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 翱翔蓝天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hxumi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假前夕,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以下简称琴潭学校)收到了桂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精心设计的该校校园改造(分别为教学楼和校门)一、二号方案,有史以来最大的校园改造工程即将在这个暑假拉开帷幕。面对蓝图上那颇为现代的校园,校长万丽萍的心中不由得“波涛汹涌”。她仿佛看到:在那广阔、蔚蓝的校园上空,无数学生亲手制作的航模、风筝凌空翱翔,聂朝阳、陆超超、宋博文、谢春勇……他们用一双双巧手制作的科技作品屡获城区、市、自治区乃至全国大奖,使琴潭学校的科技教育得以名扬桂林市乃至全自治区;而在航模、风筝之下,翘首站立着一个个辅导教师略显疲惫的身形,白先明、唐玉英、陈昭国、李朝明……这些优秀的教师,曾经无数次令她这位年轻的校长深深地感动。
  6月20日,桂林市科技局副局长杨家福一行在桂林市秀峰区科技局局长麻志伟的陪同下莅临该校,指导该校的科技教育特色活动,确定该校为“科普示范校”,并在桂林市科技局2012年首批科技项目立项。闻听此讯,学校班子成员的脸上都露出了无比欣慰的笑容。近年来,他们继承并发扬传统,带领琴潭学校破茧化蝶,翱翔蓝天,取得了学校发展的一次次大跨越。他们由衷地感激上级教育和科技部门对学校发展的大力支持,更感激全校师生数年来的团结拼搏、不懈努力……
  挑战下的“成功”理念
  那是2004年,琴潭学校由一墙之隔的两所郊区乡村学校桂林市桃江中学和桂林市五里圩小学合并而成,挂牌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成为桂林市秀峰区师生人数最多、校园面积最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校之初,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全校教师年龄老化,教育教学观念陈旧;二是学生多数为本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其学习及行为习惯较差,缺乏自信。然而,城区政府却对这所新生的学校寄予了厚望:该校地处桂林市西郊的琴潭园区,如今是桂林市“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发展战略的中心区域。秀峰区政府欲举全区之力把琴潭园区打造成为桂林市新的现代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务中心。这对琴潭学校来说,正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秀峰区党委、政府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琴潭学校的领导班子决心摸索出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与琴潭园区一同实现跨越式发展。2008年,他们充分挖掘本校资源优势,开始着力发展科技特色教育。2009年,琴潭学校确立了“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办学理念。2010年,新一届领导班子将这个理念提升为“让每一位师生体验成功”,把教师体验成功也纳入学校的办学理念,同时为教师和学生发展搭建“体验成功”的平台:为教师搭建团队训练、自我提高与展示的平台,引导教师提升自我、凝聚士气;为学生搭建以科技教育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平台,开展劳动基地种植、航模风筝训练、机器人研究三大主题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践能力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努力建设教师和谐团队
  琴潭学校开展多种活动,组建有关教师团队,通过团队训练建设教师和谐团队,进而引领学生成长、学校发展。
  2011年,该校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活动为契机,组建了90人的教师合唱团。在没有一分钱补助的情况下,合唱团的教师们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艰苦训练,代表秀峰区教育工委参加了秀峰区党委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红歌赛,以优异表现获得了大赛第一名。闻此喜讯,全校教师情不自禁地欢呼,时任秀峰区教育局局长狄加喜极而泣——这个曾经松散得令她揪心的教师团队,让她强烈感受到了一种昂扬的士气。
  2011年9月,琴潭学校设立了一个“和谐团队”奖项,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和谐团队”评选条件的制订,引导教师们领悟团结、和谐的重要意义。很快,年级团队、学科团队、科研团队、科技辅导员团队……一个个教师团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从此以后,所有教师活动均以团队形式开展,诸如学科组的教研活动、年级组的研讨活动、中小学教学衔接研讨活动、校际联合教研活动、科研课题活动、工会组织的活动以及师生共同参加的竞赛活动等。“和谐团队”评比,把教师个人和团队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个人与团队荣辱与共。在和谐团队的带动下,琴潭学校的青年教师得以迅速成长,学校课题研究实现了质的飞跃:2个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和1个自治区级“十一五”规划课题顺利结题。申报“十二五”课题时,该校有6名教师的个人课题和1名教师的集体课题在秀峰区获准立项并成功开题,其中2个课题在全市课题展示活动中进行交流,得到了桂林市教科所和秀峰区教研室的赞扬。琴潭学校大力开展教科研工作,逐步拉近了与市区学校的距离。
