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高考新课标历史试题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全面深化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特别凸显“家国情怀”作为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考历史;核心素养;主体
习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歷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而作为人文科学,历史学科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
一、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段《大学》中的论述将家、国和个人串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形成了由个人及家庭,由家庭到社会,由社会进而到国家的社会价值逻辑。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家与国所表现出来的深厚情感,也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复制的文化基因。在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和重构家国认同,培育学生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关注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使他们对自己的祖国形成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历史学科应有的职责与追求。
二、 “家国情怀”在高考历史中的渗透
“高考坚持立德树人,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高考历史应立足于为国选才这个基本点,选拔出具有家国情怀、德才兼备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通过选取典型素材,以家国情怀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例如2017年全国Ⅰ卷第30题,该题以“14年抗战”和“七七事变”爆发80周年的时政热点为考点,通过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扩大民主基础的努力这一主题切入,考查学生提取信息与解读信息的能力,从中获取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起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
而2018年的高考历史则更加强化考生对“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是怎样的国家”的认识,引导考生构建家国认同,从而进一步引导考生将个人成长与家庭、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这样的考生拥有融入世界的气度与眼光,是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人。如2018年全国Ⅰ卷第45题以西汉武帝时期年号改革的相关史料为素材,通过概括与提炼,可以发现在我国使用了2000多年的年号制度,于我国来说起到了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的作用,于世界文明来说其传播到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为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再如2018年全国Ⅱ卷第31题引用了1956年的漫画《两把尺》,通过“奶奶的尺”与“阿姨的尺”这两种不同性质和用途的“尺”,反映了新老两代妇女的不同社会地位和作用,讴歌了新中国几代女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反映出社会中的个体在建设新国家和创造新生活的时代热潮中所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和积极性,以此激发考生的爱国情怀。
三、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家国情怀的培养
当今世界各国历史教育的发展趋势都在表明家国认同是历史教育的基本诉求。鉴于此,中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适应新课标中“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的要求,变“历史教学”为“历史教育”,充分彰显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实现由关注知识传授向关注学科育人的转变。引导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志向,增强他们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感。在日常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研发校本课程和地方乡土历史,将大量的图片、文物、文献、影像等史料运用到课堂中,结合历史与现实,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思考历史、感悟历史,继而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真正使历史课堂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灵魂的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家国情怀是我们历史教育的重要使命。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在历史教育中重视家国情怀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魅力,也可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与国家现状,激发学生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肩负建设家国的重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1).
[2]姜钢,刘桔.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N].中国教育报,2018-03-03(5).
[3]于涵.不忘初心 推进新高考改革 面向未来 构筑现代化考试[J].中国高教研究,2018(3):17-23.
作者简介:
宋春苓,中学一级教师,四川省巴中市,巴中市恩阳中学。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考历史;核心素养;主体
习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歷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而作为人文科学,历史学科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
一、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段《大学》中的论述将家、国和个人串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形成了由个人及家庭,由家庭到社会,由社会进而到国家的社会价值逻辑。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家与国所表现出来的深厚情感,也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复制的文化基因。在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和重构家国认同,培育学生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关注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使他们对自己的祖国形成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历史学科应有的职责与追求。
二、 “家国情怀”在高考历史中的渗透
“高考坚持立德树人,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高考历史应立足于为国选才这个基本点,选拔出具有家国情怀、德才兼备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通过选取典型素材,以家国情怀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例如2017年全国Ⅰ卷第30题,该题以“14年抗战”和“七七事变”爆发80周年的时政热点为考点,通过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扩大民主基础的努力这一主题切入,考查学生提取信息与解读信息的能力,从中获取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起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
而2018年的高考历史则更加强化考生对“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是怎样的国家”的认识,引导考生构建家国认同,从而进一步引导考生将个人成长与家庭、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这样的考生拥有融入世界的气度与眼光,是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人。如2018年全国Ⅰ卷第45题以西汉武帝时期年号改革的相关史料为素材,通过概括与提炼,可以发现在我国使用了2000多年的年号制度,于我国来说起到了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的作用,于世界文明来说其传播到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为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再如2018年全国Ⅱ卷第31题引用了1956年的漫画《两把尺》,通过“奶奶的尺”与“阿姨的尺”这两种不同性质和用途的“尺”,反映了新老两代妇女的不同社会地位和作用,讴歌了新中国几代女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反映出社会中的个体在建设新国家和创造新生活的时代热潮中所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和积极性,以此激发考生的爱国情怀。
三、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家国情怀的培养
当今世界各国历史教育的发展趋势都在表明家国认同是历史教育的基本诉求。鉴于此,中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适应新课标中“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的要求,变“历史教学”为“历史教育”,充分彰显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实现由关注知识传授向关注学科育人的转变。引导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志向,增强他们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感。在日常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研发校本课程和地方乡土历史,将大量的图片、文物、文献、影像等史料运用到课堂中,结合历史与现实,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思考历史、感悟历史,继而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真正使历史课堂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灵魂的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家国情怀是我们历史教育的重要使命。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在历史教育中重视家国情怀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魅力,也可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与国家现状,激发学生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肩负建设家国的重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1).
[2]姜钢,刘桔.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N].中国教育报,2018-03-03(5).
[3]于涵.不忘初心 推进新高考改革 面向未来 构筑现代化考试[J].中国高教研究,2018(3):17-23.
作者简介:
宋春苓,中学一级教师,四川省巴中市,巴中市恩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