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高校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改革。“慕课”的出现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对“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慕课;高校教学;改革
一、“慕课”概述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的简称,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
1. “慕课”的优势
一是“慕课”没有门槛,开放共享,成本较低,学生可以在线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二是学生借助“慕课”可以听到更多名校名师的讲课,从而满足自我学习的需要。
三是“慕课”拥有十分庞大的受众群体,具有较好的规模优势。
四是“慕课”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不再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而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五是相较于传统的授课模式,“慕课”的小组讨论、微课程等教学方式互动性更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规律性,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六是“慕课”有利于教师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学习中的相关数据,有利于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2. “慕课”的突出特征
一是“慕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慕课”将“学”的本质还原,使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二是“慕课”打破时空界限,在时间与空间上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学习活动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学生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进行在线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三是“慕课”为学生营造社交化与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学习与交流,如腾讯课堂、Facebook、维基等。这些学习平台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
3. “慕课”的缺陷
一是“慕课”主要的学习方式是人机对话,这种方式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互动交流比较缺乏。
二是“慕课”的学习方式比较自由,缺乏监督与管理,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与学习自主性。
三是“慕课”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二、“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
高校应基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建设本土化的“慕课”,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使其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应立足于人才的培养,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强化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从而推动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1.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借鉴与吸纳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技术。高校教学改革要立足自身实际,对已建设完成的精品课资源进行加工利用,从而使“慕课”更好地符合改革的实际。
二是建设优质课程,实现资源共享。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要充分认识到一个客观事实,即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各高校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利用“慕课”进行改革时,各地区、各高校要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彰显自身办学特色,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
2.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高校要改革课堂教学,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创新人才,就要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一是如何在大学课堂中做到有效地输出知识;
二是如何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三是如何实施共性教学、开放教学与因材施教;
四是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
五是如何处理好“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问题。
三、“慕课”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慕课”的特征表现之一就是全面的新型教学设计原则,包括人本化原则、熟悉与运用原则、建构主义原则、程序教学原则。
其中,人本化原则即将学生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慕课”模式中,学生不仅是课程的学习者,也是课程的创造者与构建者。在新型教学活动中,作为帮助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主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帮助,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分析这一原则,我们能够认识到:高校需要增加选课的自由程度,要结合学生学习规律合理设计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促进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 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
由于高校的教学内容十分庞杂,教师不仅需要对课程的框架进行设计,还要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从而制订具有较强针对性、便于学生接受的授课方式。例如微课,因其具有形象生动、内容精练与组织有序的优势,使其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微课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高效传递;还能使海量的教学内容碎片化,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消化所学知识。此外,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课程知识用图片、视频、文本等形式加以展示,系统且灵活地传授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高校的教学质量。
3. 逐步深化教学
高校教育的目标就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慕课”结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在上课之前、上课过程中及课后给学生安排完全不一样的学习任务,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步,在课前,借助微课等授课方式,让学生课下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任务。
第二步,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从而使学生对学习重点进行探究与分析,这是较为深层的学习任务。
第三步,在课后,教师提出疑问,让学生课后探究。
这种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不断对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促进能力的提高。
4. 丰富课程资源
有学者认为:“在线开放课程本质上就是开放教育资源。”“慕课”的资源构建具有开放性,一般采用“多头并进”“由下而上”的方式推进课程的建设。各个高校、各个学科和各个专业之間要团结合作,做到资源共享,使课程资源得到不断优化。
5. 增强课程的黏着力
学生可以加入相关的微信群、QQ群,获取所需的课程资源,或者通过在线方式对相关的话题进行共同研究与探索,以便消除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无助感与孤独感,提高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为向社会提供综合能力更强、更加优秀的人才,教师必须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在教学改革中科学应用“慕课”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吴维仲,关晓辉,曲朝阳.“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15(2):190-194.
[2]宋定宇.“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25.
