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地测绘和地籍控制中GPS技术的应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123456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运行,使得人们对于GPS技术的使用方面越来越广。GPS土地测绘技术也在大范围的使用过程中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技术上的使用调整使得这项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效率得到提升,文章针对土地测绘中的GPS技术应用进行了内容上的探析,希望得出的结论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的任务开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GPS技术 土地测绘 地籍控制 应用
  科技力量的不断推动,让GPS技术的应用发展面积变的越来越广阔。与此同时,这项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非常高的灵活性,在许多的领域都可以找到使用上的范围。不仅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这项技术对其它工作的运行也可以起到支持上的作用。工程建设在开展过程中,需要对的集基础信息进行内容上的分析,GPS技术的使用,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文章针对土地测绘技术在地籍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概括。
  1 GPS及地籍控制测量的论述
  1.1 GPS概述
  GPS是一个全方位的定位系统,它具有卫星导航和定位能力,可以对海、陆、空三维空间进行定位导航。因为它的全天候、全自动、精准度高以及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而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比如土地测量、军事定位、交通导航、土地分配状况调查、农业生产活动的指导等[1]。为达到测定地球表面三维坐标从静态测量转变为动态测量的目的,将现状GPS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从而最大限度的扩展GPS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1.2 应用GPS进行定位的原理
  GPS的定位功能是GPS系统的功能之一。它是通过采用高轨测量距离体制的方法,来对观测站与GPS卫星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该方法包括伪距离测量和载波相位测量两种方法来获得距离观测量。前者是通过测量GPS卫星发射信号到用户接收机接收到信号之间时间来进行计量。后者的GPS卫星发射信号具有载波普勒频移的特点,其测量的是GPS卫星载波发射信号与用户接收机产生的接收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利用这两种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算出测量对象的三维位置。
  2 GPS技术对地籍测量的重要性
  在地籍测量中采用GPS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地籍测量的工作效率。比如,在一般的测量区,采用GPS技术进行测量可以一次性完成对5000径的测区的测量,测量期间减少了传统测量过程中测量机器搬运的工作量,不仅节约测量时间,还降低人工成本。采用GPS测量的还能实现自动化测量,并且还能使测量效果更为精准,测量过程更为安全,降低了人工测量的误差,从而保证测量作业的质量和效率。GPS技术的应用也让开展人工测量任务的人员的任务得到了相应的减轻。
  3 GPS技术在土地测绘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3.1对GPS地籍控制网点的控制应用
  在对地籍测量区进行地籍测量前要对测量区的地籍网点进行监测控制,确保地籍网点达到一定的精准度和密度,从而满足界址点服务的要求。一般而言,测定界址点对精度有较高的要求,辖区内的地籍细部测量对密度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在精度和密度上达到这两点要求,才能满足地籍管理的需求。
  3.2位置基准点的偏差
  位置基准点的偏差也会给GPS网带来影响。一般而言,GPS网的定位全靠位置基准点来确定,基准点的偏差往往会造成GPS网的整体方向偏差。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对于一些范围和高差较小的GPS网来说,100米以内的偏差并不会对GPS网产生影响。对于范围大、高差大的GPS网就要有严格精准的起算数据。因而,在测量高程时采用一般的测量方法即可。
  3.3优化设计GPS地籍控制网
  GPS系统不仅有定位导航功能,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可对应用对象进行优化设计,它可以在传统的三角测量控制网测量的基础上,对控制网中的精度、控制成本和可靠性等进行创新研究。GPS优化设计的应用在地籍控制研究中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绩。
  3.3.1地籍控制网中平面控制点的分布
  地籍控制网中,对于平面控制点的分布包括网形测区的控制点分布以及线状测区的控制点分布。对于网形测区的控制点分布以坐标象限为基础分配,在测区外的四个象限内要有三个已知的控制点分布,并且测区边缘要与这三个已知点保持相应的距离。
  3.3.2地籍控制网中高程控制点的分布
  土地测量工作人员在对高程控制点进行位置上的分布时,需要对网行测区以及线状测区的控制点进行相应的规划。也就是在测区的四周都要分布,GPS技术的控制点,为了让控制点上的数据可以得到精准性上的保障,测量人员还需要对控制点的数量进行相应的规划,一般情况下需要设置四个,四个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应该相隔千米左右,这样可以使测量的结果更为准确。与此同时,为了让测区的数据可以保证具有参考价值,测量技术人员还要对水平控制点进行数量上的增加处理,这样可以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为了让侧区上的数据显示更加的全面与完善,实际测量人员可以将增加的空置点与已知控制点之间的间隔设置为五千米左右,这样处理的原因是可以让现状测区的地基基础信息在体系构造上更加完整。
