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对选修课的进一步改革,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了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综合素质。当前汉语言文学的选修课开课较为随意,且教学方案缺乏新意,尚未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程的开展现状,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建设
汉语言文学选修课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审美性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随着高校规模的快速发展,除极少数高职院校有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绝大多数高职生没机会接触汉语言文学类课程。汉语言文学课程内容涵盖了汉语言文字和文学两个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言素质,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目标不明确
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的都是单方面的强制灌输模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正确对待事情的价值观。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标都放在社会政治本位上,忽视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质,这些都无法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魅力发挥出来,更严重者,会导致学生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对于学生性格的塑造有所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目标设定存在着过分重视社会政治本位、忽略创新素质的培养等问题,强调统一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我们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针对这些不足,新课改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建设不够科学
教师开课只为凑课时数,学生选课也仅仅只为学分,导致课时不足、选课门槛不高、学生学习水平良莠不齐。这些不容乐观的教育现状,究其原因在于课程开设之前没有经过可行性分析研究,导致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不高,开课仅仅凭借主观因素,缺乏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持续性、稳定性,还导致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严重脱节。
多数高职院校对公选课的建设不够重视,缺乏监控管理,任课教师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积极性不大。在现实中,高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真正符合条件任课的教师不多,无法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导致了降低开设选修课的任课条件。同时,对于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任课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备课,投入时间多才能上好该类课,因此,多数教师不愿意开设这类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任课教师的师资水平。
(三)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模式单一
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开设从内容方面过于繁重和陈旧,而学校更加重视的是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理论忽视实践,新课程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学生能够从课堂的学习转向社会发展的实际。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社会。所以,学校对于课程的开设更应该倾向于和现实生活相近,这样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更多地接近现实生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所需知识,从而学习到真正在社会中实用的技能。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材知识较为固定死板,跟社会热点联系不够緊密,不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师讲解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考试模式单调,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能力的提高。
二、高职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建设策略
(一)加强学生的选课指导
学校一方要干涉学生的选课,因为学生自身的经验以及知识掌握不足,对于很多课程都不够了解。为减少学生盲目随意的选课,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与专业特长,对学生进行个性研究。学校的相关部门编制选修课的指南,介绍课程目标与教学的方式,这能够帮助学生选择更合适的课程。在学生每学期的选课之前,学校的各管理部门可以提前公布公选课,介绍选修课的老师,该老师的职称与学历,之前的主要教学研究方向等。这能够帮助学生在选修课的选择中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建立健全汉语言文学课程结构体系
在高职院校中,要充分认识到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要对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注重教学内容的思想性,融育人于教书。无论在设计课堂教学,还是在汉语言文学课程建设上,教师用心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课程负责的太度,要选择那些思想性强且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作品,让学生受到心灵和艺术的感染。教师应选取新的课程标准,努力提高授课内容的丰富性。注重教学内容方面的实用性,创建新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喜爱的课程。
(三)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要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要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增加课外拓展培养活动,开展读书报告、演讲等实践环节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陶冶情感。
三、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的开设对于落实以人为本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化的需求,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提高自我开发与自我教育力。完善汉语言文学的选修课建设,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得学生的道德情操、身心健康、文化涵养等有本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小娜.高职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建设探索[J].语文建设,2015.
[2]赵彤.关于加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建设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6,14:190.
[3]张婷凯.浅析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程建设[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3:829.
关键词:高职;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建设
汉语言文学选修课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审美性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随着高校规模的快速发展,除极少数高职院校有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绝大多数高职生没机会接触汉语言文学类课程。汉语言文学课程内容涵盖了汉语言文字和文学两个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言素质,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目标不明确
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的都是单方面的强制灌输模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正确对待事情的价值观。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标都放在社会政治本位上,忽视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质,这些都无法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魅力发挥出来,更严重者,会导致学生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对于学生性格的塑造有所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目标设定存在着过分重视社会政治本位、忽略创新素质的培养等问题,强调统一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我们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针对这些不足,新课改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建设不够科学
教师开课只为凑课时数,学生选课也仅仅只为学分,导致课时不足、选课门槛不高、学生学习水平良莠不齐。这些不容乐观的教育现状,究其原因在于课程开设之前没有经过可行性分析研究,导致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不高,开课仅仅凭借主观因素,缺乏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持续性、稳定性,还导致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严重脱节。
多数高职院校对公选课的建设不够重视,缺乏监控管理,任课教师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积极性不大。在现实中,高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真正符合条件任课的教师不多,无法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导致了降低开设选修课的任课条件。同时,对于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任课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备课,投入时间多才能上好该类课,因此,多数教师不愿意开设这类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任课教师的师资水平。
(三)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模式单一
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开设从内容方面过于繁重和陈旧,而学校更加重视的是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理论忽视实践,新课程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学生能够从课堂的学习转向社会发展的实际。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社会。所以,学校对于课程的开设更应该倾向于和现实生活相近,这样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更多地接近现实生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所需知识,从而学习到真正在社会中实用的技能。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材知识较为固定死板,跟社会热点联系不够緊密,不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师讲解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考试模式单调,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能力的提高。
二、高职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建设策略
(一)加强学生的选课指导
学校一方要干涉学生的选课,因为学生自身的经验以及知识掌握不足,对于很多课程都不够了解。为减少学生盲目随意的选课,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与专业特长,对学生进行个性研究。学校的相关部门编制选修课的指南,介绍课程目标与教学的方式,这能够帮助学生选择更合适的课程。在学生每学期的选课之前,学校的各管理部门可以提前公布公选课,介绍选修课的老师,该老师的职称与学历,之前的主要教学研究方向等。这能够帮助学生在选修课的选择中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建立健全汉语言文学课程结构体系
在高职院校中,要充分认识到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要对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注重教学内容的思想性,融育人于教书。无论在设计课堂教学,还是在汉语言文学课程建设上,教师用心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课程负责的太度,要选择那些思想性强且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作品,让学生受到心灵和艺术的感染。教师应选取新的课程标准,努力提高授课内容的丰富性。注重教学内容方面的实用性,创建新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喜爱的课程。
(三)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要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要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增加课外拓展培养活动,开展读书报告、演讲等实践环节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陶冶情感。
三、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的开设对于落实以人为本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化的需求,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提高自我开发与自我教育力。完善汉语言文学的选修课建设,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得学生的道德情操、身心健康、文化涵养等有本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小娜.高职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建设探索[J].语文建设,2015.
[2]赵彤.关于加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建设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6,14:190.
[3]张婷凯.浅析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程建设[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3: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