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温水里的青蛙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2042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强是个16岁男孩,虽说是高二学生,可实际上却很久没正常上学了。初三上了不到半学期,就断断续续直到最后不去学校了。不去学校干什么?就宅在家里,做一个未成年的宅男。在这个过程中,高强每次去学校,起初都是热情高涨满怀希望,但过不了几天就很快热情降温彻底失望,然后就是旧病复发不去学校宅在家里。发展到现在,进校门成了高强的难题。一提上学,高强就会紧张、焦虑、害怕、恐惧。每次准备去上学,到了该走出家门的时候,都会找各种借口,磨磨蹭蹭,一推再推。
  心理症状:一个未成年的宅男
  单就症状说,高强是出现了学校恐怖症。学校恐怖症是恐怖症的一种,大多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其特点是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惧怕,拒绝上学,如果被强迫上学,就引起明显的焦虑和惊恐,还会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学校恐怖症的主要表现,一是害怕去学校,害怕参加考试,害怕当众出丑;二是如果被强迫去学校,他们会产生焦虑情绪和焦虑性躯体不适,如心神不宁、紧张不安、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腹痛呕吐、便急尿频等;三是如果暂时休息不去学校,焦虑情绪和躯体症状很快得到缓解;四是这样的学生多数是好学生,有些即便不是学习尖子,也是循规蹈矩的学生。
  但问题是,同样的症状背后,却有不同的症结,有不同的心理根源。以我的职业敏感意识到,高强出现学校恐怖症背后,还有其深层的心理根源。
  那么,高强学校恐怖症的心理根源是什么?
  心理探源:畸形家庭教育的恶果
  进一步与高强父母的沟通中了解到,高强的大家庭里,从祖辈说爷爷是唯一的男丁,从父辈说爸爸是唯一的男丁,从高强这辈说高强又是唯一的男丁。因而,高强从小就备受娇宠。但是,另一面全家对高强的学习却给予很高的期望。高强小学时,学习成绩挺好,初中一二年级,也还不错。再加上父母的关系,还当过学生干部,获得过一些奖励。可是到初三以后,随着课业繁重,课程复杂了,高强就不行了。这时候,父母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源,还是一味地只知道学习学习,分数分数,补课补课。
  高强自己坦言:“后来到了高二,我已经根本不想去学校了。一直到今天,说起上学来,真有些怵头了。就这样,总是努力一阵,看不到收获,就放弃上学。”
  显而易见,高强学校恐怖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失误。他们家庭教育最大的失误就是,在学习上对孩子过高期望,只想让孩子成才,只想着学习,只盯着分数;在人格上对孩子过度溺爱,没有让孩子成人,妨碍了人格的健康成长。结果导致了孩子幼稚软弱等不良人格特征,让孩子心灵没有长大,不善自理,不会负责,意志脆弱,惧怕挫折。这些不良的非智力品质,或者说人格障碍,归根到底都是畸形家庭教育的恶果。而逃避学校,只是人格障碍的外在表现之一。
  认知调节: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为了进一步探究,我和高强进行了详尽的单独交流。而通过咨询会话也进一步证明,高强想学好,想拿高分,确实是个脑子不错的男孩,但是因为幼稚,不懂担当自己的人生,因为软弱,不能担当自己的人生。用心理学的话说,高强是个智力因素不错非智力因素很差的男孩。现在,最重要的是帮助高强获得心灵的成长,让心灵从幼稚变得成熟起来,懂得该学习自己担当人生了。不然,一个孩子继续如此长期宅在家里,就不单是个能不能上学的问题,让人更担心的是,能不能生存,能不能从事正常的社会生活,能不能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这,才是高强面临的危险,只是这种危险还在潜伏状态,还没有引起自己的警觉。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举出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年轻人,一直不去工作,不出门,天天待在家里。妈妈电话里向我求助,却最终因为当事人不肯出门而爱莫能助。这时候,这个年轻人已经二十七八岁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高强脱口而出:“那不是废了吗?”
  “是啊,可他不是突然废了的!”
  “不是突然废了的?”
  “你知道有个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吗?”
  “知道,说的是,如果是热水,青蛙会本能地跳出来逃命,如果是温水,青蛙却会感到很舒服,不会意识到有什么危险,等到感到危险的时候,已经跳不起来了。”
  “说得好,你想过这个故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吗?”
  高强摇头,一脸的茫然。
  “从前面的交流中,知道你是个悟性很好的男孩子,现在你仔细想想,你自己目前的情况,是不是像温水煮青蛙?”
  说到这里,高强的心灵深受触动,意识到自己宅在家里的潜在危险,抬起头说:“我一定要从温水里跳出来!”
  行为调节:推动自我改变的行动
  我知道,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推动高强拿出自我改变的行动了。于是我接过话来:“你是说要走出家门走进学校?”
