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的社会价值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0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末,第一次看到“余英时”这个名字,是他的《士与中国文化》在大陆出版,风靡一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书也是笔者的案头必备。余英时研究中国思想史,涉及的领域很宽,他的许多著作,都超出了笔者的专业与知识范围,一开始,是被他的文章本身所吸引,他提问的方式、论述的方式以及分析史料的方式,与当时能够看到的大多数论文不同。
  我们这一代,不少人曾经怀有同样的困惑:我们想摆脱几十年一贯的报刊“社论体”说话方式,可是因为从小在这一套汉语系统里长大,离开它,还不知道找什么话来替代。小说影视经常讽刺拿腔拿调说这种话的人,是“不会说人话”,而写论文的人似乎积习难改,那时候,拉个架子说空话、大话的论文还比比皆是,有的杂志甚至非此不登。
  也许是“局外人”的缘故吧,余英时完全没有这些套套,他的文章都是自然而然、一气贯通,恰如苏轼所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1994年,笔者在京都偶然听到他的一次讲演,也印证了从书中得到的这一印象。那天,余英时是为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的明清社会思想史研究班讲《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与“校雠通义”》,他那立论高远、推理绵密、要言不烦的讲话风格以及回答问题时的礼貌和诚恳给笔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大概也就是在那前后,张灏、林毓生、夏志清、张光直、何炳棣、许倬云等旅美华人学者的著作越来越多地在大陆流行开来,那个年代,不像现在资讯发达、往来便利,他们的书每次在大陆被介绍或者出版,都会一时间洛阳纸贵。笔者自己则是从《中国意识的危机》《中国现代小说史》《番薯人的故事》这些书中,学习到汉语世界里的另外一些思想、知识和经验。
  这些都是一二十年前的事情,中华书局新近出版了李怀宇的《家国万里:访问旅美十二学人》,编辑李世文推荐给笔者,笔者一边读一边回忆起这些往事。中国大陆的学术界在最近这些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今观昔,在频繁的国际交流和对话让人已经习以为常的今天,回头去看当年这批旅美学者几乎个个有过令人惊艳的出场,未免会感到不可思议。而在很多人眼里,历史的这一页,又似乎到了可以翻篇的时候。但是,如果要讲大陆“后三十年”的学术史,无论这批旅美学者是否亲身在场,笔者想他们的影响力都不容忽视。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说余英时、张灏的思想文化史论述,还有夏志清的现代文学史论述,都曾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意识与新的思考路径。又比如说林毓生对“五四”的研究,也曾促使我们对那一代人的思想、学术,做新的评价和梳理。这批学者去国久远,早已变成某种意义上的“局外人”,可是他们对中国文化表现出的敬意和温情,还是提醒了我们,对自己的传统要有一个历史的、中肯的估价。而从另一角度来看,他们虽然有着很深的“中国情怀”,却都经历过西方的学术训练,很多问题的提出,也是在呼应着西方学界,这也提醒我们注意到西方汉学跟我们自己的学术存在微妙的差别。世事都有因果,对这些旅美学者及他们的著作,认不认同、赞不赞成,是一回事;是不是看到他们的存在、影响,又是一回事。
  该书作者是一位新闻记者,他访问的余英时等12位旅美学人,笔者虽然有几位是认识的,可是大部分都不熟悉,只是这些年陆陆续续读到过他们的文或书,因此,首先应该感谢作者将这12位学人一一介绍给我们,满足读者“读其书,想见其人”的愿望。笔者一向认为,记者有自己看世界的立场,对学术,也是这样。他们对学术包括学人的看法,不一定就能与学界内部取得一致,可是,好的记者大多有一种可贵的直觉,他们见多识广,看问题格外敏锐,而实地采访的习惯,又让他们始终保持感性,尤其是他们最懂得如何面对大众,所以,当他们用“新闻体”谈论学术的时候,与硬梆梆的学者论文相比,观点要鲜明得多,语言要生动得多,感情也要丰沛得多,因而也就更能够深入人心。
  这些年,有的学术话题之所以能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主要就是靠了媒体的推波助澜。而有的学者之所以能够变成家喻户晓的明星,也要归功于媒体的塑造。学界与媒体、学者与记者,常常是难分彼此,谁也离不开谁。尽管身在学界,有时候不得不提醒自己要小心两者之间的界限,但在今天这样一个传媒时代,笔者想谁也不能否认,好的媒体与好的记者为学术、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恐怕未见得就比学者逊色。
其他文献
生物活力课堂是以生物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学生快乐发展为目标,以优化设计和良性生成的有效教学为过程的充满生机和力量的一个系统整体。活力课堂作为笔者所在校“活力教育”的主阵地之一,要求课堂呈现教学内容宜地合时、教学环节律动变化、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师生关系互动相长的课堂场面,形成新的课堂评价关系。  优化课堂情境  在“蚯蚓”一课教学中,笔者创设一个故事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语言,以拟人化第一人称手法,层层递
