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合作的现实、挑战与方向

来源 :人民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wl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澜沧江-湄公河是该流域沿岸6国重要的经济纽带和资源命脉,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总体不高,气候变化条件下水旱灾害风险严峻;而由于水资源合作共商、共建、共享机制不健全,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不够深入,以及缺乏联合开展防洪抗旱减灾的合力,导致水事纠纷误解仍时有发生。为此,从必要性、现状、挑战、方向4个层次,研究了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合作的落地方案。结果表明: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合作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应由澜沧江-湄公河流域6国自己主导,照顾彼此需求,响应关切,厘清责权利,完善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上,推动水工程联合调度、深化联合研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凝聚共识、补齐短板、共迎挑战。
  关 键 词:
  水资源合作; 权责利; 机制平台构建; 联合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 澜沧江-湄公河
  中图法分类号: TV212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21.07.015
  0 引 言
  澜沧江-湄公河(以下简称“澜湄”)流域总面积约79.50万km2,从河源至河口全长约4 880 km,干流总落差约5 060 m[1]。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流域面积为16.44万km2,全长2 161 km,天然落差4 583 m;出中国境后称之为湄公河,流域面积为64.80万km2,全长为2 719 km,天然落差为477 m。其中,湄公河又以万象、巴色、桔井为界,被分为上游、中游、下游和三角洲[2-3]。澜湄公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万km2的支流,左岸有7条,右岸仅有4条,其中面积最大的支流为泰国境内的蒙河(Nam Mun)-锡河(Nam Chi),流域面积达11.97万km2[4];水量最丰沛的支流为老挝、越南、柬埔寨跨境的“3S河”,即公河(Se Kong)、桑河(Se San)和斯雷博河(Sre Pok)的统称,1967~2013年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999亿m3,占湄公河干流上丁站径流的24%,约为面积比的2倍。
  目前,关于澜湄水资源合作的研究成果颇丰,主要集中在水权[5]、互信[6]、机制[7-9]、措施[10-11]、模式[12]等方面,但这些成果尚未深入剖析澜湄水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短板,提出的解决方案较为宏观,而且落脚点多在中国,较少对澜湄国家整体的合作方式展开探讨。基于此,本文结合时任水利部长鄂竟平在澜湄水资源合作部长级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为脉络,对澜湄水资源合作的必要性、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层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合作的方向。
  1 澜湄水资源合作的必要性
  澜湄水资源合作是澜湄流域6国的重要关切和共同选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其主因论述如下。
  1.1 一衣带水的必然
  从水系分布来看,澜湄河是东南亚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为亚洲第三大河、世界第六大河,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澜湄河先后作为中缅、老缅、老泰界河,分别长约31,234 km和976 km,界河总长为1 241 km;内河总长为3 639 km,其中,中国境内长约2 130 km、老挝境内长约777 km,柬埔寨境内长约502 km、越南境内长约230 km。中、缅、老、泰、柬、越境内面积分别约占流域总面积的20.68%,3.09%,25.41%,23.14%,19.50%,8.18%,其中,老挝和柬埔寨85%以上的国土、泰国1/3和越南1/5的国土处于流域内[3]。此外,部分支流也存在跨境情况,比如南垒河(Nam Lwe)跨越中、缅两国,公河跨越老、柬两国,桑河和斯雷博河跨越越、柬两国,蒙哥博雷河(Mongkol Borey)跨越泰、柬两国。澜湄流域水系如图1所示。
