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滋养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虎口中度瘢痕挛缩七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单位采用游离胫骨滋养动脉穿支皮瓣修复7例虎口瘢痕挛缩患者,获得良好的外观和功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4例、女3例,年龄19—47岁,平均27岁。致伤原因:挤压伤4例、热压伤2例、撕裂伤1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患者教育程度、烧伤面积及应对行为对其并发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及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重度烧伤患者,统计其人口学、烧伤情况等资料,并采用医学应对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调查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和并发焦虑、
目的 评价富林蜜凝胶在烧伤患者残余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1月—2012年5月,选择6家笔者单位的60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自身对照临床试验。将每例患者的2个残余创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富林蜜凝胶处理,对照组采用碘伏纱布处理。用药后7、14 d比较2组创面的愈合率,并统计完全愈合创面数量;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每次换药的疼痛主诉,统计
目的 探讨膝部严重烧(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系统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20例严重烧(创)伤后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膝部皮肤缺损面积为5 cm×4 cm~30 cm×20 cm。创面行早期积极清创、VSD治疗、滴注冲洗控制感染,采用游离皮片+皮瓣或单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移植包括8例局部皮瓣移植,12例游离皮瓣移植。局部皮瓣包括局部旋转或易位皮瓣6例
已有多项研究提示高皮质醇血症是严重烧伤后全身分解代谢的主要激素介质。基于抗真菌药酮康唑可抑制皮质醇合成的性质,作者开展了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其对烧伤后激素水平及分解代谢的影响。收集49例严重烧伤(烧伤面积大于30%TBSA)患儿,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其病理生理过程复杂且尚未完全明确,涉及组织损伤、凝血系统功能及宿主反应异常等多个方面。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不仅取决于侵袭性病原菌的致病性和负荷量,更取决于宿主促炎反应与抗炎反应失衡的严重程度。
大手术和具有类似创伤性效应的烧伤、多发伤以及内源性创伤(如中风)均可导致免疫功能障碍,进而诱发脓毒症甚至死亡。本研究通过对小鼠剖腹施行不同程度的小肠外科操作,探讨动物手术诱导性免疫抑制的特征;通过收集不同程度手术患者术后血液样本进行检测,以观察人类术后的免疫功能特征。结果显示,
目的 了解应用远端蒂腓骨短肌肌瓣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患者小腿远端及足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12例小腿远端及足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7例为胫骨远端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1例为跟腱后侧慢性溃疡伴骨髓炎,4例为跟骨外侧软组织缺损伴骨髓炎及内固定物外露。彻底清创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4 cm×2 cm~13 cm×9 cm,骨缺
目的 验证瘢痕疙瘩Fb中是否存在钙/钙调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CASK)和分化抑制因子1(ID1)的异常表达,观察青蒿琥酯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笔者单位患者手术后废弃的瘢痕疙瘩样本15个和正常皮肤组织样本12个,采用组织微粒贴壁法行Fb原代培养,取第3~8代细胞用于实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2种Fb中CASK和ID1的表达,瘢痕疙瘩Fb用不同浓度青蒿琥酯作用不同时间,通过噻唑蓝比色法确定药物的半
2012年10月19—22日,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下称烧伤外科学分会)主办,河南省医学会和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国际烧伤论坛”在中原古城郑州隆重召开。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祁国明、副秘书长杨民、组织管理部主任张辉、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秦省到会致辞。
高压电烧伤往往对手部造成严重而复杂的损伤,加之电流对腕部、肘部和腋部形成的跳跃性损伤,使得损伤部位有很高的截肢(指)率。即使创面被覆盖,在手部、腕部等处也会形成各种形式的功能损害,使手部功能重建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