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分析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ffx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歌剧是我国音乐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发展到今天,已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民族歌剧发展的历程回顾,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歌剧中的女性人物偏多,且呈现出了相同的文化内涵。本文结合几部著名的民族歌剧作品,就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关键词:民族歌剧 女性人物形象 文化内涵
  一、引言
  艺术形象的塑造可谓是各种艺术创作的本质目的,民族歌剧艺术自然也不例外。通过对歌剧人物的刻画,集中表现出歌剧的主题思想,以获得和观众情感与思想上的共鸣。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作为一个曾经有着重男轻女的国家,在各类舞台艺术上却从来不乏女性的身影,无论是传统戏剧艺术,还是现代的歌剧艺术,都有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特别是民族歌剧诞生以来,更是有多位著名女性形象的诞生。如《洪湖水,浪打浪》中的韩英,《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金环,《党的女儿》中的田玉梅,《木兰诗篇》中的花木兰等等。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对这些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其本质和内涵,对民族歌剧的创作和表演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民族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分析
  1.与戏曲文化的结缘
  戏曲被誉为是中国的国粹,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甚至在很多西方人看来,中国戏曲就是中国的歌剧艺术,这种看法虽然有些绝对,但是可以从中体会到两种艺术的渊源之深,而且两者同为舞台艺术,也却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也正是因为此。中国民族歌剧在最初的发展中,向传统的戏曲艺术进行了大量的借鉴,这在歌剧的诸多构成要素上表现的十分鲜明。比如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歌剧《白毛女》,其本身就是流传于河北地区的一个民间戏曲——《白毛仙姑》,贺敬之等人发现之后,对其进行了改编。近年来广受好评的《木兰诗篇》,也从豫剧《花木兰》中获益匪浅:从创作上看,很多著名的唱段,都对戏剧中的旋律进行了借鉴。比如《洪湖赤卫队》中,很多唱段的素材都来自于当地的花鼓戏,自然也包含那首著名的《洪湖水,浪打浪》。从演唱上来看,歌剧中的演唱也对戏剧进行了大量的借鉴。《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金环、银环的表演者孙立英本身就是一个京剧演员,出生于京剧世家,有着十分扎实的舞台表演功底和经验,所以才够在歌剧的舞台上游刃有余。由此可见,在有着上千年戏剧发展历史的中国,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注定和戏曲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更为重要的是,除了音乐创作、表演程式等方面之外,特别是戏曲中的女角文化和艺术经验,给了中国的民族歌剧以莫大的启示和借鉴。
  2.和政治文化的渗透
  前文中提到,歌剧创作和表演,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那么作为中国民族歌剧来说,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和政治文化的渗透,通过歌剧,传达出一定的政治思想,这也是中国艺术创作的特征和传统。民族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也多少带有了一定的政治色彩。比如《白毛女》中,其主题就是通过对喜儿和杨白劳的悲惨境遇的描写,揭发黄世仁等地主阶级的残暴,歌颂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而《野火春风斗古城》、《洪湖赤卫队》等都是革命题材的歌剧,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并最终获得胜利的伟大进程。而近年来的作品,也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如《木兰诗篇》,近年来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中原文化,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已久,甚至一度成为了河南的名片,将这个题材创作为歌剧,则体现出了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于是河南省邀请多位创作和表演名家,打造出了这部精品。特别是这部歌剧还走出了国门,受到了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邀请,有力地向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发展,这本身也是政治文化的一种体现。还有其他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和政治文化结合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民族歌剧的发展是伴随着政治的发展一路走来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作为女性人物形象来说,因为中国曾有男尊女卑和重男轻女的倾向,女性一直都被看作是一个弱势群体,让她们觉醒、进步和改变,则更加具有典型化的意义,于是这些女性人物就有了鲜明的政治色彩,成为中国民族歌剧一个鲜明的特征,政治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中国歌剧的发展。和政治的结合的歌剧形象塑造,最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因为这些女性形象,都是体现出了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的,和国家文化主旋律的契合,让这些人物形象有了最广泛的受众和共鸣。
  3.与男性角色的互换