  从水量分布来看,澜湄流域单位面积产水量总体呈现为下游丰于上游、左岸(迎风坡)丰于右岸(背风坡)的地区分布规律。根据1967~2013年水文资料的统计结果,径流模数逐步从清盛站的4.41×10-3 m3/(km2·s)逐步增加至琅勃拉邦站的4.50×10-3 m3/(km2·s)、万象站的4.73×10-3  m3/(km2·s)、巴色站的5.67×10-3 m3/(km2·s)和上丁站的6.44×10-3 m3/(km2·s)。中国境内允景洪站多年平均汛期水量只占下游上丁站的12.1%,仅约为面积比(23.5%)的一半;而万象至穆达汉区间(主要为老挝境内支流)、巴色至上丁区间(主要为“3S”河)的多年平均汛期水量占比(分别为25.8%和25.1%)均约为面积比(14.5%和14.2%)的一倍,其他区域汛期水量占比与面积占比基本持平或相差不大[2,13]。
  根据湄公河委员会统计成果,中国、泰国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约占全流域的16.0%和18.0%,远小于面积比,缅甸、柬埔寨多年平均径流量占比(分别约为2.0%和18.0%)略小于面积比,老挝、越南多年平均径流量占比(分别约为35.0%和11.0%)均远大于面积比[5],湄公河流域左、右岸的产水量分别约占湄公河流域总水量的65%和35%[14]。澜湄流域径流的年内分布极为不均,根据1967~2013年的水文资料统计情况,澜湄干流各站连续最大6个月(6~11月)和最大月(8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的百分比从上游至下游呈递增的趋势,分别从允景洪站的78.5%和18.4%增至上丁站的86.9%和23.1%[13];各站年内以2~4月最枯,其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从允景洪站的8.5%逐步递减至万象站的7.0%、穆达汉站的5.5%和上丁站的 4.7%。
  同飲一江水,水资源的跨境效应及其时空分布特点使得澜湄流域6国唇齿相依、命运相连。然而澜湄流域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加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水旱问题频发,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短板。受全球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水问题已成为事关澜湄6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6国面临的共同课题。解决这些突出水问题,既需自身努力,更需要6国的合作。因此,应对流域水资源挑战、实现6国繁荣,构成了澜湄水资源合作的战略基础。   1.2 凝聚共识的需要
  自古以来,培育了沿岸多样文明和宗教传统的澜沧江-湄公河就是一条天然纽带、民族走廊、经济通道,是不可多得的黄金水道和多元化旅游线,把中国西南和东南亚的社会经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15]。澜湄是世界上最大的季节性河流之一,洪涝灾害与干旱问题突出,随着近年来全球灾害性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流域上下游各国都有迫切开发利用水资源兴利除害的利益诉求。澜湄特殊的地理、气候和河道特征,使得澜湄又是东南亚生物多样性、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河流,流域各国都有责任和义务治理保护好这一河流。澜湄6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是6国政府的共同目标。
  水资源禀赋差异使得各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焦点有所不同,澜沧江及湄公河上游(含中国、缅甸、老挝、泰国)主要开发方式为水电、航运、旅游,湄公河中下游(含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和三角洲(含柬埔寨和越南)则以灌溉、渔业、防洪为主,水电、航运、旅游为辅。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差异决定了流域各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一,缅、老、柬的经济水平较低,客观上限制了其在水资源领域的投入,中、泰和越技术力量相对较强,加大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以分居湄公河左、右岸的老挝与泰国为例,由于国力的巨大差距,老挝与泰国堤防建设的标准不一,老挝的防洪能力低于泰国,受洪水的威胁程度则大于泰国。澜湄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到上下游各国的利益,因而受到流域各国的广泛关注。泰国水资源较为缺乏,规划在湄公河实施引水工程,但这势必会减少旱季下游的水量,故受到柬埔寨和越南的反对[2]。以洞里萨湖为例,洞里萨湖既可蓄纳湄公河大量雨季洪水,减轻湄公河三角洲洪水威胁,还可补给湄公河三角洲旱季径流,减轻咸潮上溯,增加灌溉用水保证率;但是洞里萨湖水位越高、滞洪时间越长,对湖区的防洪越不利,故柬埔寨希望洪水尽快下泄,但越南在三角洲河网地区建有大量水闸,使洪水下泄受阻,以致增加了洪水滞留时间,扩大了洞里萨湖灾情,故柬埔寨常以此指控越南,而越南则担心柬埔寨在湄公河干流和洞里萨河建闸(目前未建)[16],会使得洪水归槽而扩大三角洲的灾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两者的利益冲突日益尖锐,如何协调河湖关系已成为湄公河的焦点问题。
  在水资源保护上,实力较弱的国家希望实力较强的国家承担更多责任,也没有认识到共同且有区别的责任,没有引入受益补偿机制,责任和权利并不对等,这些均限制了集体行动[8]。综上,流域各国利用水资源既有共同利益,也存分歧矛盾,澜湄水资源纷争一直是制约澜湄国家政治互信和经济发展的瓶颈[2]。
