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虞:时代病人与新女权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yu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虞,生于1872年,字又陵,号黎明老人,四川新繁人。1905年留学日本,学习法政。1907年回国后,在成都担任教职。虽偏居西南一隅,却在《新青年》《女界报》《甲寅》《小说月报》等刊物上发表非儒排孔、非孝平权的言论,痛斥“圣贤误人深”“孔尼空好礼”,得到胡适、陈独秀、柳亚子等人的肯定。他发表《吃人与礼教》一文,是提出“吃人的礼教”观点的第一人,更被胡适誉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但在研究者眼中,他更是那个时代中“中国社会的病人”。
  吴虞的家庭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女性权利、家庭和婚姻等问题上的看法,这也是他日后著文抨击孔教制度的重要内容。他那些决绝反抗儒家封建制度的观点,与这些新思潮媒体的立场一拍即合。1917年6月,吴虞假妻吴曾兰之名发表《女权评议》。吴虞的女权思想,正是社会转型期新旧女权思潮交汇的写照。
  吴虞幼时上过私塾,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后去日本留学,虽所学不丰,但多少沾了点洋气。他利用1911年至1918年的消沉期,广泛阅读中西典籍,尤其是他作为封建家庭的“不孝子”,需要从《进化要论》《群学肆言》《民约论》《社会学》《太西学案》《大美国史略》《女权发达史》《东洋伦理学史》等西学经典中寻找精神支持,又在四书五经寻找批驳对象。他借妻子吴曾兰之名所著的《女权平议》就是典型的吴式文风。
  在《女权平议》一文中,吴虞先放眼全球,从西方哲学大家谈起:“欧洲自卢梭、福禄特尔,穆勒约翰,斯宾塞尔诸鸿哲提倡女权,男女渐归平等”,再以美洲的女性受教育、参政议政举例:“美洲男女同校,自小学至于大学,学科一律;女子之成绩,反优于男子。立法,司法,行政,女子皆得为之。”随后,他以进化论的思想,指出女性地位的低落的历史原因:“由渔猎生活之平等夫妻时代,入于耕牧生活之专制夫妻时代,则妇女失其自由,为男子之财产,为男子之奴隶矣。……是故女权之重,男权之优,乃自有其先后,而非同时见其优重。进化之迹,不可诬也”,同时,又引用旧学文章中压抑女权的经典篇章:“吾国儒教,素主宗法社会之阶级制度,故尊卑、贵贱,上下之义,均由《易》发其凡,文字具存,勿能深讳,儒教恒以君比父,化家为国,此亦其一端,不得皆指为汉儒之瞽说。”
  吴虞并不是最早撰文提倡女权观念之人,也不是唯一一个。早在19世纪末期,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就受西方传教士和洋务派的影响,接纳了“天赋人权”的思想,提出带有近代人权观念的妇女观。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称:“男与女虽异形,其为天民而共受天权一也。”除了提倡女子权利,禁缠足、兴女学、提倡女子参政、办女报更是维新派具体的女权实践。1889年7月24日,中国第一份妇女报纸《女学报》创刊,主编和主笔均为女性,其中包括康有为之女康同薇、梁启超夫人李惠仙和《无锡白话报》创始人裘毓芳等。维新人士的妇女观以中西共融为主,虽吸取西方女权思想精华,但因其改良派的立场,始终跳不出维护孔教的窠臼,对封建礼仪的推崇和遵守是其推崇女权的前提。在这一点上,吴虞的观点比维新派先进,他并不认为封建礼教是需要尊重和恪守的。
  20世纪初,留洋运动兴起,留学生们从海外带回西方女权学说,并翻译成中文,对中国女权思潮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02年,马君武就将斯宾塞的《女权篇》翻译成中文,这是西方女权思想的第一本译著。1903年,马君武又介绍约翰•弥勒的《女人压制论》和第二国际的《女权宣言书》进入中国,这都为吴虞的妇女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1903年金天翮的《女界钟》更是中国本土男性文人撰写的第一本明确宣扬女子权利的经典文本。金天翮的女性观,强调女性在教育、经济、婚姻和参政等社会各方面享有和男子同等的权利。尤其是在“女子议政之权”上,金一翮主张暴力争取,他认为女子权利“终不可以向圣贤郡主之手乞而得焉”,即便是牺牲四万万同胞之鲜血也在所不辞。
