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淋巴瘤超声检查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来源 :医学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r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淋巴瘤采用超声检查时误诊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开始起2016年4月,结束于2019年5月,对此时间范围内超声检查误诊的乳腺淋巴瘤患者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8例患者首发症状均为乳腺肿块,超声图像缺乏典型性,后经粗针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或是术后病理检查后确诊为乳腺淋巴瘤,所有患者均采取了对症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经超声复查未见复发。结论:乳腺淋巴瘤在临床上不常见,超声影像检查时特异性较低,因此容易产生误诊,了解其典型超声表现并对可疑灶及时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病理检验能够避免误诊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乳腺淋巴瘤;超声;误诊;防范措施
  乳腺淋巴瘤是临床上非常少见的结外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其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此病超声影像学特异性较低,因此误诊的风险较大[1],一旦发生误诊则对后续的治疗方案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此降低误诊率是临床上极需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对我院发生的此病超声检查误诊病例共计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即在分析其誤诊原因并根据此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起止时间为2016年4月-2019年5月,共计纳入病例8份,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范围在40岁到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31±6.86)岁,病程2-5个月不等,平均病程(3.02±0.45)个月,其中有2例患者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史,2例患者有过手术摘除子宫肌瘤史,还有1例患者有过手术切除乳腺纤维腺瘤史。本次入院时首发症状均为乳腺肿块,其中有1例患者肿块出现明显疼痛,其余7例无疼痛,肿块大小为(3.58±0.46)cm,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乳腺发病者有5例,其余3例为左侧,均未见皮肤橘皮状以及乳头内陷和溢液等现象,有1例患者伴有腋窝淋巴结增大的现象,其余7例未见此情况。
  1.2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超声影像以及临床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2结果
  2.1 误诊情况
  超声影像误诊结果如下:乳腺纤维瘤2例、乳腺叶状腺瘤2例、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错构瘤1例、炎性乳腺癌1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1例。误诊时间为3d-30d。
  2.2超声影像表现
  误诊为乳腺纤维瘤患者的超声影像表现为椭圆形的低回声团,其大小分别为4.76×3.73cm和2.69×2.18cm,肿块边界清晰,血流分级为Ⅰ级,BI-RADS分类为4a。对其行乳腺肿瘤切除术经术后病理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误诊为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超声影像表现为浅分叶状低回声团,其大小分别为3.18×2.04cm和4.26×2.89cm,肿块边界清晰,回声均匀无杂乱,血流分级为Ⅱ级,BI-RADS分类为4b,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组织病理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误诊为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超声影像表现为腺体内有低回声团,大小为3.43×2.54cm,肿块形态规则且边界清晰,其内部未发现钙化灶,血流分级为Ⅱ级,BI-RADS分类为4c,病灶同侧腋窝有淋巴结增大的现象,行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组织病理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误诊为错构瘤患者超声影像表现为回声不均匀,其大小为2.94×1.02cm,边界清晰,血流分级为Ⅰ级,BI-RADS分类为4a,采取乳腺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经病理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误诊为炎性乳腺癌的患者其患皮肤颜色加重且伴有明显的疼痛感,超声影像表现为其局部皮肤有水肿的现象,腺体回声减弱且不均匀,血流量增大,穿刺活组织病理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误诊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的患者超声影像为腺体层明显增厚且回声表现不均匀、减弱,其血流量增加,初诊时建议再观察,30d后患者自觉肿块增大再次入院复查经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组织病理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3讨论
  乳腺淋巴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分析与乳腺内淋巴组织不丰富有一定的关系,此病主要见于中年女性患者,多为右侧单发、此病的组织形态学表现为其乳腺的原有结构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肿块无疼痛,可伴有红斑或者水肿等情况,一般无乳头内陷或者皮肤橘样变化以及溢液等情况[2]。此病行超声检查误诊风险较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发病率较少,缺乏大量样本研究,因此部分医师对此病的认知不够,再加上此病超声影像特异性低,因此易出现误诊。另外一方面与个别医师在行超声检查时操作不够严谨,未将图像调节到最佳状态、阅片不够仔细、诊断思维不够发散[3]。最后一点原因分析与临床医师对患者资料收集不全面,导致个别患者重要信息被遗漏,比如本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有过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史,但临床医师在诊断时忽略了此点。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措施进行预防:(1)加强超声医师的理论知识的深造,以提高其业务水平。(2)检查时应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规范,应从多个角度对超声影像进行分析,还可以通过超声弹性成像或超声造影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4]。(3)对于定性困难的患者可结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病理进行诊断。(4)加强对患者临床资料以及病理资料的收集,综合分析,避免误诊。
  综上可见,乳腺淋巴瘤在临床上发病率较低,超声检查特异性不强,容易误诊,检查时发现低回声团以及网格状回声且肿块内血流较大,短时间内肿块发展迅速时则应考虑为此类肿瘤,应进一步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或是病理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贵平,赵茜,朱怀仕,赵德明,张燕,樊云飞.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0, 42(4):83-87.
