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各学科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些要求。化学作为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课程改革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更符合教学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针对当前的初中化学课堂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课程改革 初中化学 教学方式
化学是一门初中三年级才学习的学科,可以说是初中教育体系中最晚学习的一门学科。由于开课时间晚,教学内容多,所以初中化学的教学难度比较大。但是,也正是由于开课时间晚,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是相对容易的,没有太多根深蒂固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初中三年级的紧张气氛中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化学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从而为升学考试提供助力,就成了广大初中化学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接下来,笔者将从教学实际出发,对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探究,希望能为广大教师变革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要让学生对化学学科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努力提高自身化学水平。但是化学的学习难度比较大,同时又受升学考试影响时间紧张,大部分学生很难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探索化学奥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将枯燥的化学知识转化成有趣的化学情境,利用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在兴趣与教师的双重引导下,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化学水平。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一节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段关于二氧化碳的视频,从全球变暖到光合作用,从干冰到可乐,将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各种表现方式都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并且还当场演示了用二氧化碳灭火的实验。这样就将二氧化碳的性质蕴藏在了这些情境当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对二氧化碳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长此以往,会让学生逐渐培养起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下复习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化学水平。
二、巧用实验,加深理解
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利用实验可以将教材上枯燥的化学公式,变成神奇的化学反应加深学生的印象。但是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上,都是由教师按照教材上给出的实验方案,向学生演示实验流程和实验结果。虽然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容易操作,但是无论是实验的流程还是结果,学生都已经从课本上了解了一些,这样实验的时候就很难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也就无法完全发挥出来。受课程改革影响,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按部就班式的实验教学方式,巧妙利用日常物品设计趣味实验,让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现象相对应,这样才能真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演示《物质燃烧的条件》这一实验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晰的观看实验现象进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笔者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实验并且让学生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提出了几种灭火的方法。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来验证他们所提出的几种灭火方法是否可行。这样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反证实验可以让学生对物质燃烧的相关条件理解得更加深刻。总之,在课本基础上设计新的实验能够增加学生探究兴趣,发散学生思维,全方位掌握相关化学知识,最终提高課堂教学效率。
三、联系实际,增强应用
化学虽然是初中阶段最晚开设的一门学科,但是它却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包含着化学知识,而化学学习的最终目的也在于实际的应用而不是去应付考试。此外,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一直是课程改革的重点领域。因此,化学应用能力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基于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要想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巩固、应用相关化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这一课时,笔者在上课之前从家中的厨房里找了不同种类的糖类和油脂,然后学生根据教材上的知识,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并且利用大豆进行相关的演示实验,现场利用大豆提取植物油,让学生对油脂的特性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影响学生平时的饮食习惯,养成健康的用餐方式。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物品、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其蕴藏的化学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化学水平而且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进而利用化学知识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想提高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不同的方面优化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记忆,全面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最终实现化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根稳.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1):165.
[2]孟伟伟,张含. 新课程改革中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J].化工管理,2014(06):27.
关键词:课程改革 初中化学 教学方式
化学是一门初中三年级才学习的学科,可以说是初中教育体系中最晚学习的一门学科。由于开课时间晚,教学内容多,所以初中化学的教学难度比较大。但是,也正是由于开课时间晚,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是相对容易的,没有太多根深蒂固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初中三年级的紧张气氛中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化学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从而为升学考试提供助力,就成了广大初中化学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接下来,笔者将从教学实际出发,对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探究,希望能为广大教师变革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要让学生对化学学科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努力提高自身化学水平。但是化学的学习难度比较大,同时又受升学考试影响时间紧张,大部分学生很难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探索化学奥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将枯燥的化学知识转化成有趣的化学情境,利用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在兴趣与教师的双重引导下,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化学水平。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一节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段关于二氧化碳的视频,从全球变暖到光合作用,从干冰到可乐,将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各种表现方式都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并且还当场演示了用二氧化碳灭火的实验。这样就将二氧化碳的性质蕴藏在了这些情境当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对二氧化碳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长此以往,会让学生逐渐培养起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下复习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化学水平。
二、巧用实验,加深理解
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利用实验可以将教材上枯燥的化学公式,变成神奇的化学反应加深学生的印象。但是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上,都是由教师按照教材上给出的实验方案,向学生演示实验流程和实验结果。虽然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容易操作,但是无论是实验的流程还是结果,学生都已经从课本上了解了一些,这样实验的时候就很难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也就无法完全发挥出来。受课程改革影响,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按部就班式的实验教学方式,巧妙利用日常物品设计趣味实验,让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现象相对应,这样才能真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演示《物质燃烧的条件》这一实验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晰的观看实验现象进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笔者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实验并且让学生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提出了几种灭火的方法。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来验证他们所提出的几种灭火方法是否可行。这样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反证实验可以让学生对物质燃烧的相关条件理解得更加深刻。总之,在课本基础上设计新的实验能够增加学生探究兴趣,发散学生思维,全方位掌握相关化学知识,最终提高課堂教学效率。
三、联系实际,增强应用
化学虽然是初中阶段最晚开设的一门学科,但是它却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包含着化学知识,而化学学习的最终目的也在于实际的应用而不是去应付考试。此外,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一直是课程改革的重点领域。因此,化学应用能力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基于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要想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巩固、应用相关化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这一课时,笔者在上课之前从家中的厨房里找了不同种类的糖类和油脂,然后学生根据教材上的知识,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并且利用大豆进行相关的演示实验,现场利用大豆提取植物油,让学生对油脂的特性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影响学生平时的饮食习惯,养成健康的用餐方式。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物品、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其蕴藏的化学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化学水平而且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进而利用化学知识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想提高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不同的方面优化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记忆,全面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最终实现化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根稳.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1):165.
[2]孟伟伟,张含. 新课程改革中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J].化工管理,201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