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使用SCL-90对783名艺术类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单亲大学生与完整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无显著差异;从各维度筛出率看,单亲大学生更容易出现中度心理症状,较少重度心理症状;单亲大学生更多感知到自我存在心理问题并寻求心理专业帮助。建议今后更侧重个案研究、纵向研究,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其特点及实施干预。
关键词:艺术类;单亲大学生;心理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深入,中国传统家庭婚姻关系受到冲击,单亲家庭日益增多。马学阳(2008)据北京人口普查数据得出:近年来北京市单亲家庭及子女数量和比例都在快速增长,单亲家庭类型已经由原来的“丧偶主导型”转变为“离婚主导型”。高校中,单亲家庭子女数量日益增多,因其成长环境的特殊性造就了不同于一般同学的特点,成为学生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工作在大学教育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也深刻体会到单亲家庭孩子在人格、行为等方面的特异性。因此深入探究单亲大学生不同于完整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据此研究干预策略将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结果和分析
1.大学生与完整家庭大学生相比,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无显著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在SCL-90的十个维度上,单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完整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但具体比较可以看出,与其他维度相对,人际关系和抑郁两个维度上两类学生之间的差异更显著。这说明单亲大学生人际关系更敏感些(表现为与人相处时有明显不自在感,自卑感等),抑郁症状(例如:处于抑郁苦闷的心境,对生活无兴趣、无动力等)更多。这一发现与我们和单亲大学生直接接触经验一致。
离异型单亲家庭现在已成为单亲家庭的主导类型。具体比较离异型单亲大学生与完整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发现,两者亦无显著差异。
2.单亲大学生在精神病性、偏执等六个维度上的中度症状筛出率要高于完整家庭大学生
从表2可以看出,单亲大学生在精神病性、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焦虑六个维度上的中度症状筛出率高于完整家庭大学生。这说明在生活适应上,单亲大学生群体要比完整家庭大学生群体更可能表现幻听、思维扩散、被控制感等精神病性症状,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敌对等负性情绪以及认知行为偏差。
单亲大学生在强迫症状、躯体化、恐怖、其他维度上中度症状筛出率低于完整家庭,在敌对、强迫症状、恐怖、其他维度上的重度症状筛出率要低于完整家庭。这说明单亲大学生比完整家庭大学生较少出现恐怖症状、强迫症状、主观躯体不适感等。
3.单亲大学生更多地感知到自我心理问题,更可能寻求心理专业帮助
从表3可以看出,在“至今为止,你曾经感到自己在心理卫生方面有问题吗?”项目上,单亲大学生的筛出率明显高于完整家庭(高出6.54%),说明单亲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困扰,自我感觉不良。在“至今为止,你曾经接受过心理卫生的咨询和治疗吗?”上,单亲大学生的筛出率略高于完整家庭大学生(高出0.81%),说明他们能主动或被动地寻求心理专业帮助解决自身问题。在“是否想轻生”项目上,单亲大学生的筛出率为0,低于完整家庭大学生的筛出率,说明单亲大学生较小可能采用自杀等极端方式来应对问题。
三、研究结论
1.“总体无显著差异”需谨慎解释
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发现“不完整家庭结构”或多或少地严重或有限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点[2][3][4]。本研究得出单亲大学生与完整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无显著差异”的结论,一方面可能与取样有关系,毕竟单亲大学生所占比例相对不高,分布也随机;另一方面单亲家庭中也确有部分发展良好的学生。这提示我们开展深入的个案研究、纵向研究对把握单亲大学生心理特性以及实施干预也许会更有价值。
2.单亲大学生群体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从SCL-90各维度上心理症状程度筛出率来看,单亲大学生较之完整家庭大学生更可能出现精神病性、抑郁、焦虑、人际敏感、敌对等中度心理症状。这与刘媛(2007)的研究发现有一致之处[5]。在自知方面,较大比例的单亲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心理卫生方面问题,这说明他们自我意识较强,这也促使其能够寻求心理专业帮助来解决自己困扰。虽然单亲大学生群体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但他们有着较好的自我体察能力和自救能力,因此较少发展为重度心理患者。
3.单亲大学生也有胜于完整家庭大学生之处
虽然单亲大学生中度症状筛出率较高,但在重度症状上的筛出率为0。有自杀意念的筛出率亦为0,可能是因为父亲或母亲一方的缺失使其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更加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不会轻易放弃生命。以上均为单亲大学生胜于完整家庭大学生之处。这提示我们应积极看待单亲大学生群体,相信他们自身成长的力量。缺失了一方父母虽然不幸,但大多孩子还是能经过挫折走向成熟,培养出坚强、独立等积极品质的。
艺术类单亲大学生兼具“艺术”专业特殊性和“单亲”背景特殊性双重特性,其心理健康状况、人格发展特点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今后的研究应侧重个案研究、纵向研究,从而更好地把握影响单亲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更好地实施干预。
参考文献:
[1] 马学阳,等.大都市的单亲家庭:数量和基本特征初探——以北京为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4):41-46.
[2] 林洵怡,桑标.离异家庭儿童发展性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8,31(1):163-165.
