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时间我做主

来源 :AMT前沿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rav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总下定决心做主自己的时间,可半年后发现自己比以前更忙了,他不禁要问:难道做主自己的时间真的就那么难吗?
  
  威豪公司的杨总忙,这谁都知道,从公司里的员工、经理,到公司外的客户、合作伙伴,都把他当成民营企业家中的劳动模范明星,艰苦创业的典型,勤劳致富代表,爱岗敬业标兵。内部员工要找杨总,直接问助理他在哪个会议室,早8点到晚8点,周一到周日,一年365天,不夸张地说,至少300天之内找他不用考虑其他途径。如果外人要找他,别指望一个电话能找得到,通常都是助理接了电话,“不好意思,杨总在开会,请问您是哪位?请问您找杨总什么事?会议结束了我会转告杨总,再见!”不论是谁打来都是这句对白,说得跟顺口溜似的,特熟练。一般要紧事当天8点后能接到回电,要不是那么火烧眉毛的事,那就得第二天才能得到回复,并且多半不是杨总自己打回来,“您好,我是威豪公司杨总的助理,关于您昨天说的事,杨总让我转告您……对,杨总现在正在开会……”那套路就跟国务院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一样。大家都说,杨总真是以会议室为家,这个世界什么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杨总呆的地方和杨总助理的对白。
  
  不能承受之重
  
  其实,杨总还真不是那种没事自己找会开的人,威豪是他一手创办的,与一般国企不同,他可耗不起宝贵的时间、精力在开会中找领导的感觉。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这点杨总比谁都明白。在他看来,开会的需求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确定公司的发展战略,需要开会;年度、季度的预算和目标,需要开动员会;各部门的预算和目标报上来,还得开审批会;每月每周各部门的工作情况也需要了解,就会有许多的汇报会;供应链和营销老总吵架,每周还得把两边的得力干将拉在一起开个协调会,等等。这些还都是有章有谱的,每天找他汇报顺便请示拍板的零零碎碎的小会更是数不胜数。
  终于,在周一的公司核心领导层碰头会上,杨总倒下了,被匆匆忙忙送到医院,医生说是劳累过度引起的心脏病。医生向陪着上医院的陈副总询问了杨总平时的工作强度,听了陈副总的描述之后连医生都拜倒了,说就你们杨总这身子骨,一直以来就像是5顿重卡装着QQ0.8的发动机,满载从上海到西藏跑好几个来回,并且中途基本没有休息。医生说杨总要再这样整天泡会议室,这颗心脏早晚报废,还说你们有钱人别以为有钱啥病都能治,真以为医学发达了,换器官跟汽车换配件一样啊,身体是自己的,不为自己想想也为家人想想啊。
  医生的这句话杨总真是听在耳里,痛在心里啊!望着急急忙忙从家里赶来医院的妻子和女儿,觉得自己这些年来对家里人的愧疚真是越来越深,自从自己创业以来,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好好陪陪她们了,躺在病床上的他心里开始不安起来。
  
  改变,刻不容缓
  
  躺在病床上的杨总静下心来之后,开始琢磨起来,自己一天24小时的时间都是怎么过的呢?这些年自己怎么就被困在会议室里了呢?回想公司刚创办那几年,自己基本上大事小事都是带着几个元老开会讨论之后就拍板决定了,效率很高,最重要的是根本没觉得像现在这样累,每天还能陪家里人吃晚饭,还能和老朋友定期聚会,体验“风华正茂的青年企业家”的感觉。随着企业越做越大,最近三年已经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销售额几乎翻了3番,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了。
  以前的时候,开一个会议就能安排好之后一个月的销售策略和计划,而现在却要不停地听汇报,了解进展,帮着发现问题,找原因,还得拍板解决方案,原来开会定下的事情好像都是自己隔三差五地去引着大家完成的。以前供应商很少,自己去和供应商谈妥了就万事大吉;以前就一个工厂,自己有空就去看看,心里有数,每周开会讨论工厂的事情大家三句两句就能达成共识。这样的对比太多了,杨总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个会议的机器,走不出会议室,什么事都要他在会议室决策,又很快回到会议室来让他重新决策。很多时候他都是坐在会议室里听着自己根本了解不到的琐事,然后等大家七嘴八舌一通争论之后再把目光集中在他身上,非要他给个答案。
  他想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去拜访过供应商和经销商,很久没有去详细了解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进而认真思索威豪的应对之策了。这一切必须改变,等养好了病,一定要让自己回到过去那种从容不迫的状态中去,没错,不能做会议的奴隶,必须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想到这儿,杨总拿起床头柜上的日程簿,翻到下一月的那页,写下七个大字——“我的时间我做主”。
  
