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人和不读书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
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
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
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
孟子和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都表现过同样的观念。一个人在十二小时之中,能够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二小时,完全忘怀眼前的现实环境。
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
纵使那是一本关于现实事情的书,亲眼看见那些事情或亲历其境,和在书中读到那些事情,其间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在书本里所叙述的事情往往变成一片景象,而读者也变成一个冷眼旁观的人。
所以,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
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
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
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
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受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都浪费了。
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
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纵使某一本书,如《圣经》之类,是人人必读的,读这种书也有一定的时候。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
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
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
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没有人知道谁是你最爱好的作家,也许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这跟一见倾心一样。
人家不能叫读者去爱这个作家或那个作家,可是当读者找到了他所爱好的作家时,他自己就本能地知道了。
关于这种发现作家的事情,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著名的例证。有许多学者似乎生活于不同的时代里,相距多年,然而他们思想的方法和他们的情感却那么相似,使人在一本书里读到他们的文字时,好像看见自己的肖像一样。
以中国人的语法说来,我们说这些相似的心灵是同一条灵魂的化身,例如有人说苏东坡是庄子或陶渊明转世的,袁中郎是苏东坡转世的。
【赏析】
通過这篇千字短文,语堂先生谈了两个问题:一是读书人和不读书人的最大差别,二是读书也是件个性化的事情(这第二点似乎已多少有些跑题)。读书人和不读书人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不读书的人总是会被身边的人和事所禁锢,而读书人却可以借书神游,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不读书的人只能感性地活着,而读书人却可以“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所以,与其说作者是在分析“读书人和不读书人的最大差别”,不如说是在夸赞读书的好处。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由风味和嗜好是读书的“关键”切入,谈到了读书的个性化和阶段性等特点,即读书须与自己的口味、自己的阅历、自己的领悟力乃至自己所处的环境相匹配,方能获得最美的享受、最大的教益。据此,我想给语堂先生的这篇短文重拟一个有些平庸但也许更切合内容的标题:“读书的益处及对书的选择”。不知诸位以为然否?
(王淦生)
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
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
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
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
孟子和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都表现过同样的观念。一个人在十二小时之中,能够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二小时,完全忘怀眼前的现实环境。
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
纵使那是一本关于现实事情的书,亲眼看见那些事情或亲历其境,和在书中读到那些事情,其间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在书本里所叙述的事情往往变成一片景象,而读者也变成一个冷眼旁观的人。
所以,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
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
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
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
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受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都浪费了。
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
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纵使某一本书,如《圣经》之类,是人人必读的,读这种书也有一定的时候。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
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
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
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没有人知道谁是你最爱好的作家,也许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这跟一见倾心一样。
人家不能叫读者去爱这个作家或那个作家,可是当读者找到了他所爱好的作家时,他自己就本能地知道了。
关于这种发现作家的事情,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著名的例证。有许多学者似乎生活于不同的时代里,相距多年,然而他们思想的方法和他们的情感却那么相似,使人在一本书里读到他们的文字时,好像看见自己的肖像一样。
以中国人的语法说来,我们说这些相似的心灵是同一条灵魂的化身,例如有人说苏东坡是庄子或陶渊明转世的,袁中郎是苏东坡转世的。
【赏析】
通過这篇千字短文,语堂先生谈了两个问题:一是读书人和不读书人的最大差别,二是读书也是件个性化的事情(这第二点似乎已多少有些跑题)。读书人和不读书人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不读书的人总是会被身边的人和事所禁锢,而读书人却可以借书神游,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不读书的人只能感性地活着,而读书人却可以“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所以,与其说作者是在分析“读书人和不读书人的最大差别”,不如说是在夸赞读书的好处。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由风味和嗜好是读书的“关键”切入,谈到了读书的个性化和阶段性等特点,即读书须与自己的口味、自己的阅历、自己的领悟力乃至自己所处的环境相匹配,方能获得最美的享受、最大的教益。据此,我想给语堂先生的这篇短文重拟一个有些平庸但也许更切合内容的标题:“读书的益处及对书的选择”。不知诸位以为然否?
(王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