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的幸福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ai110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时,在我家里,吃苦瓜是一件很欢喜的事。只要那天晚饭有苦瓜,妈妈和爸爸两个人便会双眼放光,兴奋地吃得滋滋有味。
  這苦瓜,好像比任何珍馐百味更让人垂涎,我却怎也不肯吃一口。这么苦的东西,哪里是人吃的?
  我从来没想过,一直拒绝苦瓜的我,在长大后的某一天,竟也爱上了苦瓜的味道。
  有人说,苦瓜又名"半生瓜",当你爱上了苦瓜的味道,你也许已经不年轻了,至少也走了人生一半的路程。关于这一点,我是拒绝承认的。从许多年前开始,我忽然爱上了苦瓜的味道,那时我很年轻。我认识一些比我老的人,他们并不爱苦瓜。
  苦瓜跟年纪无关,也许跟岁月有关。当你尝过了人生百味,苦瓜的苦,已经算不上苦了。
  我爱吃清炒苦瓜、苦瓜牛肉、苦瓜炒蛋、豉汁生炒苦瓜、苦瓜焖螃蟹,还有台湾的苦瓜鸡汤和凉拌苦瓜。
  我们在香港见到的苦瓜是绿色的,台湾的苦瓜是白玉苦瓜,肉质较厚,胖胖的一条,味道没绿色的那么苦。这种苦瓜,现在在香港也可以买到了。
  苦瓜清肝明目,很适合用来消暑。试过有一天,我觉得很渴,喝了很多白开水也没用,突然想起冰箱里有两条白玉苦瓜,于是把苦瓜用来榨汁,一杯喝下去之后,果然不再觉得渴了。
  苦瓜是寒凉之物,身体虚弱的人可不要学我,随便吃苦瓜。我是个早上吃西瓜、爱喝冰水,从没试过吐血,也没试昏倒在地上,生性狂烈暴躁的人,很有资格吃苦瓜降温。
  喜欢苦,却怕寒凉的,可以吃西方的苦菜。洋人没有苦瓜,只有Endive、Chicory、Radicchio、Frisee和Arugula这些苦菜。我在意大利旅行的时候,在餐厅吃饭时最爱瞄瞄邻桌的本地人吃些甚么,然后点他们吃的菜,通常不会错到哪里。一次,在一家小餐馆吃中饭时,看到四个貌似商家、穿戴很讲究的意大利人在吃同一种菜,很滋味的样子,我马上告诉侍者,我也要来一个。那一碟,原来便是焖煨菊苣(Chicory),苦得来很美味。瑞士人也很爱吃菊苣,菊苣的纤维比较厚,要煮很久,一般是用牛油或白酒来焖。
  Frisee的样子像生菜,我们在香港也常常吃到。Frisee很苦,通常会跟其它菜一起做成色拉。
  苦苣(Endive)每一棵像巴掌般大,荷兰人很爱吃。他们会用烤过鸡的汁来焖苦苣,然后伴烤鸡一起吃。
  Arugula是一种蒲公英的叶子,可以淋上橄榄油和意大利黑醋做色拉,也可以拌烧牛肉一起吃。花蕊会随风飘散的蒲公英,叶子竟是苦的,也许是怀念不辞而别的花蕊吧。
  西洋的苦菜,苦中有一点涩,不像我们的苦瓜,苦而后甘。
  我们爱上苦味,是怀念苦中带甘的味道。茶是苦的,像普洱、像铁观音,但是苦中有甘,让人上瘾。苦和辣一样,是味觉的快感。我受不了辣,只能浅尝。吃辣,最美好的是吃的当儿,第二天,肚子和皮肤也许要受罪。可是,吃苦瓜,最美好的,是喉头里的回甘。苦是隽永的。
  爱苦的,也可以喝苦酒,苦艾酒便很苦。这种酒是从一种名叫Artemisia absinthium的植物中萃取的,毒性很烈,有催情的效果,不能喝太多,否则会命丧黄泉。喝的时候,要加一点水和糖来减少苦味,听说能引发创作灵感。需要灵感,我不会喝酒。除了香槟之外,酒量浅的我,只觉得所有酒都是苦的,尤其苦的时候喝的酒。
  人只能区分四种味:甜、咸、苦、酸。其它味道,只是这四种味道的综合。童年时,我爱甜和咸。年纪渐长,离甜渐远,对甜的东西已经不大感兴趣,反而倾向苦。在味觉的记忆里,苦比甜悠久。记得这首诗吗?是余光中的《白玉苦瓜》:
  饱满而不虞腐烂,一只仙果
  不产在仙山,产在人间
  久朽了,你的前身,唉,久朽
  为你换胎的那手,那巧腕
  千眄万睐巧将你引渡
  笑对灵魂在白玉里流转
  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
  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
  这首诗写的,是收藏在故宫博物馆里的一件工艺品︱︱白玉苦瓜。生命的苦瓜修成了艺术的正果,从此不朽。
  爱别离苦,只是,我们从不介意用苦去交换快乐,然后甘之如饴。
  所有的爱情,开始时都是甜的,后来却有各样的苦。然而,一生之中,至少该有一段苦恋,你才会成长。一天,你会怀念当时的苦,它会在岁月里沉淀成甘,那是青春的放浪,是我们最相信爱情的年纪。我一无所有,唯独可以为你受苦。
  (摘自《一个人的月亮》,南京出版社)
其他文献
在41岁生日那天,作家R收到了一封厚厚的信,是个陌生女人的笔迹,第一句就是:“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  这是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开头。小说描述了一个绝望的爱情故事:无名女子用整个一生来爱作家R,作家R却始终对她一无所知,不记得她少年时曾是他的邻居,不记得她就是与他共度3个晚上的少女;在她生了他的儿子、与他再续一夜情缘后,他的老仆人认出了她,但他还是认不出她,甚至往她的袖筒
期刊
