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的导入方法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956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如同拉开的大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置景;犹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是打开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登堂入室。巧妙的导入,可以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导入法语文教学能力培养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具体而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质疑型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运用提问质疑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质疑激起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达到以趣促思的目的。在质疑的同时,适当运用悬念,还能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问题是思维的开端,一个恰当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南宋时的教育家陆九渊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是问号。”
  1、提问导入它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来进入课堂。教师可对学习内容进行提问,通过设立一个疑点激发学生的思考,也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使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迅速进入新课。如邱老师在教《海底世界》一课时,一走进教室就用兴奋的目光扫视学生,然后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学生说:“喜欢”邱老师兴致勃勃地说:“我也喜欢大海,大海是那样的辽阔美丽,望着这美丽的大海,我忽然产生一个想法:这大海的深处是什么样子呢?当学生说也想知道时,邱老师相机诱导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海底世界》,它将向我们介绍海底深处许多新鲜、有趣的事,那么海底究竟什么样呢?让我们来细心读课文吧!”在本案例中,邱老师一进课堂便向学生提问,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调动着学生的思维能力,诱导着学生由疑而思。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2、悬念导入俗话说:“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好奇心更强,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悬念激发好奇,吊起学生的胃口,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上例中邱老师设置的“大海的深处是什么样子?海底究竟什么样呢?”激发起学生急于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教师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巧设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吸引到悬念上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知识型
  1、启动原有认知导入(复习导入)即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或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导入新课的方式。例如学习《新型玻璃》这一课可以这样导入:玻璃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同学们知道玻璃有哪些种类以及各有什么用处吗?让学生自由回答后揭示课题。启动原有认知导入新课不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而且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去探求新知。语文课本是一个博大的知识体系,前后的知识点、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复习、联系旧课或已有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新课的开始,以旧启新、以故引新、温故知新,有时既能巩固旧知克服遗忘,又能让学生自信百倍地去学习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也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2、简介背景、作者导入对于那些社会背景距现在较远,寓意含蓄,学生不易理解的课文,而了解写作背景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于这类课文,可先直接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者或背景,然后再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加深理解。中国历来有“知人论世”的传统,并且课文中的许多作者无论是文章還是人品都堪称学生学习的典范,导语以此为切入点,必使学生对作者肃然起敬,从而愿意走进作者,渴望读他的文章。如《春望》的导入,孙老师通过诗人、背景的简介,即创设了情境,激起学生学诗的热情,又为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做了铺垫。所以,在教学中通过背景材料层层铺垫,相关材料互相渗透,有时学生会很容易理解到文章的精髓,语文课堂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释题型释题,就是引导学生从分析理解课文题目入手,由题目生发开去,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揭示文章的主旨,有的能引起联想,内涵极为丰富,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如《只有一个地球》《草船借箭》等课文的课题往往是文章的重点,具有广博的含义。教师可以先板书课题,从探讨题意入手,通过抓住课文题目的关键词语,进行“借题发挥”,引导学生分析课题,从而导入新课。从课题导入课文,一般能让学生迅速地抓住重点,把握中心,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四)直观型即运用实物实景导入。这种导入方法适合于讲授直观的、能看到差别的教学内容。如《蓝树叶》《荔枝》等课文以实物导入,能吸引学生的视线,可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真实可信。实物还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在学习课文前,出示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实物,导入自然,便于理解。
其他文献
摘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关键词:英语课堂体现发挥主体作用  本文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谈几点体会。  一、学生主体作用的涵义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信息时代的教师,如果不更新教育理念,不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抱守“一支粉笔、一本书、走上讲台说半天”的教学方式,与素质教育和时代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师的重要课题,这也是时代和社会的迫切要求。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必要性
摘要: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如何在语文训练中深化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语文教师深入探索的课题。  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如何在语文训练中深化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语文教师深入探索的课题。现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种方法。  一、情感熏陶法  情感熏陶法是根据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教学气氛,让学生
摘要:英文写作也越来越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写出像样的英语短文。其实,英文写作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只要勤奋学习英语语言,勤于英文写作实践,人人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写出优秀的英文短文。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实践基础知识  作为英语老师,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教学实践。  一、抓好课本教学,夯实英语基础。  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是课堂学习时间。学生的主要知识来
摘要:作为一名在乡镇中学工作的英语老师,我觉的对待农村中学初一的新生我们应该做到低起点,高标准,严要求,重在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的习惯,并且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是我这几年的几点教学心得。  一、低起点:作为农村中学的初一新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接触过英语,但由于受地区,师资力量的限制,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时作为初中的老师我们如果一开始就进入大量的单词学习,对话练习势必会
摘要:“健康”不仅仅指躯体、生理健康,还包括精神、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宣泄;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众多,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对喷灌条件下冬小麦水肥耦合效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灌水施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耗水规律以及对土壤中全氮、硝态氮含量等的影响,建立反映冬小麦产量与施肥量、灌水量关系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到可以用概率来衡量的事件.当生活中有一些事情不能通过语言来精准地描述出来的时候,就需要采用概率这一概念来将事情的情况更直观、准确地表达
摘要:高中思想课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具有自身的优势。本文阐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方法与途径,旨在构建生命化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现师生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而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应试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何为生命教育?顾名思义,“生命教育”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是指以生命的孕育、的知识为起点
内容摘要:整体引导学生谈论交流,以把握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可进行回归课题提问,发散思维提问,以文悟道提问等,以便回到整体,获取对整篇课文全面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探究学习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此,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语文教师转变角色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