  流域各国既有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权利,也有关照其他国的责任,还需承担保护水资源的义务,因此要统筹处理好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关系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现有湄公河委员会仅涵盖了柬、老、泰、越4国,而且是以顾问形式为成员国提出决策建议,对成员国的行动约束力不强,受西方国家援助和干扰较大,不能反映各国的真实需求[8],各国责权利难以界定清楚。因而,澜湄水资源合作又是明确各国责权利、照顾需求、响应诉求、减少疑虑、增强互信、凝聚共识的需要。
  1.3 提升能力的需要
  湄公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十分不均,雨季洪灾频发,旱季用水矛盾突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洪旱事件频发。湄公河5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整體较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防灾减灾能力极其薄弱,主要表现为:① 基础资料不足,雨情、水情、工情、险情、灾情信息掌握水平低;② 尚未建成完善的防洪抗旱体系,缺乏协同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抓手,洪水调度能力薄弱,应急抗旱能力落后,导致流域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③ 湄公河国家水利规划、建设理念及技术落后,经验不足,水利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落后;④ 资金短缺,水利行业投入有限,严重依赖外方投资支持。治国先治水,澜湄6国面临的相似挑战和共同愿景,成为澜湄水资源合作的战略基础。
  2 澜湄水资源合作的现状
  2016年3月,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中国三亚举行,并发表了《三亚宣言》,这也标志着澜湄合作机制正式启动,将水资源合作列为五大优先合作领域之一,开启了澜湄水资源合作的新篇章。2018年1月,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金边举行,并发表了《金边宣言》,提出应加强澜湄水资源合作、提升洪旱灾害紧急管理水平。自澜湄合作机制启动以来,各国积极推进水利务实合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2.1 创建合作平台
  2.1.1 建立了澜湄水资源合作机制
  (1) 目前,澜湄6国已建立了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部长会(包括外交部和水利部)、高官会、联合工作组会议等高层沟通渠道。6国水利部长高层互访频繁,有效开展政策对话,不断凝聚合作共识,高位推动澜湄水资源合作进程。
  (2) 2016年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发表了《三亚宣言》,正式启动了澜湄合作机制,并明确了水资源是5个优先合作领域之一。
  (3) 2017年2月,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会见了澜湄水资源合作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湄公河5国代表;同年3月,时任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魏山忠访问了柬、老、缅3国;11月,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部长陈雷会见了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
  (4) 2018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于兴军巡视员会见了湄委会秘书处首席执行官范遵潘;同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陆桂华副部长率团访问柬、泰两国;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田学斌副部长会见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常务秘书威占·西马查亚和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副部长本坎·沃拉吉。
  (5) 2019年4月,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部长鄂竟平会见了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宋玛·奔舍那;同年12月,澜湄水资源合作部长级会议的召开把6国间水资源政策对话推向新的高度,会议通过了《澜湄水资源合作部长级会议联合声明》和《澜湄水资源合作项目建议清单》,签署了《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与湄公河委员会秘书处合作谅解备忘录》。   成立的澜湄水资源合作联合工作组,高效发挥了澜湄水资源合作决策协调机构作用,已召开3次联合工作组年度会议(分别于2017年2月在中国召开、2018年3月在泰国召开、2019年4月在越南召开),5次联合工作组特别会议(分别于2018年7月在中国召开、10月在老挝召开,2019年6月在中国召开、8月在泰国召开、10月在中国召开)。
