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与每个人都有关系

来源 :江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 塵:得知获郁达夫小说奖,您心情如何?
  阿 来:当然很开心,因为这是在褒奖你。而且这个奖还不好拿,中篇大奖只给一个人,而不是一群人。
  若 尘:在藏区,您常常去实地勘察一些自然的环境,这样就跟自然有了一个亲密接触的过程。您的作品里也经常呈现人跟自然之间的关系,这部《蘑菇圈》就很集中地体现了这种关系。您是怎么想到写这样一部作品的?
  阿 来:确实,这些年来,我有一些思考。今天我们中国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样一种严酷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里头,我们从大自然索取物品,消费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必须要考虑到让大自然还有再生和自我修复的那种能力,而不是我们今天做的竭泽而渔。同时,我们的消费行为,不管你消费任何一个东西,它都一定会增加我们环境的负担。比如在美国遇到的一件事就很触动我。我去买有机食品,发现美国的店里没有我们中国的那么多,我问店员为什么,他说因为有机还有另外一个含义:比如拉丁美洲的有机香蕉很好,生产当然是有机的,但把它运输到中国去,因为运输过程太长,引起了大量的碳排放,这也就不对了。《蘑菇圈》这部作品,实际上是我自然系列作品“山珍三部”中的第二部,我想到了自然环境,尤其是想给人与自然的关系做一个探讨,做一种思考。
  若 尘:很多人是通过《舌尖上的中国》,意识到松茸原来是一种很金贵的食材,了解到它是自然的馈赠。当外界一介入,一捕捉到商机,松茸就热卖到外边去了。这个过程当中,就出现有像您这本书中阿妈斯烱的角色。一些读者认为她是一个被时代浪潮裹挟的、很底层的小人物,也有很多人认为她是一个有策略的理想主义者。应该怎样解读这个人物?
  阿 来:这就得说到中国的乡村。过去的中国乡村也是从大自然里头适当地索取。比如说家里有需要,人们就到山上去,但那时候有自然形成的伦理或者说规矩,这就是,不光是我这一代,我儿子也会留在这个村子,我孙子也会留在这个村子,他们还得仰仗这一片山林来生活。所以索取是有度的,人们不会让它枯竭。但是到了现在的社会,到了今天,突然就变成一公斤500块人民币的计算方式,消费的力量很快就把乡村过去自然形成的伦理和观念瓦解掉了。其实我在小说里头写的阿妈斯烱,就是一个比较固执的老太婆,她说我不要钱,我要守住老祖宗的规矩,但是在今天的社会里,愿意坚守这种老规矩的人总是越来越少。
  若 尘:您刚刚讲的其实是一个特别宏大的命题,如果只是用一支笔去撬动,会不会觉得很难?《蘑菇圈》承载了哪些东西?
  阿 来:这是个直接关乎我们每个人生存质量、生存前景的问题,我相信,关注到这个问题、愿意在这个问题上有所行动的人,可能不在少数,但是一定要有人先站出来。我不过可能是在文学上对这方面问题发声比较早的人,但是媒体人可以在别的地方发声,政府可以在别的地方发声。我刚刚讲的有机无机这样小小的例子,就是指每个人其实多多少少都会对环境的承载能力形成压力,我并不认为我自己靠一本书、一支笔就能达到什么,今天不是这样的一个时代,但是我觉得我们每个负责任的公民,开始行动起来很重要。
  我觉得中国文学当中(当然,不包括诗歌散文),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好像主要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国演义》是这样,《水浒传》是这样,《红楼梦》也是这样,这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重要。但问题是我们还有一个更大概念的社会——世界,或者是中国人说的天地,天地间除了人跟人的关系以外,还有另外一种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关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我觉得中国文学当中反映这个的就少了,尤其是发展到今天的中国,其实我们人跟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另外一种表述是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现在我们已经喝不到干净的水了,也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了。但即便是这种样子,人们一边在抱怨,另一边却依然我行我素,大多数人还没有想过要怎样保护环境。
  若 尘:一边可能还在创造污染。
  阿 来:对啊,尤其是我们普通的公众他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说这个跟我没有关系,这是那些工厂的责任。每个人都会把自己择出来,觉得自己没有责任。但是其实爱护自然、尊重自然,与每个人都有关系。我们不断从自然界当中索取,索取是要改善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提高物质层面的生活,但是我们好像没有想过,不断索取的结果是什么。因为自然界里的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这对自然会造成一种不可修复的破坏,但是我们没有考虑这个关系。所以当时我就想我应该写出来,用我笔下的这三种比较典型的东西来带出人与环境的问题。第一篇大家都知道的,是《三只虫草》,第二篇就是《蘑菇圈》,第三篇叫做《河上柏影》,都出版了。
  《河上柏影》写的这个就更可笑了,你说虫草有药用价值,吃了身体健康,蘑菇大家也是这样认为,但崖柏树呢,崖柏树最大的用处是什么?就是现在人要戴手环,挖崖柏树做手环。你说戴手环不戴手环有什么要紧呢,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消费心理,人们对那种越稀少的东西越感兴趣,这样一来,就架不住中国人多啊,架不住我们对物质的狂热,也就造成了整个物种的濒临消失,事实上,崖柏树本身就已经濒危了,现在再加上我们这种疯狂的索取……所以其实这三篇小说都是表达我们在向自然界索取的时候,是否想过它会不会枯竭。更何况这些东西真的是我们生活当中必需么?
