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美捷:换跑道不换赛场的品牌升级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antha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星沦为三线品牌,经销商被迫自救,于是有了“舒美捷”在历史上的第一跳——从经销商变身自创品牌——运动之星。
  2011年8月初,遍布郑州大街小巷的鞋服连锁超市 “运动之星”悄然间已经将部分店招更换为“舒美捷”,这已经是该企业继2009年独立后的第二次升级。
  通常而言,连锁企业频频更换店招,往往预示其经营的困顿,但是对于舒美捷而言,变脸却是其茁壮成长的绝技。
  
  急刹车,渠道突围
  
  2009年5月,几乎一夜之间,郑州街头的上百家双星专卖店都改名为“运动之星”,而曾经的河南双星代理,也独立更名为运动之星商贸有限公司。
  双星曾经是中国运动鞋的代表,也是中国第一家生产鞋服的上市企业。但是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双星受制于体制,逐渐被新锐品牌“特步”、“安踏”、“李宁”所超越。
  一度曾占据核心商业区的双星专卖门店,由于赢利能力下滑慢慢淡出,转移为社区连锁店和城乡结合部的连锁店,双星也沦落为三线品牌。但这种渠道的调整并没有挽救双星的颓势。双星系统的经销商被迫展开自救,于是有了“舒美捷”在历史上的第一跳——从经销商变身自创品牌——运动之星。
  “环境变了,我们只有以变制变,绝地求生自立门户。” 运动之星的母公司青岛舒美捷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舒美捷公司)总经理李东平这样解释第一次突围。
  
  巧架构,一箭双雕
  
  “做这个决策不容易,我们也讨论了很久。经销商要转变为品牌运营商,中间的跨度很大,第一个困难就是要搭建自己的商品供应体系,生产什么?怎么卖?”李东平说。
  在更名问题上,他们仍然选择了与原来运动产品关联度较高的“运动之星”作为店标,甚至VI设计的标准色沿用了原来的大红色,门店的装饰风格也没做大的调整,稳定既有的客户群体,逐步过渡,让突围的震荡降低到最小。
  在“运动之星”门店里,用“舒美捷”产品逐步替换原有产品,条件成熟时推出升级产品——“舒美捷”专卖连锁,这是一种品牌切割市场的策略考虑。用运动之星争取中低端市场,舒美捷作为背书品牌预留后手——这种思路为整个品牌在2011年再次升级铺平了道路。
  而悄然从运动转向休闲风格的调整,更彰显了企业战略的深思熟虑。
  事实上,在全民奥运的宣传下,运动类产品在2008年已经达到巅峰。之后,全民运动的风潮仅仅持续了半年多。国外和国内一些知名品牌早在奥运会举办之时,就已经开始调整产品结构,从运动转向休闲风格。到了2009年,休闲风席卷整个鞋服行业,很多运动品牌遭遇市场寒流。郑州市内原有的双星专卖店遭遇很大困难,而运动之星反而逆市增长,一时间郑州市民认为是运动之星收购了双星。
  舒美捷公司站稳了独立运作运动之星后的第一步。
  
  重模式,聚焦资源
  
  凭借自己多年在鞋服行业打拼的敏锐嗅觉,李东平带领运动之星将竞争引入到其他品牌力所不及的区域,渠道下沉到县乡,深度挖掘三、四级市场。
  虽然渠道下沉降低了经营成本,但是要面对客单价低,同时管理难度增大的问题。经过不断摸索调整,舒美捷总结出一套模式,概括起来就是“全品类、快周转、次级商圈、密集发展、内生成长”的18字真言。
  全品类就是丰富产品种类,提供一站式服务。运动之星不仅仅在原有运动品类的基础上加大了休闲鞋服的比例,还引入了牛仔、商务、童装、女装等细分品类,通过全面的一站式鞋服超市来提升终端销售能力。
  但是全品类和售罄率具有矛盾的一面,一旦不能把握市场的流行趋势,最后企业留下的是一大堆库存。商超提供全品类的产品,但是将这种风险转嫁给供应商,而舒美捷公司是独立运营商,如何化解这个矛盾?
  舒美捷公司通过调研发现,消费者除了时尚品牌的需求外,还有相当的保障性需求,而这种需求对品牌的要求不是很强烈。企业借鉴了沃尔玛、家乐福天天低价的销售策略,走“好产品便宜卖”的路子。
  比如牛仔,舒美捷公司选择给国外大牌的代工厂生产,同样的面料和款式,国外大牌的专卖店里标价上千,而运动之星专卖店仅仅在120元左右,“在鞋服同行里,运动之星的加价率是最低的。”
  为了加速周转,舒美捷公司争抢时间差,季节产品提前上柜提前降价促销,几乎每天都有一两款特价产品做活动,并且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承诺质量问题无条件退换货,吸引了一大批金字塔基层的消费者。
  选择次级商圈则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核心商圈的租金水涨船高,同等面积的门店,核心商圈和二、三级商圈的价差达5、6倍,高的达到8倍之多。运动之星锁定金字塔基层的人群,社区店、城乡结合部的门店是首选,辅以全品类的产品结构,专卖店的投资回收期最长也不过2年,赢利能力有了保障。
  密集发展是针对国内鞋服品牌渠道下沉所作的调整,说穿了就是营造小区域品牌优势。
  舒美捷自知与国内一线品牌有一定的差距。当李宁、安踏等国内品牌渠道下沉到县级城市,为了与之对抗,舒美捷公司采取密集开店的模式。每开发一个市场,运动之星总会选择同时开张3家以上门店,通过密度和速度制造影响力,形成小区域品牌优势,后来这种形式在一个县城或地市多家店同时开业,成了运动之星开店布局的惯例。
  而内生成长更是结合员工需求和企业发展于一体的点睛之笔。舒美捷公司结合员工创业的理想,推出了员工创业计划,作为员工的福利措施,以优惠政策鼓励员工开店,同时将公司已经上轨道的门店转让给员工,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有效地解决了连锁店连而不锁的困境。
  通过模式的调整,舒美捷迎来了高速发展期。“运动之星开店快的时候平均每天可以开一家店。”舒美捷公司市场部的负责人介绍,“2009年五一期间创造16家店同时开业的纪录,4个月后这个纪录被改写为22家店。而连锁店数量也由第一次变脸前的100多家迅速扩张到500多家,遍及河南全省以及山东、陕西等省份。”
  