张卫斌在2014年11月25日东南网撰文指出:在一个“白富美”“高富帅”备受人们推崇的时代,全民的创业热情空前高涨。特别是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大学生能够创业,的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创业教育受追捧也就顺理成章。然而,多所高校开设的“创业先锋班”无人创业,折射出当前创业教育乱象。据国内最早从事创业教育研究的学者赵延忱披露,我们的创业教育忽略或者没有意识到要按照企业生成的
新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要“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也总是在期待并探索这样的一个理想课堂:学生兴趣浓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教学内容用多种形式呈现、受到理智的挑战、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被鼓舞和被信任担当重任、更高的自我期待、能学以致用、对教师充满信任与热爱……因此,教师从教学设计开始,就不仅要从教的角
德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德育工作的内涵在不断加深,外延在不断扩大。因此必须用大德育观统筹学校德育工作。学校、社会(社区)、家庭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统一与整合;学校、年级、班级教育及各学科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系统考虑、相互渗透;显性的行为养成教育与隐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结合力度。  做好头羊方可引领  陶行知先生曾说:校
培训学习所感所想颇多,现就聆听《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解读》报告后的一些感悟,粗略地谈谈如何提高校长自身素质,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专业精神  人是要有些精神的,对于专业工作者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精神。一个人对生活的追求会变成他工作与生活的动力,这种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个人发展的程度与他的事业能达到的高度。  教育是一项事关社会文明传承的伟大事业。校长“追求卓越”的人生期望应当与教育事
我国已经实行11年的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一路走来一直遭遇质疑,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多了一个环节”——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还要参加高考、填报志愿。这种将自主招生和集中录取制度相嫁接的模式,本想既给学校一定自主权,又确保公平,却没有扩大学生选择权。只有学生有选择权,才能真正落实监督权和评价权。没有突破分数评价体系,而被质疑是高校抢生源的手段,同时也成为滋生腐败的新领域。  上海交通大学近日宣布,率
2012年12月18日,教育部召开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视频会,就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科研行为作出部署——着力健全完善“六项机制”。此举在社会上引起反响。  《教育》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科研经费分配不均、经费使用“乱象”普遍存在,高校教师“凑预算”“拼发票”“攒项目”而成为“大牛”“学霸”,还有更多很难申请到经费的“青椒”,大学生享受的科研经费也同样因为学校牌子的差异存在“绿
8月28日,以普及性科学知识为宗旨的公益活动“性科学夏令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江浙沪地区的20所高校的24名大学生经网络报名和筛选后参与活动。性教育专家与大学生通过授课、讨论、游戏等形式,共同探讨爱情与性、性生理卫生保健等话题。  摄影报道/刘 颖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  作者:(美)罗恩·克拉克  出版:中信出版社  罗恩老师所有教育方法都是在体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比起挑战乃至破坏已有的教育规则,罗恩所倡导的教育风格更容易在中国被推广和接受。他认真地思考了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来对待。作者以一个客观的姿态,为我们呈现了美国基础教育的疲软无力,他颠覆性的教育理念,正在引发一场全球教育革命。这本
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传承与创新文化来教化人,成就人。因此,一所学校的文化精神标识着它的办学水平。校园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师生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审美志趣、行为习惯、创新意识上。可见,小小的校园中蕴含着大文化,召唤着大文化。说它蕴含着大文化是因为校园本身就是一座文化富矿,功能强大;说它召唤着大文化,是说校园文化事关学生的终身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我们武陵中心小学紧紧围绕培植“校园核心文化精神”这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