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把设疑、质疑等方式运用在各教学环节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促思,以思释疑,即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素质。本文从课堂的各个环节就设疑的作用做一一阐述,强调设疑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设疑;政治教学;思维能力;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常以设疑、激疑、质疑等方式创设“愤”、“悱”的问题情境,以疑促思,以思释疑,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宋朝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问题,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疑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课堂设疑在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素质中作用重大。
1 课始设疑——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课堂教学犹如舞台演戏,创造情境可以激发兴趣。一场好戏开头常常是锣鼓齐鸣,先声夺人,一堂好课开始往往是适当设疑,引入课题。课始设疑,能起到置悬念于课堂情景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由疑到思,尽快入题。一位政治教师在教“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时,先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手段欣赏漫画《机遇为什么总是擦肩而过》。然后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①机遇为什么总是与自己无缘;②机遇只青睐成功者吗;③漫画中的人错在什么地方?这几个设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使他们的学习兴趣陡增。这时,他便抓住机遇,引入正题,收到了好的效果。
2 课尾设疑——意味深长,引入深思
一堂好课,除有好的开兴,课间高潮迭起外,更要有精彩的结尾。课尾设疑将会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教师根据知识结构,承上启下地设置疑问,即使新旧知识关联,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为后面教学创设条件。某位老师在讲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一原理,就采取设疑的方法来结束这节课。他提出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为我们分析事物指明了正确方向,是否仅仅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就能正确解决矛盾呢?这一设疑既启迪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大家兴趣,又为下一堂课讲授矛盾的特殊性打下了基础。
3 重点设疑——突出难点,化难为易
教师在一堂课上要讲很多内容,提出多个问题,但不是每个问题都是重难点。而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就是每课的重难点,若在此处设疑,会给人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启发,在学生思想上,能起到化难为易,振奋精神,调动他们思维,完成学习任务的作用。如:“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一问题,即是重点,又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时可先设疑提出:简单事物只有一个矛盾,事物的性质由这一矛盾的主要方式决定,虽然复杂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但这些矛盾可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要么,在这种情况下,事物的性质又由哪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呢?问题一出,学生思维活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后教师再列举实例来化解。通过学生各抒已见,教师引导,最终获得了圆满的答案。
4 衔接设疑——桥粱作用,网络体系
各科教材内容,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章、节、课之间亦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若不能揭示这种联系,就会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学习过程中系统知识的形成。因此,在此设疑,既能警示学生,又能承上启下,过渡到这一知识点上来。
5 乏味设疑——淡中见奇,引人入胜
课堂教学中,常遇抽象的概念、原理等,既枯燥乏味,又属重要知识。若单凭老师口若悬河,大讲特讲,易使学生疲劳,注意力分散,结果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如能在此设疑,可起到挖掘教材深度,讲“活”教材,于平淡中见神奇的功效。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若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长期坚持科学、合理、恰当地设疑,就可以让学生在释疑中锻炼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力就会逐步培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将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到实处。
【关键词】设疑;政治教学;思维能力;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常以设疑、激疑、质疑等方式创设“愤”、“悱”的问题情境,以疑促思,以思释疑,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宋朝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问题,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疑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课堂设疑在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素质中作用重大。
1 课始设疑——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课堂教学犹如舞台演戏,创造情境可以激发兴趣。一场好戏开头常常是锣鼓齐鸣,先声夺人,一堂好课开始往往是适当设疑,引入课题。课始设疑,能起到置悬念于课堂情景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由疑到思,尽快入题。一位政治教师在教“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时,先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手段欣赏漫画《机遇为什么总是擦肩而过》。然后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①机遇为什么总是与自己无缘;②机遇只青睐成功者吗;③漫画中的人错在什么地方?这几个设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使他们的学习兴趣陡增。这时,他便抓住机遇,引入正题,收到了好的效果。
2 课尾设疑——意味深长,引入深思
一堂好课,除有好的开兴,课间高潮迭起外,更要有精彩的结尾。课尾设疑将会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教师根据知识结构,承上启下地设置疑问,即使新旧知识关联,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为后面教学创设条件。某位老师在讲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一原理,就采取设疑的方法来结束这节课。他提出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为我们分析事物指明了正确方向,是否仅仅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就能正确解决矛盾呢?这一设疑既启迪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大家兴趣,又为下一堂课讲授矛盾的特殊性打下了基础。
3 重点设疑——突出难点,化难为易
教师在一堂课上要讲很多内容,提出多个问题,但不是每个问题都是重难点。而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就是每课的重难点,若在此处设疑,会给人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启发,在学生思想上,能起到化难为易,振奋精神,调动他们思维,完成学习任务的作用。如:“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一问题,即是重点,又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时可先设疑提出:简单事物只有一个矛盾,事物的性质由这一矛盾的主要方式决定,虽然复杂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但这些矛盾可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要么,在这种情况下,事物的性质又由哪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呢?问题一出,学生思维活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后教师再列举实例来化解。通过学生各抒已见,教师引导,最终获得了圆满的答案。
4 衔接设疑——桥粱作用,网络体系
各科教材内容,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章、节、课之间亦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若不能揭示这种联系,就会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学习过程中系统知识的形成。因此,在此设疑,既能警示学生,又能承上启下,过渡到这一知识点上来。
5 乏味设疑——淡中见奇,引人入胜
课堂教学中,常遇抽象的概念、原理等,既枯燥乏味,又属重要知识。若单凭老师口若悬河,大讲特讲,易使学生疲劳,注意力分散,结果老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如能在此设疑,可起到挖掘教材深度,讲“活”教材,于平淡中见神奇的功效。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若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长期坚持科学、合理、恰当地设疑,就可以让学生在释疑中锻炼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力就会逐步培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将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