  若 尘:一直觉得您似乎对语言特别敏感。其实从您来讲,在写作上您的语言还有个跨度,就是藏族的故事要用普通话来讲述,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
  阿 来:其实这个有点难度,不光是说另外的文字要转移到这个民族的语言当中,就是哪怕这个语言本身是汉语,要用不同的方言去诠释,那也有点难度。其实大部分写作就是意味着你要把方言变成普通话,但是我们说话时经常有一个感觉,就是当我们把方言变成普通话的过程当中,我们会损失很多东西,如地方性的韵味,人的那种性格,那个地方独特的生活方式等,总之,那种文化感受或者说审美特征在转变的过程中都会有损失。所以很多时候,当你写成真正普通话的时候,你的地方性就消失了,因而在这种语言经验的转移当中,怎么样能够尽量充分地保持原来的民族方言,是一项很难的工作。   若 尘:有评论认为,《蘑菇圈》这部小说有一种特别诗意的表达,我也有同感。您之前也写过诗歌,您认为诗歌对您的小说写作有没有特别的帮助?
  阿 来:现在大家一般认为,阿来这个人好像写小说以后还是愿意去锤炼他的语言,不管是多么现实多么残酷的题材,不管写成什么样子,他的语言还是非常优美的、有诗意的。我记得国外有一个记者,他读我的作品——都是翻译本,不是我的原本,他说从没有见过一个作家,即便是写生活当中的那种残酷、黑暗、丑陋,却还能用这样一种优雅的方式去传递,然后他就来问我,你是怎么做到的。
  若 尘:对,所以您是怎么做到的?
  阿 来:其实就是尊重语言,尊重人。过去的中国古典散文,很多传下来的东西,可能原来就是写的一封信,甚至是我一个朋友死了,我给他墓碑上写几句话,类似墓志铭,这些其实都是一些应用文。他当时就是发自本心,这就是对于语言和文字的尊重。我觉得现在的我们对语言尊重不够。从古到今,从石器时代开始唐诗宋词一路下来,一路优雅下来,一路诗意下来,就这样走到今天。但是今天的我们似乎有些忘记了对语言的尊重。
  若 尘:对了,郁达夫先生对您来讲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阿 来:郁达夫先生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尤其于白话文小说,他是开山祖师之一,而且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我们今天就靠他们创造的一种方式继续在写作。当然还要谈他的小说、诗歌当中所张扬的人的个性,虽然今天这个社会不再需要他当时的这种反抗精神,反抗的也不是他当时的那种东西,但是反抗精神也是文学最重要的精神,我们一定要把它保持住。
  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每个时代,都有些条条框框会限制一个时代的风气,会限制一个人。郁达夫先生所处的时代是从封建社会过来的五四时期,而封建社会是否认个性存在的,那么这个时候他们就需要张扬个性。张扬个性既包括了内心的那种精神性的张扬,也包括了肉体性的释放。郁达夫先生的小说也是这样。看待任何作家,都应该把他放在他所处的那个历史阶段来看待。更重要的是,郁达夫先生是一个文学家,我们说文学家对语言尊重,你看他虽然挑戰社会的种种旧制,但是不管写什么样的内容,都用了一种相当诗意和优雅的语言来表达。这次得奖以后,主办方说这个奖项的评选标准之一,就是评出的作品也要像郁达夫先生的一样,要保持语言表达中的那种诗意。而今天的我们,对诗意有一个非常狭义的理解,就是觉得诗意只在诗歌当中。其实诗意应该在所有文学当中,也应该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内心当中,这才是诗意。
其他文献
摘要:2015年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被教育部列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该专业是海南省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中唯一被列为试点的,通过1年的建设,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取得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对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探索如何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下构建创新型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能符合海南区域经济特点的创新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引 言  若要人只举出一部代表性的中国文学名著,大概率会是《红楼梦》。若把文学限定为小说,则几乎肯定是《红楼梦》。  为什么是《红楼梦》 ?  但凡读过中学的人,基本都知道答案。  只是那答案,多半如回答智人如何成为了地球这颗行星上居于统治地位的物种一样:因为我们拥有发达的大脑,会使用语言和工具,物竞天择,我们演化成为了万物之灵长。  这个的答案每一项都值得追问:怎么就有了发达的大脑?语言怎么产生