  轻时尚,破茧而出
  
  2010年,世界经济刚刚经历了金融风暴的冲击,但是凡客诚品、优衣库等品牌在中国市场成为潮流,凡客甚至创造了鞋服产品的速度神话,2007年开始运营,2010年已经做到了20个亿的规模。
  舒美捷公司运营团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凡客和优衣库的渠道不同,但是其成功具有很相似的共性:
  比如,优衣库和凡客诚品都是产品导向,提供优质平价(甚至是低价)成为产品竞争力;两者的设计风格除了突出休闲风格外,更是强调服装方便搭配的特性,通过对基本款稍加变化的组合方式,在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的同时,又保留了工业化生产的规模优势,进而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更重要的一个细节是,这两个品牌在迎合消费者生活方式变化所做的努力:
  VANCL定位于年轻的在职场奋斗的群体,其设计不仅仅强调生产成本,更是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考虑于其中,免烫牛津纺全棉衬衫采用抗皱助剂技术,不用经过脱水,直接晾干,几乎不再需要熨烫,这给上班一族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而UNIQLO定位休闲,但在设计中淡化了职业装和休闲装的区别,更是强调其产品的百搭特性(很容易与其他服装相互搭配),这样一些挑剔的女性就不会因为搭配而苦恼,也因百搭而节约了金钱。
  这都是针对消费者生活方式变化所做的调整。
  “如果我们不能顺应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就没有未来。我们不能刻舟求剑、坐井观天。”
  从2010年6月开始,舒美捷品牌升级正式启动。
  首先,经过3个多月的摸索和研讨,以及无数次的消费者访谈,企业发现了一个当下消费者普遍的心理状态,就是“累”——高昂的房价、上学难、就医难、职业竞争压力无时不在,很多人的心理都处在一种沉重的负荷之下。
  于是,舒美捷“轻时尚”的定位呼之欲出。这个定位的核心是“轻松时尚,轻松生活”,意在通过休闲舒适、平价、易于搭配护理的产品组合,在生活重压下,营造一种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说运动的流行是消费者对健康的渴望,那么轻松休闲就是消费者对心理压力的一种着装释放。”
  有了清晰的定位,舒美捷重新规划了企业VI,统一了卖场品牌和产品品牌。形成了男装、女装、童装以及牛仔四大系列的产品组合,并通过着装顾问售卖和会员制营销模式提升单店绩效,以正价售卖为主,折扣为辅,同时通过“1+4”的多业态店铺布局方式,提升商品周转率。
  “1+4”这种模式的核心是:
  区域中心城市建立一个自营形象店以辐射周边邻近区域,以形象店为品牌展示载体并实现招商体验作用;
  以1个形象店为中心,服务周边多个标准店、主题店、基础店;
  以1个自营店带动多个加盟店;
  以1个折扣店来承担多个正价店铺的库存处理。
  通过历时一年的艰苦磨合,崭新的舒美捷专卖店于2011年8月亮相郑州,仅仅半个月时间,就有40家舒美捷门店开业,在鞋服行业的淡季又一次创造了高速增长的奇迹。
其他文献
步步高败退小家电让业内深思。这个神秘的消费电子产品大鳄,为什么能在消费电子行业风生水起,却在生活电器折戟沉沙?    浑水怎样才能摸到鱼?  对于步步高退出生活电器原因,其内部高层一方面声称“损失的确很大,但长痛不如短痛”,另一方面又说“退出的原因并不是外界所说的竞争激烈和经营亏损”。如此前后矛盾的说法,让人很是摸不着头脑。  步步高全面退出生活电器,究竟是什么原因?传递了什么信号?    微波炉
期刊
全国30个办事处,4000名员工,上千个城市分布,别说仅靠这些培训师,再多的培训师也跑不过来。所以,重要的是,要让团队有自我培训的功能。    答不上来的问题    两年6个亿,3年10个亿,而今年保守预计增长60%——这家企业正在创造着行业里的神话。如果你是一个年轻时尚的女孩,如果你爱逛屈臣氏,说不定你最喜欢用的化妆品不是欧莱雅,不是SKⅡ,而是Tingirl。  郑婷有幸,在两年前跳槽到这家公
