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市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研究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掌握河南省偃师市真实、准确的土地利用数据,根据其Landsat8影像,采用支持向量基(SVM)和最大似然法(ML)对其2016年用地类型进行分类。结果表明,2种方法都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但SVM的分类精度略低,这可能与所选参数、核函数及训练样本的影响有关,需做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农业面源污染是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广东省为例,采用排污系数法估算2008—2017年农业面源污染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污染负荷,结合ArcGIS 10.2可视化分析其时空特征,并通过各污染物的地均排放量及其综合指数对广东省21个地市农业面源污染强度进行风险分析及提出针对性措施。结果表明,2017年广东省农村地区COD、TN及TP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104.47万、16.87万、2.45万t;2008—2017年COD、
针对北京首都非核心功能依然过度集中的问题,在对世界各国首都功能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选取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基本功能型首都和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复合功能型首都进行案例研究。通过与北京所承担的首都功能进行发展经验和布局特点的对比分析,提出多中心化、协调发展化、比较优势化、特色化等首都功能布局的4个优化原则。进而结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分别针对北京目前承担的首都非核心功能提出对应疏解建议:包括打造雄安新区首都副中心;打造各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集群以承接北京相
7月是枣树的生理落果期、果实膨大期,又是各种病、虫害的高发期,此期的管理决定了全年的产量和品质。建议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甲口保护一般以小枣树25~30 d甲口完全愈合,而冬枣30~35 d完全愈合为好,对于没有长出愈伤组织的树,用九二零水刷甲口(1 g九二零对水20 kg)然后用九二零泥涂抹甲口。对于甲口有腐烂或冒水的用50倍的多菌灵涂抹杀菌。
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石首市农业优势产业之一。为了更好地发展油菜产业,分析了近几年来油菜生产及产业现状,认为石首市油菜产业面临市场价格低、灾害影响大、基础设施差、生产水平低、产业开发难等困境。并从政策、面积、特色、技术、产业链条等方面提出对策。
为了降低烟梗中的木质纤维素含量,解决其工业利用价值低的问题,筛选具有降解烟梗木质纤维素应用潜力的细菌,利用纤维素酶筛选培养基,从昆明市的烟草栽培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烟草木质纤维素降解菌株HF-09。经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分析,结合16S rRNA测序和系统进化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在pH 5~9的范围内或75℃以下存活率均达90%以上,在培养8~20 h生长达到对数生长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经过对烟梗(红大C3F)进行10 d的降解处理,发现纤维素降
以大别山白马尖山区次生林样地死亡个体为研究对象,从群落发育、个体大小、物种多度和萌枝等方面分析了树种的死亡原因。结果表明,在大别山白马尖山区次生林中死亡个体的数目相对较多,死亡木以小径级为主,胸径5 cm以下的死亡木占死亡树木总数的30%以上;死亡树种的多度与其活立木多度呈正相关(P<0.05);3个样地中萌枝死亡的个体分别占41.7%、66.0%和60.0%。本研究表明竞争是大别山白马尖山区次生林树木死亡的主要原因,后续的研究应在更大多尺度上进一步探讨树木的死亡机制。
利用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14个国控站2019年1月5—8日的逐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和6种主要污染物监测数据,对应时段的气象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以及FY-4卫星资料,结合HYSPLIT4后向轨迹的模拟结果,深入分析了2019年1月上旬长沙市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结果显示,此次长沙市重污染天气过程是一次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过程。后向轨迹分析表明,中低层污染气团轨迹相同,受气团叠加影响,污染物从河南省中部长距离传输影响长沙市,是导致此次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研究低温胁迫下硅和硒复配剂处理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抗寒性的影响,将铁皮石斛幼苗2℃低温胁迫7 d后,用不同浓度的硅和硒复配剂进行叶面喷施,共12种复配剂处理。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硅和硒配合使用,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铁皮石斛的低温伤害,具体表现为叶绿素含量和Pro含量的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增强,MDA含量下降;喷施浓度为50 mg/L硅+5 mg/L硒、50 mg/L硅+7.5 mg/L硒复配剂时,其叶绿素含量、Pro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增加,MDA含量显
耕作方式是限制松嫩平原半干旱区玉米(Zea mays L.)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置秋季深翻垄作、秋季深翻平作、秋季旋耕垄作、秋季旋耕平作、春季旋耕垄作和春季旋耕平作6种耕作方式来探讨耕作方式对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从玉米子粒灌浆的角度为松嫩平原半干旱区玉米栽培探索一种高产的栽培方式。结果表明,玉米灌浆速率最大时生长量与玉米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玉米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秋季深翻平作较其他处理可以提高玉米灌浆期的光合速率,增加玉米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1月湖南省2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期间出现了如暴雪、冻雨、强降温、偏北大风和雷暴等多种灾害性天气;1月24—31日过程比3—8日过程影响范围广、强度强和持续时间长,主要与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存在差异有关;1月27日晚湘中以北是高架雷暴下产生的雷打雪天气现象。分析表明,500 hPa锋区、冷中心强度、850 hPa冷平流强度、地面冷高压强度及其前沿的气压梯度对初步判断冷空气的强度有较好的指示意义,700 hPa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