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画派”缘起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uotr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77年、1978年开始,随着国内气氛逐渐松弛,几十年来单一的苏联学院派写实主义风格出现裂痕,1979年洛杉矶帕萨迪纳的“亚洲太平洋博物馆”举办了第一次中国现代艺术展,“伤痕”占多半,其他是模仿西方各种形式的作品,从印象派到波普都有一点,当时并没有受到西方收藏家的重视,基本没有什么市场价值。跟着就是装饰性强、情色味道很重的“重彩画”出现,居然几年之内喧宾夺主,在美国商业绘画中出尽风头。
  顾名思义,“云南画派”就是来自云南省的一个画派,其实内情要复杂得多。我们都记得曾经有一阵子在美国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装饰性风格的画,卖得极好,是用正方形的“高丽纸”画的,线描重彩,题材多半是半裸的少数民族少女,纸面肌理很特别。跟着就是“云南画派”这个术语的出现,术语的创造者是一位美国艺术评论家朱安·科恩夫人,1988年她出版了一本书,题为《中国新艺术:异情和情色“云南画派”》。科恩夫人曾经跟随自己做律师的丈夫在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她因为是学艺术史的,因此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兼任一些讲座,有机会认识了一批文化大革命“劫后余生”的艺术家,写过一本《新中国绘画: 1949-1986》,应该是“文革”后第一本由外国人写的英文的中国现代艺术史。回到美国后,科恩夫人受商业画廊的委托,写了这本“云南画派”,那本书的出版商是芬格赫特公司;老板叫艾伦·芬格赫特,就是“云南画派”的核心画家蒋铁峰的画商。接着,又有评论家克罗兹在《洛杉矶时报》发表长篇评论,其时我刚刚从费城转到洛杉矶教书,有机会接触整个过程。
  高丽纸是重彩画的基础,用稻草为主要原料做的,原来东北人冬天糊窗户用的,现在去故宫西六宫参观,还可以看见皇宫房间外面是用高丽纸糊的。因为是窗户纸,因此纸厚且韧,可以用很稠的颜色反复渲染也不破,甚至用西洋的水粉颜色、丙烯颜色都可以受得住,是接近宣纸中尺寸最大、价格最低廉、韧性最好的一种土造纸。不过如果用来画水墨,就没有宣纸独有的那种笔墨细腻感,始终未被国画界采纳。这种纸据说是1950年代黄永玉偶然发现可以用来画重彩,张仃先生后来也用,我自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画大宣传画,也因为价格特廉用高丽纸。文革后有人尝试在高丽纸上画油画,纸张吸收了所有的油,毫无光泽,也是一种风格。不过真正把这种纸张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的还是蒋铁峰。
  蒋铁峰是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高材生,师从黄永玉,师生关系很好。黄永玉当时作木刻,铁丝一样的线条,极具线的张力,蒋铁峰受影响很深。他毕业后到云南昆明的出版社工作,开始用高丽纸画,铁线勾勒,重彩渲染,题材往往是体态丰腴的女性,非常养眼。“文革”刚刚结束之后,第一批这样的画在国内报刊发表,一时轰动。
  蒋铁峰是一位低调的画家,关门画画,闲下来就打打乒乓球,不烟不酒,也不喜应酬。画得好且勤快,因此作品数量很大,80年代初期受画商邀请去美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作品和资金了。开始在明尼苏达关门作画,之后再来洛杉矶,住在一个叫做阿尔罕伯拉的小城市里,这个时候他的重彩技法已经很熟练了,在纸上用揉皱、皴擦、反面上色各种方法,肌理越显复杂。
  蒋铁峰影响了周边一批大陆画家,如云南的区欣文、刘绍晖、丁绍光等。其中不乏很有个人特色的画家,比如中央民族学院的刘秉江、周菱、秦元阅,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肖惠祥,湖北美术学院的唐大康,其中丁绍光的商业意识最强,风格艳俗,因此更容易讨人喜欢。他的画商叫做西格尔,绝对是要把市场做大做炫的犹太人。1988、1989年前后,重彩画在美国形成了芬格赫特、西格尔对峙的局面,偌大的洛杉矶艺术展入门位置,两个画商摊位对面抗争,场地庞大,我们这些从国内刚刚去西方的人还不习惯艺术市场这种运作的方式,真是有点目眩,没有多久,原作画价达到几十万美元一张,有限印刷也数千美元一张,是当时国内来美国发展艺术门类中价格最高的一类。
  国人有个习惯,就是什么卖得好就一窝蜂上,质量拼不过,就以低价争夺市场。重彩画当时面临的局面就是如此,本来蒋铁峰开始探索的时候,我们都看好发展前途,几年之内居然一大批人搞量产。1993年我去新墨西哥州的圣塔菲看画展,有个画廊老板私下找我去看看他从大陆收回来的一批重彩画。去到他的画廊里,打开画柜,里面竟有几百张之多,是大陆一些美术学院的学生模仿丁绍光画的,收购价仅仅是几十元人民币一张,那一瞬间我就知道重彩画的日子可数了。
其他文献