[3] 王萍.城市离异家庭与完整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4] Hetherington M E , Stanley - Hagan M. The adjustment of children with divorcedparents : A risk and resilienc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 1999(40):129-140.
[5] 刘媛.单亲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因素的调查与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07.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关键词:艺术类;单亲大学生;心理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深入,中国传统家庭婚姻关系受到冲击,单亲家庭日益增多。马学阳(2008)据北京人口普查数据得出:近年来北京市单亲家庭及子女数量和比例都在快速增长,单亲家庭类型已经由原来的“丧偶主导型”转变为“离婚主导型”。高校中,单亲家庭子女数量日益增多,因其成长环境的特殊性造就了不同于一般同学的特点,成为学生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工作在大学教育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也深刻体会到单亲家庭孩子在人格、行为等方面的特异性。因此深入探究单亲大学生不同于完整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据此研究干预策略将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结果和分析
1.大学生与完整家庭大学生相比,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无显著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在SCL-90的十个维度上,单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完整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但具体比较可以看出,与其他维度相对,人际关系和抑郁两个维度上两类学生之间的差异更显著。这说明单亲大学生人际关系更敏感些(表现为与人相处时有明显不自在感,自卑感等),抑郁症状(例如:处于抑郁苦闷的心境,对生活无兴趣、无动力等)更多。这一发现与我们和单亲大学生直接接触经验一致。
离异型单亲家庭现在已成为单亲家庭的主导类型。具体比较离异型单亲大学生与完整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发现,两者亦无显著差异。
2.单亲大学生在精神病性、偏执等六个维度上的中度症状筛出率要高于完整家庭大学生
从表2可以看出,单亲大学生在精神病性、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焦虑六个维度上的中度症状筛出率高于完整家庭大学生。这说明在生活适应上,单亲大学生群体要比完整家庭大学生群体更可能表现幻听、思维扩散、被控制感等精神病性症状,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敌对等负性情绪以及认知行为偏差。
单亲大学生在强迫症状、躯体化、恐怖、其他维度上中度症状筛出率低于完整家庭,在敌对、强迫症状、恐怖、其他维度上的重度症状筛出率要低于完整家庭。这说明单亲大学生比完整家庭大学生较少出现恐怖症状、强迫症状、主观躯体不适感等。
3.单亲大学生更多地感知到自我心理问题,更可能寻求心理专业帮助
从表3可以看出,在“至今为止,你曾经感到自己在心理卫生方面有问题吗?”项目上,单亲大学生的筛出率明显高于完整家庭(高出6.54%),说明单亲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困扰,自我感觉不良。在“至今为止,你曾经接受过心理卫生的咨询和治疗吗?”上,单亲大学生的筛出率略高于完整家庭大学生(高出0.81%),说明他们能主动或被动地寻求心理专业帮助解决自身问题。在“是否想轻生”项目上,单亲大学生的筛出率为0,低于完整家庭大学生的筛出率,说明单亲大学生较小可能采用自杀等极端方式来应对问题。
三、研究结论
1.“总体无显著差异”需谨慎解释
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发现“不完整家庭结构”或多或少地严重或有限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点[2][3][4]。本研究得出单亲大学生与完整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无显著差异”的结论,一方面可能与取样有关系,毕竟单亲大学生所占比例相对不高,分布也随机;另一方面单亲家庭中也确有部分发展良好的学生。这提示我们开展深入的个案研究、纵向研究对把握单亲大学生心理特性以及实施干预也许会更有价值。
2.单亲大学生群体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从SCL-90各维度上心理症状程度筛出率来看,单亲大学生较之完整家庭大学生更可能出现精神病性、抑郁、焦虑、人际敏感、敌对等中度心理症状。这与刘媛(2007)的研究发现有一致之处[5]。在自知方面,较大比例的单亲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心理卫生方面问题,这说明他们自我意识较强,这也促使其能够寻求心理专业帮助来解决自己困扰。虽然单亲大学生群体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但他们有着较好的自我体察能力和自救能力,因此较少发展为重度心理患者。
3.单亲大学生也有胜于完整家庭大学生之处
虽然单亲大学生中度症状筛出率较高,但在重度症状上的筛出率为0。有自杀意念的筛出率亦为0,可能是因为父亲或母亲一方的缺失使其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更加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不会轻易放弃生命。以上均为单亲大学生胜于完整家庭大学生之处。这提示我们应积极看待单亲大学生群体,相信他们自身成长的力量。缺失了一方父母虽然不幸,但大多孩子还是能经过挫折走向成熟,培养出坚强、独立等积极品质的。
艺术类单亲大学生兼具“艺术”专业特殊性和“单亲”背景特殊性双重特性,其心理健康状况、人格发展特点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今后的研究应侧重个案研究、纵向研究,从而更好地把握影响单亲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更好地实施干预。
参考文献:
[1] 马学阳,等.大都市的单亲家庭:数量和基本特征初探——以北京为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4):41-46.
[2] 林洵怡,桑标.离异家庭儿童发展性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8,31(1):163-165.
[3] 王萍.城市离异家庭与完整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4] Hetherington M E , Stanley - Hagan M. The adjustment of children with divorcedparents : A risk and resilienc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 1999(40):129-140.
[5] 刘媛.单亲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因素的调查与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07.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