期刊
双汇应该有自己的道德观,有独立于法规之外的行为准则,而不是任由自己的行为贴近法规的底限。    背景:双汇“瘦肉精”事件    自央视3·15晚会上曝光双汇“瘦肉精”事件之后,顿时引起全国舆论的一片声讨。尽管双汇集团及时致歉,并承诺召回问题产品,但“事件”并未因此停息,而是愈演愈烈。  先是双汇董事长万隆约见部分“核心媒体”时解释说:“事件是上游产业链中养殖环节出现的问题,济源双汇的猪源是在流通环
期刊
“对号入座”营销系列之二    那么多品牌,这个诉求自己的独特卖点,那个排队兜售他的标准,还有人见缝插针地宣扬自己是某角度的第一品牌……消费者眼冒金星,让营销陷入僵局。    为何叫好不叫座     本系列文章在上期(本刊2011年4月刊)中提出,如果你的产品无法满足顾客的身份,或者与顾客的身份相抵触,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你的产品。因为,消费者对自己的身份更敏感,时刻顾及身份问题。这些具有满足身
期刊
“销售漏斗”,是大客户销售时普遍采用的一个销售工具。漏斗的顶部是有购买需求的潜在用户;上部是将本企业产品列入候选清单的潜在用户,成功率为25%;中部是将本企业产品列入优选清单的潜在用户(两个品牌中选一个),成功率为50%;漏斗的下部是基本上已经确定购买本企业产品,只是有些手续还没有落实的潜在用户,成功率为75%;漏斗的底部就是我们所期望的成交用户。  如此分类有几方面的好处:   方便计算销售人员
期刊
把人家赶走了,再把人家追回来,出尔反尔,背后一定有缘由    淘宝真是个“有意思”的公司。  遥想2年前,淘宝商城没有任何借口地对刚开始发展的B2C们痛下杀手——全部赶出淘宝商城(他们认为独立B2C是其竞争对手),使得我当时负责的汽车用品商城犹如断奶的孩子,一时间没了依靠,众多B2C当时对淘宝恨之入骨。  没想到,驱逐非但没有扼杀独立B2C,反而让他们修炼内功,断奶而极少有饿死,大部分日益红火。 
期刊
电子商务风起云涌,处于大争之世的年轻电商人如何成就功名霸业?  要么做对事;要么跟对人。  所谓凤凰择良木而栖,所以跟对人又属首要。  跟对人能让你少奋斗十年;  跟对人能让你快速成长;  跟对人能激发无穷能量;  跟对人能成就风云际会。  那么,怎么跟对人?   9月17日,金鼎人才网联合百读社特邀空间网CEO庄帅、珂兰钻石副总裁王雍、贝塔斯曼高级咨询顾问陈涛、北京握奇信安公司副总苗玉瑞等四位嘉
期刊
“不做采购,不知道销售有多蠢”系列之    FAB看似“入门级”,但越简单的技巧其实越难用。一旦用好了,杀伤力巨大。当年萧峰萧大侠在聚贤庄一套太祖长拳打得天下英雄俯首,就是这个理。一个简单的技巧能否发挥出巨大威力,关键取决于你对它的理解。假设一个顾客要买台投影仪,你会怎么给他推介产品?    方式1:功能介绍法  “你好,先生,我向你推荐一下这台投影仪,它重1.5公斤,银白色的外壳,灯泡设计使用寿
期刊
幼年时读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总被他“真命天子”的众多传说所吸引,举凡其跨海东征时,四海龙王前来觐见,以至于风浪大作,船身摇晃,李世民手书“免朝”二字放入水中,风浪即止;以及由判官跪迎游地府,目睹十殿阎罗的善恶与轮回;甚至后来其两名大将,尉迟恭、秦叔宝因护驾有功,成为日后门神;神话之多,令人目不暇给。  长大之后,重读唐史,发现所有的神话似乎都在阐述一个中心观念,即唐太宗为真命天子;也似乎在为唐太宗
期刊
与规模化生产相联系的是备货式生产方式,即提前两个季节备足货源。一旦发生偏差,只能展开产品大战、价格大战、促销大战、渠道大战,美其名曰“4P营销”。    国产品牌的失败逻辑    本土服装企业的崛起,在于学会了用机械化的流水生产方式加工服装。所谓“以机器代替人力”,包括以“性价比”的优势,代替传统的手工业者,代替上海裁缝。  遗憾的是,本土企业没有适时转向营销及其品牌建设,而是转向规模化生产,谋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