  一场变革即将到来
  
  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杨总终于出院了。远离工作休养了一个月,是时候回公司看看了。“杨总,您回来了,你身体好些了吧,怎么不多休息些时间呢。杨总,您现在有时间吗?有个会我们想让您……”“杨总您终于回来了,有个会我们一直在等您呢……”从走进公司的那一刻起,杨总的耳边就一刻也没有清闲过。但是,经过了在医院中的深思熟虑,杨总可是打定主意要和暗无天日的会议室生活说再见了。
  “冯助理,有件事我考虑了一段时间了,以后我不能再逢会必到了,我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全放在会议上了,必须好好把我们公司的会议给管理起来。”杨总对以前那个“专业接线员”冯助理说道。
  “杨总,其实我早就觉得您参加的会实在太多了,大大小小的会都到场,实在太辛苦了!”冯助理赶紧接话,其实他有这种想法很久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和杨总说,现在杨总自己主动提出来,他绝对支持。
  “你说得没错,不仅我辛苦,那些部门经理们我看也不好过,有时明明很紧急的会议,因为要等我的时间,只能排在别的会议后面,这给他们后面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以后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把我们公司的会议分分类,定定性,看看哪些是战略层面或者必须我主持协调的,我参加,其他的交给主管人去负责,谁相关谁参与,别再一开会就是‘全会’。我看很多人从坐进会议室,到会议结束走出去,既不发言也不记录,这不就是‘蹭会’吗?事不宜迟,冯助理,‘解放时间’这项工作就交给你去做了!”
  杨总要搞会议管理,解放自己的时间,这件事很快就在威豪公司炸开了锅。有的人大声叫好,认为理清会议,把大家的时间和精力从漫无边际的会议海洋中解放出来是好事;也有持反对意见的人,说老板不参加会议哪有主心骨啊,还是老板拍板心里踏实。
  杨总也听说了来自基层的不同声音,决定找几个中层经理来交流一下对这件事的看法。通过交谈发现大家基本上还是比较认同自己的想法的,毕竟之前这些人也是深受会议之苦的,自己的正常工作很难做好计划,因为各种会议的日程才是决定因素,部门事务的决策也往往错过最佳时机;因为要等到合适的会上去讨论,而往往参加会议的其他经理和领导又不是直接责任人,对实际情况根本不了解,有时发表一些意见让你根本不知道怎么回应,讨论变成争论,还是无谓的争论,虽然最后是杨总来拍板,但也难免时不时拍错地方。以前,大家都默认这是公司的传统,既然现在杨总提出来改革,那再好不过了。
  看到中层骨干们都支持这件事,杨总心里别提多美了,以后自己不用参加那么多的会了,解放出来的时间可以放在企业发展的大问题上了,并且中层骨干们也能顶起各自的一片天了,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让人振奋不已。
  理清会议不是什么浩大的工程,很快冯助理就带着几个人把公司的大小会议都理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需要杨总参加的主要有董事会会议、战略制定会议、战略监控会议、绩效考核会议、管理例会、重点专项会议、供应链会议、营销会议、员工沟通会议。虽然看起来似乎还是不少,而且再往下细分还会分出很多具体的会议,不过,杨总看了之后,感觉这比以前自己参加的会议已经少了很多了,而且这些会并不都是需要自己主持的,这更让杨总感觉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当然,这些会议谁来组织,需要谁参加,会议的主题是什么,都得好好规划一下。两周后,公司的会议体系就被重新梳理了一遍,杨总看了看自己的日程表,下半年有好几周的时间都没有需要自己参加的会议,想想自己很久都没有走出公司了,于是便开始筹划用解放出来的时间去几个主要的市场考察考察。
  
