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螺旋状与扇状UFO的分析研究(上)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364199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UFO研究会
  
  时间:1987年8月27日晚19时50分~20时。
  地点:以上海为中心,涵盖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及台湾等省市部分地区。
  目击者:超过千万。
  目击形状:基本呈螺旋状。
  颜色:中心体呈银白色。
  亮度:比星星亮,比明月暗。
  飞行轨迹:由西南向东南。
  目击高度:估计在2000米~10000米。大小:视直径在45’~1度范围内。
  运动方向:以顺时针旋转为主。
  飞行速度:UFO运动速度比流星、彗星慢,比歼击机快。
  升降情况:基本上无停留地飞行,先有缓慢下降,然后急剧上升。
  备注:无特殊现象出现,无高于环境的声音产生。
  当时,北京UFO研究会收集到许多第一手的目击报告。其中最为典型的原始资料,有以下三例:
  ●驻沪空军某部飞行员毛学臣追踪UFO的目击报告。
  ●上海气象局中心气象台陈锋的 目击报告。
  ●杨培根的目击观察和有关的示意图。
  驻沪空军某部毛学臣是一个战斗机驾驶员,有着丰富的航空和动力学科学基础知识。在1989年,他接受《科学》杂志采访时,是这样说的:
  我完成空中巡逻任务后,我机以800千米的时速,180度航向(向南),由崇明南堡镇上空向机场返航。当飞机飞至长江上空。19时55分。我突然发现飞机右前方嘉定上空,也就是西280度的方位上空,出现一个很亮的飞行物体。它不像飞机,也不像导弹。我就加速与不明飞行物成80度角跟踪。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不明飞行物从高空急速下降,开始速度比较慢,形状是圆的。后面拖着橘黄色的螺旋形尾巴,呈顺时针稳定转动,它朝向东南飞行。不明飞行物从我机头前上方经过时,与飞机的最近距离为3千米~4千米,距离地面高度为3千米~4千米,不明飞行物对飞机上的常规仪表没有任何影响。我观察了2分45秒后,它大于我几倍的速度,由低空急剧上升,由老到暗,向东南方向高空飞去,方位160度,消失前形状似草帽。依我看,这次出现的不明飞行物体是一种有动力的飞行体,它有加速度。
  上海航天局总工程师刘宗映,作为航天事业的杰出专家,当年也注意到这一情况。他留存了1987年的《解放日报》。报上称,据新华社华盛顿9月3日电,美国航天工程师詹姆斯·奥本格认为,上海地区上空8月27日出现的不明飞行物可能是日本当天发射的H-1火箭释放出的大量燃料造成的。
  H-1是一枚三级运载火箭。日本当天发射的H-1火箭第一级火箭周围捆绑9枚小型固体助推火箭,工作时间38秒。它在20千米左右高度分离开去溅落在海上。一级火箭以液氧和煤油为推进剂,燃烧时间为270秒。此时火箭速度达到4千米/秒,高度达100千米,一级火箭简体也很快坠落在海卜。第二级以液氧、液氢为推进剂,燃烧时间约370秒。燃烧结束后,第三级火箭的速度达8千米/秒左右,进入绕地球运行的停泊轨道——接近200千米高度的圆轨道,之后停泊在轨道上的适当位置。第三级火箭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火箭自旋稳定,火药燃烧时间约为67秒。它点火后将卫星推入近地高度200千米、远地点高度35800千米的大椭圆轨道,完成任务后与卫星分离。这种飞行情况肉眼通常是不易观察到的。如果二级火箭工作正常,三级火箭已成为人造星体,就在200千米左右的停泊轨道上行进。它就-不可能很快进入大气层而被人发现。固体火箭发动机一旦点火,就一次很快烧完,不会有残余火药释放出来,更不会在大气中燃烧。
  另外,如果二级火箭发动机发生故障,第二、三级火箭返回大气层,因二级火箭燃料是液氢(液态氛的温度在-252.4摄氏度),假如在空间中大量释放,起初它可能绕地球旋转下落,但到一定高度后,因大气密度增加,液氢温度很快上升,产生汽化,扩散飘浮在大气之上,也无燃烧条件。
  因此,刘宗映认为,上海出现的UFO不可能是日本当天发射的H-l火箭燃料大量释放所致。上海“8·27”事件出现的UFO,运动速度下降时相对于流星慢,比飞机快。后来,它急剧爬升,其速度是飞机上:升速度的几倍,这用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是不能解释清楚的。还有,它的运动轨迹和目击时间,严格计算同日本H-1火箭的运行也有差异,并不吻合。即使是火箭燃烧,也不可能有“8·27”事件出现的UFO那样的运动速度、时间和形状。