背景  在目前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一边是城市的繁荣,一边又有农村的衰败、土地的消失、回不去的故乡、大移民时代的人性冲突等等问题。面对这轮城市化进程,我们的文学到底应该写什么?在写作的过程中到底有什么困惑?本期“非常观察”栏目,我们特邀近年创作了《进城》系列作品的媒体人、小说家、诗人陈仓先生为主持人。陈仓先生邀请了正处于写作旺盛期的十位作家和诗人,一起来谈谈各自对此的思考。  一  陈 仓:你是
在日常的维修工作中,维修笔记对故障的分类、工作原理的清晰和车型的把握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此外,对于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大有益处。在这里我们对范道刚先生所做的丰田车系故障维修笔记进行刊登,内容涉及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电器和空调,车型涉及该品牌中的大部分系列。希望对广大维修人员能有所启发和参考作用,同时我们也鼓励更多品牌车型的维修人员刊登自己的故障维修笔记,以丰富技术交流的平台。  故障105
对话时间:2017年8月  对话人:叶匡政  对话整理:阿伦  一、没想过成为写小说的人  叶匡政:你的语言是有天赋的,那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对很多作家来讲,反而是很难抵达的。这种非常随意的、松弛的写作,让你的文字有非常大的魅力,这可能和你的阅读有关系吧?  刘索拉:说到阅读,我记得进入文学界所有人都在问我看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你要问别人可能回答都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为它是我们这代人的标志文化,
关键词:密封圈  故障现象:一辆2011年产宝马325Li轿车,行驶里程7万km。用户反映该车发动机故障灯亮。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检测发动机控制单元,发现当前存在故障码2815——进气歧管气压传感器信号异常。按照技术公告52519609的應对措施,重新安装发动机控制单元的控制程序,并清洗节气门和进气门的积碳。路试发现故障依旧。  更换零件号为1362 8617097的改进型气压传感器,路试观察故
作者简介  齐明,任美国索奈克斯工业有限公司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毕业于美国常春藤名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College),获工程科学硕士学位。近年来致力于将国外先进的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尤其是国外变速器原制造厂商不提供技术支持的技术领域)介绍给中国(包括港台地区)同行,推动国内自动变速器维修技术水平深度发展。  當变速器的换挡品质出现问题时,用户经常用冲击或打滑等词来形容不舒适
[摘要] 2020年年初突然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以高中生物为例,教师克服如何保障不同家庭的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如何保障网络教学正常运作等现实问题,在线上教学时要做到:课前精心制作教学课件,课中发挥好教师的主体地位,课后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网络教学;高中生物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在线学习方式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广大师生带来了严峻挑
2017年7月31日,工匠精神·寻找最美汽车诊断师暨第三届中国汽车诊断师大赛启动仪式发布会在西单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成功举办。发布会现场还对从第一、二届大赛参赛选手中评选出的“最美汽车诊断师”进行了表彰。  本次活动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安莱(北京)汽车技术研究院、工匠精神(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通联传媒有限公司、中汽通达(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俱乐部分会承办,众多行业企业、
2020年上海法兰克福汽配展于12月2-5日在上海国家會展中心举办。展会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苏州艾沃意特汽车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于业清。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