  为了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琴潭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邀请专家对校领导、班主任、语文教师分别进行专项培训,派出多名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的省市参加学习研讨活动。2011年11月,该校选派首批学习交流团一行9人赴江苏张家港、溧阳学习,参观了3所小学、2所中学和1个大规模的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并把以高标准通过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验收的张家港市城北小学作为教科研交流基地,率先走出在自治区之外建立教科研交流基地的第一步。期间,他们不仅参与了张家港市城北小学的“苏派名师课堂”研讨活动,还带去了本校的研究课进行交流。与教育发达省份的先进学校进行如此扎实的教学交流活动,使该校获益匪浅。9位教师学习归来,在全校教师会议上作了汇报、交流。此次活动当年在桂林电视台播出,引起了重大反响。
  琴潭学校建设和谐团队,不仅融洽了教师间的感情,充分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内在动力,大家在团队的和谐氛围中幸福成长,体验到了专业提升、成功为师的快乐。
  让学生自由翱翔在科技的蓝天
  2008年,琴潭学校将校内4块花圃开辟为劳动实践基地,要求三年级以上的班级每班包下一小块地,并在基地举行了插牌仪式。科学老师负责具体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种植活动,如指导学生确立每次活动的主题,做好文字、图像记录,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该校相应开展了“播种节”“收获节”系列活动,评选“萝卜王”“红薯王”,邀请家长分享“萝卜宴”“红薯宴”,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了劳动实践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快乐。开展种植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懂得了珍惜植物,珍惜同伴的劳动成果。如今,学生踩踏花圃的现象越来越少,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城区教育局鼓励该校把劳动实践基地作为重点项目来抓。2011年,琴潭学校扩大了劳动实践基地的规模,争取上级拨款和自筹资金近2万元,实施了以下种养方案:1号基地立体种植蔬菜,从路边到围墙依次种植地菜和要搭瓜棚架的蔬菜,以中队为单位开展科学种植活动;2号基地按扦插池(播种区)、盆栽区、地栽区分别种植花卉,满足师生种植、研究花卉的需要;3号基地是一方鱼塘,种有湖北塘藕,饲养有适应鱼塘生长环境的埃及塘角鱼。科学老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研究。他们进行红薯和萝卜种植对比实验以及向日葵的向阳性实验的研究,两个研究项目在2011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分别获得了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二等奖。
  2008年,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琴潭学校成立了一支航模队,并于2010年建起科技航模室,配备了两台电脑供学生模拟飞行,学习航空知识。从2008年起把每年10月定为科技活动月,连续开展校级航模比赛。2010年9月,该校又成立了风筝队。该校要求科学兴趣小组每周二定期开展常规训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本校乃至上级部门举办的航模赛。最初,仅有白先明一位航模辅导教师,可谓“白手起家”。到2011年已经发展为7位航模辅导教师,不仅可以辅导本校学生备战各级各类航模比赛,而且具备了培训秀峰区和自治区级航模辅导教师的能力和资格。