  吴虞的女权观,虽不像金天翮那样全面和极端,但他们女权思想的缘起,均来自于他们作为新国民面对西方时的文化羞耻感。例如吴虞在《妇女平议》中写道:“吾国专重家族制度,重名分而轻人道,藐视国家之体制,道德法律并为一谈。此西人所由讥吾为三等国,而领事裁判权卒不能收回,贻国家莫大无穷之耻也。故考礼刑之所出,其义悉根本于儒教”,他将西人把中国斥为“三等国”、不能收回领事裁判权皆归罪于儒教制度。金天翮也在《女界钟》的开篇部分直言不讳他对西方男性在伦敦、巴黎、华盛顿的大道上“肩随细君,挚带幼子,昂头掉臂”的艳羡之情,正是出于这种对于西方一夫一妻制的羡慕,再看看身边那些旧式婚姻和儒教规范下的旧女性,男性文人意识到了在政体上除旧革新的同时,更要在家庭生活上迎头赶上的紧迫感。近代男性知识分子们,试图通过“兴女学”“倡女权”来催生符合他们西方想象的新女性。在这一点上,吴虞和金天翮的立场是一致的。
  当然,与吴虞同时期的新派学人,陈独秀、胡适、柳亚子、瑟庐、向警予等人也著文宣扬女性权利。他们的女权诉求则更具有实践价值,对于封建礼教的革命也更深入。他们争取女权的核心集中在女子教育、婚姻和家庭、妇女经济独立和职业问题以及儿童公共教育等方面。
  和陈独秀等新派男性文人不同的是,吴虞并没有从封建文人彻底的转变为一个近代知识分子,他不关心国民革命如何具体的实行女子权益,更多的是利用西学来争取和维护个人的家庭利益和权利,自始至终都不能算做一个彻底“资产阶级改革派”。
  吴虞虽反对封建礼教,但他并没有什么新的女权主张。他也反对蓄奴妻,主张男女平权,但在个人生活中,他依然娶妻纳妾、寻欢问柳。在他看来阻碍女性平权的根源在于孔教,只要推翻孔教,男女平权即可到来,而他的父亲即是这个孔教的象征。当他对父亲的“反封建”取得了全面胜利,他的革命之旅也就戛然而止了。
其他文献
正月初五,大寒虽过,天未转暖。八宝山公墓告别室外,一副挽联引人注目:九十载春风绛帐,一片丹心,尽写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八千里风雨兼程,两度磨难,终换得贯通之学问,高贵之人格。挽联对先师人生历程、学问、品格、风貌的描画到位、传神。我心中顿时充满暖意,默默赞许:如此盖棺定论,我们这位安卧鲜花丛中即将驾鹤西去的先师实在是受之无愧的。    撰写忆文的这几天,重读先师遗文诗作,夜难入眠,先生春风满面
期刊
17世纪君主政体十分强大的国家审查制度使荷兰从中受益,出版自由在拥有杰出的印刷厂厂主的荷兰找到了避难所。但是,那不是因为荷兰政府在对待本国出版活动时比其他国家对出版自由更加热情,而是因为荷兰的政权十分分散,以至于每一个城市都容许报纸诋毁邻近的城市。    德国当代大学者于尔根?哈贝马斯认为,与报刊关系密切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最早出现在18世纪初的英国和法国。但是近年有学者指出,最早诞生公共领域的
期刊
赵世瑜  出生于1959年8月,四川成都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代表作有《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全传》、《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腐朽与神奇:清代城市生活长卷》等,先后获得第五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研究类)、第二届韩中青年学术奖等奖项,发表有“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等研究移民史的文章。    看历史:我们发现洪洞大槐树的传说遍及大半个中国,差不多覆盖了整个北方汉族聚居区。
期刊