  2.1.2 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
  (1) 建立了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2017年6月中国北京),积极支撑6国在技术交流、洪旱灾害管理、联合研究、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6国已陆续派出专家到中心短期工作。
  (2) 共同制定了《澜湄水资源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描绘了推进区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与利用蓝图,成为未来澜湄水资源合作的指导性文件。
  (3) 举办了首届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2018年11月中国昆明),打造了澜湄区域水资源合作的交流平台,发表了《昆明倡议》,凝聚了合作共识,增进了理解互信。
  2.2 开展技术交流
  澜湄6国密集开展技术交流、人员培训、青年人才培养等活动,深入交流各国水問题和治水经验,互学互鉴,共同探讨应对之策,提升了区域水治理能力。截至目前,湄公河国家共有1 000人次参加了澜湄水资源技术交流与培训,增进了相互间的包容、理解和信任,巩固和深化了各国的传统友谊。主要交流活动有:① 2016年3月,湄公河流域国家记者团拜访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② 2018年3月首届水资源合作澜湄周活动;③ 2018年8月“澜湄之夜”水资源合作主题工作交流活动;④ 2019年3月水资源领域“澜湄周”活动暨澜湄水资源合作青年论坛等。长江水利委员会主办的主要培训项目有:① 2016年的澜湄水资源合作项目流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② 2017年的澜湄水资源合作项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讨会;③ 澜湄水资源合作防洪技术培训班;④ 澜湄合作“水资源与粮食安全研讨会”;⑤ 澜湄水资源合作项目城乡供水规划与管理培训班;⑥ 澜湄水资源合作项目水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班;⑦ 2018年的老挝国家水资源信息数据中心示范建设项目水雨情监测系统技术培训班;⑧ 中国-东盟国家青年水利人才交流活动;⑨ 2019年的中国-东盟国家防洪抗旱及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B10 澜湄国家山洪灾害防治技术国际培训班等。
  2.3 实施项目合作
  共同实施了一批务实合作项目,一系列中国方案为提升湄公河国家水治理能力、造福各国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中柬合作项目“柬埔寨国家水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学科体系及配套设施示范建设”、“柬埔寨国家水资源综合规划纲要编制”,提升了柬方水利科研和管理水平,支撑了柬埔寨国家“四角战略”。中老合作项目“老挝国家水资源信息数据中心示范建设”、“南乌河流域综合规划”、“南屯河流域综合规划”,建成了1个中心站和25个自动监测站,培训了老挝技术骨干,为老挝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可靠保证。中缅合作项目“缅甸粮食主产区灌溉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灌溉发展布局及规划措施和工程方案。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中国-东盟国家防洪抗旱应急管理合作等项目,将进一步提升澜湄流域防灾减灾能力。
  2.4 共同应对灾害
  澜湄各国提升了汛期水文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的共享水平。中国积极稳妥地开展澜沧江涉水信息对外通报工作,已连续17 a向湄公河委员会无偿提供澜沧江汛期水文数据;2019年7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与湄公河委员会关于中国水利部向湄委会秘书处提供澜沧江—湄公河汛期水文资料的协议》[17],在湄公河流域遭遇严重干旱及洪水等紧急情况时,及时通报了上游水电站调度信息,直接向湄公河5国报汛。2020年8月,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上,中方宣布将从2020年开始,与湄公河国家分享澜沧江全年水文信息,共建澜湄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更好应对气候变化和洪旱灾害。同时,中国积极开展应急援助,2015年缅甸发生了严重的洪水灾害,水利部派遣防洪援助专家技术团队赴缅,提出的防洪治理方案得到缅甸政府的认可与高度赞扬;2016年和2019年,中国克服困难,通过澜沧江水库调度向下游实施应急补水,有效缓解了湄公河严重旱情,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18]。
  3 澜湄水资源合作面临的挑战
  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澜湄水资源问题日趋复杂化、国际化和多边化。一方面,目前澜湄国家之间沟通协调还不够,需加强相互间的互信互谅,减少洪旱给各国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诸多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无视客观事实,大肆发布偏见言论,严重误导区域公众,制造不和谐氛围,干扰澜湄合作推进。