  3.3.3 GPS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GPS技术的使用,让土地测量上的数据变得更加精准。不仅可以解决控制工作中选点问题带来的阻碍,也可以将数据上的显示模糊点进行减少上的处理,让数据的可参考性变的更加准确。但是,为了让土地测量中的数据可以更加稳定,测量人员还应该对测量区域的实际基础信息进行相应的控制与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实际的需求对技术的使用方法进行规划。主要的处理措施是不同等级的控制网点可以根据区域信息的基础需求来进行规划,测量技术人员需要保证的是规程中的规定的四个网测点测量出的数据在误差上不能超过5个百分点。这种数值误差上的要求,对于GPS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技术处理人员需要根据这些数据上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让GPS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4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发现,GPS技术在地籍测绘控制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大跨度地减少测量人员的工作量,让工作人员的任务负担得到了相应的减轻。与此同时,还让测量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提升,不仅让测量数据上的显示变的更加清晰,新技术的应用也可以让数据变得更为准确。但是,从事地籍测绘的工作人员由于对于这项新技术的研发信息掌握的还不是十分全面,所以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我国管理部门应该对这些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进行相应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让GPS测量技术的应用范围变得更加广阔。这种技术的技术功能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我国土地规划与管理上的工作可以得到相应的效率提升。技术管理人员还应该对这项技术进行功能性的开发,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让测量人员的工作开展变得更加简单,并且易于操作。
  参考文献:
  [1]GPS控制测量实践经验[J]. 林俊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04)
  [2]北京市控制测量的发展历史与现状[J]. 张鹤,张凤录,刘进. 北京测绘. 2009(04)
  [3]《現代大地控制测量》一书出版[J]. 本刊编辑部. 测绘通报. 2008(09)
  [4]CAI在控制测量教学中的应用[J]. 郭秋英,陈启辉,丁宁. 测绘通报. 2002(07)
  [5]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控制测量方案设计与分析[J]. 李升甫,杨昌凤,李建国,陈登春. 测绘. 2013(03)
其他文献
一次,我听一位老师的课,讲的是这一课.rn在总结课文时,老师提问:“同学们,学了这一课有什么体会?”很显然,这个问题是为归纳中心思想而设计的.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纷纷地
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极其丰富,是学校体育教育取之不尽的资源。文章在系统调研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提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多维路径,以期为建设具有民族特色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江苏省14所高校的舞龙队伍、师资状况、舞龙场地及舞龙器材的使用状况等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为舞龙运
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调节课堂气氛的艺术和灵活应变的机智.遇到意外情况,教师心里要平静,言语要温和,行为要克制.
期刊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把毽球这项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引进高校的可行性因素进行了深度的分析,研究结果指出,在高校推广的途径如下:开选设修课程,在全
当我第一次看到田黎明的作品时,我瞬间被震惊到:因为尽管它们被创作于遥远的国度,但我本能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是如此贴近;同时在我看来,他们似乎是在人类生存的宇宙碎片中,在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逐渐上升。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状态呈现出非农就业比例降低的状态,转移到城市就业的比例提高,以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劳动力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愈发被外出务工及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而取缔,县级城市与小城镇吸收农村转移劳动力具有较大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呈现出跨省就业的形势。这一转移加快了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可是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因此必须认真进行分析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教育技术产品主要包括软件、硬件、数据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整合,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需要大量的、适宜的教育技术产品作为基础.那么,从我国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