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数字铁路站房构建技术探索

来源 :铁路技术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某大型高铁客站建设项目,利用BIM竣工模型,研究分析BIM模型导入高性能图形开发平台的技术路线,研究BIM数模分离的技术方法,通过图形平台的开发,实现大数量构件模型的轻量化、交互式浏览、构件信息查询的技术方法,最终形成“三维数字站房”的整体技术方案,解决了大体量客站的整体展示、具备开发拓展能力的技术难题.通过项目实践,构建的三维数字站房实现了数十万个独立构件的车站高效整体浏览展示,每个构件的信息可获取,该成果可作为客站运营阶段实现BIM+IoT智能化客站、智能运维管理、仿真模拟、教育培训等业务开发的基础,该技术方法有助于推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数字铁路”中重要一环“数字站房”的建设和发展.
其他文献
11月8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和王亚平,经过约6.5 小时的出舱活动后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圆满完成了全部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建设正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rn正在建设的中国天宫空间站,是人类航天史上的第三座组合式空间站,另外两座分别是已经退役的苏联和平号空间站和目前仍然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
期刊
以标准地铁车站为例,将BIM技术应用于通风系统设计中,针对常规CAD翻模工作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结合地铁车站小系统通风设计特点,基于Dynamo可视化编程平台开发参数赋值、面积读取、通风量计算及赋值、自动编号等功能的参数化工具,用程序代替建模过程中的部分重复性工作.通过在Revit软件中调用相应程序和输入相关参数,验证了该方法的便捷性、可行性和高效性,在提高BIM正向设计效率的基础上,也拓宽了BIM正向设计在地铁车站小系统通风设计中的应用.
在铁路路基截水沟设计中应用BIM技术,常规方法存在设计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Bentley平台的铁路路基截水沟BIM正向设计方法.通过分析传统二维截水沟设计方法,采用数字三角网和模板技术,基于OpenRail Designer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平面、横断面及三维联动的截水沟设计,并将设计信息存储到模型中,方便后续设计修改.以成渝中线高铁某路基为试点验证该方法和程序的有效性.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快速进行铁路路基截水沟BIM正向设计,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在我国铁路大规模建设形势下,全面数字化管理成为提升铁路工程质量的必由之路.从“人、机、料、法、环”以及建设监管、行业监督、竣工验收等方面,构建基于智能建造的铁路工程全面质量管理框架体系,在日志记录、质量验收手簿、工序质量管控、试验检测、新线验收等方面提出数字化方案,为铁路工程全面质量管理提供技术手段,促进铁路智能建造体系的深化.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在GIS引擎中进行BIM模型集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SuperMap已具备BIM模型的逐顶点坐标转换能力,能实现在地球曲率影响下BIM与GIS数据的精确匹配.实际项目中BIM模型数据体量较大、专业多、模型数量多,在BIM模型与GIS集成时,需要进行大量手动逐图层坐标转换,过程烦琐耗时.同时,SuperMap中的轻量化主要采用LOD和实例化技术,对于影响BIM模型体量和显示效率的三角网,SuperMap只提供手工按所有模型对象或选中对象进行三角网简化,操作麻烦、耗时,简化效果不理想,存在模
随着BIM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BIM技术的全专业及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也越来越受重视.动车段所是铁路机车车辆运营、整备、检修区域,涉及建筑体量大、专业多、接口复杂,是多学科、多专业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开展基于BIM技术的动车段所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有必要的.基于BIM技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很难通过单一平台或软件来实现,通常需要开展跨平台协作.跨平台过程中选择最佳数据传递方案及轻量化技术路线,是研究的重点.通过研究发现,选择合适的数据传递方式能够很好的保存模型的几何与非几何信息;采用结构简化、实例化、多边形处理和L
由于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认知程度的局限性、可视化工具的局限性等原因,现有地质建模软件不能满足铁路工程BIM应用需求.依据《铁路工程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构建铁路工程地质BIM数据模型架构,结合铁路工程勘察设计的特点,提出快速、准确地将二维地质断面中地质界线及其属性信息自动化辨识的方法,进而建立地质BIM模型,并赋予IFC标准地质信息的一整套方法.自主研发了相关软件,充分利用既有二维地质成果,提升了二维地质信息提取、辨识效率,通过参数化、流程化交互式快速建立地质BIM模型,实现标准与应用的融合落地.该方法
针对高铁站房机房施工,以关键技术创新工艺为切入点,以设计标准化、专业一体化、生产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装配化、技术集成化和管理信息化为重点,开展以BIM深化设计、工业化预制加工、物联网运输配送、模块化装配施工为一体的装配式机房关键技术研究.装配式机房可节省机房面积,提高机房空间利用率,提升机房后期运行和检修维护的便捷性、高效性和安全性,同时通过合理布局得到较高的管底标高既增加美观性,还可使机房具有更加优质的照明效果.
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工程上的应用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由于没有完整车辆基地工程的标准化族库,目前存在三维建模速度较慢、各专业设计协同性差和建模精度不高等问题.对车辆基地族进行全面分析和分类,提出参数化族的创建流程,运用Revit软件系统性研究并构建了车辆基地标准化族库.并以某车辆基地工程为实例,快速构建建筑信息模型,提高车辆基地信息模型的建模效率,有利于推动车辆基地BIM正向设计.
BIM技术在铁路设计、施工、运维中均有应用.在铁路站房运维管理中,基于BIM的风险分析能够促进站房设备的高效管理,但相关研究较少.以京张高铁昌平站为例,根据实际运维管理,研究BIM技术在铁路站房运维风险分析中的应用.具有特色的京张高铁昌平站在运维阶段主要存在2类风险:设备信息不齐全和管线排布错综复杂.利用Revit软件搭建各专业的BIM模型,并结合计算机研发技术,从三维模拟的角度研究设备信息集成和链路管理等应用,为实际运维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