  1987年8月27日,上海龙华气象站观测场,实习生陈锋按惯例来巡视气象仪器。晚上20时左右,当她抄录完大小百叶箱的数据后,职业性地抬头想观测一下空中的云,却正好捕捉到了一个螺旋状的不明飞行物。
  她迅速打电话到中心气象台,但那里的雷达显示仪却未发现任何异常。她回忆:
  当时,它的形状像碗盖一样大,后面留着一个长长的、火红色的尾巴。它由西向东呈比较平稳的抛物绒状,就是螺旋式她飞行,大概我看到的整个过程有一两分钟的时间。
  后来,上海的UFO爱好者吴嘉禄、楼锦洪等收集到了上百份目击报告。目击者不仅来自上海,还有浙江、福建等华东地区。大多数目击者称,他们看到的不明飞行物呈螺旋状,也有部分看到的是电风扇状或顶角扇形?
  根据绝大多数目击报告提供的方位和形状,专家们大致可以模拟出当时的情况。
  但研讨中出现的一个焦点问题是:提到不明飞行物高度的目击者,基本上认定在1万米以下或与飞机高度相当。可在这样一个高度上,如何能被不同省区的目击者观测到,而且还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呢?根据不明物体的运行轨迹,调查者基本上排除了它是飞机、火箭残骸、人造卫星和流星的可能性。但由于高度不能确定,它究竟是天体,还是大气层内的飞行物就无法界定。当时的上海天文台发表了一份声明,只是说它是“天外来客”的可能性极小:
  那么可能性极小,是否意味着还有这种可能性呢?
  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远在云南天文台的一名叫张周生的工作人员,早已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首先界定,螺旋状飞行物的高度应该在离地面高达数百至近千千米之间。目击者之所以误判在飞机的高度上,那是因为人眼在观测大距离目标如天体时,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就如同人眼无法判断月亮和太阳距离地球有400倍的差距一样。
  张周生早在1977年就曾亲眼目睹过螺旋状不明飞行物,此后他一直对这一现象保持着观测和研究。正是将不明飞行物定义在这个高度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
  螺旋状不明飞行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认为,它可能是一些大彗星分裂以后形成的小彗里。这些学校彗星在穿越地球附近时,比如说离地面几百千米高度的时候,由于地球地磁场作用,跟它上面的带电离子产生作用。
  根据张周生的理论,这些小彗星喷射出带电离子,如果不慎进入大气层,就会摩擦燃烧,成为我们常见的流星现象。如果它没有进入大气层,而恰巧在离地数百千米的高度上,它的带电离子就正好能感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由于它和地球磁力线呈一定的角度,故而出现螺旋状运动轨迹。
  张周生根据77年产生不明飞行物的这颗彗星的轨迹,计算并预测出,它将在1981年7月20日左有还将接近地球,因此螺旋状不明飞行物还可能再次出现。
  那么,张周生的预测能够实现吗?(待续)
其他文献
我们今天看到的银河系是经过数十亿年时间演变而成的。最开始只是一团松散的物质,慢慢形成了巨大的、由恒星组成的螺旋形圆盘。面对如此复杂的银河系,天文学家多年来一直试图更深入地了解。如今,借助最详细的计算机模拟结果,我们可以在几秒内一睹银河系形成的过程。  加州理工学院理论天体物理学家菲尔·霍普金斯及其团队用2000台计算机完成了这次模拟。“在一个星系中,可能存在1000亿颗恒星,互相牵引,更不必说其他
期刊
随着人类意识的逐渐觉醒,我们开始对这些问题有了看似合理的解释。或许我们处在一个飘浮的圆盘上,或许这个圆盘是在一个巨大的龟背上。或许我们在夜空中看见的那些针孔大小的亮光是外部世界的一瞥,亦或许那里是我们将来去世后的归宿。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天地相接的地方,就能够探出头去看看外面世界的那些有趣的事物。  大约1万年以前,孤立的人类部落开始联合起来,形成第一批城市。人们得以生活在更大的社会群体中,对比不同部