一对夫妻的分手闹得大张旗鼓。  女方请来了许多亲友,当着众人的面,批评丈夫在婚姻之中的离谱之处。  “女儿生病做手术,他不但不闻不问,还把家里的钱拿走一半,一个人去参加南极游。还美其名曰‘要趁年轻多去冒险’。”  “他不喜欢工作,经常迟到早退,帮他联系了几家公司,都被开除或者劝退。这些年一直在靠我赚的钱养家。”  “他在家里不做家务,从来不记得我和女儿的生日,结婚纪念日我送了他一个名牌钱包,他转手
期刊
前些日子去挪威玩了一阵,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儿美丽的自然风光,也不是更美的北欧青年,而是在飞机上听到的一个故事。  女主人公是个37岁的挪威女人。有一天,她做教授的丈夫跟她坦白,自己爱上了一个学生。那天还是他们结婚7周年纪念日。  据女主人公说,她丈夫也不是故意挑那天说的,他本想过完纪念日再说,但那天女主人公发现丈夫情绪不对,两人聊着聊着,丈夫就把事情抖了出来。那时候教授跟女学生还是柏拉图式的爱
期刊
人活一世,活出幸福给自己,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  每个人的活法,都是自己给的,活法不一样,得到的就不一样。人活一世,不仅仅是来过、活过,而是要没白来、没白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活得真、活得久、活得好、活得美、活得有滋有味、活得有聲有色、活得无怨无悔,生命的光泽就会芬芳而至,人生的旅途就会四季花香。  没有华丽的大房子,没有高档的轿车,没有名牌的衣饰,没有LV包,没有更多的票子,
期刊
吴昌硕,有“中国的文人画,起自王维,终于吴昌硕(浙江作家何鑫业语)”之誉。他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九月十二日(农历八月初一)出生于浙江省安吉县鄣吴村(当时隶属孝丰县),原名俊、俊卿,字昌硕,又字仓石,别号缶卢、苦铁、大龙等。他本为浙江人,却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十一月在56岁时破格当了淮安府安东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的县令,与淮安有了一段奇缘。但上任一月,便就辞官,又是一奇。最后以
期刊
定情物在我国自古有之,在很多诗词歌赋中都有男女恋人赠送定情物的描述。不过与西方人大多以戒指、玫瑰为定情物不同,中国人在定情物上反而显得更浪漫随性。中国人的定情物讲究“情”而不讲究“物”,一块玉佩、一个香囊、一束秀发,甚至一枚瓜果,都可以作为定情物,都可以表达自己对“情”的诉求。  正妻范儿簪  簪又称搔头,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定情物。也有象征“正室”尊严的意味。《鼓吹曲词有所思》写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情人
期刊
导读:几年前,凄情谍战大剧《旗袍》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剧根据我党多位潜伏在汪伪特工总部或是国民党内部的红色女谍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一度被誉为美女版的《潜伏》。  该剧女主角关萍露的原型之一张露萍的传奇故事也被揭开,张露萍18岁打入戴笠军统局内部工作,传递出了大量情报,因“军统电台案”暴露被捕,牺牲时年仅24岁。其实,张露萍还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她的丈夫李清曾任交通部部长,因为革命
期刊
一位法国女诗人说,有一种爱情,就像花朵,美丽不在绽放的时候,而是在凋落的时刻。  可是,几乎所有的人,都特别喜欢爱的枝头繁花锦簇,却很少意识到,当爱开始飘坠的那一瞬,另一种美丽已开始启程。  一个男子,爱上了一个女子。他和她从小青梅竹马,中学时便开始恋爱了,为了能够在同一座城市读大学,男子放弃了进京的机会,选择了省城的一所很普通的高校,只因她考得不理想,勉强进了省城的一所高职院校。大学里,他年年拿
期刊
一  我和老公都是省城的高中老师,唯一区别的就是他是普通中学的老师,我是职业中学的老师。近些年来,由于观念一直没有转变,很多家长和学生一直认为读大学才是正道,根本瞧不上职业中学,因此,他们都往重点中学以及普通中学里跑,就是为了高中毕业后能顺利考入大学。所以,我们这职业中学是越来越难招生,我像学校里的很多老师一样处于没课带的状态,只有微薄的基本工资,没有任何奖金。后来我牙一咬脚一跺,干脆辞职进入省城
期刊
李丹回到家时,已是凌晨1点了。这一天是中秋节。她原本答应和老公、女儿一起过,结果,还是陪客户喝酒吃月饼。李丹在沙發上坐下来,这时卧室的门开了,老公赵勇从里面走出来。  他倒了杯温开水,放了片柠檬,递给她。李丹捧着杯子,说:“对不起,今天没能赶回来。这个客户是湖南人,一个人在广州过节……”赵勇皱起眉头说:“你自己算算,你有多少个中秋节没和我们过了。你想过我们的感受吗?我有老婆和没老婆有什么区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