  因为民族歌剧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都是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而战争无疑是最残酷的,象征着杀戮和牺牲,受到歌剧表达的需要,民族歌剧中的女性人物,常常被淡化了女性性别身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被男性化了,最为典型的就是《木兰诗篇》,花木兰出于孝心替父从军,女扮男装且立下了赫赫战功,直到战争结束后,人们才知道他是一个女性。韩英的形象塑造,有很多刘绍南的影子,刘绍南是当时洪湖地区的县委书记,和当时的敌恶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后来被捕之后,就义之前,他写下了长达70多行的《壮烈词》,其中的很多诗句,都成为了歌剧韩英唱段中的唱词,可以说韩英这个人物形象身上,有很多刘绍南烈士的影子。同时,通过舞台上的形象来看,韩英的短发、裹腿、腰带紧束,一举一动全是男性化的。她们不再是大家闺秀和小脚女人,而是变成了投身于革命的“大男人”,她们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在革命斗争中充满着智慧和勇气,并且有着视死如归的精神,从这种形象塑造来看,她们是被男性化了的女性形象,以往只有在男性角色塑造上看到的一些内容,在这些女性人物身上全都得到了体现,这是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化,也是一个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真实写照。
  4.与西方的文化差别
  中西方歌剧艺术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民族歌剧中,女性形象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女性形象是中国民族歌剧的主体形象,是以女性的生活为主要题材的艺术形式,而西方歌剧确是以男性为主体的艺术,比如说《弄臣》、《费加罗的婚礼》等作品,都是以男性形象为主导的作品,出现这种不同是因为中西方文化所追求的文化品格有着迥然的不同,中国歌剧艺术受到传统戏曲艺术影响比较大。其美学价值是达意之情,西方歌剧艺术的审美价值与审美追求是一种华生之情,所以他们的唱法是与其音乐创作理念与演唱技巧密切相关的,而中国民族歌剧的审美注重传达情感,所以在人物形象方面最能传情达意的女性人物来进行演绎,正是因为女性的唱腔在表达情感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当然,由于中西方歌剧艺术在美学价值和美学理想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在演唱风格和演唱形式方面就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处。中国民族歌剧艺术发展到今天,在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磨合之后,其歌剧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关注女性的历史命运与现实的生存状况,这是我国戏剧艺术的优良传统,是会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的。
  综上所述,民族歌剧的创作和发展,要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重要影响,中国民族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众多,归根结底也是由当时的社会综合环境所决定的,其本身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而且多部作品中所塑造出来的多位经典人物,都成了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史上的代表形象,她们的代表唱段也一直传唱到今天,我们对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所体现出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则是抱着一种继承和学习的态度,了解和认知其创作本源,为下一步民族歌剧的创作、表演和教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希望中国民族歌剧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就像是“威尔第男中音”一样,在世界上获得认可和赞誉,这将是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积极的分析思维太少,往住还是教师独步讲台实行语言霸权的过程。但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令人欣喜,叫人振奋。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
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和音乐作品之间产生精神的沟通和心灵的共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满意、愉快、互助之中
目的:从心理护理角度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老年听力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216例老年听力障碍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
几乎所有的学生除了课堂上跟着老师分析课文的思路进行简单的阅读之外,课后的阅读很少,就是阅读了,也是随意性较大,或者因为任务,或者用来消遣,或者凭兴趣翻翻。
1982~1983年我们用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比重1.38~1.40)进行肠蠕虫调查时再次发现柯氏假裸头绦虫人体感染8例,报告如下。共调查3812人,检出柯氏假裸头绦虫卵者8例(0.21%),其中宝鸡
目的:比较在基层卫生院行急诊剖宫产术的3种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EA)、蛛网膜下腔麻醉(SA)、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临床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基层卫生院拟行急诊剖宫产术的产妇150
现有雷达识别技术对相控阵雷达的波束捷变、信号形式复杂等特点并不适应,造成识别率低、漏识别严重等问题。为此,讨论了脉内调制类型和点扫描特性参与分类识别的策略;设计了基于
王小龙博士论文《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于2013年6月出版。专著以扬州清曲音乐为考察对象,首先通过量化统计学方法的活用,对其进行音乐形态学分析,逐层剖析后晾晒出扬州清
<正> 文献报道海群生小剂量长程治疗,对多数丝虫性象皮肿患者“流火”的发作能起到控制的作用。为此,我们采用短程的海群生预防性服药,加用中药清热利湿,活血通络,观察是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