  有了优秀的辅导教师团队,在城区、桂林市、自治区乃至全国的航模比赛中,该校学生获单项奖不胜枚举,单是团队获奖便可列出长长的一串荣誉榜单:参加桂林市航模锦标赛,2008年获得团体总分第八,2009年获得中学组第一、小学组第四,2010年获得中学组第一、小学组第二;参加广西青少年航模赛,2010年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2011年代表广西参加第十三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竞赛总决赛,喜获二等奖。2010年,刚刚成立的风筝队亦出手不凡,参加桂林市首届动漫节风筝比赛即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学校获优秀组织奖。2010年,该校多名教师被评为桂林市优秀教练员,科学教研组被评为桂林市秀峰区优秀教研组。2008年、2010年、2011年,该校三度成功地承办桂林市秀峰区科技节开幕式和航模赛;2010年、2011年,该校两度承办广西青少年模型运动项目比赛。2011年3月,该校首度承办“广西青少年航模辅导员培训”。2010年,该校获得自治区“爱科学月”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如今,该校的航模科技活动在秀峰区、桂林市乃至自治区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学生们喜欢航模,学校把航模、风筝训练作为学生广泛参与的特色活动,下一步,他们将组织科学教师研发校本教材,让航模从课外走进课堂,让全体学生在制作和放飞航模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放飞梦想。
  机器人研究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机器人研究所需费用高昂,该校大多数学生家里没有电脑,更无力购买机器人零件。在城区政府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该校申请上级拨款和自筹经费,建起了两个专用场地,购置了一批机器人零件。信息组老师艰苦创业,自己组装机器人,自制了一些机器人零件,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学生。参与机器人研究的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9年,在桂林市中小学机器人大赛中,该校获得了10个一等奖,包揽了小学机器人足球、小学机器人灭火、初中机器人足球、初中机器人灭火等所有参赛项目的第一名。同年4月参加自治区级比赛,该校获得5个一等奖,其中“初中机器人足球”获自治区冠军,并代表广西参加全国机器人比赛,以全国第六名的佳绩实现了广西在这个项目比赛中奖牌“零”的突破。2010年,该校学生参加桂林市中小学生机器人比赛,获得了1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参加同类项目的自治区级比赛获得了1个第二名的好成绩。2011年,该校组织学生参加桂林市中小学机器人大赛获得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参加自治区级比赛获得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
  琴潭学校的师生在科技教育领域获得如此佳绩,向城区政府和教育局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10年、2011年,该校连续两年受到桂林市秀峰区党委、政府的表彰,被评为桂林市秀峰区科技活动组织先进单位;2011年,秀峰区教育局授予该校“秀峰区科技教育实践基地”牌匾。
  琴潭学校在体育、合唱、舞蹈等方面,同样为学生搭建了“体验成功”的平台。如体育方面开展“月月赛”,班班行动、全员参与、师生互动。因为训练到位,2011年,该校学生在秀峰区小学生运动会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在桂林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中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四;小学女子篮球获秀峰区第二名,初中女子篮球获桂林市第三名。2011年,该校被评为桂林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让每一位师生体验成功”,琴潭学校为师生搭建多种平台,促进了校风、教风、学风的好转,学校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在秀峰区党委、政府和教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随着琴潭新区的开发,琴潭学校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我们翘首以待。
  (责编 白聪敏)
其他文献
很多年没有像这几天这样全天候地进课堂听课,真的很开心,也很有感触。  高三第一次备考调研开始了,我一口气走了6所学校,扎进课堂听了近15节课,加上巡堂,几近40节课,有令人兴奋、快慰的幸福味道,也有令人担心、忧虑的纠结情愫。这几天进班听课,有语文、数学、历史、政治、生物、地理等学科,加上巡堂观察,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观摩了一遍,所有类型的班级都看到了,各种类型的学生也都见过了,感触良多。  乐哉,高三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识字、写字,大都是通过阅读进行;作文教学,一般也是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口语交际,也与阅读教学密切相关。阅读教学对于整个语文教学来说,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下,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以致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抓好阅读教学,尤其是力促阅读教学的两个转变,至关重要。  阅读教学存在的两个误区  我国的阅读教学质量不高,这是有测试依据的。2009年,教
期刊
