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混合瘤术后肝、肾多发转移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a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71岁,30年前行右侧颌下腺混合瘤切除术,现因体格检查发现右肾肿物1年余就诊.患者无腹痛和腰背部痛,无发热.体格检查:右后腰部触及一包块,质硬,无压痛.血常规和肿瘤标志物检查正常.CT示:右肾中极实质背侧见一大小约4.0 cm×6.0 cm混杂密度肿块,以囊性成分为主,肿块近实质部分增强后见不均匀强化,考虑为右肾占位。

其他文献
乙型肝炎病毒存在准种现象.为研究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前C区准种组成特点,本研究从3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和肝组织中提取HBV DNA,经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HBV前C区,产物克隆后经单链构象多态性/异源双链分析(SSCP/HDA)筛选不同的克隆并测序,比较血清和肝组织中HBV前C区准种组成的异同。
我国大豆含油量低、单产水平低但生产成本高,造成市场竞争力弱,制约了大豆生产快速发展,因此,选育优质高产高效的大豆新品种是提升大豆竞争力的根本措施。大豆优异种质资源是
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8F-FDG PET/CT显像在肝恶性肿瘤的分期和再分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1-5],但在HCC的诊断方面价值有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8例接受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且经病理学确诊的HC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与10例肝良性占位性病变进行比较,对双时相显像在HCC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在β分子筛催化剂上研究萘和甲醇的烷基化反应 ,考察醇萘摩尔比、温度、压力及金属杂原子改性Hβ催化剂对萘转化率和 2 ,6-二甲基萘 (DMN)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甲醇在反
患者,男,23岁.因阴茎包皮过长,于2002年4月27日在某院行包皮环切术,手术过程不详.术后4 h出血不止,行第二次包扎.由于包扎过紧,止血不当,引起阴茎龟头高度肿胀,发黑,8 h后送来我院.患者神志清楚,BP 110/75mm Hg,心率128次/min,痛苦貌,不能行走.阴茎龟头高度肿胀、发黑、感觉麻木、排尿困难.立即将患者取半靠卧位、松解包扎的胶布和粘贴,清洁伤口,行换药处理;立即行高压氧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迄今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胆汁淤积综合征,因其常与炎症性肠病(主要是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发生,因而引起胃肠病学家和肝病学家的共同兴趣.欧美学者报道PSC患者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率为60%~100%[1].希腊学者在21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发现4例(1.86%)PSC[2];我国安徽学者则在29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发现15例(5.12%)PSC.本研究力求通过对
目的制备131I标记的、抗西妥昔单克隆抗体(C225)修饰的免疫纳米脂质体131I-C225-BSA-PCL,探讨其体外抑制EGFR过表达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分别构建EGFR靶向性和非靶向性纳米脂质体C225-BSA-PCL和BSA-PCL,并行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分析;使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上述纳米脂质体在EGFR过表达肿瘤细胞中的靶向性结合及内吞情况。用氯胺T直接标记法对
目的提高对水生棒状杆菌所致感染的认识,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1例经病理及肺组织细菌学培养、血培养、胸腔脓液培养确诊的水生棒状杆菌感染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39岁,因"发热、咳嗽、咳痰、右侧胸背部疼痛"10 d于2012年8月17日入院。入院前曾诊断为"肺炎",静脉滴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入院后在磁共振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组织活检及肺组织细菌学培养
高压氧(HBO)治疗在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我科自1993年10月~2003年12月间,采取HBO等综合措施对1687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将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2004年度亚太地区SPE会议于2004年10月18日在澳大利亚PERTH市召开.会议中心主题为石油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深水钻井.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180多人,会议发表了14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