  3.1 涉水权责利未理清
  防洪抗旱减灾是发展民生的重要保障。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澜湄流域国家洪涝、干旱灾害呈突发、多发、并发态势[19],给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随着澜湄流域各国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关切度的不断提升,各国的涉水权、责、利亟待厘清。
  (1) 澜湄流域6国尚未形成权责共担、共同行动、共同发声的命运共同体,对水资源合作造成阻碍。湄公河流域国家经验不足、能力有限,难以自主形成科学客观的认识,容易被域外势力带偏,面对突发洪旱灾害时,往往把问题推给上游去解决,然而越南的用水量约为其所得分配量的2倍[20],流域径流主要来源于湄公河支流,支流上已在建大量水利工程,而且中国的径流占比极少。因此,对于澜湄需要责任共担,目前各国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尚未界定清楚。
  (2) 澜湄水资源合作共商、共建、共享机制不健全,影响权责利的统一认识。面对突发的旱季用水矛盾和雨季防洪冲突,缺乏常态的、规范的、技术操作可行的防洪抗旱联合应对合作机制,缺乏统一的、常态化的、多方认可的合作与行动机构,缺乏水工程联合调度及部门之间协同办公的工作流程,导致各方难以及时共享信息、集中研判形势、厘清问题成因、共同商议对策、提前通告、做好预防、共同发声、统一行动。与此同时,合作内生动力不足,各国参与深度有限,投入力度不一,民众参与度不高,部分国家对全面融入澜湄合作机制仍心存疑虑。   (3) 信息碎片化、数据质量较低、获取方式被动、共享程度不足。部分湄公河流域国家涉水管理部门众多,部门之间协作困难,流域基础资料缺乏,数据缺乏整编,质量难以保障,缺乏全面认识和科学评估,限制了澜湄水资源合作的发展。
  (4) 流域问题与关键技术研究不深入。目前,澜湄流域已有成果定性分析居多,定量揭示不足,单向研究较多,合作研究较少,各国难以达成共识;湄公河流域国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成果质量不高,部分成果难以令人信服。湄公河流域5国缺乏具有执行与操作可行性的流域整体规划与区域专项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仍处于无序状态,导致水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事矛盾冲突频发;国际社会资助的部分规划由于规划理念不适合湄公河流域国家实际情况,而且规划目的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导致规划成果多流于形式,缺乏实施落实。
  总体来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流域水沙时空演变规律及洪水和干旱产生、发展、演变与致灾机理等重要水文过程仍不明晰,应对措施尚未解决,流域统一的水文、水力、泥沙模型尚未建立,无法有效模拟与预测水文情势,无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带来的新变化、新形势,成为联合开展防洪抗旱、水生态环境保护、流域综合管理等的制约瓶颈,导致增信释疑过程中缺少丰厚的数据支撑,难以形成合力。
  3.2 域外势力干扰搅局
  由于澜湄流域具有特殊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特点,致使个别域外国家和组织以资金和技术优势,实行对湄公河地区的政治利益渗透,形成了不同角力的利益竞争局面[21]。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域外势力纷纷建立不同的多边机制,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在澜湄水资源合作问题上指手画脚,持“双重标准”,无视客观事实,发表不实报道,严重误导湄公河区域公众,干扰了湄公河流域国家对河流的合理开发利用,促使澜湄流域国家之间水资源的矛盾复杂化[2,8]。
  4 澜湄水资源合作的方向
  4.1 构建共商机制
  澜湄流域是澜湄6国的流域,澜湄流域合作事务由澜湄流域国家自己商量着办,澜湄水资源合作以尊重各国权益、照顾彼此关切为前提,以合作共赢为主线,以平等協商为基础,公平、公正、公开地确定澜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大原则与责权利,凝聚共识,增进互信,造福流域各国人民[22]。澜湄流域各国根据自身禀赋特点,制定适合本国国情、响应他国关切的水资源开发战略,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统筹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以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当前,澜湄水资源合作亟需建立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机制,共建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打造澜湄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23]。完善以澜湄水资源合作部长级会议共商共议为引领、水利主管部门政策对话为依托、澜湄水资源合作联合工作组和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具体落实为抓手、澜湄水资源合作论坛为支撑的合作机制。