1952年4月,朝鲜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前线急需大量枪支弹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的钢铁工人们因劳资纠纷,决定集体罢工。杜鲁门总统又气又急,打算动用“战时总统权力”,征收各大钢铁公司的厂房和设备,继续投入军火生产。  当时,能够制约总统战时权力的,惟有联邦最高法院。巧的是,时任首席大法官福瑞德?文é?,正好由杜鲁门1946年时任命。为确保自己的征收命令不被撤销,杜鲁门征求了老朋友文é?的意见。
期刊
武昌起义之后,各地起义所用的旗帜五花八门。用的最多的是白旗,老百姓解释,是反清复明,给崇祯皇帝戴孝,至少部分会党中人,接受这个解释。但革命党到底怎么想的,不大清楚。大抵混乱之中,只消打出一个跟清朝的龙旗不一样的旗来,也就行了。    一群人一起干事,无论是打仗还是造反,大抵要有旗帜。贾谊《过秦论》上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但凡叫个旗,就得有块布,布上应该是写着一个大大的“陈”,或者“张楚
期刊
据史料记载,洪武二十四年到永乐十年,21年间平阳府净减少20万人,可以确证为全省移民之首。然而,根据万历年间的《洪洞县志》,平阳府下辖的洪洞县由洪武二十四年的92872人减少为永乐十年的87775人,净减少不过5097人。由是观之,盛传北方十余省份的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应视为对明初山西大移民,特别是平阳府移民的追忆和演绎而已。    从最初的政治、军事移民到后期的经济大移民,从政府组织到民间自发移
期刊
在现代人看来,眼泪是有性别的,女人天生比男人爱流泪,其实除了生理的??因之外,文化的教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古代人对眼泪的态度与我们截然不同。如果说过去的人放纵他们的泪腺,让泪水奔流的话,那现代社会的人就走进了眼泪枯竭的世纪。  哭泣是人类共有的情绪,不论古今,不分中外。哭泣也是人类独有的行为。对人类而言,哭泣常常发生在情感强烈,言辞难以表达的时刻。有些眼泪的意思十分明确:身体受伤,失去亲人……有的
期刊
人们长期以来认为,本拉登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都是全球伊斯兰激进势力的代言人,正如古巴革命者切格瓦拉一样,1967年格瓦拉被美国中央情报局追捕,遭到玻利维亚政府杀害,死后成为世界左翼青年的象征。  自911事件以来,本拉登对“基地”组织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而不是实际影响力。尽管本拉登的副手艾曼扎瓦赫里依然坚持战斗,但是缺乏领导能力,他对倒台的穆巴拉克政权的抨击已经过时。有人可能会填补本拉登的空缺——
期刊
魏德圣似乎偏爱历史题材,究其原因,除了寻根与鉴往知来外,最重要的是他想让观众们去“看见”、去“感受”滚滚历史洪流中的个人,无论是那些面孔模糊的平凡人还是如莫那鲁道般的风云人物,他都试着追寻并重建他们的故事,让观众不再只是看到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真正感受到那些有血有肉的生命曾经存在;甚至去揣想他们眼中的世界、他们发生过的事,真正试着去“感同身受”、去了解、尊重和宽容。用电影说历史,他不但想赋予青史灵
期刊
在海峡的那一边,齐邦媛属于重量级的文化名家,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曾任“国立编译馆”人文社会组主任并主持中学的国文教科书改革,也是将台湾文学的代表作英译推介到西方世界的主要人物。上世纪80年代起,她已??同大陆作家王蒙等开始在国际会议上有所接触,但我们大陆的读者们仍然没听说过她。  齐邦媛的《巨流河》是去年写成的,在台湾大热,时隔一年走入大陆,也获得读书界内外的一片赞誉。大陆的读者们从书中所感受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