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探究式教学成为当前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生物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网上多媒体教学素材库,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实施微课教学,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三方面研究,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理解知识、体验知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7-0075-0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它特有的优势,即知识的大容量性、实物投影的真实性、教学的交互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录像的灵活性、突破时空的限制等,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下面,教师要研究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生物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现在的学生不再满足教师单纯地讲解,而是希望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受和领悟生命的现象与奥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可以使课堂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将生物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活跃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在讲解生物必修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时,如果教师单纯讲解知识,学生会感到抽象、单调,缺乏趣味性,而教师运用Flash技术制作出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的动画效果,并与生长素两重性曲线相结合,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地展现出来,动静结合,就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理解生长素的两重性;在讲解“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应用”时,展示植物园艺、棉花摘心、无子西瓜、农民使用除草剂等生活素材,利用图片清晰、色彩鲜艳的优点,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达到学以致用;在上课时及时播放“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变复杂为简明,能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将整个教学过程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信息,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实践中能运用知识、理解知识、体验知识。
二、利用网上多媒体教学素材库,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电脑与网络的发展更要求集体的智慧,使得不同地域的教师共同工作变为可能。网上共享制作精良的课件、教案、习题、图片、视频、动画、音频,以及实验教学中记录到的一些很好的实验数据、录像和照片等,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拓宽了教师的思维,克服了教师收集课件素材难的问题,节约了教师制作课件的时间和精力,优化了教学策略,最终达到了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例如,“光合作用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比较抽象、微观,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教师通过网络下载精品课件,按照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截取与教材相适应的好的素材重组课件,利用视频动画形成的运动渐变和形态渐变两个原理,模拟它们的微观和动态过程,释疑解难具体化和形象化描述复杂的生物现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素材的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无形而有力的作用,实现了校园教学信息化。
三、实施微课教学,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
“微课”是将知识点进行细化、形象化、透彻化教学的一种方式。微课是以“小”“实”“新”“效”为特点,微化知识内容、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个性化需求,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知识的讲解和展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是开放的,真正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微课短小精悍,是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境中实现“隐性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提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例如,借助微课程视频,用动态的画面演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现象结果,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再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的应用”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微课”把相关知识切割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相关计算题”“联系和区别”等多个模块,灵动高效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将知识点逐一突破,得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但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它又不是万能的,只有深入研究和恰当运用,并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才能优化课堂教学,将信息技术辅助生物教学的作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袁维新.建构主义与高中生物学新教材[J].生物学教学,2006(04).
[2]曲波.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7-0075-0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它特有的优势,即知识的大容量性、实物投影的真实性、教学的交互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录像的灵活性、突破时空的限制等,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下面,教师要研究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生物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现在的学生不再满足教师单纯地讲解,而是希望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受和领悟生命的现象与奥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可以使课堂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将生物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活跃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在讲解生物必修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时,如果教师单纯讲解知识,学生会感到抽象、单调,缺乏趣味性,而教师运用Flash技术制作出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的动画效果,并与生长素两重性曲线相结合,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地展现出来,动静结合,就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理解生长素的两重性;在讲解“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应用”时,展示植物园艺、棉花摘心、无子西瓜、农民使用除草剂等生活素材,利用图片清晰、色彩鲜艳的优点,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达到学以致用;在上课时及时播放“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变复杂为简明,能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将整个教学过程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信息,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实践中能运用知识、理解知识、体验知识。
二、利用网上多媒体教学素材库,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电脑与网络的发展更要求集体的智慧,使得不同地域的教师共同工作变为可能。网上共享制作精良的课件、教案、习题、图片、视频、动画、音频,以及实验教学中记录到的一些很好的实验数据、录像和照片等,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拓宽了教师的思维,克服了教师收集课件素材难的问题,节约了教师制作课件的时间和精力,优化了教学策略,最终达到了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例如,“光合作用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比较抽象、微观,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教师通过网络下载精品课件,按照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截取与教材相适应的好的素材重组课件,利用视频动画形成的运动渐变和形态渐变两个原理,模拟它们的微观和动态过程,释疑解难具体化和形象化描述复杂的生物现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素材的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无形而有力的作用,实现了校园教学信息化。
三、实施微课教学,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
“微课”是将知识点进行细化、形象化、透彻化教学的一种方式。微课是以“小”“实”“新”“效”为特点,微化知识内容、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个性化需求,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知识的讲解和展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是开放的,真正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微课短小精悍,是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境中实现“隐性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提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例如,借助微课程视频,用动态的画面演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现象结果,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再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的应用”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微课”把相关知识切割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相关计算题”“联系和区别”等多个模块,灵动高效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将知识点逐一突破,得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但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它又不是万能的,只有深入研究和恰当运用,并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才能优化课堂教学,将信息技术辅助生物教学的作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袁维新.建构主义与高中生物学新教材[J].生物学教学,2006(04).
[2]曲波.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