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据教育部对我国高校每年新增大学生的统计,1999~2005年间我国平均每年多招收60万大学生。大学生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同时也给社会带了新的难题——如何解决大量毕业生就业问题。进入21世纪,伴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持续上升,大学生就业率大幅度滑落。2005年,我国大学生总体就业率从2000年的84.2%下降到73.2%,初次就业率从80.4%下降到52.1%,2005年年末,有将近80万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及时找到工作岗位,这比2000年增加了近70万人。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外部经济形势严峻,沿海地区一些以外向型为主的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依然有限。这些因素就使目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和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压力更加突出,就业竞争更加激烈。据报道,截至2009年7月1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只达到68%。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1.基层就业意识淡薄,就业首选大城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大学生就业制度逐步取代旧的国家就业分配制度,大学生就业观念也随之向市场转型,具体表现在在面对择业时更加看重工作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舒适程度和生活环境等。在自主择业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就业首选地放在发达城市而不再是基层。近几年,国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虽然出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二支一扶”等一系列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和服务的政策,但整体上大学生的基层就业意识依然淡薄。
2.择业时个人利益至上,缺少社会奉献精神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市场经济在带给人们物质上富足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负面的影响。当代很多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对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明显淡化,价值取向的功利性日益明显,物质的需求日益强烈。表现在就业上就是:多从个人利益出发,过分追求个人的就业环境、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而较少地考虑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较少地考虑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奉献。“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则表现为以个体的自我中心化为特征的个人主义。”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原来的社会价值转向经济價值,把追求经济物质利益放在了首位。
3.大众化就业观淡薄,缺乏普通劳动者意识
从目前大学生入学率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达到了大众化阶段。“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必须要有大众化的就业观念,没有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绝对不能持续下去,所以这就要求就业观念要发生变化。”现在的就业生态是“僧多粥少”,大学生择业要求必须降低,才能保持一颗良好的择业与从业心态,及时、顺利地找到第一份工作。但是,就日前来看,许多大学生依然存在“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论”等精英化就业观念;在面对初次就业选择时,他们对那些普通劳动者可干的工作不愿意去干,甚至根本不屑去干。
4.就业单位选择上看重工资待遇,追求稳定
一般来说,大学生在就业时多会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正规单位,而不愿意去非正规单位。事实上,许多非公有制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往往需要一个人干更多的工作。这对初次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能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个人能力培养,这些岗位也可以给他们提供比较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即便如此,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依然看重外企、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法
1.政府部门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
(1)科学宏观地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调整直接影响就业结构变化,因此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相互协调时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虽然我国近年来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就业的自然增长。因此,首先应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调整为增长优先和就业优先并重的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就业需求进而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求职岗位。
(2)大力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现代产业的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是大企业的兼并和集团化,二是中小企的发展。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前者,而忽略了后者。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要加强中小企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吸收力,政府应该加强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对中小企业人才职称评聘工作,同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管理层次。
2.高校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1)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是学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基础。学校应对每届毕业生制定具体的就业工作计划和安排,结合本校毕业生实际开展就业“促销”活动。例如,把本届毕业生的专业情况、毕业生人数及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岗位等相关信息编印成册发送各用人单位,广泛宣传;分赴相关市区的人才市场推销毕业生;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大型供需洽谈会和专场招聘会;发挥“关系营销”优势;深入企业,走访“客户”,跟踪调查已就业学生,沟通“供需”双方感情等。从而掌握第一手市场需求信息,并筑起畅通的就业渠道。
(2)顺应市场需求调整高校课程设置。顺应市场需求进行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以求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结构、培养目标调整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更新上相对滞后,是一些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完成,我国各高校无论是专业课程的设置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规模的选择,都必须充分反映社会需求,避免专业重复设置、专业口径过窄的现象。尤其是应用型学科,更应该充分考虑人才的市场适应性。培养计划的确定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岗位的要求确定必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再根据这种结构来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突出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3.毕业生个体需要自我完善
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毕业生个体之间能力与素质的较量。大学毕业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就业形势的变化要求大学生必须及时更新就业观念,使自己的思想从陈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
(1)改变滞后的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的转型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塑。作为当代大学生,既鼓励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的满足,同时还要强调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其次,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将客观的社会需要与主观的个体需要相结合。现在我国高等教育虽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仍有相当的学生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的就业观上,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就业期望值不能一成不变,应对不同时期、不同就业环境而自行调整,使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更加实际,更加符合社会市场,从而及时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全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大学毕业生要想在择业、就业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在校大学生应首先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及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次要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和素质拓展活动,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在大学的高年级阶段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实习,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
(3)掌握好择业技巧。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素质之后,能否被某一家企业顺利录用,还需要毕业生在应聘开始之前进行大量的有计划的准备工作,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择业技巧。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大学毕业生普遍具有不会积极“推销”自己的缺点。怎样在极短的面试中,能被用人单位所了解和赏识,需要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推销”自己。过分的谦虚容易使用人单位忽略自己,从而失去就业的机会;过分的夸大又容易使用人单位反感,所以必须掌握好其中的分寸。