期刊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太空里有什么,但是该如何把这些物体送入太空呢?你是否曾经问过自己,GPS卫星是怎样上天的?至于将人类送上太空,历史上只有三个国家具有这个能力——俄罗斯、美国和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俄罗斯曾经用“联盟”号火箭将人送入太空,美国在1972年“阿波罗”计划宣告结束后,于1981年通过航天飞机重新拥有了这项能力。  美国的航天飞机项目于2011年退出历史舞台。今天,只有两个国家
期刊
我们脚下的大地是运动的。  这个观念对现代人来说也许自然而然,但那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没错,我指的正是哥白尼。在此之前,对西方人来讲,“大地是运动的”这种想法不仅疯狂、同直觉相悖,更严重的是它与上帝创世的宗教信仰格格不入。要知道,在那样一个科学尚未与宗教分离的时代,每当人们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翻阅《圣经》,或者询问当地的神父,而不是求助于科学。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普
期刊
地球已知的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发生过五次。每一次都有大约75%的主要物种在短期内消失,典型时间为200万年甚至更少。大约2.52亿年之前,地球发生了第二次生命大灭绝,这次,地球上的生命几近消亡。在地质年代中的一瞬间,地球上至少70%的陆地物种和96%的海洋物种一起消失了。这次事件有时被称为“大灭绝”。这是地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它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大约1.86亿年之后导致恐龙灭绝的那次大灭绝
期刊
大约在600万年以前,一名非常重要的雌性类人猿诞下了两个子嗣。其中一个成了所有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其后代保留了猿猴的特征;另一个孕育了包含整个人类在内的世系,随着时间的演进,这条世系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做了地球生物中独一无二的事情——他们觉醒了。  这件事发生得很缓慢,而且循序渐进,经过了成千上万代,就像你从梦中醒来时经历的最初那几秒具有的相同过程。但是,随着眼前清晰度的增加,我们的祖先开始将目光投向
期刊
我有一个记忆,一个生动的记忆,看着我年迈的祖父站在医院的台阶上,向我挥手告别。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梦中的记忆。在我父母的相册中,有整个大家庭的照片——姑姑、叔伯,还有堂兄弟们。我们所有人曾经一起前往家族位于纽约北部的农场,庆祝我祖父母结婚五十周年纪念日。在其中一些照片中,就有我和我的兄弟,两张小脸蛋混在一群微笑的大人中间。我  记得那一晚令人兴奋的场景,虽然我们被送到了最顶楼的床上,但是我们
期刊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经历了10年野蛮成长的人类太空探险之后,为什么我们会突然停下脚步?  “我们为什么停下了脚步?”是一个错误的问题。相反,我们应该问这样的问题:  我们最初为什么要干将人类送入太空这种充满冒险精神的事?    太空旅行的花费非常昂贵,政府预算非常吃紧。事实上,美国政府曾经划拨出一笔可观的预算用于鼓舞人心的探险,挑战极限,从某种程度上讲就已经出人意料了。  这是因为当时没有哪个
期刊
在1952年,对那些与空军情报部高层接触不是很密切的军方人士和公众来说,桑福德的新闻发布会似乎表明官方对飞碟的研究热情不如以前。这确实分散了人们对“蓝皮书”计划的关注——相关目击报告从每天50份下降到每周10份。实际上,新闻发布会只不过是一个信号而已,真正目的是全力挖掘有关UFO的更多信息。  新闻工作仍然具有更高级别的优先权,桑福德将军让我们列出一流科学家可以提供的帮助。  过去4个月,我们共收
期刊
2008年7月19日傍晚,我陪客人一行七人从三亚旅游胜地亚龙湾前往市内的红太阳酒店就餐。当时雨后不久,一路上不时有稀疏的雨滴洒落在车窗上。透过车窗,除了飞掠而过的树丛,还可以看见天空变幻莫测的云彩。  红太阳酒店是一家湖南餐厅,坐落在三亚市三亚湾滨海路,面向大海。在海滩与酒店之间是一条10余米宽的道路和3米左右的人行景观路。我们到达酒店的时间是19时10分左右,太阳快要下山了,路上游人很多。沙滩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