作者简介:张娜(1990 — ),女,回族,河南开封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慕课;高校教学;改革
一、“慕课”概述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的简称,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
1. “慕课”的优势
一是“慕课”没有门槛,开放共享,成本较低,学生可以在线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二是学生借助“慕课”可以听到更多名校名师的讲课,从而满足自我学习的需要。
三是“慕课”拥有十分庞大的受众群体,具有较好的规模优势。
四是“慕课”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不再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而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五是相较于传统的授课模式,“慕课”的小组讨论、微课程等教学方式互动性更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规律性,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六是“慕课”有利于教师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学习中的相关数据,有利于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2. “慕课”的突出特征
一是“慕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慕课”将“学”的本质还原,使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二是“慕课”打破时空界限,在时间与空间上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学习活动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学生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进行在线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三是“慕课”为学生营造社交化与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学习与交流,如腾讯课堂、Facebook、维基等。这些学习平台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
3. “慕课”的缺陷
一是“慕课”主要的学习方式是人机对话,这种方式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互动交流比较缺乏。
二是“慕课”的学习方式比较自由,缺乏监督与管理,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与学习自主性。
三是“慕课”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二、“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
高校应基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建设本土化的“慕课”,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使其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应立足于人才的培养,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强化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从而推动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1.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要关注的问题
一是借鉴与吸纳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技术。高校教学改革要立足自身实际,对已建设完成的精品课资源进行加工利用,从而使“慕课”更好地符合改革的实际。
二是建设优质课程,实现资源共享。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要充分认识到一个客观事实,即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各高校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利用“慕课”进行改革时,各地区、各高校要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彰显自身办学特色,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
2.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高校要改革课堂教学,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创新人才,就要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一是如何在大学课堂中做到有效地输出知识;
二是如何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三是如何实施共性教学、开放教学与因材施教;
四是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
五是如何处理好“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问题。
三、“慕课”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慕课”的特征表现之一就是全面的新型教学设计原则,包括人本化原则、熟悉与运用原则、建构主义原则、程序教学原则。
其中,人本化原则即将学生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慕课”模式中,学生不仅是课程的学习者,也是课程的创造者与构建者。在新型教学活动中,作为帮助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主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帮助,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分析这一原则,我们能够认识到:高校需要增加选课的自由程度,要结合学生学习规律合理设计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促进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 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
由于高校的教学内容十分庞杂,教师不仅需要对课程的框架进行设计,还要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从而制订具有较强针对性、便于学生接受的授课方式。例如微课,因其具有形象生动、内容精练与组织有序的优势,使其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微课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高效传递;还能使海量的教学内容碎片化,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消化所学知识。此外,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课程知识用图片、视频、文本等形式加以展示,系统且灵活地传授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高校的教学质量。
3. 逐步深化教学
高校教育的目标就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慕课”结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在上课之前、上课过程中及课后给学生安排完全不一样的学习任务,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步,在课前,借助微课等授课方式,让学生课下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任务。
第二步,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从而使学生对学习重点进行探究与分析,这是较为深层的学习任务。
第三步,在课后,教师提出疑问,让学生课后探究。
这种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不断对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促进能力的提高。
4. 丰富课程资源
有学者认为:“在线开放课程本质上就是开放教育资源。”“慕课”的资源构建具有开放性,一般采用“多头并进”“由下而上”的方式推进课程的建设。各个高校、各个学科和各个专业之間要团结合作,做到资源共享,使课程资源得到不断优化。
5. 增强课程的黏着力
学生可以加入相关的微信群、QQ群,获取所需的课程资源,或者通过在线方式对相关的话题进行共同研究与探索,以便消除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无助感与孤独感,提高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为向社会提供综合能力更强、更加优秀的人才,教师必须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在教学改革中科学应用“慕课”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吴维仲,关晓辉,曲朝阳.“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15(2):190-194.
[2]宋定宇.“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3):25.
作者简介:张娜(1990 — ),女,回族,河南开封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