  4.2 深化务实合作
  (1) 深化澜湄水资源合作关键技术研究。合理考虑澜湄流域6国的共同需求与关切,结合近年来发生的洪旱事件,本着凝聚共识、增信释疑、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建议重点开展两方面工作,即推动澜湄流域层面规划的编制和重大问题的联合研究,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指导协调统一、人水和谐的水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提升各国管理涉水灾害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各国达成共识、统一行动。
  (2) 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民生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根据各国需求,以中国先进工程技术经验为引导,拓展深化水利产能合作,共同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4.3 打造共享平台
  打造技术领先、协同高效、公开透明的澜湄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为澜湄流域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数据依据、技术支撑和舆论环境。
  (1) 打造澜湄水资源信息共享平台。适度推进澜湄流域水文等信息共享,加大资料整编和插补延长,充实完善水文站网建设,建设基于水文-水力学的洪水预报平台,提高水文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共同编制澜湄水资源、防洪抗旱、水生态环境年报,凝聚共识、共同发声。
  (2) 加强澜湄流域各国能力共享建设。加强水资源领域高级别代表团和技术层面互访,加强信息交流、人员培训与技术合作,促进经验分享与协同增效,共同建设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
  (3) 推动水工程防洪抗旱联合调度。逐步推动实现澜湄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和调度信息共享,构建水旱灾害应对及水工程联合应急调度机制,实现各国在遇到水旱灾害或水事矛盾时提前沟通、统一行动、共同发声、共同应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和干支流用水矛盾,提高澜湄流域6国预防和减轻涉水灾害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5 结 论
  本文对澜湄水资源合作的必要性、现状、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澜湄水资源合作的方向。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 水资源的跨境效应和径流时空分布特点使得澜湄流域6国唇齿相依,命运相连;
  (2) 澜湄水资源合作是照顾彼此需求、响应关切、凝聚共识的需要,也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3) 澜湄水资源合作是补齐短板、共迎挑战的需要。
  目前,澜湄流域6国共同创建了澜湄水资源合作机制,开展了广泛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实施了一批务实合作项目,加强了信息共享,共同应对了一些洪旱灾害;但澜湄流域国家涉水权责利尚待厘清,合作机制亟待完善。基于此,澜湄水资源合作的方向在于澜湄流域6国共商共建适宜区域水情、国情的合作机制,厘清各自的责权利,加强流域水资源信息、经验和能力共享建设,推动水工程联合调度工作,深化联合研究,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而造福流域各国人民。
  参考文献:
  [1] Mekong River Commission.Assessment of Basin-wide Development Scenarios:Main Report[R].Vientiane:Mekong River Commission,2011.   [2] 李昌文,徐照明,游中瓊,等.湄公河干流洪水洪灾特点及防洪对策研究[J].人民长江,2019,50(7):35-45.
  [3] Mekong River Commission.Overview of the Hydrology of the Mekong Basin[R].Vientiane:Mekong River Commission,2006.
  [4] Mekong River Commission.Atlas of the Lower Mekong River Basin[R].Phnom Penh:Mekong River Commission,2011.
  [5] 鲍家志.澜湄国际河流水权的建构逻辑[J].社会科学家,2019(5):116-122.
  [6] 张励,卢光盛,伊恩·乔治,等.中国在澜沧江—湄公河跨界水资源合作中的信任危机与互信建设[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6(2):16-27.
  [7] 任俊霖,彭梓倩,孙博文,等.澜湄水资源合作机制[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2):250-260.