第21届中南六省中小学美术教育协作交流会现场教学比赛于2011年11月22—23日在桂林举行。有关专家表示,本次活动是该交流会开展24年以来质量最高、氛围最好、选手平均年龄最小、最成功的一次。笔者参与了现场赛课的全过程,深受启发,颇有感触,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体现新课程目标:突出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和差异性  本次大赛各节现场课中,可以看到一幕幕精彩片段:教师轻松地驾御课堂,学生以
期刊
花在枝头绽放,燕在树间呢喃,是爱,是暖,是希望,這是人间四月天。这里有一片天地,倾听你们的心声。  互动QQ群:广西教育杂志社教研群 114795385;市县教育动态资讯群 179687145  我想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广,眼界开阔,比当年的我们成熟得多。虽然在我们眼里,他们还是孩子,但他们需要理解,渴望得到尊重。孩子希望我们不仅是父母、师长,更希望我们是知心朋友,在给予他们教导的
期刊
南宁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南宁一中)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办学历程,其科技教育、足球教育、艺术教育成果令人瞩目,科技教育获得过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奖励,学校先后被命名为“自治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等。  2009年1月,师轶从南宁市第三中学调到南宁一中任校长,开始了自己在办学上的创新之旅。  力主创新,打造“高效课堂节”  “一直以来,南宁一中是以科技教育为主体,以足球教育
期刊
百色市田阳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田阳实小)的校园里有一座文化气息浓郁的雕塑,它是由眼睛、书本、太阳组成钥匙的抽象造型和壮族图腾基座组成的雕塑,彰显着该校现代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特色;旁边的二十四孝文化长廊伴随着校园葱郁的榕树,诉说着田阳实小悠久的校史和厚重的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积淀。作为一所百年老校,田阳实小立足于发展校园特色文化,以科学管理作为支撑,以和谐校园、孝亲尊师作为起点,以编织美好未来作为主体目
期刊
梧州岑溪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验小学)作为岑溪市寄宿制办学经验较为成熟的小学,把“学习自主、生活自理、行为自尊、健康自强”作为办学理念,坚持开展特色活动以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加快学校内涵发展,打造特色学校”的发展战略。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特色活动,该校迎来了充满活力的春天。  学生寄宿:进得来,稳得住,学得好  作为寄宿制学校,实验小学根据住宿学生课余生活主要集中在早上及晚上的特
期刊
一、研究的缘起  《人民教育》2010年第20-23期上刊登了一系列“如何做课例研究”的文章,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与思考。我们在学校的日常教研中,基本上是以听课为主,听完以后组织大家评课,老师们感觉有收获,但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到底缺少什么呢?经过思考与交流我们发现,老师们更需要以课例研究为主要方式的系统化培训,为此我们决定依托相关的理论研究,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开展一次课例研究。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课例
期刊
2010年10月,自治区申报的“县域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试点项目”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目前全区已确定南宁、柳州2个市城区和武鸣、鹿寨、灵川、岑溪、灵山、陆川、德保、大化、忻城、扶绥、龙胜和凭祥等12个县(自治县、市)承担试点任务。作为自治区确定的首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试点县之一,南宁市武鸣县结合自身实际,抓住发展机遇,于2011年3月制定出台《武鸣县学前教育三年行
期刊
2011年4月12日至16日,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一行20人含中小学多学科教师及医务室校医等,在校长徐元生的带领下,赴香港进行教育考察,为学校“质量提高、形象提升、发展提速”寻求借鉴。他们参观了乐善堂梁銶琚学校、可立中学、九龙塘天主教华德学校(小学)、大浦旧墟公立学校等4所学校,观摩了10节课,走访了香港教育局和香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两个部门,对香港教育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和较为全面的把握。在此,我们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