何尝没有乐。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巴音博罗,满族。国家一级作家,当代著名诗人,自20世纪90年代起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发表文学作品400万字。著有诗集《悲怆四重奏》《龙的纪年》,油画散文合集《艺术是历史的乡愁》等。现挂职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   历史必须和这儿的一切共同生活下去。  (美)洛威尔《历史》  岜沙汉子的火枪  枪是手的延伸  手可以从衣袖中伸出,摸姑娘的   奶,松树的腰,云的脸  火焰的布衫,石头
期刊
作者简介:  王顺法,江苏徽派园林建筑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60年代出生于江苏宜兴。作品散见《中国作家》《散文百家》《北方文学》《翠苑》《太湖》等文学期刊。   昨晚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又回到了5岁的时候,和小伙伴们去北宕宕了。  家乡在安静的宜南山区,天目山余脉悠悠,在这儿绵延成一片山岭。在这片山岭的尾端山脚下,静静地卧着一个小山村,那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小村的西面,是一
期刊
作者简介:  赵军,江苏省作协会员,常州市诗词学会理事,武进高级中学高级教师。作品散见《雨花》《文汇报》《翠苑》《常州日报》等报刊。   这个世界时常是相异相悖的。身居农村,却向往城市,像逃离噩梦似的逃离农村;身居城市,又眷恋农村,像害了相思病似地渴望回归。是人心叵测,还是时代使然?  在和平路靠近省武高操场东侧,有一条长长的绿化带。一面是车轮滚滚,人声鼎沸,红尘万丈;一面是芳草萋萋,鳥雀相鸣,嘤
期刊
作者简介:  李寿生,1946年出生于常州西郊大运河畔一个普通村庄。1964年投笔从戎,5年普通一兵,10年勘探队员,26年媒体人。江苏省作协会员、江苏省杂文学会副秘书长。著有诗歌集《踏遍青山》、散文集《唱春风情录》、《我的乡村》、《昨夜星辰》。各类作品在全国和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评比中十余次获奖。  芋头婆婆  论辈分,她还是我的长辈,要喊她婆婆,而实际年龄远比我的母亲小得多。因为她的头部形状有
期刊
1  中年男人梁小木2013年2月6日的41岁生日刚过,自己都觉得自己内心有点小小的骚乱,总想折腾点事干。  其实他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也不算发达的男人,过生日时老婆网购了两条红内裤送给他,使他不经意间心里就涌出了小小的温暖。  他是一名工薪阶层,永远坚信靠工资发不了财的真理,所以他过得格外小心谨慎,就连买彩票,也不敢抱太多幻想。关键是豁不出去。一个月3000左右的工资,他顶多一次小心翼翼地买个5
期刊
作者简介:  陶青:江苏江阴人。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农家子弟、书生本色,敏而好古、不慕荣利。嗜旅行,爱读书。闲暇常著文自娱,遣怀寄意。作品散见各类报刊杂志。曾获江苏省第二届优秀文学作品奖、第二届丰子恺散文奖。  三舅称得上是我老家的“乡村秀才”,人也长得神气。“文革”时期有部样板戏《奇袭白虎团》,里面的主角叫严伟才,三舅与他颇为相像。当然,三舅妈嫁给我三舅,不全是因为这些。三舅是个裁缝,手艺精湛,
期刊
作者简介:  于兆文,江苏淮安人。江苏省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淮安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大运河文学报》总编辑,淮安区教育局新闻发言人、宣传办主任。已公开出版7部作品集。  一声横玉西风里,芦花不动鸥飞起。  马蹄依旧入青山,柳梢浸月天如水。  一首诗,打开一季的门扉,也打开了我的心扉。  河水在缓缓地流淌,岸边的芦苇,绿了黄,黄了绿。秋天的时候,
期刊
作者简介:  云亮,本名李云亮。中国作协会员。在多家报刊发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著有诗集《云亮诗选》《深呼吸》,“锦屏”系列长篇小说《媳妇》《少年书》《韶华记》《情事录》《煮豆歌》《特殊统计》等。  一盆清水  一盆清水  浪花蓄在里面  音乐的旋律蓄在里面  我们用一只脏兮兮的手  将水晶的门打开  多么好的一种感受  尤其是在夏天的早晨  一盆清水,频繁地  在我的生活里来来去去  没有颜色
期刊
作者简介:  平凡人,原名石建国,江苏溧阳人。诗歌发于《诗刊》《诗选刊》等多家刊物,入选多种诗歌年选选本,获各类诗歌奖20多次。  静 水  月亮把孤独放在低处  一湖静水  就是最好的恩赐  最轻盈的枷锁  白天,淬火以拭目  惊起的微澜里  有风托举的,消逝事物的琐碎  夜晚,在每一个容器里  清修者深不见底  比药更苦的人,饮清露  荡空其身形  那闪耀着荧光的  是守夜人  在黑夜唯一的救
期刊
作者简介:  刘学安,江苏沛县人。江苏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中国作家》《时代文学》《鸭绿江》《雨花》《翠苑》《当代小说》等国内期刊,曾获当代小说征文奖和晨报文学奖首届小说奖、第六届散文奖等,小说集《你说我是谁》列入“舞动汉风”徐州市作家精品丛书,出版长篇小说《龙兴镇》。   按节气,小暑已过,昭佩从县城下了车,连家也没回,就大步流星匆匆赶往青墩寺。  相传,青墩寺原是一座佛教古刹。“江南燕子矶,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