  [2]王旬,陈皎佼,李苗.乳腺淋巴瘤超声检查误诊13例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7,13(8):4-7.
  [3]杨懿,蒲昆明.乳腺淋巴瘤超声误诊原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9, 32(8):9-12.
  [4]谢映鲜,杨丽春.乳腺原发性淋巴瘤超声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8(4):288,封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在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人性化带教模式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本院实习的护生50例,其中按照时间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25例护生给予常规带教,研究组(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25例护生给予人性化带教。实习结束后针对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分值及专业护理技能评分、护理带教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摘要:目的:探析对高血压患者加强护患沟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出86例高血压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对半划分为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每组均43例。对B组患者展开一般护理,对A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比较两组中护患纠纷的发生以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评价。结果:A组中未有护患矛盾与护患纠纷产生,并且患者对护理模式的评价较高,总满意率为97.7%,与B组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P0.05)。  
摘要:目的:研究计划免疫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其护理措施。方法:2019年9月-2021年8月本院接诊计划免疫儿童120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于常规疫苗接种期间接受针对性预防接种护理,对照组仅行常规疫苗接种。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3.33%,比對照组20.0%低,P<0.05。针对家长满意度,研究组98.33%,比对照组83.33%高,P0.05,具有可比性。  1.2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UM)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64例UM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对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在其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两组患者护理成效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围治疗期的各项数据对比可以发现B组患者包括文书书写在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P<0.05)。结论:研究发现在针对UM患者
摘要:目的:针对妊娠期间对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护理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筛选出160例妊娠孕妇纳入实验研究范围,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式,针对妊娠期中出现高血压的现象进行总结,排查出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妊娠期孕妇的特点结合护理流程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在160例妊娠孕妇中,出现高血压的孕妇共有34例,占比21.2%,通过予以孕妇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防范对策后,所有孕妇均已顺利完成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疾病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心理科护理质量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心理科疾病严重危害到了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应该引起人引起医疗单位的重视。护理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的态度和专业水平可以在对于护理工作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想要使得心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水平得到提升,使得患者的治疗可以顺利进行。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血管护理过程当中所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且对相应的对策进行综合性的探究。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选取我院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所收治的共计60位心血管疾病类患者进行研究与分析。在研究过程当中选取同期参与到护理工作当中的12位护理人员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且展开回顾性的调查。在分析中可以发现,最终致使出现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应的护患之
摘要:目的:探析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出42例实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对半划分为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每组均21例。将普通护理运用于B组,将综合护理干预运用于A组,比较两组患者能够下床进行活动的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下床进行活动的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并且其中仅有极少数患者产生并发症,与B组间存在着
摘要:目的:探析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出8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半划分为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每组均41例。对B组患者开展一般护理,对A组患者则加以运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情况以及血糖水平。结果:A组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较高且患者的血糖水平也较为稳定,与B组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P0.05)。  1.2方法  将一般护理方案运用于B组患者,为患者讲
摘要:目的 分析胸部外伤的DR及CT影像学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放射摄影技术DR、CT检查,主要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诊断准确度。结果 采用CT诊断时疾病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DR诊断,差异较大(P<0.05)。结论 为胸部外伤患者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时准确度显著优于DR诊断,因此胸部创伤诊断时需广泛使用CT技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