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专业应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汉语言文学因特殊的学科性质,同时也作为一门为社会培养汉语言学科人才的专业,与应用性较为明显的理工类专业相比,在社会上表现出来的专业应用性一直都不强。因此,无论从学科本身的发展来说还是从教育改革的要求出发,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都是势在必行的。本文主要分析了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性,结合期发展现状和社会要求,就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应用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素质教育;对策
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史已将相当悠久。长期以来的发展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虽然为社会的人文发展和研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但是也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进入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当中。根据调查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以来都是高校招生人數中占有比例最大,就业率也最高的专业之一,因此跟随者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要求进行改革和转型,是汉语言文学必须经历的过程。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比较完善也受到了广大学子的青睐,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率却在逐年下滑,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对于社会的专业应用性已经越来越弱,再不进行改革转型,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小的阻碍。
1、简述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教育基本特点
1.1 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教学内容较为固定
汉语言文学的前身是中文学专业,这一门学科早在一百多年前北京大学建校初期就已经设立了,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史是极为悠久的。这样长的学科历史有好处也有坏处,经过长期的发展改革,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已经进入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拥有专业性较强,较为完善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但是,这种完善也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陷入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中,很难再有突破性的发展。比如我国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之中,对该专业规定的专业课程就没有发生改变,连教学范围和要求都是一模一样的,这固然是该专业底蕴和稳定性的体现,但同时也会成为专业进步发展的阻碍。
1.2汉语言文学将以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为主要目标
一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注重的是语言、文学和文学理论这三个方面,培养的多为文学艺术、编辑出版等文化领域,以及党政事业单位秘书宣传、行政管理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人才。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这些职业中的一大部分都不是社会职业类型,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应用性一直都没有得以体现,虽然在近代,很多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都进行了调整以加强其实用性。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依旧不是很乐观,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1.3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关于实践性的内容比较少
在传统的汉语言教学中,主要注重的是对学生文学功底、语言文字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相对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课程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对学生文学素养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这样的教学课程本身就是与社会脱节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2、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及其现实意义
2.1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
首先,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应用性是满足了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本质要求。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在基础教育阶段体现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等教育阶段则体现在对学生社会应用性的培养上,即为社会培养相关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应用性恰恰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应用性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社会更需要的是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时间工作中的人才,而不是一味地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因此对于人才的基本素质中的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要求就会有所提高。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应用性恰恰符合了社会发展对于这类人才的需求。
最后,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应用性是专业本身发展的必然趋势。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科本身与社会发展方向以及需求脱节,这样的教育体系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自然的该专业的就业率就会下降。就业率的下降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该专业的生源会减少,这对于专业本身的发展来说是有弊无利的。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应用性恰恰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长足、健康的发展。
2.2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可行性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不仅仅是依靠理论和方案支持的,还具有非常强的可行性。首先,汉语言文学本身的理论基础就非常丰厚。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科学的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科学武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基础为其应用专业性的提高提供了完美的后盾支持。其次,汉语言文学拥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其教学经验和教学基础都是非常丰富的,相对于底蕴薄弱的学科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会更容易抓住重点,切实执行。最后,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已经在进行转型改革的过程中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优异成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可行性已经得到了有力证实。
3、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几点思考
3.1加强改革学科教学体制的建设
要想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体制进行改革,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和实际情况加入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性课程,注重对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优化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应用性。
3.2提高语言教学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改变教学方法,不要照本宣科,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引进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将教育重点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上转变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分析运用能力上来,以此来提高应用性
结束语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汉语言文学无论是对于教育本身来说还是对于社会发展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此,要想让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健康长足的发展,就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改革,提高其专业应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中的作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赖敏,蓝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J].社科纵横,2010,(01)[2]宋玉朝,孙春青.汉语言文学
[2]潘连根,王静义,李佩仑.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10,(01)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关键词: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素质教育;对策
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史已将相当悠久。长期以来的发展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虽然为社会的人文发展和研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但是也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进入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当中。根据调查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以来都是高校招生人數中占有比例最大,就业率也最高的专业之一,因此跟随者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要求进行改革和转型,是汉语言文学必须经历的过程。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比较完善也受到了广大学子的青睐,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率却在逐年下滑,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对于社会的专业应用性已经越来越弱,再不进行改革转型,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小的阻碍。
1、简述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教育基本特点
1.1 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教学内容较为固定
汉语言文学的前身是中文学专业,这一门学科早在一百多年前北京大学建校初期就已经设立了,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史是极为悠久的。这样长的学科历史有好处也有坏处,经过长期的发展改革,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已经进入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拥有专业性较强,较为完善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但是,这种完善也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陷入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中,很难再有突破性的发展。比如我国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之中,对该专业规定的专业课程就没有发生改变,连教学范围和要求都是一模一样的,这固然是该专业底蕴和稳定性的体现,但同时也会成为专业进步发展的阻碍。
1.2汉语言文学将以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为主要目标
一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注重的是语言、文学和文学理论这三个方面,培养的多为文学艺术、编辑出版等文化领域,以及党政事业单位秘书宣传、行政管理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人才。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这些职业中的一大部分都不是社会职业类型,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应用性一直都没有得以体现,虽然在近代,很多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都进行了调整以加强其实用性。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依旧不是很乐观,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1.3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关于实践性的内容比较少
在传统的汉语言教学中,主要注重的是对学生文学功底、语言文字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相对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课程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对学生文学素养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这样的教学课程本身就是与社会脱节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2、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及其现实意义
2.1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
首先,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应用性是满足了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本质要求。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在基础教育阶段体现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等教育阶段则体现在对学生社会应用性的培养上,即为社会培养相关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应用性恰恰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应用性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社会更需要的是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时间工作中的人才,而不是一味地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因此对于人才的基本素质中的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要求就会有所提高。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应用性恰恰符合了社会发展对于这类人才的需求。
最后,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应用性是专业本身发展的必然趋势。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科本身与社会发展方向以及需求脱节,这样的教育体系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自然的该专业的就业率就会下降。就业率的下降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该专业的生源会减少,这对于专业本身的发展来说是有弊无利的。提高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应用性恰恰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长足、健康的发展。
2.2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可行性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不仅仅是依靠理论和方案支持的,还具有非常强的可行性。首先,汉语言文学本身的理论基础就非常丰厚。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科学的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科学武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基础为其应用专业性的提高提供了完美的后盾支持。其次,汉语言文学拥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其教学经验和教学基础都是非常丰富的,相对于底蕴薄弱的学科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会更容易抓住重点,切实执行。最后,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已经在进行转型改革的过程中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优异成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可行性已经得到了有力证实。
3、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几点思考
3.1加强改革学科教学体制的建设
要想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体制进行改革,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和实际情况加入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性课程,注重对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优化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应用性。
3.2提高语言教学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改变教学方法,不要照本宣科,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引进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将教育重点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上转变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分析运用能力上来,以此来提高应用性
结束语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汉语言文学无论是对于教育本身来说还是对于社会发展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此,要想让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健康长足的发展,就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改革,提高其专业应用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中的作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赖敏,蓝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J].社科纵横,2010,(01)[2]宋玉朝,孙春青.汉语言文学
[2]潘连根,王静义,李佩仑.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10,(01)
(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