总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也是经济建设中的稀缺资源,合理配置大学生资源是我国人才战略中的重要工作。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和后备力量。在他们的身上寄托着无数家庭的幸福和希望。搞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千家万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繁荣,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认真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教育持续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论证的课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完善教育指导内容,创新就业指导方式,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繁荣。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1.基层就业意识淡薄,就业首选大城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大学生就业制度逐步取代旧的国家就业分配制度,大学生就业观念也随之向市场转型,具体表现在在面对择业时更加看重工作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舒适程度和生活环境等。在自主择业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就业首选地放在发达城市而不再是基层。近几年,国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虽然出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二支一扶”等一系列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和服务的政策,但整体上大学生的基层就业意识依然淡薄。
2.择业时个人利益至上,缺少社会奉献精神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市场经济在带给人们物质上富足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负面的影响。当代很多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对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明显淡化,价值取向的功利性日益明显,物质的需求日益强烈。表现在就业上就是:多从个人利益出发,过分追求个人的就业环境、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而较少地考虑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较少地考虑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奉献。“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则表现为以个体的自我中心化为特征的个人主义。”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原来的社会价值转向经济價值,把追求经济物质利益放在了首位。
3.大众化就业观淡薄,缺乏普通劳动者意识
从目前大学生入学率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达到了大众化阶段。“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必须要有大众化的就业观念,没有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绝对不能持续下去,所以这就要求就业观念要发生变化。”现在的就业生态是“僧多粥少”,大学生择业要求必须降低,才能保持一颗良好的择业与从业心态,及时、顺利地找到第一份工作。但是,就日前来看,许多大学生依然存在“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论”等精英化就业观念;在面对初次就业选择时,他们对那些普通劳动者可干的工作不愿意去干,甚至根本不屑去干。
4.就业单位选择上看重工资待遇,追求稳定
一般来说,大学生在就业时多会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正规单位,而不愿意去非正规单位。事实上,许多非公有制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往往需要一个人干更多的工作。这对初次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能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个人能力培养,这些岗位也可以给他们提供比较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即便如此,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依然看重外企、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法
1.政府部门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
(1)科学宏观地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调整直接影响就业结构变化,因此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相互协调时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虽然我国近年来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就业的自然增长。因此,首先应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调整为增长优先和就业优先并重的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就业需求进而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求职岗位。
(2)大力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现代产业的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是大企业的兼并和集团化,二是中小企的发展。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前者,而忽略了后者。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要加强中小企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吸收力,政府应该加强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对中小企业人才职称评聘工作,同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管理层次。
2.高校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1)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是学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基础。学校应对每届毕业生制定具体的就业工作计划和安排,结合本校毕业生实际开展就业“促销”活动。例如,把本届毕业生的专业情况、毕业生人数及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岗位等相关信息编印成册发送各用人单位,广泛宣传;分赴相关市区的人才市场推销毕业生;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大型供需洽谈会和专场招聘会;发挥“关系营销”优势;深入企业,走访“客户”,跟踪调查已就业学生,沟通“供需”双方感情等。从而掌握第一手市场需求信息,并筑起畅通的就业渠道。
(2)顺应市场需求调整高校课程设置。顺应市场需求进行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以求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结构、培养目标调整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更新上相对滞后,是一些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完成,我国各高校无论是专业课程的设置还是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规模的选择,都必须充分反映社会需求,避免专业重复设置、专业口径过窄的现象。尤其是应用型学科,更应该充分考虑人才的市场适应性。培养计划的确定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岗位的要求确定必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再根据这种结构来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突出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3.毕业生个体需要自我完善
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毕业生个体之间能力与素质的较量。大学毕业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就业形势的变化要求大学生必须及时更新就业观念,使自己的思想从陈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
(1)改变滞后的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的转型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塑。作为当代大学生,既鼓励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的满足,同时还要强调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其次,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将客观的社会需要与主观的个体需要相结合。现在我国高等教育虽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仍有相当的学生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的就业观上,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就业期望值不能一成不变,应对不同时期、不同就业环境而自行调整,使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更加实际,更加符合社会市场,从而及时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全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大学毕业生要想在择业、就业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在校大学生应首先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及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次要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和素质拓展活动,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在大学的高年级阶段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实习,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
(3)掌握好择业技巧。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素质之后,能否被某一家企业顺利录用,还需要毕业生在应聘开始之前进行大量的有计划的准备工作,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择业技巧。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大学毕业生普遍具有不会积极“推销”自己的缺点。怎样在极短的面试中,能被用人单位所了解和赏识,需要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推销”自己。过分的谦虚容易使用人单位忽略自己,从而失去就业的机会;过分的夸大又容易使用人单位反感,所以必须掌握好其中的分寸。
总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也是经济建设中的稀缺资源,合理配置大学生资源是我国人才战略中的重要工作。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和后备力量。在他们的身上寄托着无数家庭的幸福和希望。搞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千家万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繁荣,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认真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教育持续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论证的课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完善教育指导内容,创新就业指导方式,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