  [8] 黄河,杨海燕.区域性公共产品与澜湄合作机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4(1):130-137.
  [9] 汪霞.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合作机制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2(10):73-76.
  [10] 屠酥,胡德坤.澜湄水资源合作:矛盾与解决路径[J].国际问题研究,2016(3):51-63.
  [11] 朴键,李志斐.水合作管理: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关系构建新议题[J].东南亚研究,2013(5):27-35.
  [12] 冯志鹏,木永军,王昱倩,等.梯级调度影响下的澜沧江-湄公河跨界河流合作[J].云南水力发电,2019,35(1):8-10.
  [13] 黄燕,李妍清,何小聪,等.湄公河流域洪水特性分析[J].人民长江,2018,49(22):12-22.
  [14] Mekong River Commission.Planning atlas of the Lower Mekong River Basin[R].Vientiane:Mekong River Commission,2011.
  [15] 李志斐.国际河流河口地缘政治与中国权益思考[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16] Central Water & Power Commission.Tonle Sap barrage project report on designs and costs estimates[R].New Delhi:Central Water & Power Commission,1964.
  [17] 湄公河委员会秘书处首席执行官哈达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EB/OL].(2019-07-19)[2020-05-20].http:∥gjkj.mwr.gov.cn/gjhz1/gzdt/201907/t20190719_1349895.html.
  [18] 孟繁皓.国际河流水电开发的水资源综合利用[J].云南水力发电,2019,35(3):182-185.
  [19] 史婉丽,禹雪中,冯时,等.澜沧江流域近51年来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J].水电能源科学,2012,30(11):1-5.
  [20] 孙周亮,刘艳丽,刘冀,等.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的澜沧江-湄公河水量分配[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0,31(1):1-5.
  [21] 张励.水外交:中国与湄公河国家跨界水资源的合作与冲突[D].昆明:云南大学,2017.
  [22] 佚名.澜湄水资源合作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J].中国水利,2020(1):5.
  [23] 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澜湄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2018-01-11)[2020-05-20].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0111/c1002-29758014.html.
  (编辑:赵秋云)
  Lancang-Mekong River water resources cooperation:reality, challenge and direction
  HUANG Hanwen,LI Changwen,XU Chi
  (Changjiang Survey,Planning,Design and Research Co.,Ltd.,Wuhan 430010,China)
  Abstract:
  The Lancang-Mekong River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link and resource lifeline for the six countries along the coast.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basin is generally not high,and the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 risks under climate change conditionsare severe.Due to the unsound mechanism of extensive consultation,joint contribution and shared benefits of water resources cooperation,insufficient degree of information sharing,and inadequate research on key technical issues,and lack of joint efforts to carry out flood control,drought relief and disaster reduction,the misunderstandings in water disputes still occur from time to time.Therefore,this paper studied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Lancang-Mekong River water resources cooperation from four aspects of necessity,status,challenge and direc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ncang-Mekong River water resources cooperation is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people′s aspirations and should be led by the six countries themselves.The six countries should take care of each other′s needs,respond to concerns,clarify responsibilities,rights and obligations,improve cooperation mechanisms,and strengthen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capacity building.On this basis,this paper suggested to promote joint scheduling of water projects,deepen joint research,promot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and then build consensus,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and meet challenges together.