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和不读书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tong8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人和不读书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
  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
  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
  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
  孟子和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都表现过同样的观念。一个人在十二小时之中,能够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二小时,完全忘怀眼前的现实环境。
  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
  纵使那是一本关于现实事情的书,亲眼看见那些事情或亲历其境,和在书中读到那些事情,其间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在书本里所叙述的事情往往变成一片景象,而读者也变成一个冷眼旁观的人。
  所以,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
  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
  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
  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
  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受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都浪费了。
  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
  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纵使某一本书,如《圣经》之类,是人人必读的,读这种书也有一定的时候。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
  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
  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
  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没有人知道谁是你最爱好的作家,也许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这跟一见倾心一样。
  人家不能叫读者去爱这个作家或那个作家,可是当读者找到了他所爱好的作家时,他自己就本能地知道了。
  关于这种发现作家的事情,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著名的例证。有许多学者似乎生活于不同的时代里,相距多年,然而他们思想的方法和他们的情感却那么相似,使人在一本书里读到他们的文字时,好像看见自己的肖像一样。
  以中国人的语法说来,我们说这些相似的心灵是同一条灵魂的化身,例如有人说苏东坡是庄子或陶渊明转世的,袁中郎是苏东坡转世的。
  【赏析】
  通過这篇千字短文,语堂先生谈了两个问题:一是读书人和不读书人的最大差别,二是读书也是件个性化的事情(这第二点似乎已多少有些跑题)。读书人和不读书人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不读书的人总是会被身边的人和事所禁锢,而读书人却可以借书神游,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不读书的人只能感性地活着,而读书人却可以“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所以,与其说作者是在分析“读书人和不读书人的最大差别”,不如说是在夸赞读书的好处。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由风味和嗜好是读书的“关键”切入,谈到了读书的个性化和阶段性等特点,即读书须与自己的口味、自己的阅历、自己的领悟力乃至自己所处的环境相匹配,方能获得最美的享受、最大的教益。据此,我想给语堂先生的这篇短文重拟一个有些平庸但也许更切合内容的标题:“读书的益处及对书的选择”。不知诸位以为然否?
  (王淦生)
其他文献
每所中学都有那么几个风云人物,他们要么才华横溢,要么风流倜傥,要么德艺双馨,他们总是会受到全校师生的称赞。  小知是这一届的风云人物,和其他风云人物不同的是,小知没有出众的容貌,也没有一技之长,成绩也一直是不上不下,平日里还总受男生们欺负。这样的人,怎么会成为风云人物呢?!  事情还得从一个月前说起,那时我们社团准备举办一个调查活动,而我被分配到的任务就是调查每个人的优点和对自身优点的认识程度。我
①在日本,榉木是身价最高的木材,被视作装饰木材中的珍品,常用于雕刻佛像或做佛龛,以及神宫的柱材。  ②20世纪80年代,一位日本木材商人看中了云南广南县深山中的一株榉木巨树,向村民提出愿出10万元人民币购买此树,准备拿去雕刻佛像后进行供奉,由于这株树是当地村民信奉的“神树”、“风水树”。日本商人的要求被村民拒绝了。  ③榉树为榆科榉属植物,该属有10种,分布于高加索至东亚地区,我国有3种。因其心材
说起我国源远流长的鄙视文化,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三千太学生、一曲广陵散的嵇康,绝对是文人相轻这一最传统的鄙视链的开山祖师。以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个个是翻白眼的高手,他们鄙视名教、鄙视假道学、鄙视俗人,谁料这场游戏千年后扩散到当代生活的各个层次,不管你是否在意,这些“链条”正如一根根隐形尺悄悄标注你的段位。想抽离这个游戏?几乎不可能,只要你还受别人评价,就无法从鄙视链中脱身。  中产焦虑
初三上学期,语文老师因到北京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于是撇下她的“心头肉”——整天让她操心的我们,“飞”去了北京。但临走前给我们布置完了一周的作业,并叮嘱我们认真完成。  可是没想到,我们却没有几个认真对待这次作业的。我们放松了心情,开心地玩着,心里从来不去想作业的事。正当我们玩得忘乎所以、飘然若仙时,时间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星期一早晨老师回来了,我们看见她围着红围巾神采奕奕地微笑着进来,我们用自己最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
"没问题吧,你不会使我怀孕吧。"玲子轻声问我。"这把年纪怀孕很羞的。"  "没事的。放心好了。"我说。  她颤抖叹息。我温柔地抚摸她的背,我无法控制自己,只能紧紧抱住她。  "对不起。我忍不住。"我说。  "傻瓜,何必这样想嘛。"玲子拍拍我的屁股。"你在想这种事:"  "也许吧。"  "不必想这个。忘了它。你爱几时就几时。怎样?舒服吗?"  "太舒服了,所以忍不住。"  "何必忍呢?这就好。我也觉
虽然大半年过去了,但那个买草莓的小女孩,却一直深深留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以回忆开头,设疑激趣,引发下文)  那是初夏的一个星期天,我照样“勤工俭学”——到镇上菜市场的临时交易区帮助爷爷卖草莓。爷爷种的草莓个大味甜,非常好卖。  我麻利地摆好摊,把“请不要挑拣”的牌子插好,不一会儿,就有好几名顾客围了上来,大家纷纷拿起方便袋,用手随机抓起草莓放进袋中,过秤付钱。(“麻利”一词用得好,暗示“我”
语文教育专家陈钟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确实,丰富多彩的语言及其组合形式在特定语境中的含意是什么,有哪些意蕴、情味,表达效果好在哪里,为什么选择“这一个”,等等,都是需要品味的。这就要求教师对语言文字有独到的发现和感悟,尽可能寻找到一个理想的切入点,搭建一个富于匠心的语言领悟的平台。只有师生品味课文语言的
2018年四月份,天色微雨,江水回暖,与二三友人登武昌黄鹤楼,此楼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的美誉,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古代武术无数文人墨客游览与此。思往事,追来者,有感故作此诗。  近日多有凌云志,雨天欲登黄鹤楼。  登高望远边际处,烟波迷人水悠悠。  江水淘尽忧愁情,春风唤来日月新。  不见晴空送黄鹤,唯有流水载舸舟。  高官厚禄若常在,江水亦应向西流。  贫贱孤独未可欺,积篑成山亦可求。  
红 梅  苏 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咏梅诗词在中国诗坛上直可车载斗量,而这首律诗却别具一格,在刻画红梅时,不但赋予它以性格化,还展示出它的精神世界,同时又寄寓自己的情怀,堪称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咏梅佳作。  诗的开首,以拟人手法描写梅的形象:冬末晚开,迟于群芳,像一位贪睡懒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