  “是的,那次同学聚会,几个要好的同学连劝带将,再次激起我上学的热情,当晚就照以往那样,想先把书包等用具送到教室。可由于时间太晚了,门卫不让进。后来虽然在家长的帮助下进去了,却因此而闹得很不愉快。好容易才燃起来的想去上学的热情,全给我打消了,再加上已经懒得早起了,结果第二天还是没有去学校。”
  “这给我们什么教训呢?”
  “要做好充分准备,清除像上面这样的意外障碍。”
  “好。想想看,还有什么障碍呢?”
  “还有就是平时睡懒觉惯了,这也是个障碍。为了消除这个障碍,上学前先要调整作息时间,和上学一样按时起床。”
  “这个很好,以前是自己到时候起床吗?”
  “以前总是等妈妈叫,从现在开始,自己起床开始,不用叫早。”
  “好。”我肯定说,转而问道,“起床之后,能够去上学当然更好,短期内还不能去上学的话,怎样安排一天的活动呢?人没有活动是很难受的,是吧?”
  “我可以锻炼,打球,跑步。”
  高强开始思考怎样活动了,这很重要。因为,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不是说教出来的,必须要在实际生活中锻炼出来。因此,促使高强尽早走出家门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可能暂时不能去学校,甚至永远不再去学校,也要面对社会生活。
  为此,我进一步激发说:“不错,活动起来。但是,人的活动有两种,一种是消费性活动,比如打球娱乐;一种是创造性活动,比如学习工作。一个即将长大的人,光会消费性活动,怎么担当自己的人生呢?怎么真正从温水里跳出来呢?”
  在高强思考的时候,我和高强的父母进行了交流。通过沟通,高强的父母已经有了较深刻的反思,表示坚决合作,积极对孩子进行人格培养,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积极推动孩子的行为调节。最后我们“三国四方”坐到一起,达成共识:先从培养自理能力入手,家长不再每天叫早,不再洗袜子,及早分床,并且,最终促使孩子走出家门做起事情来。父母表示,如果暂时不能去学校,打算先安排孩子去部队锻炼,或者去打工。高强表示,坚决不做溫水里的青蛙。
  (编辑 王娜)
其他文献
以NDG5,GY5598,ND108,ZD958,GY115,1145×Y331为供试材料,探讨在玉米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自然加倍及化学加倍条件下,玉米散粉率与结实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供试
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4年统计年鉴和水资源公报数据,筛选出4大类共9项影响因素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蔬菜质量安全事关重大,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芹菜作为一种大众蔬菜,较高的农药残留率一直被消费者诟病。为确保山西省人民吃上无公害放心芹菜,切实把好芹菜生产源头
为了适应精准农业对精密播种机的发展要求,在阐述了地轮链传动系统和无级变速智能传动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精密播种机动力传动系统的技术现状,运用机械力学和运动学原
【设计背景】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二字还作为核心词被列入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是,许多孩子在校园生活中,在家庭生活中,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失信行为。按照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根据学校教育学生“既成人又成才”的育人要求,我计划通过一节“我诚信,我快乐”的主题班会课,以及后继的跟踪教育,将“诚实守信”的道德文化精髓传递给学生,为他们今后当好人、做好事
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过去20多年,由于受货币主义的影响,西方各国普遍推崇货币政策、轻视财政政策,担当宏观经济调控主要
人与人之间通过沟通建立密切关系,沟通需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家访也不例外。可事实上,家访基本上总是以老师为主导。所以,老师能不能放下姿态,和家长平等沟通,将直接影响家访的最终效果。  年长的老师时不时怀念多年前家长们的“听话”“十分配合”,年轻的老师常抱怨现在的家长“不配合”“与老师唱反调”。其实,与其责怪家长“一代不如一代”,不如检讨自己的观念有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是否还停留在“我说你听”的过去
期刊
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呵护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被老师们戏称为“感情投资”。投资的回报如何,即学生情感上的接受、心理上的认同、行为上的改善、学业中的进步等方面的变化,则要视具体的投资情况而定。笔者认为,影响投资回报的因素至少有四点,即“感情投资”四忌。  一忌以己度人。有些老师对学生不够了解,对所有学生采取一样的做法,全然不顾学生生活、情感、心理需求的差异,结果花了力气,效果却不明显。有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UPLC-MS/MS)同时测定玫瑰花中19种常用农药残留。样品采用改进的Qu EChERS方法进行萃取净化,利用UPLC-MS/MS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
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实验小学教师,区班主任兼职教研员,江苏省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南通开发区名师培养对象;先后获得“江苏省南通市优秀班主任”“江苏省南通市德育骨干教师”“江苏省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称号;在全国班会课现场赛、录像课比赛均获过一等奖;公开出版个人专著《倾听,教育中最美的姿态》。  李小琴  倾听,让她走进了学生的心;倾听,让她体味到了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