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cooperation;responsibilities,rights and obligations;mechanism platform construction;joint research;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Lancang-Mekong River
其他文献
摘要:  水利工程建设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河流的纵向连接,改变了河流的生态系统,鱼道成为鱼类逆流而上的关键洄游通道。采用三维紊流模型对常规的竖缝式矩形池室鱼道及新设计的竖缝式梯形池室鱼道分别开展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相同流量及水位条件下两种池室的水流结构、流速及紊动能分布规律。对比发现:梯形池室回流区范围较大,回流区流速较小,且竖缝处的流速分布较为均匀,最大流速及紊动能均较矩形池室小;矩形池室流速及紊
众所周知,球铁轧辊辊颈材料含碳量高,焊接性较差,一般熔焊方法难以对其进行耐磨层修复。本文采用等离子堆焊方法进行球铁耐磨层堆焊,设计等离子过渡层和硬层堆焊合金粉末进行试验,测量堆焊层硬度并进行裂纹着色检查,根据试验结果得到堆焊性能良好的过渡层粉末和能适应不同硬度堆焊需要的硬层粉末材料。研究轧辊球铁辊颈的工艺方法,在轧辊扁面端头倒角处进行堆焊试验,解决了辊颈扁面边部耐磨层堆焊的工艺方法和材料问题。
信息化不断推动着我国音乐教育活动的数字化发展,这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发展使然.高校数字化音乐教育不仅转变了枯燥乏味
期刊
水下地形测量精度主要采用主测线与检查线的水深比对较差进行评定,但在实际应用时,现有的评定方法不能够准确、快速地进行分析统计,往往耗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也无法合理地表达水深测量的精度。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检查线数据快速准确地对水深测点进行精度评定,全面合理判定测深点的质量,进而反映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研究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融合了GIS空间分析技术,将水下地形测量的主测线以及检查线的水深数据离散为空
研究了新疆长绒棉精梳/细绒精梳混纺集聚纺纱的性能,分析了长绒棉精梳/细绒精梳混纺纱的混合路线和纺纱工艺流程。长绒棉和细绒棉生条分别经过预并工序,在条并卷联合机上按比例混和,纺制了50%长绒棉与50%细绒棉和15%长绒棉与85%细绒棉集聚纺精梳纱,并与同工艺的100%长绒棉的集聚纺精梳纱进行成纱质量对比。研究认为:随着长绒棉含量的降低,成纱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根据成纱质量的要求合理确定长绒棉的比例,能够降低原料成本。
色织纬起花织物主要是由花纬起花,通过纹样的改变、色彩搭配的改变、花纬与地纬排列比的变化和织物所用筘号的改变,不断地改进设计出了4款色织纬起花织物。利用半自动小样机织造织物,对织物耐磨性、透气性、光泽及织物起毛起球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出“心心相印”系列的光泽度最好,“格窗”系列的耐磨性最好,“眺望”系列的透气性最好,“繁春”系列和“心心相印”系列抗起毛起球性能最好。
舞蹈艺术的语言是以人体和人体动作为载体的.人体的动作又会伴随着节奏、姿态等发生变化,这种舞蹈艺术的语言就会变得很丰富且直观,在表达人们的感情上呈现出一种异彩纷呈的
期刊
随着我国对配电网研究力度的加大及北斗导航系统组网成功,基于北斗的配电网研究课题成为主流。在研制的配电网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Micro-synchronous Phasor Measurement Unit,μPMU)与故障录波装置的基础上,考虑采用北斗作为时钟源,对北斗可能造成的相量误差进行分析与研究。从稳态和动态两方面推导了授时偏差下μPMU量测相量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北斗授时偏差对相量幅值和相角的影响规律。通过MATLAB对相量误差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采用北斗作为时钟源可以有效提
采用调研和对传承人访谈的方法,从概念、技法、载体、题材、审美等方面,分析了当代重庆蜀绣艺术特色的变化。重庆蜀绣在继承传统蜀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设计出了满足当下人们生活需要的蜀绣产品,形成了反映生活、工艺精美、题材丰富、品种用途繁多的特点。在技法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针法,形成了“双扣针”技法,融合了“乱针绣”针法;在题材上反映了当下重庆人的生活和文化,更加具有地域特色;在用途上更加多元。这些变化与科技发展、外来文化、生活方式改变密切相关,反映了当下人们所思、所想,蕴含着独特的生活哲理和审美特色。
对纱窗防护PM2.5的机理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了PM2.5防护纱窗的制备方法,除了静电纺丝法外,还有原位生长、抽滤法、负压黏合法等;对PM2.5防护纱窗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