  路慢慢其修远……
  
  一晃半年就过去了,杨总那张原本就消瘦的脸颊,看起来似乎愈发的凹陷了下去。按理说他参加的会议少了,解放了更多的时间出来,面色应该好起来才对,可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半年杨总会是参加少了,能够有时间去了解市场、拜访供应商和客户了,但是这心却没少操,更多的时间用于调节纷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自从杨总这半年来开始“做主自己的时间”,不再整天开会了,但公司里的人都觉得现在的会是更加难开了,经常是议而不决,一个会开上半天时间,大家就一个问题争来争去,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意见,谁也不服谁,谁也拿不出系统而有说服力的论据,需要决策时最后没人愿意拍板。会议主持人更多的时候就是一个调解人,甚至有时主持人都会参与到争论中去。这就造成了很多会开完了却没有结果,负责人只好再来找杨总,希望他能给个具有决定性的意见,杨总没办法,也只好承担起这久违的重任。
  但是决策之前总得有分析,分析总是需要一定的依据,而杨总往往得不到这些东西,最多就是一些数据和会议纪录,会议记录上也就是杂乱的意见冲突,更要命的是那些经营数据还经常有多个版本。
  本该在会议上解决的问题却拖到了会议结束后,效率没提高,时间也没节省。难道做主自己的时间真的就这么难吗?拿着这些杂乱的数据,杨总真是犯了难。
其他文献
栏目导语: 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扯皮推委、兜圈子效率低下,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很常见。能不能让跨部门跨岗位的人协同起来“做正确的事”,这是流程管理擅长的问题。能不能跨部门跨岗位的人都象最有经验的人那样“正确地做事”,这是知识管理擅长的事情。流程管理、知识管理,流程管道和知识活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AMT致力于成为帮助企业“流程和知识结合出实效的NO.1专家机构”。本专栏由AMT合伙人王玉荣女
期刊
在目前中国市场环境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企业的发展上还存在很多障碍,一路走得磕磕绊绊。实际上这与职业化经理人的严重缺乏有关。目前,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还不健全。经理人以“理论派”居多,缺乏市场实际执行力和行动力,更缺乏“职业精神”。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如凤毛麟角!中国企业急需“职业化职业经理人”来规划管理运作,使得企业最终能够借力腾飞。  经历过改革大潮的沉淀,随着企业进一步的成长,中国很多
期刊
好像从“信息管理”这个名词诞生之日起,我们就想当然的把它当作“管理信息”的技术而不是“信息管理”的科学。    信息管理是一门管理学科,不过好像从这个名词诞生之日起,我们就想当然的把它当作“管理信息”的技术而不是“信息管理”的科学。如果谈“管理信息”就一定要讲究方法了,于是,我们身边的一些研究机构、教育组织一开始便教育和引导世事懵懂的学生们学习JAVA、C++、数据结构、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知识,以
期刊
A企业刚刚经过改制,又将面临业务流程的变革,他们该如何应对这双重变革呢?    “林副总,财务部刚刚来了电话,好像很紧急,让您赶紧回个电话过去!”林羽山刚从合作方S集团回来,正为合同谈不拢的事情犯愁呢,他的秘书Linda就风风火火地告诉他这件事情。“行了,知道了!肯定又是资金短缺的问题,他怎么自己不去找银行谈,每次都叫我想办法。”  林羽山有些恼火,不过他心里也清楚,自从公司改制以后,上级公司指定
期刊
从跨国企业到民营企业,从技术人员到管理者,这之间的“鸿沟”如何跨越?    文永生,曾服务于IBM、联想、TCL等多家著名企业,目前效力于中国工业设计的领导企业--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公司企业规划、IT、人力资源、行政等事务,同时作为校外专家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硕士长期提供管理类课程的授课服务。  从IBM到民营企业,从企业的管理者到学校的老师,文永生的职场经历都是围绕“学习、实践、传播管
期刊
SaaS这个舶来品趁着软件厂商的“集体困顿”渐入眼帘,是否有志于信息化服务的用户都可以投入到它的怀抱之中?    随着国内传统软件厂商面临的规模无法持续扩大,发展面临进一步的瓶颈之时,SaaS这个外来的舶来品随着这股软件厂商的“集体困顿”而慢慢映入了人们的眼帘。初期投入成本低,后续维护服务有专有的运营商负责管理,看似企业信息化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但所有有志于信息化服务的用户是否都可以投入到
期刊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选择任何一个厂家,都只是“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    有些企业认为请高校定制开发或自行开发ERP系统更符合企业的实际,但这两种方式开发周期长、投入大、成功率低。作为企业需要的是成熟的应用,不应该也没必要成为课题项目的试验田,购买现成软件是绝大多数企业的唯一选择。  一般地,企业在发布招标信息之后,国内国外,大大小小的ERP厂家会闻声而动,主动与企业联系。国外
期刊
面对“高库存与高缺货并存”的困境时,供应链总监该采取什么策略?怎样才能保证这种策略行之有效?    本文的案例来自于一位供应链总监的日记。这位供应链总监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具有代表性,很多企业面临类似问题并采取了相似的解决思路,而解决问题的结果似乎也差不多,往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为什么供应链总监的策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类问题的解决思路是怎样的,本文将进行深入探讨。     一个供应链总监的日
期刊
“速度、速度……”这似乎已经成了我们在现阶段做企业、搞营销的人们最看重的一个词语了。    快速发展是一种趋势。一个企业要想在10倍速的时代立足,发展速度太慢肯定不行。但是一味地追求高速度也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如何把握好快与慢的分寸。对这个分寸的把握就是如何对企业推进速度进行管理的问题。可以说,速度管理,是所有新经济时代的公司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
期刊
以变应变 ,突破瓶颈,杨总应该尝试做轻松快乐的“资本家”!    帅新武  浙江华凯实业有限公司 总裁  浙江大学中科企业家学院 教授  浙江工商大学MBA中心 客座教授  交流信箱:simon.shuai@holley.cn    很遗憾,杨总显然成了威豪公司发展的瓶颈了!  也可以说正是杨总抑制了各级各类管理者应有的责任感和应尽的职责,阻碍了威豪正常职能管理体系价值的发挥,从而导致威豪的运营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