长发养成的前因后果  任何人的现在,都能从家族基因和生长环境找到说法。卢伟光的家乡—温州,三面山一面海。山虽然不穷,海也通泽四方,他从小却信“靠双手,出人头地”的说法,并为这样的相信而左右突围,先尝后试。  “以前一度留过胡子。”在谈论发型之前,他抛出关于胡子的言论。也许想说,现在所谓各色男士先锋造型都是当年我玩剩下的。“后来学我的人多了,再加上留胡子吃饭喝汤的确不方便,我就不留胡子了。”卢伟光在
期刊
猎头资本化中的人才游戏  作为发现、追踪、评价、甄选高级人才的手段,猎头勃兴于外企来华的上世纪90年代初。作为人才流动的催化剂,猎头具有与生俱来的低调神秘。猎头行业在中国兴起,主要源于跨国公司在华业务的深化。在转型期中国,人力资本,尤其是高级职业经理人的价值逐步彰显,专业为其服务的猎头,更显重要。他们的蓬勃与衰退最能见证市场经济的活跃度。“洋枪”与“土炮”共存,外企混子和猎头托儿齐飞;见识与人情,
期刊
『我就是一个聪明人,但是,聪明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厌倦。我想趁我玩得动的时候多玩玩。』  有人说张宁是公益活动背后运筹帷幄的“军师”,因为他对公益活动优秀的策划能力得到了大众的认同,但是“军师”的称谓也太过于职业了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聪明人”。爱默生在老年的时候写到:“我时常对往昔悔恨遗憾,遗憾的是太多被我抵制了的诱惑。”他避免了这个已故美国思想家的悔恨,听从了“诱惑”的感召,一时冲
期刊
古人在胡子方面却更强调“功能性”,口味更重;而现代IT精英全曼午不再留长发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光头和胡子,更符合这个速度当头的网络时代。  李世民的胡子除了茂盛,还很有韧劲,人称“虬须”。据《酉阳杂俎》记载,李世民曾当着众多文臣武将的面,用自己的胡子当弓弦,表演射箭。  宋代的寇准年轻时也打过胡子的主意。皇帝很看好他的学问和能力,只是跟其他人聊天时随口说起小寇同志很是块宰相的材料,就可惜太年轻了点,
期刊
在潘江雪心中,合理的人生规划是这种格局:前半生『索取』,后半生『给予』。她自己的经验便是标准范本。过去,她是人人羡慕的金融机构高级白领;现在,她是白手起家的『草根』公益人。在这条转型之路上,潘江雪牢牢掌握双频道『无缝』切换要诀。  今年9月,在真爱梦想基金会和意大利长青艺术协会联合发起的艺术品慈善拍卖晚宴上,身为受赠方代表的潘江雪身着一袭橙色礼服,妆容精致。虽然一再笑称晚宴的筹备像打了场恶仗,所有
期刊
“我已经八十多岁了”。1930年出生的卢基扬诺夫曾经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最高苏维埃主席,这个联盟以其简称苏联而为国人所熟知。这位大人物语调和缓,言谈中透露着老共产党人对于革命理念的坚定。表达立场时,他也很注意和本党立场保持一致。80岁寿辰时,他出了一本个人画册,封面上写着,我永远与我的祖国同在。画册展示了他和苏联不同时期领导人的交往,他和戈尔巴乔夫合影的那张,照片上戈尔巴乔夫双手一摊正在说
期刊
如果撇开制度而一味强调国民性,指责民众程度不够、能力不配、组织不便;  那么,在胡适看来,这个民族就永远没有民治的希望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近代史对于当下,当然更具镜鉴意义。这大约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这么多媒体,漠视热腾腾的现实世界,一个劲儿地对百年前中国的那段历史进行析读,解剖、缝合,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盖棺难以论定。  就是在这样的喧嚣中,邵建这个名字频频引起关注,他对那段备受关
期刊
太极主张心理平衡,精力充沛,有能力追求自己内心的需要。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富翁。  在带着“潮汕文化”走南闯北的过程中,这句话愈发得到马克强的认同,邂逅太极拳,对马克强来说,有那么一点相见恨晚的味道:“工作也好生活也罢,太极的原理我一直都在化用。”中秋节,马克强待在位于上海的家,悠然喝茶、看全国大堵车。窗外是摩登都市,阳光灿烂;窗内是一位“古人”,置杯复礼。  曾几何时,太极拳作为中式 “群众运动
期刊
无论是不离手的烟斗,还是全天候不间断播放的新旧唱片,抑或从喇叭到直筒从未放弃喜爱的牛仔裤,都十分西化,张波承认自己“特别西化,不相信中医,而像宗教信仰那样相信科学”。他说,“我一辈子反对板寸,觉得它很硬、很粗鲁。它让我想起军营。我不是那种性格。”长发对张波来说,也许意味着自由高于一切。  一款刻意的邋遢  和很多成长在70、80年代的青年一样,开封人张波是听着邓丽君的卡带,看着香港电影长大的,比如
期刊
古代的“美发”服务没有现代那么发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除了胎毛,几乎终生不剪发。不剪发,但在卫生条件有限的那时候,依然需要勤洗发,而且“五日一沐”,故此有了周公“握发吐哺”的精彩篇章。周公摄政时,既日理万机,又礼贤下士,洗头居然要“一沐三握发”,频频被来访的客人打断。  《孝经》的一句话最为人熟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为了孝顺,古人一般不让人动他的头发。他们把头发当作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